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湖南省常德市芷兰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北方地区流行这样的俗语: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这从本质上反映了

A. 农民富裕安逸的生活

B. 商品经济极端落后

C. 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特征

D. 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下图呈现的是我国古代各个时期的生产工具,其中涉及动力革新的有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南宋初期农学家陈敷说:“……多虚不如少实,广种不如狭收”,元代农学家王祯说:“凡人家营田,皆当量力。宁可少好,不可多恶。”明末江南农学家沈氏说:“作家第一要勤耕多壅,少种多收。”材料表明从南宋到明朝的农业生产中

A. 集约经营的出现    B. 精耕细作的传承

C. 单位产量的提高    D. 勤俭精神的发扬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东汉末服虔撰《通俗文》描述古代某一农具曰:其制两柄上弯,高可三尺,两足中虚,阔合一垅,横恍四匝,中置耧斗: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仍旁挟两辕,可容一牛。据此判断此农具应为

A.     B.     C.     D.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它是自然造化与人类智慧的完美结晶,堪称中国古代水利史上的瑰宝……为川西平原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这里的“它”是指

A. 郑国渠

B. 井渠

C. 都江堰

D. 灵渠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我有一只小毛驴,我从来也不骑。有一天我心血来潮,骑着去赶集。我手里拿着小皮鞭,我心里正得意。不知怎么哗啦啦啦啦,我摔了一身泥。”儿歌中的“集”在宋代应属于

A. 城市

B. 都市

C. 草市

D. 夜市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在我国南海某处打捞起来的古代沉船中,发现了大量白瓷、青花瓷、珐琅彩等瓷器。请推断,这一沉船事件可能发生在下列哪一个时期

A. 唐朝    B. 宋朝    C. 明朝    D.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土豪,我们做朋友吧”成为当今一种网络流行语。如果这一土豪生活在唐朝,不可能成为他显摆资本的是    

A.灌钢法制作的钢刀                   B.精美的青铜酒器

C.艳丽柔和的粉彩瓷                  D.胎质细洁的白瓷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汉乐府《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妻“十三能织素,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她身上装扮是“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她床上装饰是“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这些描述主要反映了(  )

A. 中国古代男尊女卑思想,女子备受压迫,日夜劳作

B. 汉代吏治腐败,焦仲卿一普通小吏,家中竟布置得如此富丽堂皇

C. 汉代丝织业生产的普及和发达程度

D. 汉代家庭手工业在手工业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下列文字所描述的经济现象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②“宗庙之牺(指宗庙中用来祭祀的牛)为畎亩之勤”

③“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④“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A. ①④②③

B. ④①③②

C. ④②③①

D. ②④③①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历史现象中,最能体现明清时期符合世界历史发展趋势的是

A.玉米、甘薯等农作物传入我国,并在一些地区广泛种植

B.率天下……竭力耕耘使人力无遗而地力殆尽

C.贵金属货币的广泛应用,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D.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明清时期,景德镇的瓷器“工匠来八方,器成天下走”;江苏南浔的“湖丝”不仅远销国内边远市镇,而且大量出口;浙江桐乡的铁器“大江南北咸仰赖”。这一历史现象反映出(  )

A. 资本主义萌芽促进私营手工业的发展    B. 商品流通突破了狭隘的地方市场

C. 商业繁荣促进工商业市镇兴起    D. 海禁政策松动促进海外贸易发达

 

详细信息
13. 难度:困难

以下是明朝嘉靖至清朝道光年间各地集市变化统计表,表中数据说明

A. 州县集市的密集度北方超过南方

B. 南北经济交流日趋频繁

C.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D. 农民与市场的联系不断加强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钱穆《国史大纲》记载:此田制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绝对均给,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平。该记载反映的土地制度是

A. 井田制    B. 封建土地私有制

C. 均田制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九章算术》中的《均输章》第27题:今有人持米出三关,外关三而取一,中关五而取一,内关七而取一,余米五斗。问本持米几何?答曰:十斗九升八分之三。这则材料本质上反映了(  )

A. 实行抑商政策    B. 汉代关税的数额相当高

C. 农业的重要地位    D. 严格管理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明代张居正说古之为国者,使商通有无,农力本穑,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以资商,则商病。故商农之势,常若权衡。这表明张居正的经济观点是

