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四川省2017-2018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隋唐时期,江南地区的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的开发,但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这在下列哪一唐诗中得到反映

A. 云烟转辽海,粳稻来东吴

B. 九州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C.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D. 海将盐作雪,山用火耕田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以“洋务早期,风气初开;清朝末年,天下移风;民国初年,飙转豹变”为标准,与其相符的是

A.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 大众传媒的变迁

C. 思想领域的变化

D. 民主政治的发展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题文)易中天《中国梦》中说“大同、小康、治世,是传统社会中国人的‘天下梦’。┅┅社会进步、国家富强和个人幸福,是当代中国人的中国梦。┅┅其实,从天下为公的‘大同梦’,到民富国强的‘强国梦’,再到自我实现的‘幸福梦’,可以说是一种必然。”改革开放以来,为实现“中国梦”在经济方面采取的措施有

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②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③国家加强对经济的计划管控

④加入WTO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80年代初期农村盛传一些民谣:“全家一起干,不到天黑不吃饭,”“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农业实行大包干,粮食年年都翻番。”这反映出

A. 下放权力解放了生产力

B. 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

C. 市场经济兼顾各方利益

D. 土地流转有利于致富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题文)1926年12月,有戏报鼻祖之称的《罗宾汉》在上海创办,该报内容兼电影、戏曲、演艺之类,后改为专业的戏剧报,每期都有关于戏剧界的掌故、趣闻、轶事和名角的花边新闻,得到广大戏迷和普通百姓的喜爱。该报

A. 推动了城市文化多元化的发展

B. 是西方列强文化侵略的直接产物

C. 是国民政府新生活运动的喉舌

D. 说明近代上海传统文化的繁盛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17世纪的这场与英国的战争是完完全全的贸易战争。交战的任何一方几乎都没有入侵对方领土的意图,英国所要求的是至高无上的贸易统治地位,……是为了求得海上生存而极力抗争。”这场战争

A. 使西班牙失去海上霸主地位

B. 推动了西欧国家工业化进程

C. 源于英法两国在美洲的争夺

D. 是英荷抢夺海外市场的产物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继1876年爱迪生建立工业实验室后,美国数十家大企业纷纷建立起自己的工业实验室,每年提供上百万美元供自己的工程师和科学家从事研究。这种做法

A. 提高了基础科学的教育水平

B. 推动了美国垄断组织的产生

C. 加快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

D. 有利于美国经济学理论的创新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下面是关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过程的图示,按照世界市场形成发展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①②③

B. ②①③

C. ③①②

D. ②③①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1996年美国通货膨胀率下降到2.1%,为30年来最低水平。1997年5月,美国失业率已降到4.8%,为1973年以来最低水平。1997年,美国经济增长率达3.2%,继续在西方国家中处于领先地位。出现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冷战结束,国防开支减少

B. 政府压缩社会福利的开支

C. 信息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

D. 没有出现大规模经济危机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三十年代大危机爆发后,美国国会通过了“霍莱——斯姆特法令”,对890种商品提高进口税率,各种进口商品的税率平均提高约40%。由此导致的连锁反应是1931年6月到1932年4月,76个国家提高了关税率。这一现象

A. 说明经济全球化已经形成

B. 自由主义政策已经过时

C. 加剧了国际关系紧张局势

D. 减轻了经济危机的危害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美国自由的故事》中这样写道:“对自由的倾心和执着构成了美利坚民族主义的精髓。罗斯福将他自己的自由定义——普通人拥有更大的安全感。”下列措施中,最能让“普通人拥有更大的安全感”的是

A. 恢复银行信用    B. 推行社会福利

C. 规范生产经营    D. 调整农业政策

 

二、材料分析题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阅读材料: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农业生产统计表(金额单位:亿元)

 

年份

1952年

1953年

1954年

1955年

1956年

农业总产值

461

510

535

575

610

 

 

材料二:我国小麦产量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二位了。我国小麦增产速度是古今中外历史上所没有的,更是资本主义国家所望尘莫及的。……美帝国主义者说我们人口多是“不堪重负的压力”,我们要用更多的事实告诉他们,人口多,生产粮食更多。只要我们需要,要生产多少就可以生产多少粮食出来。

—《人民日报》社论(1958年7月23日)

材料三: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有的同志担心,这样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

—邓小平《关于农村政策问题》(1980年5月31日)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1952~1956年新中国农业发展状况?这一状况的出现与当时在农村开展的什么运动有关?

(2)材料二中所反映的我国农业生产情况,你认为对吗?这种情况的出现与哪两次运动有关?这两次运动导致的后果如何?

(3)材料三中所述的“包产到户”政策最先在哪两个省份实行?为什么说“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处于欧洲上升时期的人们,对黄金的渴望近乎到了癫狂。仅1545~1560年间,西班牙每年从新大陆就运回黄金5500公斤,白银246000公斤,……由此引发了一场“价格革命”,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封建制度的衰落,……在这次世界范围内的财富大迁移过程中,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为了无可争辩的运输队,而荷兰和英国则成为这次财富大迁移的最终受益者。

—方舟《从海洋开始人生的冒险家们》

材料二:

材料三:英国、德国和美国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变化表

 

国别时间

英国

德国

美国

1870年

32%

13%

23%

1900年

20%

17%

30%

1913年

14%

19%

36%

 

 

材料四:电灯以耀眼的光芒宣告,新的光源将使世界的面貌焕然一新,而在当时的英国,电灯的推广却遭到煤气照明公司的反对,千方百计保护已取得垄断地位的煤气照明。

—摘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大量贵金属涌入欧洲开始于哪一事件之后?这一现象对欧洲社会的发展变化产生怎样的的影响?“荷兰和英国则成为这次财富大迁移的最终受益者”的含义是什么?

(2)与西班牙和葡萄牙相比,材料二所反映的该时期的英国殖民政策有何不同?导致这种殖民政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种变化对殖民地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3)根据材料三、四及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期英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并分析造成这种发展趋势的主要原因。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美国就业人口结构表(单位:%)

 

时间行业

1970年

1973年

1979年

1980年

1995年

1997年

2000年

农、林、渔业

5

4

3

3.38

3

2.63

2.6

采矿业、建筑业

-

33

-

7.23

24

6.88

22.9

制造业

30

13

22.09

16.08

服务信息业

15

63

72

67.2

73

73.34

74.5

 

 

(注:服务业除了极少部分传统服务业外,绝大多多数是与信息处理、信息服务有关的职业)

该表能够反映美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多种变化趋势,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其形成的原因。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