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学者张鸣在《中华帝国:制度的断想》中写道:“在诸侯争雄的春秋时代,封建制原来赖以存在的基础……宗法制被打破,各个政治实体在竞争中,表现出了过于强烈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同一宗法血亲系统内的争夺和厮杀自然不可避免。”材料所述现象出现的根源是

A. 周朝王室的衰落    B. 礼乐制度的崩溃

C. 铁犁牛耕的出现    D. 宗法关系的疏远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古代中国贤明的统治者都重视保护自耕农经济:如北魏颁布均田令,给农民分配露田、桑田;唐贞观年间,统治者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明清统治者减免赋税、官府提供耕牛和种子。上述史实说明

A. 统治者和农民的利益是完全一致的

B. 推行均田制是农业发展的根本原因

C. 重视农业是为了促进工商业的发展

D. 自耕农是封建王朝稳固政权的基础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有学者统计发现:1570--1644年美洲通过欧洲转手运到东方的白银大约有8000吨,除去流入印度和奥斯曼外,其中大部分流入了中国,估计约有5000吨。白银大量流入中国主要是因为:

A. 中国放弃了海禁政策

B. 中国古代手工业高度发达

C. 中国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

D. 中国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明万历年间(景德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这一记载包含的历史信息主要有流动人口众多 制瓷业发达

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A. ①②④    B. 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南宋时,杭州城市各街巷,到处散布有茶坊、酒肆、面店、财帛、绒线、酒酱、粮米等商店,所售货品极为丰富繁多,商贩顾客往来不绝。大商店的交易额更是惊人,“如遇买卖,动以万数”,“又有府第富豪之家质库,城内外不下数十处,收解以千万计”。材料主要表明当时的杭州

A. 政治色彩已经消失殆尽

B. 已经打破了坊市的界限,商业非常发达

C. 商业活动已经不受政府的监督

D. 商业兼并之风盛行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吕氏春秋·上农》: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财产轻便),其产约则轻(容易)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这段话的核心思想是

A. 民贵君轻    B. 重农抑商

C. 施行仁政    D. 闭关锁国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明朝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后,一直到嘉靖时期,海禁政策时松时紧,总体上说是以紧为主。但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海外贸易的需求日益增长,出现王直等民间海商集团,然而明政府认为其是与倭寇勾结的海盗行为,屡次镇压。以上现象造成的最深远影响是

A. 强化了海禁政策

B. 使沿海百姓丧失了部分经济收入

C. 王直等海商集团与倭寇勾结损害了政府利益

D. 扭曲了中国人的海洋观念,丧失了面朝大海发展自我的机会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15世纪末教皇以穿过亚速尔群岛和佛得角群岛附近的子午线为东西两半球的分界线,两半球内新发现的土地分别划归两个最先开辟新航路的欧洲国家。这两个国家是

A. 葡萄牙和西班牙

B. 法国和西班牙

C. 荷兰和英国

D. 法国和英国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大海邀请人类从事征服,从事掠夺,但同时也鼓励人类追求利润,从事商业……”下列不能作为史料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 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

B. 新航路的开辟

C. 郑和下西洋

D. 英国成为海上霸主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19世纪末的经济发展,再加上海洋运输和铁路上的交通革命,培植出一种真正的世界经济。到1900年时,欧洲人从世界各地进口牛肉、羊毛、咖啡、硝酸盐等物资;欧洲资本同样投向了海外,以建设铁路、矿山、电厂和银行。这说明(    )

A. 工业革命推动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B. 世界逐步建立起合理的经济秩序

C. 欧洲在世界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

D. 全球资源通过世界市场流向欧洲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时人记载“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无纱可纺。松、太布市,消减大半,去年棉花客大都折本”这则材料反映出:

A.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开始产生

B. 家庭手工业在外国商品冲击下破产

C. 松、太的棉纺织水平下降

D. 中国手工棉纺织价格下降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下图是1912—1921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面粉业生产能力发展变化示意图,指出这一时期我国民族资本主义面粉业生产能力发展变化的最主要原因

A.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 辛亥革命的胜利,扫除了一些发展资本主义的障碍

C. 民国政府颁布了若干发展经济的政策

D. 反帝爱国运动的有力推动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举头铁索路行空,电气能收夺化工。从此不愁鱼雁少,音书万里一时通。”此诗赞扬近代人们日常生活中一项事业是

A. 铁路运输

B. 近代航运

C. 航空运输

D. 电报通讯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题文)关于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造成1921年春苏俄发生经济、政治危机的重要原因

B. 实践证明,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是行不通的

C. 农业集体化方针确立后,新经济政策被逐渐取消

D. 新经济政策的核心内容是实行余粮征集制、取消一切商品贸易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罗斯福说:“我们到底有没有实质的进步,不在于富的人更富,而在于贫穷的人也能有足够的生存来源。”为此罗斯福新政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 调整工业生产

B. 实行“以工代赈”

C. 调节农业生产

D. 整顿财政金融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人民资本主义”的积极意义在于

①缓和了社会矛盾

②吸收大量的资金投入再生产

③适应了当代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

④实现了企业职工当家作主的愿望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1931年经济学家凯恩斯曾把在大街上购物的家庭主妇称为爱国者。他说:“现在我们所需要的,不是勒紧裤带过日子,而是一种发展扩张、积极活跃的精神状态,要多干一些实在事,多买一些东西,多制造一些东西。”从经济学上看,凯恩斯的“消费爱国论”

