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同步测试:2.6《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下列有关17、18世纪殖民活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B. 主要手段是正当的商业贸易

C. 为西欧的发展提供了资本的积累

D. 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它是18世纪盈利最多的商业活动之一。其经济代价在于,从欧洲进口的廉价工业制成品破坏了当地的原始产业,令无数家庭沦为赤贫。它还导致一些地区出现人口荒芜的情况……”上述评价主要是针对

A. 世界市场的扩大对欧洲的影响

B. 殖民掠夺对印第安人的影响

C. 奴隶贸易对非洲的影响

D. 殖民扩张对东南亚地区的影响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伊丽莎白女王(1533—1603)声称“海洋不归属于任何民族或任何个人”。其主要目的是

A. 积极应对与欧洲大陆强国的海权争端

B. 为《航海条例》的颁布提供理论基础

C. 为殖民掠夺、争夺海上霸权制造借口

D. 致力于与欧洲各国开发海洋实现共赢

 

详细信息
4. 难度:困难

近代以来,非洲岛国赤道几内亚首都的名称发生多次变更。1827年,英国人将其命名为“克拉伦斯城”;1843年,西班牙人以西班牙女王伊莎贝拉二世的名字命名该地;1968年,赤道几内亚以民族英雄马拉博的名字重新命名该地。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 英国与西班牙在地名问题上存在分歧

B. 地名的变更常与殖民侵略和民族意识有关

C. 欧洲国家惯于通过奴化手段对外扩张

D. 不严谨的人为因素往往造成地名变化无常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一位哥伦比亚学者在“纪念美洲发现——两个世界汇合50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上”说,“黄金和白银的作用只是使两个大陆之间的距离更加遥远了”。由此可知

A. 两个大陆指的是美洲和非洲

B. 该学者关注殖民掠夺的后果

C. 黄金和白银阻碍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D. 该会议讨论的是英国人登陆美洲的意义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有学者认为:没有伊丽莎白时代(15581603年)的中兴和辉煌,英国要成为世界上首次资产阶级革命和首次工业革命的发祥地,是难以想象的。在下列英国创造的所谓中兴和辉煌中,属于伊丽莎白时代的是

A.建立了英属北美殖民地         B.产生了早期启蒙思想

C.打败了西班牙殖民帝国         D.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18世纪,在争夺殖民地的过程中,英国最终打败荷兰、法国,确立了世界霸权。这种结局从本质上反映了

A. 先进社会制度对落后社会制度的胜利

B. 英国“大陆均衡”政策的胜利

C. 英国海军力量处于优势地位

D. 工业国对商业国、农业国的胜利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汤姆同学惊奇地发现:欧洲的地名与其他地区的地名非常相似,如大洋洲有新西兰(NewZealand),荷兰有西兰省(Zealand)美国有新奥尔良(NewOrleans),法国有奥尔良(Orleans)。你对两者之间关系的合理解释是

A. 地理形势相同

B. 文化传统相同

C. 关系世代友好

D. 殖民活动影响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以下是马克思对17世纪某国的描述:“几乎独占了东印度的贸易及欧洲西南部和东北部之间的商业往来。它的渔业、海运业和工场手工业,都胜过任何别的国家。这个共和国的资本也许比欧洲所有其他国家的资本总和还要多。”马克思所描述这个国家应该是

A. 葡萄牙

B. 西班牙

C. 荷兰

D. 法国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马克思曾说:“英国的入侵……摧毁了印度原有的经济基础,解构了那些半野蛮半原始的社会结构……虽然对此我们会心怀悲伤,但是我们一定不能忘记,正是这些看起来平和的田园牧歌式的乡村社会结构构成了东方专制主义最坚实的基础,它极大地禁锢了人类的思想。”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 传统文化因为文化的交流和传播被逐步淘汰

