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分封制正式起源于何时,近代以来的学者说法不一。根据《史记》记载,黄帝时代,“诸侯咸来宾从……咸尊轩辕为天子”,黄帝“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史记》中有关早期分封制的记载 A. 属于研究上古时期历史的原始史料 B. 是司马迁对上古时期历史的杜撰 C. 为研究上古时期历史提供某些借鉴 D. 比近代以来的学者说法更为可信
|
2. 难度:中等 | |||||||||||||
下表为唐前期官制表,对其解读准确的是
A. 三省制只存在于唐太宗时期 B. 中书省、尚书省长官方为宰相 C. 行政权力逐渐向尚书省集中 D. 中枢权力体制整体相对稳定
|
3. 难度:困难 | |||||||||||
下表是中国古代农民称谓变化表。这一变化反映了
A. 农民对地主和国家的依附关系的松弛 B.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形成与强化 C. 士大夫阶层不断丧失对土地的占有权 D. 自耕农阶级在曲折中渐趋发展壮大
|
4. 难度:简单 | |
明朝后期,一些富商大贾随着经济地位的提升而希望政变自身的社会身份和地位,他们积极结交文人士大夫,摹仿其文明优雅的生活方式。面对此种社会情形,下层知识分子利用自己在文化方面的优势,为其提供文化方面的服务。这种现象 A. 动摇了封建政府重农抑商政策 B. 改变了古代中国的阶级结构 C. 推动了文化的商业化和世俗化 D. 反映了经世致用思想的形成
|
5. 难度:中等 | |
唐代皇帝将老子李耳追认为其始祖。741年,唐玄宗正式下令在科举考试中设置道举,遒举考试测试《老子》、《庄子》、《列子》,考试形式和经科相同,合格及第者称道学举士。道举的设立旨在 A. 动摇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B. 推动文化的多元发展 C. 冲击世家大族的政权垄断 D. 适应政治统治的需要
|
6. 难度:中等 | |
《论语》载:“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与这场对话体现的观点最接近的是( ) A、认识你自己 B、知识即美德 C、因信称义 D、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
7. 难度:中等 | |
东汉医学家张仲景研究医学,旨在“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唐代孙思邈也在所著《备急千金要方》“本序”中指出:“君有疾不能疗之者,非忠孝也。”这体现出古代医学研究 A. 在战乱时期更为发达 B. 在众多领域均有建树 C. 深受儒家伦理的影响 D. 注重运用辩证施治方法
|
8. 难度:中等 | |
公元前349年,一位雅典政治家指出城邦的危机:“雅典公民们,你们曾经拿起武器反对斯巴达,保卫希腊的权利。但现在,你们不情愿作战,拖延缴纳要保卫你们自己财产的战争税。你们过去常拯救希腊人,现在失去了自己的财产,却仍坐以待毙。”雅典面临的危机主要是 A. 城邦内部矛盾激化 B. 斯巴达崛起与竞争 C. 公民精神逐渐沦丧 D. 民主制度由盛转衰
|
9. 难度:中等 | |
古罗马某一时期的法律规定,口头契约必须采用统一的一问一答的形式,即债权人问:“你保证……”债务人须回答:“我允诺……”,不采取此种形式的任何协议都得不到法律的保护。这体现了该时期的法律 A. 根本上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 B. 注重形式和程序,缺乏灵活与变通 C. 深刻折射帝国扩张中的困境 D. 注重维护私有财产的神圣不可侵犯
|
10. 难度:简单 | |
1832年,《工厂法》通过,对工人的劳动安全、卫生、福利作了规定。1832年,重新分配下院名额,工业资本家取得政治权利。1842年,通过《矿业法》,禁止使用妇女和不满10岁的儿童从事井下劳动。1875年,出台第一部《住房法》,重点解决工厂宿舍及工人居住区的住房和环境问题。以上英国历史上的改革最能反映 A. 立足改善民生进行改革 B. 民主化进程大大加快 C. 工业革命推动社会变革 D. 开始推行福利国家政策
|
11. 难度:中等 | |
英国1688年后再没有新的市镇取得议会下议院代表权,而一些“衰废市镇”,仅有数户居住、无人居住、甚至在地理上消失的地方竟拥有在下议院市镇代议士;新工业城市往往聚居数以万计人口却无代议士代表。这一现象 A. 说明光荣革命后代议制未发生本质变化 B. 反映了英国政治改革的必要性 C. 说明国家的权力中心依然掌握在上议院 D. 反映了英国经济逐渐走向衰退
|
12. 难度:中等 | |
