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安徽省淮北市2017-2018学年高一6月(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古之时,诸侯之嫡长子为世子,嗣为诸侯;其余支庶之后,族类繁多,惧其散而无统也,因制为大宗小宗之法。”这说明西周宗法制度确立的主要目的是

A. 削弱庶子政治权力

B. 区别大宗小宗

C. 规定嫡长子为世子

D. 稳定统治秩序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学者张鸣指出春秋开始孕育的一种制度实际上要算是“公司架构”,“所有的官员(管理者),都是皇帝的雇员”,“可以动员比封建制国家更大的力量,从事战争或者其他规模较大的建设事业”。这表明张鸣认为

A. 郡县制下国家机器更有效率

B. 科举制下官员成为皇帝雇员

C. 封建制下国家机器更加稳定

D. 内阁制下皇帝拥有更大权力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在雅典城邦,公民个人虽然可以在公民大会上提出修改或废除以往的法律或提出新的议案,但若这种提议得不到通过的话,则将被起诉为不法行为,提议人要受到罚金处分,甚至有生命之虞。这表明(  

A.雅典民主只是公民形式上的民主

B.雅典非常重视法律的稳定和权威

C.雅典城邦的司法程序十分严肃缜密

D.雅典注重用法律来巩固民主制度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公元前5世纪,经过平民的长期斗争,罗马颁布了一些新的法案,其中规定贵族与平民之间缔结的婚约应是合法的。这些新法案的制订,其目的在于( )

A. 健全法律体系,维护贵族特权

B. 缓和民族矛盾,巩固罗马帝国统治

C. 缓解阶级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D. 强调平等,废除罗马法律的阶级性

 

详细信息
5. 难度:困难

(题文)英国革命期间,议会中有人说:“如果我们击溃了国王99次,他和他的后代依然是国王;而如果国王击败我们,哪怕是一次,所有的人都要被绞死,我们的子孙一定要沦为奴隶。”这种思想是当时革命队伍中相当多的人所共有的。即无论如何,英国不能没有国王,而以议会为代表的革命力量无论如何不能成为国王的阶下囚。这说明当时英国

A. 希望保留君主专制制度

B. 君主立宪制有群众基础

C. 欲为革命披上合法外衣

D. 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详细信息
6. 难度:困难

在今天的美国,钱是蛊惑人心的伟大推动者。正如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边克尔·斯彭斯所说美国已经从每个有产者一票、每个男人一票、每人一票向一美元一票发展。他旨在说明在美国

A. 主权在民原则受到挑战    B. 政党政治左右美国政坛

C. 选举机制不断完善发展    D. 社会契约思想面临危机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俾斯麦说德国宪法的制定不仅仅是参照了英国的立宪制度,更重要的一点是得益于美国,这主要表现在(    )

A.德意志帝国皇帝权力受到严厉制约        B.德国实行了联邦制

C.德国设立了责任内阁                    D.议会拥有立法权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西方的市政管理,经济模式的传入,使商埠最先脱出中国传统政治城市的模式,率先迈向近代化,沿海口岸被迫开埠被视为这些城市近代化的起始点”。这段话

A. 认为中国近代化始于被迫开埠通商

B. 解释了中国近代城市发展的根本原因

C. 全面分析了列强侵略对中国的影响

D. 客观评价了西方扩张的积极作用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19世纪上半期,外国在中国的投资主要集中在航运业、船舶修造业和以丝茶为主的出口商品的加工业等;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投资则主要集中于铁路修筑、煤铁矿开采及棉纺织生产等行业。这种变化表明(  )

A. 西方列强扩大对华资本输出    B. 借贷成为列强资本输出新方式

C. 列强侵略有利于中国近代化    D. 中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附庸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辛亥革命后,一些有志于民主推广的人常到田间与农夫田父谈于树林之下,语以代议制之善,国会选举之不宜草率投票,其皆瞠目结舌而不解。对此说法错误的是

A.代议制的基础还没巩固

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农民对政治不了解

D.实施民主政治的基础薄弱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孙中山曾说过“共产主义是三民主义的好朋友”。毛泽东在1940年的《新民主主义论》中说“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实现而奋斗”。