B. 文化交流和文化开放可能带来文化损失

C. 不是每一种文化的所有要素都值得保护

D. 文化的开放使得一些弱势文化趋于灭亡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英国告别重商主义的启示》一文中写道:“1610—1640年,英国的外贸额增长了十倍。……国家财富增长很快,英国呈现一片欣欣向荣之景。”上述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B. 英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主地位

C. 殖民贸易和殖民扩张

D. 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题文)经过两个世纪的争夺,英国最终战胜法国,到18世纪中期,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这场争夺实质上反映了

A. 先进国家对落后国家的胜利

B. 先进社会制度对落后的社会制度胜利

C. 英国“大陆均势”政策的胜利

D. 工业国对农业国的胜利

 

二、材料分析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16世纪以前,英国人口和经济增长率均低于西欧平均水平,然而17世纪开始,英国逐渐发展为世界第一强国。英国崛起的历史经验,是史学界长盛不衰的话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原先那种在权力和资源基础上的封建割据被一个更集中的体系所代替,在1485年的内战中崛起的亨利七世,没收了许多封建贵族的地产。他还剥夺了贵族蓄养武装家奴的权力,从那以后,贵族在乡下的住宅不再构筑防御工事。他的儿子亨利八世与教皇决裂,创立了一个奉行温和新教的国家教会制度,废除了僧侣等级制度,没收了他们的财产(占英格兰四分之一的土地)。他的女儿伊丽莎白挥霍掉了主教的财产,这些资产通过王室的出售和赠送落入到商人和绅士阶层手中。

—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

材料二英国颁布《航海条令》,法国也颁布了相似法令,禁止荷兰与英法的殖民地进行贸易,贸易保护政策,损害了荷兰的利益,使荷兰经济丧失了活力。海外商业利益的减少和国内产业的低迷,迫使荷兰商业资本家将储蓄投资到英国,荷兰的商业资本推动了英国的产业发展。

为了商业利益,英荷爆发了战争,发达的产业为英军注入强大的动力。1694年,英格兰银行成立,货币政策实现了现代化,稳健的公共财政体系,为英国提供了充裕的军费。而与法国、荷兰、西班牙等国相比,革命和拿破仑战争给英国造成了损失微不足道。

材料三英国的自然科学在工业革命前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法国的应用科学无疑领先于英国。为什么法国的工业发展速度远低于英国呢?事实是,工业革命的确也产生于其他原因,某些(最为重要)是经济方面,其他是社会方面的。由于1688年的“光荣革命”,英国实现了政治稳定。18世纪英国人口飞速增长,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充裕的廉价劳动力。收税公路和海岸运输发展,加强了国内市场的统一,促进了不同地区更为专业化的分工。……一个重要的角色是英国的农业变化造成的,圈地运动和农业科学的应用改变了一切,最后,尚无一个国家有军事力量向18世纪英国在世界市场的地位发起挑战。

—布罗代尔《文明史纲》

(1)根据材料一,归纳英国资本主义经济产生的历史前提。

(2)根据材料二,分析英国超越荷兰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英国开展工业革命的有利因素。

(4)根据上述材料,说明英国崛起的历史经验是什么。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古今中外,对海洋的重视和利用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也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兴衰。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在世界海权兴衰交替500余年的历史进程中,控制和利用海洋一直是世界大国追求的目标,然而其追求海权的历史命运则截然不同。有的国家通过发展海权实现了国家长久的强盛;有的国家则惨遭失败乃至国运衰落;有的国家的海权保持了长久的存在,有的则很快完成了从崛起到衰落的蜕变;还有的国家的海权追求一方面促进了国家崛起,但过度追求又埋下了国家衰落的根。同样的海权追求导致了国运盛衰久暂的天壤之别,其根无疑值得进行深刻反思。

—刘中民《海权与大国兴衰的历史反思》

(1)控制和利用海洋是世界大国追求的目标,17世纪前后东西方国家是如何追求海权的?由此造成的历史命运有何不同?

(2)鸦片战争后,中国海权逐步丧失,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中国政府为改变这种命运曾做出过怎样的努力?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