A.重商抑农   B.重农抑商

C.农商并重   D.以末致富,以本守之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李洵认为:明代江南地区的士大夫是十六世纪以来中国历史上有特点的社会势力。他们凭借着江南地区发达的经济文化的有利条件,通过各种途径获取政治上的功名,然后扩展经济实力,他们改变原有的轻商观念,涉足商业谋利,引领当时的社会风潮,在江南社会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材料中 角色的定位最准确的是(    )

A既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促进者又是阻碍者

B学而优则仕的典型

C明代中后期的早期资本家

D离经叛道的进步思想家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的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的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力量。其中内在的原因在于

A. “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压制

B. 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于工商业的发展

C. 鸦片的大量流入导致白银的大量外流

D. 英国工业革命后大肆对中国进行商品输出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1656年,清政府颁布法令,严禁商民船只私自下海,规定凡沿海地方口子,处处严防,不许片帆入海,并严惩一切私下诸番互市者。这一政策的最大影响是(   

A.沉重打击了海外航运业的发展  

B.使清政府直接丧失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

C.使我国日渐脱离世界发展大势 

D.导致沿海商民的经济收入锐减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推动所有欧洲人进行远洋航海,开辟新航路的动力因素有

①对黄金的狂热追求

②商业危机

③传播天主教

④发展资本主义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世界知识画报》曾刊载的文章《一棵树和一座古城——马六甲掠影》中有一幅插图:马六甲河口兀立着一艘近代西欧人首次远航至此的巨大木船,尽管历经沧桑依然保存完好。结合所学知识推测这艘船最有可能属于哪个国家

A. 西班牙

B. 葡萄牙

C. 荷兰

D. 英国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16世纪以前,最重要的项目是由东方运往西方的香料和朝相反方向运的金银。但渐渐地,新的海外产品成为欧洲的主要消费品,其商业价值增长。这些产品包括新的饮料、染料、香料和食物。英国的贸易从1698至1775年的这一时期中,进口商品和出口商品都增长到500%至600%之间。欧洲的总的贸易在增长。”上述现象反映的是下列哪次“革命”的后果(   )

A. 价格革命    B. 商业革命    C. 工业革命    D. 科技革命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梁启超在《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中说:“何以哥氏(指哥伦布)、维氏(指达•伽马)之绩,能使全世界划然一新纪元,而郑君(指郑和)之烈,随郑君之没以俱逝。”下列哪一句话最能从根本上解决梁启超的困惑

A. 中国人缺乏持久探险、创新的精神

B. 支撑东西方航海活动的经济形态存在着巨大差异

C. 郑和船队缺乏强有力的、持久的政府支持

D. 西方拥有更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更加强大的武装力量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1813年,英国议会取消了东印度公司对印度贸易的垄断权。国会又于1833年完全取消了该公司贸易业务,把它变成了一个“受国王委托的”在印度进行殖民统治的政治军事和行政机构,期限为20年。这反映了(  )

A. 工业革命推动经济思想变化    B. 生产力发展推动生产组织形式演变

C. 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竞争加剧    D. 科学技术进步改变了国家经济职能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19世纪开始时,美国发明家惠特尼为政府大量制造滑膛枪,有访问者对惠特尼的这种革命性技术的基本特点作了恰当的描述:“他为滑膛枪的每个零件都制作了一个模子。据说,这些模子被加工得非常精确,以至于任何滑膛枪的每个零件都可以适用于其他任何滑膛枪。”惠特尼的“革命性技术”(  )

A. 揭开美国工业革命的序幕    B. 提高了工业生产效率

C. 诠释了科学理论的重要性    D. 改进了滑膛枪的结构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17世纪(严格地说是1580~1670年间)被称为荷兰的“黄金时代”,其间荷兰经济取得了“在后人看来也可能是个令人叹为观止的奇迹”,成为“第一个现代经济体”。其主要原因是    

A.在新航路开辟后成为世界商贸中心

B.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成为海上霸主

C.颁布《航海条例》掌握了海上优势

D.凭借发达的贸易金融和造船业称雄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下列关于早期殖民侵略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是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手段之一,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

②手段是赤裸裸的抢劫

③给当地人民带来了灾难

④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应全面肯定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

D. ①③④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16世纪著名的葡萄牙诗人路易斯·德·卡蒙斯是这样深情地描绘他的祖国的:“大陆,在这里是尽头;大海,在这里才开头。”令诗人对他的祖国引以为豪的是

