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黑龙江省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下图描绘了汉代农民使用四齿钉耙耕作的场景。它反映出当时

A. 开始使用铁器

B. 注重精耕细作

C. 尚未推广牛耕

D. 雇佣关系盛行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司马迁在《史记·河渠书》记载:“蜀守冰凿离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上述材料描述的水利工程是

A. 郑国渠

B. 漕渠

C. 都江堰

D. 白渠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唐诗《田家》中写道:“倚仗看妇织,登垅课儿锄。”这反映了

A. 农村商品经济的发达

B. 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C. 家庭手工业规模扩大

D. 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据史书记载,“评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江东之田器尽于是”。这一农具指的是

A. 翻车

B. 耒耜

C. 曲辕犁

D. 筒车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材料所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A. 土地兼并

B. 重农抑商

C. 闭关锁国

D. 井田制瓦解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A. 经济严重衰退

B. 土地政策调整

C. 坊市制度崩溃

D. 政府管理失控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纺织业在商代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下列选项中可以支持这一判断的是

A.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襌衣

B. 纺织家黄道婆创立的新式纺车

C. 甲骨文中关于祭祀蚕神的内容

D. 《说文解字》中有关纺织产品的字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临摹宋体落款时却惦记着你,你隐藏在窑烧里千年的秘密。”这首歌描述了始创于元代的

A. 白瓷

B. 青花瓷

C. 粉彩瓷

D. 珐琅彩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根据当时的制度,该局生产的产品

A. 全部投放市场,收入归皇室

B. 部分用于纳税,部分投放市场

C. 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

D. 部分供皇室使用,部分投放市场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下列各项史料中,能够反映南宋都城临安面貌的是

A. (崇仁坊北街)一街辐辏,遂倾两市,昼夜喧呼,灯火不绝

B. 有大市,自余(其余)小市十余所。大市备置官司,税敛既重,时甚苦之

C. 酒楼歌馆,直至四鼓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早市者,复起开张,无论四时皆然

D. 郭(廓)城绕宫城南,悉筑为坊,坊开巷。坊大者容四五百家,小者六七十家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一个地方如果没有徽州人,那个地方就只有村落了。徽州人住进来了,他们就开始成立店铺;然后逐渐扩张,就把这个小村落变成了个小市镇。据此,请判断徽商扮演如此重要的角色应该是在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北宋时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这反映了当时

A. 自然经济的衰亡

B. 商品经济的发展

C. 资本主义的萌芽

D. 白银退出流通领域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下列明清时期的历史现象中,符合当时世界发展趋势的是

A.苏州丝织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B. 湖广熟,天下足

C.玉米、甘薯传人我国             D.京剧开始形成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乾隆皇帝回复英王乔治三世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外籍下夷货物以通有无。当时,清政府推行的对外政策是(  )

A. 重农抑商    B. 闭关锁国

C. 厚往薄来    D. 对外开放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汉书•食货志》记载:“贾人有市籍,及家属,皆无得名田,以便农。敢犯令,没人田货。”该禁令的主要目的是

A. 限制商人经营范围

B. 增加赋税收入

C. 加强商人户籍管理

D. 保护小农经济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1992年许多国家为纪念某一历史事件纷纷举行500周年纪念活动,但引起了美洲印第安人后裔的强烈不满,他们打出标语:“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与该纪念活动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 郑和下西洋

B. 迪亚士到达好望角

C. 麦哲伦环球航行

D. 哥伦布航行到美洲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西班牙在美洲的主要黄金来源地是新格拉纳达。到1600年,从这里出口了400多万盎司的黄金。新格拉纳达的黄金产量逐步上升,到18世纪,其产量约为16世纪产量的三倍。这些黄金的流入直接导致西班牙(    )

A. 国力增强,确立世界霸主地位    B. 资本积累,引发本国工业革命

C. 贸易发达,成为世界市场中心    D. 物价上涨,冲击封建生产关系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16世纪以来,欧洲的国际贸易中心逐渐从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转移到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和英国的伦敦等地。这主要是由于(  )

A. 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推动    B. 新航路的开辟

C. 意大利的衰落    D. 英国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新航路开辟以后,西欧强国纷纷走上海外殖民扩张之路,世界贸易也日益发展。下列是西欧国家船只抵达亚洲的数量统计表(1500~1700年)表中②代表的国家是

年份国家

1500~1599年

1600~1700年

705

371

65

1770

——

811

 

 

A. 葡萄牙

B. 荷兰

C. 英国

D. 法国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茶叶于1650年前后引进英国时,是一种贵族享用的奢侈品,每磅售价6至10英镑,相当于一个男仆年工资2倍左右。然而一个世纪后,饮茶逐渐在英国城乡各阶层中普及,茶叶成为英国人不可缺少的普通消费品。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中国茶叶产量大增

B. 英国颁布《航海条例》

C. 世界贸易较大发展

D. 英国工业革命开始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在18世纪80年代初只有棉纺厂两家,短短的时间内棉纺厂发展很快:1802年52家,1809年64家,1830年99家。以上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珍妮纺纱机推动工业发展

B. 蒸汽动力的普遍推广

C. 铁路交通大规模兴建

D. 英国棉纺品大量涌入中国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18世纪末,奥地利作曲家海顿到访伦敦时发现,“雾如此之浓,以至于都可以抹到面包上”,浓雾之下,鸟儿也因无法觅食而从天上跌落下来。当时英国出现这种状况,主要是由于

