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河北省2018年高三高考押题(一)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困难

《礼记大传》载:“君有合族之道,族人不得以其戚戚君,位也。”这旨在强调

A. 嫡长子的特权地位    B. 血缘与政治的结合

C. 宗法尊卑等级关系    D. 宗法制的社会作用

 

详细信息
2. 难度:困难

下图为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示意图。此图反映了当时

A. 中外丝绸贸易发达

B. 中外经贸交往频繁

C. 中国国际地位提升

D. 中外文明交流互通

 

详细信息
3. 难度:困难

唐代的皇帝追认老子为其始祖。741年,唐玄宗正式下令在科举考试中设置道举。道举考试测试《老子》、《庄子》、《文子》、《列子》,考试形式和明经科相同,合格及第者称道学举士。道举的设立旨在

A. 动摇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B. 配合政权统治的需要

C. 冲击世家大族的政权垄断

D. 推动文化的多元发展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在价值层面上,理学家否定现实社会中个人的生命、情感、欲望等世俗价值,而明末一些儒家学者在价值取向上正好与之相反,肯定“财之与势固英雄之所必资,而大圣人之所必用”,是“吾人禀赋之自然”。这说明

A. 经济发展导致思想变化

B. 世俗化是明末儒学主流

C. 理学认为人性违背天理

D. 明末市民文学得到发展

 

详细信息
5. 难度:困难

19世纪中叶,新名词在中国被不断创生出来,诸如:“商务”“商战”“商业”“招商”“商办”“商局”“商会”“商部”“商学”“商政”“商校”“商法”“商报”等。这一时期“商+”思维反映出

A. 中国的现代化问题受到关注

B. 实业救国思想已经蔚然成风

C. 重农抑商经济政策遭到否定

D. 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诉求

 

详细信息
6. 难度:困难

下表是近代上海《申报》和重庆《商务日报》两份报纸发行的广告量,据下表推断

A. 传统的生活物资被洋货取代

B. 重庆报刊业的西化程度较上海高

C. 重庆广告业比上海更加发达

D. 重庆地区民族工业发展弱于上海

 

详细信息
7. 难度:困难

“九一八事变”后,沈阳“九君子”(爱国知识分子)完成了《TRUTH(真相)》证据汇编,历经辗转呈递给国联调查团。因其高度的实证性、系统性和规范性而成为国联仲裁的依据。此事反映了

A. 抗战初期知识分子的担当与风骨

B. 弱国无外交的惯性认识被彻底扭转

C. 史料实证是研究抗战的主要方法

D. 国联调查决定了“九一八事变”性质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自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以来,我国农村土地基本上按现有人口平均分配,把整块土地分割成许多小块,实行分户经营,农民还在沿用传统手工劳动工具。这说明我国当前的农村经济

A. 大体仍处于自给自足状态

B. 能有效挖掘现有土地潜力

C. 带有浓厚的小农经济色彩

D. 较难解决农村的贫困问题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认为,“皇帝所决定的都有法律效力,因为人民已把他们的全部权力通过王权法移转给他”。这说明

A. 罗马法蕴含一定的契约精神    B. 罗马法体现了“君权神授”原则

C. 罗马皇帝享有国家最高权力    D. 罗马贵族意志等同于法律条文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麦考莱在其著作《英国史》中称赞光荣革命是最后一次革命。这是因为光荣革命后的英国

A.结束了王权专制             B.解决了社会发展中的各种问题

C.从人治走向法治             D.改革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途径

 

详细信息
11. 难度:困难

苏联“二五计划”规定:“轻工业生产的年增长率将由‘一五计划,期间的13.2%提高到18.5%,重工业则由40.1%降为14.5%”。“二五计划”实施的结果,轻工业年增长率为14.8%,重工业则高达19%。材料说明苏联“二五计划”意在

A. 实现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化    B. 尝试调整轻重工业发展失衡

C. 完成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    D. 使苏联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

 

详细信息
12. 难度:困难

在亚洲各国人民成功地采纳西方的科学技术时,当社会主义国家放弃其计划经济和一党制的政治制度时,这绝不仅仅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对抗的问题。在第三世界中,存在着一种日益增长的对所有外来模式的幻想破灭感,但这种破灭感只留下了一个真空:没有统一的发展目标和战略。这反映出

A. 多极化趋势下对全球文化趋同现象的挑战

B. 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

C.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模式的相互借鉴

D. 全球化趋势下的不同地区的文化冲突增多

 

