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第5单元第3课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1950年,苏联政府发行邮票,纪念列宁创办《火星报》50周年(如下图)。列宁当时创办该报主要是

A. 为成立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做好准备

B. 为建立真正的无产阶级政党做准备

C. 为把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俄国做准备

D. 为发动十月革命做舆论方面的准备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列宁提议实施“新经济政策”,根本目的是

A. 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B. 消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利影响

C. 加强无产阶级对经济的指导

D. 恢复资本主义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列宁为缔造布尔什维克党而创办的报刊是(  )

A. 《新莱茵报》    B. 《民报》    C. 《火星报》    D. 《红星报》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的变化,反映了列宁(  )

A. 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作风    B. 对资本主义存在软弱和妥协的一面

C. 全面修改了马克思主义原理    D. 放弃了对社会主义的探索,转向资本主义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题文)列宁成长为马克思主义者,积极从事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活动是在

A. 萨马拉

B. 喀山

C. 彼得堡

D. 莫斯科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毛泽东指出:“凡属于思想性质的问题,凡属于人民内部的争论问题,只能用民主的方法去解决,只能用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去解决,而不能用强制的、压服的方法去解决。”这一观点提出的相关背景是

A.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B. 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

C. 南京国民政府被推翻

D.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停止一切内战,一致对外”“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对于上述口号你认为合适的研究主题是

A. 工农武装割据革命道路的形成和发展

B. 中华民族抗击外国侵略的光辉业绩

C.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

D. 中共推翻国民政府反动统治的历程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俄国发生并取得成功,主要是因为

①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薄弱的环节

②俄国革命有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③占俄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同盟军

④俄国横跨欧亚两洲,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要把它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列宁得出上述认识的时间应在

A. 二月革命时期

B. 十月革命时期

C. 战时共产主义时期

D. 新经济政策时期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全球通史》中写道:“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得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越得人心。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这里所说的“第二次革命”的直接目的是

A. 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B. 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C. 继续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D. 巩固苏维埃政权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题文)1917年7月,俄国临时政府下令向德军发起进攻,结果俄军损失惨重。同年9月,俄军最高总司令科尔尼洛夫发动反政府叛乱,派兵进逼彼得格勒;在布尔什维克党的组织下,首都几万名工人武装起来保卫首都并最终瓦解了叛乱军队。这些历史事件产生的共同结果是

A. 催生了工兵代表苏维埃

B. 临时政府日益陷入困境

C. 为第一届人民政府成立创造条件

D. 推动民主革命转入社会主义革命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 一战是导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B. 没有一战就没有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

C. 一战激化了俄国的各种社会矛盾,推进革命的发生

D. 俄国爆发社会主义革命,必须具备战争条件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列宁在评价某一政策时说:当时所处的战争条件下,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除了余粮收集制之外,当时我们是没有别的办法来实现粮食政策的,……因为战争的形势已经斩钉截铁地规定了这种公式和条件,我们没有丝毫的选择余地……列宁评价的这一政策

A. 是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唯一正确途径

B. 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和得到苏俄人民热烈拥护的

C. 在特定环境下为苏维埃政权巩固发挥了重要作用

D. 使苏俄的国民经济和工业生产迅速恢复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题文)列宁说:“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的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既然建立社会主义需要一定的文化水平,我们为什么不能首先用革命的手段取得达到这个水平的前提,然后在工农政权和苏维埃制度的基础上赶上别国人民呢?”这段话说明列宁主张(   )

A. 实现工业化以赶超西方国家    B. 发动革命以推翻沙皇政权

C. 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 在俄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以下事件与列宁无直接联系的是(    )

A. 领导武装起义并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

B. 发表《四月提纲》, 提出从资产阶级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任务

C. 领导二月革命推翻罗曼诺夫王朝

D. 起草《告工人、士兵与农民书》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准确的, 由于战争持续的越久, 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 他的要求也越得人心。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 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  ------《全球通史》

“那些稀奇古怪的口号”指的是: (    )

A. 政权转到无产阶级与贫苦农民手中    B. 推翻沙皇的专制统治

C. 继续参加一战    D. 颁布《和平法令》与《土地法令》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列宁曾经说过:“现在必须弄清楚一个不容置疑的问题,这就是马克思主义者必须考虑生动的实际生活,必须考虑现实的确切事实,而不应当抱住昨天的理论不放。”下列哪个史实最能体现列宁的观点

A. 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指出无产阶级革命可以在帝国主义最薄弱的环节首先取得胜利

C. 实行新经济政策

D. 领导人民战胜协约国集团的进攻

 

二、材料分析题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目前俄国的特点是由革命的第一阶段过渡到革命的第二阶段。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不高和组织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则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这个过渡的特点是:一方面有尽量公开活动的可能,另一方面没有暴力压迫群众的现象,最后群众对这个资本家政府,对这个和平与社会主义的死敌,抱着不觉悟的轻信态度。

——列宁《四月提纲》

材料2:第一次革命高潮提出的,我们党过去宣传的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曾是使革命和平发展,使小资产阶级逐渐清除其幻想的口号。现在和平发展和使政权无痛苦地转归苏维埃已不可能,因为政权事实上已经转移到反革命的资产阶级手中。现在只有彻底消灭反革命资产阶级专政才是正确的口号,只有得到贫苦农民支持的革命,无产阶级才能完成这个任务——完成新高潮的任务

——1917年8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的一次大会决议

请回答:

(1)材料1反映了列宁最初主张以什么方式夺权?原因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布尔什维克党最终夺取政权采用的是什么方式?原因又是什么?

(3)材料2的“第一次革命高潮”和“新高潮”分别指的是什么现象?这两个现象的性质是什么?它们各自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为了克服日益恶化的粮荒,苏维埃政府在国家粮食垄断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了强制收集余粮的非常措施。1919年1月11日,颁布了名为“关于在各产粮省份收集余粮和饲料交国家支配”的法令。为了满足国家的紧急需要,法令规定农民除口粮、种子粮和饲料粮(其数量由政府确定)以外,全部余粮按国家固定价格交售给国家。……粮食征购的价格很低……所以农民几乎是无偿将粮食卖给国家。

                                         ——王斯德《世界现代史》

材料二  在一个小农生产者占人口大多数的国家里,实行社会主义革命必须通过特殊的过渡办法……

                          ——列宁《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报告》

材料三  粮食税,是从极度贫困、经济破坏和战争迫使我们所实行的特殊的“战时共产主义”向正常的社会主义的产品交换过渡的一种形式。

                                             ——列宁《论粮食税》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三,分析苏俄实行余粮征集制的原因。

(2)材料二中提到的“特殊的过渡办法”是指什么?

(3)根据材料二、三,分析苏俄以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依据的最基本国情是什么。有何作用?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