A. 殖民扩张的进行

B. 蒸汽动力的应用

C. 石油工业的发达

D. 汽车的广泛使用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蒸汽时代电气时代是人类工业文明进程中的里程碑,它们都

A.始于纺织业

B.与交通工具的革新相关

C.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D.以电力作为能源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19世纪后半期,德意志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1863年的《工人疾病保险规定的准则》、1884年的《事故保险法》、1889年的《伤残及养老保险法》,涵盖了医疗、工伤、失业等方面。这从侧面反映出

A. 工业革命导致社会问题

B. 广大民众政治权利得到保障

C. 德国最早确立世界工厂地位

D. 自由放任经济政策不合时宜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近代史上有首《卖布谣》这样写道:“土布粗,洋布细,洋布便宜,财主欢喜。土布没人要,饿倒哥哥嫂嫂”。这反映了

A. 外商企业发展艰难

B. 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C. 民族工业陷入绝境

D. 官僚资本极度膨胀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

A. 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

B. 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

C. 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

D. 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下图曲线反映了19世纪六七十年代至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走向。图中发展的高潮的原因是

A. 外资企业的刺激

B. 南京国民政府政策推动

C. 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限制

D. 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下图是1932年出产的一款火柴上的图案。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A. 民族火柴工业举步维艰

B. 新的营销方式得到采用

C. 开始兴起实业救国思潮

D. 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详细信息
29. 难度:简单

关于洋务运动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以“自强”“求富”为口号

B. 以维护清朝统治为目的

C. 迎来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

D. 只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

 

详细信息
30. 难度:简单

1914年的一个冬日,在天津塘沽的一片荒芜的盐碱地上,范旭东带领几个年轻人开始实践他的实业救国之路。不久,范旭东集资筹建久大精盐公司,包括梁启超、蔡锷、黎元洪、冯玉祥等许多名人入股……1917年,兴办永利碱厂。这是当时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一个缩影,历史上把这一时期形象地称为

A. 开始形成

B. 初步发展

C. 短暂春天

D. 日益萎缩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1912年4月22日《申报》刊载《西装叹》:“更有西装新少年,短衣窄袖娇自怜。足踏黄革履,鼻架金丝边。自诩开通世莫敌,爱皮西地口头禅。醉心争购舶来品,金钱浪掷轻利权。”这表明

A.国人对西方文化认识过于肤浅

B.着西装已成为当时普遍现象

C.西方生活方式已成为都市主流

D.大众传媒理性看待社会时尚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下面漫画《发辫之将来》从本质上表明,当时社会上一部分人

A. 盲目崇尚西洋风尚

B. 刻意保存传统精华

C. 旧有观念根深蒂固

D. 主动破除国人陋俗

 

详细信息
33. 难度:简单

下表是某校历史学习兴趣小组在开展“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研究性学习时制作的一份简表。表中生活情形最早可能出现于近代

服装类型

西装、长袍马褂

交通工具

电车、汽车、马车

住宅风格

洋楼、里弄等

通讯方式

电话、电报、邮传等

 

 

A. 重庆

B. 西安

C. 武汉

D. 上海

 

详细信息
34. 难度:简单

史观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基本方法。其中,整体史观是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方面考査历史,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按照这观点,世界近代史的开端应该是

A. 新航路的开辟

B. 早期殖民扩张

C.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D. 工业革命

 

详细信息
35. 难度:简单

某中学举办历史剧表演活动,下面是四组镜头符合史实的是

A. 《秦始皇》中的百姓身穿棉衣

B. 《诸葛亮》中有人用瓷碗吃饭

C. 《李世民》中有人在喝玉米粥

D. 《康熙帝》中有人在军机处中

 

二、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36.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类别

时间

国家

发明者

发明成果

备注

能源

1866年

德国

西门子

发电机

 

1870年

比利时

格拉姆

电动车

 

1882年

美国

爱迪生

纽约市珍珠街发电厂

第一座中心发电厂

交通

1885年

德国

卡尔本茨和戴姆勒

汽车

最早的汽车

1893年

德国

本茨

开始生产四轮车

现代汽车工业兴起

1894年

美国

福特

制造出美国第一辆汽车

 

1903年

美国

莱特兄弟

飞机

 

 

 

——摘编自人民版《历史必修二》

材料三: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范围内工业生产的空前发展;实力强大的垄断公司致力于频繁的跨国贸易和资本输出;交通运输工具的变革和电信工具的创新加速了商业信息的传播与交流,使得人们的空间距离缩小,联系大为便利。世界各地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紧紧地联结在一起,人类朝着世界一体化的进程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引自人民版《历史必修二》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这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发出的新能源有哪些?结合表格及所学知识,概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

(3)根据材料三,指出“人类朝着世界一体化的进程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的主要推动因素有哪些?

 

详细信息
37. 难度:简单

近代以来,上海见证了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大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上海开埠后,“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土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消减大半”。……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中国丝、茶的出口额迅速增长。茶的出口由1843年的1300多万斤增加到1855年的8400万斤;丝的出口从1843年的1000多包增加到1855年的56000多包。由于丝、茶等农产品的大量出口,一些地区的农民放弃粮食生产转而种桑植茶。

——摘编自李侃等《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瑞蚨祥1868年创建于山东济南,1893年瑞蚨祥设立了北京分号北京瑞蚨祥绸布店,在短短几年内几乎垄断京城绸布行业……同时在天津、青岛、烟台、上海等地的分号也相继设立。

材料三:1887年5月,李鸿章上奏朝廷,建议开办淄川铅矿;1887年,山东巡抚张曜又主持开办了淄川煤矿。第二年开始使用少量机器进行开采。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经济出现了什么新变化?

(2)材料二、三中的企业各属于哪一类企业?李鸿章当时属于哪一运动的代表人物?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