A. 地处海陆交通要冲

B. 垄断欧亚之间的贸易

C. 率先探索新航路

D. 居欧洲商业中心地位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人被打上烙印像牲畜一样,被关在阴暗的地下室/只有经过永别之门,才能离开牢狱/许多人死在航程上──不愿意/被送到另一个国家,卖给另一个奴隶主/跳进海里,滋养了大群的鲨鱼”。此诗主要反映了近代西方殖民者

A. 开辟新航路的情景

B. 从事可耻的鸦片贸易的情景

C. 对印第安人实行种族灭绝的情景

D. 进行罪恶的奴隶贸易的情景

 

详细信息
30. 难度:简单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18世纪末叶,欧洲人对中国的钦佩开始消逝……欧洲人开始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比对中国的文化更感兴趣。”欧洲人对中国的态度发生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A. 新航路的开辟

B. 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张

C. 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加深

D. 工业革命的开展

 

二、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中国古代先民创造了高度发达的农耕文明,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此其分事也

——《墨子》

白居易的诗篇《朱陈村》,描写了唐代的农村生活景象:“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1)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什么样的生产模式?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小农经济的特点。

材料二

有学者提出,大体而言,古代中国从春秋战国时期到隋唐时期几乎是纯粹的自然经济;自宋元时期,一种新型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在自然经济的“死水”中泛起了“微澜”;甚至当代学术界认为宋朝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有信息革命、金融革命、商业革命……

(2)材料二中所说宋元时期的“新型经济”是指什么?依据材料二并结合史实指出宋代在“金融革命、商业革命”方面的具体表现。

材料三

明代隆庆、万历年间,蒲州张四维家族、王崇古家族、马自强家族,均是大商人家庭,三家联姻为亲戚,增强了其商业竞争实力。王崇古在河东业盐,张四维的父亲是长芦大盐商,累资数十百万,张、王二氏联手,结成了盐商团伙,控制了河东、长芦两处盐利,具有一定的垄断性,在亲缘集团的基础上又逐渐发展为地缘组织。

——张正明《明清时期的山西盐商》

而传统的城镇,商业机能则日渐浮现……1500~1800年的三百年间,方志资料显示这是一段市镇稳定成长时期,尤其在正德、万历年间以迄清代乾隆时代,市镇的数量平均增加一、二倍以上,而且有许多市镇达到空前的繁荣。

——刘石吉《明清时代江南市镇研究》

(3)根据材料三,归纳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新现象。明清时期,在农耕经济高度发展中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这种变异具体指哪一现象?这一现象体现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向?

(4)作为农耕经济的补充,我国的手工业高度发达,曾长期居世界领先地位。简要介绍明代手工业发展的成就。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公元1500年以前,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在亚欧大陆上从一个地区运货到另一个地区,而货物主要是奢侈品、香料、丝绸、宝石及香水。但是到18世纪后期新世界的种植场生产的大量砂糖、咖啡及棉花等大部分运往欧洲出售;西班牙人也向新世界引进欧洲各种水果,如橄榄以及葡萄。美洲的特产也被流向世界各地,如玉米、马铃薯、西红柿、番薯、花生、各种豆类及南瓜、可可等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

材料二历史学家黄仁宇说:“我只能推断,英国结束长达一个世纪的动荡后,在斯图亚特王朝的末期无意间开启通向现代发展的秘密之门,这一切纯属碰巧,而非刻意。”正如历史学家所言,英国是一个“原生自发型”的现代化国家,不列颠的崛起和现代化,是英国历史自然发展而远非外力强迫的结果,也是英国人在开拓世界市场的过程中自然完成的,以至于拿破仑将英国称为“小店主的国家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从顺治元年至嘉庆十二年(1644~1807年)的一百六十多年间,银钱比价表现出较长时期的相对稳定,始终是在一千文左右波动。在鸦片战争前夕,一两白银所换制钱已达一千二三百文,最高达一千六百文。1845年银价上涨更甚,御史刘良驹奏称:“银价之昂未有甚于今日者,京中纹银每两易制钱乃二千文,外省则每两易制钱二千二三百文不等”,而且“其势日就增加,尚无底止”。中国“银贵钱贱”现象日益严重。

材料四

图一

图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18世纪后期世界发生了哪些变化?简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英国“开启通向现代发展的秘密之门”的“钥匙”是什么?“这一切纯属碰巧”吗?试作解释。为什么英国被拿破仑称为“小店主的国家”?

(3)材料三中出现“银贵钱贱”和“其势日就增加,尚无底止”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指出这些现象与世界市场形成之间的关联。

(4)材料四中图一和图二之间存在怎样的因果关系?从图二中可以获知哪些重要的信息?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