其目的都是为了

A. 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B. 实行全民族抗战

C. 完成民主革命任务

D. 宣传新三民主义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中国的革命,当前第一件事便是把中国从俄国的羁轭下解放出来。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这条“相反的道路”的实践始于

A. 八七会议

B. 南昌起义

C. 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D. 北伐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1937年8月上海等地大量的民营工厂在国民政府的组织下开始内迁,多数厂家内迁到四川、湖南、广西、云南等省,个别厂家在共产党帮助下迁到陕甘宁边区。这反映了

A.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B. 经济中心已转移到西部

C. 国共内战争夺战略资源    D. 国民政府准备持久抗战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题文)南京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见证了中国近代的耻辱和记录了中国人民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足迹。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签订《南京条约》  ②渡江战役  ③南京大屠杀 

④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⑤太平天国定都

A. ①③④⑤②

B. ①⑤④③②

C. ①④⑤②

D. ①②③④⑤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明朝时期,王朝政府充当了棉花棉布消费的大主顾.最初政府通过“实物征调”的方式,促进了棉花在全国的普遍种植.后来,赋税制度发生变化,棉花棉布成为一种特殊商品涌入市场,江南商品经济也因此更为活跃.材料反映了明朝时期

A. 棉产品商品化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

B. 国家权力使商品经济变相繁荣

C. 棉产品是国家财政赋税主要来源

D. 官商产生并卷入市场中间环节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德国学者弗兰克在《白银资本》中记载:1500年到1800年的三百年间中国成了全世界白银的秘窖,欧洲殖民者从拉丁美洲掠夺来的白银,有一半最终都运抵中国。这主要是

A. 中国古代手工业高度发达    B. 中国商业环境相对宽松

C. 中国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    D. 中国新经济因素的资本原始积累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日本学者斯波义信认为,随着唐宋时期城市“坊市制”的崩溃,在“农村--农村市场--半农村城市--中小城市产生”的反复过程中,包括工商城市在内的城市经济网日益稠密,使农村经济走向依存于市场的方向。这说明,唐宋时期城市经济的变迁

A. 促使城市功能完全经济化

B. 使商品生产规模空前扩大

C. 带动了社会经济的商品化

D. 使农村经济实现了商品化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国人一般以田为宝,但历史上却多次出现“受田者与田为仇”、“村野愚懦之民以有田为祸”,“自愿”把土地“投献”给享有“产无赋、身无徭、田无粮、廛无税”的“缙绅之家”。导致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王朝周期更迭    B. 商品经济诱导    C. 赋税负担沉重    D. 豪强势力膨胀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14世纪末,欧洲市场的利息率为20%到30%,而到了16世纪中期,利息率己不及这个数字的一半;到了18世纪,利息率有时甚至降到3%以下。上述历史现象

A. 促使了欧洲物价的急剧下降

B. 加快了西欧社会性质的转变

C. 导致了世界贸易中心的转移

D. 提高了封建地主的社会地位

 

详细信息
20. 难度:困难

(题文)史学家马汉在《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一书中提出:产品、海运、殖民地是海权的三大环节;应该拥有并运用优势海军和其他海上力量确立对海洋的控制力和实现国家战略目的。以下史实最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 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B. 中国明朝“郑和下西洋”

C. 欧洲人的“地理大发现”

D. 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英国棉制品在英国本土直接与印度棉制品进行了竞争,完全击败了其印度对手。英国人还把其产品输出到地中海。1820年到1860年间,英国棉纺织品在世界其余地区的销售量持续上升。其棉纺厂使用的原棉数量由1760年的200万磅,剧增到1850年的不下366亿磅!材料中英国棉制品数量急剧增长主要得益于

A. 棉纺织领域机器发明的使用

B. 英国已取得了世界殖民霸权

C. 交通运输革新拓宽产品销路

D. 英国纺织工厂工人数量增加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一艘货船在1910年离开英格兰,带着铁轨和普通货物前往墨尔本,然后为阿根廷捎上联合收割机,此后装载运往加尔各答的小麦,在此装载运往纽约的黄麻。它在17个月里跨越了六大洲,而它的一切航程都是由身处伦敦的经纪人通过电报安排的。这主要表明