二、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困难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国人乔·尼尔森总结了一套焦点讨论法,可以帮助人们更清晰更深入的思考,为学习注入现实生活的意义,并且为学习者提供一个有效的逻辑框架,帮助他们厘清自己的思考。该方法依次涉及四个思维层面:

客观性层面:处理信息和感官的察觉,即为了得出事实;

反应性层面:与个人感受、情绪,记忆、联想有关的个人反应;

诠释性层面:有意义的联系、整合、理解、领悟;

决定性层面:讨论问题的影响、结果和新方向,探索知识在日常世界中的应用。

材料二  1945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在要求国会批准《布雷顿森林协定》的咨文中说:“我们必须把和平机构坚实的放在……经济合作的牢固基础之上……国际经济合作的基础就是布雷顿森林关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的建议书。

请运用焦点讨论法的四个思维层面解读材料二。(要求:史论结合,表述合理)

 

详细信息
14. 难度:困难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安史之乱后,唐朝中枢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三省制度遭到破坏,政事堂会议逐渐失去决策地位,皇帝直接参与的朝议制日益重要。肃宗时,长安东内始置延英殿,每侍臣召对,则左右悉去,故直言说议,尽得上达。”大凡大诛讨、建储、边防机要等大事,皇帝必召宰相至延荚,君相同决。延英议政虽有一定的时间规定,但若逢紧急事件过皆非时召见”,“延英宰相奏事,帝平可否’。延英殿专门商讨军国大政,其余庶政则由宰相在中书门下拟成熟状,经由皇帝画可而颁行。延英殿议政时宰相间党同伐异,争吵不休。按例参与延英议政的宦官首脑枢密使掌“出纳帝命一,往往乘皇帝不朝之机假传圣旨,恣行所肆。

——摘编自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等

(1)根据材料,概括唐朝后期延英议政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唐朝后期的延英议政。

 

详细信息
15. 难度:困难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开始后,各国都把全国经济转到战争的轨道。政府设置机构对经济实行管制和监督,这种管制机构大都由垄断组织的董事、经理、专家或者其他代理人掌管。……英国1915年,议会通过了国防法令,授予政府管制国民经济的全权。

英国内阁成立了以劳合·乔治为主席的军火生产供应委员会,旋即升格为权力极大的军需部,专门颁布了军需法案……。英国在战争迫在眉睫的时候将铁路收归国有,在实行军需法案之后的半年时间里管制了2000家企业,直接投资新建了389个军事企业……,在战争的头五个月中,英国损失了25万吨商船,使工业原料、军需物资和粮食的供给陷入困境,政府逐步采取了一套严格的控制措施。大幅度提高税收和发行公债,向市场借款、税收收入为战争总支出提供了三分之一的来源。价格控制也一步步地实行,控制的范围逐步扩大。如食品价格的控制,先是限价,英国最终实行了全面的强行配给制度……。

——摘编自高德步、王珏《世界经济史》

(l)据材料归纳一战期间英国大规模的“经济实验”的主要措施。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一战期间英国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实验”的原因。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苏颂(1020年12月10日一1101年6月18日),字子容,原籍福建泉州府同安县人。北宋中期宰相,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天文学家、天文机械制造家、药物学家,文学家。其祖先在唐末随王潮入闽,世代为闽南望族,父苏绅曾任集贤殿修撰。

庆历-年(1042年),苏颂登进士第。官至刑部尚书、吏部尚书,哲宗时拜相,执政时务使百官守法遵职,量能授任,

苏颂好学,经史九流、百家之说,至于算法、地志、山经、本革、训诂、律吕等学,则无所不通.其在文学上也取得很高的成就,与苏轼等人齐名,苏颂是一位“高产”的诗人,仅收录在《苏魏公文集》中的诗歌就有587首,且多是律诗、绝句.长律多达1400宇,可谓“律诗之最”.

作为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其主要贡献是对科学技术方面,特别是医药学和天文学方面的突出贡献.他领导制造世界上最古老的天文钟“水运仪象台”,开启近代钟表擒纵器的先河。李约瑟称其为“中国古代和中世纪最伟大的博物学家和科学家之一”.著有《图经本草》、《新仪象法要》、《苏魏公文集》等。

——管成学《苏颂评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颂取得重大成就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苏颂的历史功绩。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