A. 没有看到“过剩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必然结果

B. 没有看到消费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的品种

C. 表明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D. 提倡超前消费,反对勤俭节约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毛泽东对苏联某一时期的经济发展曾作过生动的评价:"你要母鸡多生蛋,又不给米吃。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这里批判的主要是

A. 戈尔巴乔夫的政治体制改革

B. 苏联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的政策

C.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 只抓农业不抓工业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斯大林在论述苏联工业化时说:“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迟了,那就要失败。”这段话表明斯大林强调在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是为了

A. 对抗马歇尔计划

B. 对付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

C. 打破冷战僵局

D. 按计划调配人力物力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面对经济大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政府)如果对老者和病人不能照顾,不能为壮者提供工作……听任无保障的阴影笼罩每个家庭,那就不是一个能够存在下去,或者应该存在下去的政府。”这段话预示罗斯福政府将

A. 发动农业集体化运动

B.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C. 推行企业国有化政策

D. 推行自由放任政策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在《兜售繁荣》一书中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一代人时间里,美国经济就像是一种魔力经济。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美国普通工人的实际收入、普通家庭的实际收入、人均消费等所有的经济指标,都翻了一番。但在1973年,魔力消逝了。“魔力”是指

A. 自由放任

B. 国家干预

C. 科技进步

D. 知识经济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某西方大国曾采取以下措施处理经济问题:把40%的国有企业出售给私人,削减住房、医疗、失业等各种社会福利开支,减少税收,提高利率。这是为了

A. 克服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

B. 恢复二战后残破的国民经济

C. 缓解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滞胀”

D. 发展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经济”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在这一时期,苏联的整体实力大有提升,与美国的差距不断缩小,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也有大幅度提高;同时苏联在这一时期四处扩张势力,并把大量资源花费在与美国进行的军备竞赛中,而国内的经济问题却越来越严重,逐渐暴露出危机。在“这一时期”执政的是

 

A.

B.

C.

D.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丘吉尔曾说过:“斯大林……接过俄国时,俄国只有木犁,而当他撒手人寰时,俄国已拥有核武器。”苏联之所以能取得如丘吉尔所说的这一重大成就,主要是因为斯大林

A. 充分调动了农工的生产积极性

B. 完善了苏联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

C. 借用西方国家的经济建设经验

D. 开创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二、材料分析题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苏联解体十余年后,在俄罗斯社会中出现了一些对苏联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重新评价的新观点。

材料一:斯大林确实放弃了新经济政策,但判断这个“放弃”正确与否,不能仅仅看他是否符合列宁的教导,而要看它是否合乎当时的实践。

—吴恩远《俄罗斯最新历史教科书关于苏联历史评价的一些新观点》

(1)依据所学知识,指出列宁新经济政策的最大特点是什么?斯大林的经济体制在哪些方面不符合“列宁的教导”?

材料二阿尔图宁·尼古拉写道,当斯大林逝世之际,他给俄罗斯留下什么?俄罗斯当时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强国!……苏联成了一个超级大国,这个事实是不能抹杀,更不应受到指责的。但:在这之后,那些指责斯大林的人(戈尔巴乔夫)却用其双手毁灭了这个超级大国。

(2)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斯大林是怎样使“苏联成为一个超级大国”的?简述“戈尔巴乔夫”是如何“用其双手毁灭了这个超级大国”的?

材料三考虑到具体历史条件,考虑到人员等情况,斯大林为首的领导是按最佳方案行动的。环境本身迫使他们采取那样的行动。

—俄罗斯哲学家、社会学家和作家亚历山大·季诺维耶夫

对斯大林作用的评价不应该脱离当时的时代。那时候主要注重实际成就,不太注重为了促进经济增长付出了多大代价这样的问题。

—俄罗斯历史学家尤·叶梅利亚诺夫

(3)材料三主张用怎样的方法评价斯大林?运用这一方法说明斯大林“放弃”新经济政策的合理性。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美国建国虽然只有200多年的历史,却演绎了经济发展的罕见奇迹。它在不断变革和政策调整中,独创性地走出了一条自己的发展道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79年,洛克菲勒以标准石油公司为基础,联合了全国40家主要炼油厂,组成了一家以卡特尔形式构成的同盟,从而控制和垄断了全国精炼油生产和销售市场及石油管道业务的90%,成为无人敢与其竞争的美国最大的石油精炼联合企业集团。

—《塑造美国现代经济制度之路》

材料二

材料三我们美国正在打一场伟大而成功的战争。这不仅是一种反对匮乏、贫穷与经济不景气的战争,而且是一种争取民主政治生存的战争。我们正为挽救一种伟大而珍贵的政府行使而战;既是为我们自己,也是为全世界。

—弗兰克林·罗斯福(1936年)

材料四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席卷全球,全球股市从一轮大牛市行情中迅速溃堤,并引发了金融市场的大动荡。……危机不仅在虚拟经济中蔓延,更波及到了实体经济,引发全球经济衰退。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美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了怎样的重大变化?

(2)材料二反映当时美国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导致这一重大事件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特点有哪些?

(3)材料三中,“伟大而成功的战争”指的是什么?在这场战争中他开创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模式,“新模式”指的是什么?从他的实践中你能感受到他的哪些精神?

(4)据材料四概述2008年金融危机的特点。

(5)从美国经济的发展史中你能得到哪些启示?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