A. 世界范围劳动分工形成

B. 科技创新助力世界市场发展

C. 商品是世界联系的纽带

D. 英国对海外市场有严重依赖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19世纪70年代宁波买办严信原创办轧花厂,因惧怕官吏们反对,所以表面上依附于日本人的保护之下,上海均昌机器厂造成一艘小汽船,船头悬挂英国国旗,船尾悬挂中国龙族。造成以上现象的根源是

A. 中外合资生产开始形成    B. 民族资本主,义先天不足

C. 民族资本主义受外国势力压制    D. 民族资本主义生存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1957年陈云说:“建设规模大小必须和国家财力物力相适应。适应和不适应,这是经济稳定或不稳定的界限……当然如果保守了,妨碍了建设应有的速度也不好,但是,纠正保守比纠正冒进要容易些。”围绕这一观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体现平衡稳定的经济建设方针

B. 直接导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 严重损害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积极性

D. 在以后的实践中得到了很好的贯彻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题文)陆游诗《纵笔》:“行省当年驻陇头,腐儒随牒亦西游。”有同学据此认为行省制度开始于宋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文学作品的史料价值较低,不宜采信

B. 宋代行省与元代行省同名异物,没有任何联系

C. 利用以诗证史的方法可以证明行省制度源头在宋代

D. 元代吸收了前代地方统治经验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大地主通常把土地长期出租,租约是长期的,因此他们也感到,同样的土地收入,购买力却下降了。这些土地贵族自然满腹牢骚。这主要反映当时西欧(    

A.商业革命促进了经济发展          B.殖民扩张增加了土地供应

C.价格革命打击了封建势力          D.工业革命加速了社会分化

 

二、材料分析题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据统计,1858~1911年间全国民族资本所设立的资本在1万元以上的民用工矿企业有953家,创办资本总额为2亿多元。而1901~1911年就设立了650家工矿企业,资本总额为1.4亿多元,其中江苏162家,湖北82家,广东54家,四川42家,直隶37家,浙江36家,奉天(今辽宁)30家,福建22家,安徽21家,山东20家,湖南11家,江西10家。各主要工业部门具体发展情况见下表。

 

 

 

 

1901——1911年

数量(家)

资本额(万元)

纺织业

82

1332.1

缫丝业

70

556.9

面粉业

53

786.8

火柴业

28

130

水电业

60

3813.8

机器业

20

352.1

矿冶业

73

2272.9

 

 

——摘编自杜恂诚《民族资本主义与旧中国政府》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901~1911年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2)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01~1911年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特点形成的原因。

 

详细信息
28. 难度:困难

阅读村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清初多尔衮率清军入关,满族人口大量涌入北京附近,为安置满族诸王、勋臣,解决八旗官兵生计,顺治元年(1644年)在京畿地区大量圈占土地,史称圈地令。此后圈地令又下了两次,范围扩大到河间、滦州、遵化、永平等42府,共圈占土地约十六万余顷,“圈田所到,田主登时逐出,室中所有,皆其有也。”八旗园地称旗地,不准私自买卖,违者按律治罪,圈地后,很多农民田地被占,流离失所,部分地主或农民投充到八旗庄园为奴仆,或流亡他乡,清政府重申逃人法,严厉处罚逃亡者。

——摘编自戴逸《简明清史》等

材料二15—16世纪毛纺织业成为英国的“民族工业”,对羊毛的需求成倍增加,羊毛价格不断上涨:10英亩牧场的收益超过20英亩的耕地,地主把农场改为牧场,还通过圈地围田,大规模地圈占农民土地,把小地产集中连成大片。根据1630年和1631年的调查报告,莱斯特郡在两年内圈地10万英亩。大批自耕农失去土地而破产,他们扶老携幼,或远走他乡,或到处流浪,生活艰辛。英国政府颁布一系列血腥法令,严禁失去土地的农民四处流浪,迫使他们进入工厂。

——摘编自蒋孟引《英国历史》等

(1)根据材料概括两国圈地的主要相似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两国圈地的历史背景及其历史影响。

(3)分别指出两场圈地运动的实质。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