2017年8月4日新华社电称:美国国会参众两院上周接近全票通过一项针对俄罗斯、伊朗和朝鲜三国的制裁法案,断绝了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使用总统否决权的选项。尽管不满,特朗普于8月2日还是签署了这项法案,并发表一份怨气十足的文字声明,美国国会此举 A. 降低了联邦政府的行政权力 B. 使总统无权否决该法案 C. 行使了宪法赋予国会的职权 D. 使立法权凌驾于行政权
|
13. 难度:中等 | |
列宁曾经说过:在摧毁旧的国家机器的道路上,巴黎公社“走了具有全世界历史意义的第一步,苏维埃政权走了第二步”。对列宁所说的第一步,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诞生 B. 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C. 无产阶级首次发动的武装起义 D. 人类史上首次推翻封建制的民主革命
|
14. 难度:中等 | |
近代中国关税、盐税、借款等,均存于外商银行,中国对外各种借款及赔款本息的收付,完全须经由外商银行。这一现象意味着 A. 中国金融市场的混乱无序 B. 大量中国资本参与国际投资 C. 中国税收政策日益近代化 D. 列强控制了中国的财政命脉
|
15. 难度:中等 | |
辛亥革命前,梁启超说:“吾党做劝告开明工夫,未必不为彼党间接发生助力。彼党做预备革命军工夫,亦未必不为吾党间接生助力,此所谓相反而实相成。”它反映了 A. 梁启超实际上是辛亥革命的重要领导人 B. 革命派与立宪派的相互合作推动了辛亥革命 C. 革命派与立宪派斗争方式不同而目标相同 D. 梁启超认识到了国共两党合作的实效性
|
16. 难度:中等 | |
美国史学家曾指出:“他们(中国共产党人)能够忍耐难以言状的艰难困苦;能够战胜途中大自然好像决意要阻挠他们前进而向他们提出的一切挑战……边行军边打仗;同样解决了可能造成分裂的内部争端;同样生存下来了。”材料所述的历史事件的影响是 A. 标志着毛泽东思想正式形成 B. 第一次取得反侵略的完全胜利 C. 标志着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 D. 保留了火种,使革命转危为安
|
17. 难度:中等 | |
清人郑裕孚《淡志室公牍》中记载,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山西,“十室之邑,八口之家,无一人之身元洋货”。由此可以推断当时山西 A. 自然经济开始走向解体 B. 洋货已经完全取代土货 C. 受到了工业文明的影响 D. 崇尚洋货风气甚于沿海
|
18. 难度:困难 | |
1900年,蔡元培之妻逝世,多人登门说媒。蔡元培贴出“征婚启事”:第一,不缠足。第二,识字。第三,男子不娶妾,不娶姨太太。第四,丈夫死后,妻子可以改嫁。第五,意见不合,可以离婚。这则“启事”使说媒的人顿时退避三舍。这反映出当时 A. 婚俗观念发生彻底转变 B.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显现 C. 近代报刊方便信息传播 D. 新思想传播的阻力较大
|
19. 难度:中等 | |
20世纪50年代中期,西欧出现了一次市场革新,人民不仅开始大量花费他们的工资,还开始用信用卡购物,花他们还没有挣到的钱。此次革新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 国家干预深入到个人生活 B. 美国为西欧提供大量经济援助 C. 人们对政治稳定充满信心 D. 西欧国家开始走向经济一体化
|
20. 难度:中等 | |
多年的全球化趋势造就了一个形式上的“地球村”,却没有建立起深度有效的全球治理结构。现存的全球治理格局不可否认的是美国强权仍在,美元霸权仍在,与此同时,世界布满了国际游戏参与者试图重构全球秩序的“先手棋”。材料中的“先手棋”说明 A. 美国在到处干涉国际事务 B. 世界上联合抗美力量增强 C. 地区冲突己成世界新危机 D. 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加强
|
21. 难度:中等 | |
2001年,海峡两岸达成使用两岸资本并在两岸注册的船舶,各自不悬挂五星红旗和青天白日旗,而只悬挂各自公司旗,开通了两地直航航线。这反映出 A. 大陆提出“一国两制”理论 B. 通过协商解决了香港问题 C. 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 D. 台湾当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
22. 难度:中等 | |
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曾说:“传统的农业对经济的发展是做不出很大贡献的,是现代农业则可以,给予农业足够重视的国家都取得较大的成绩。”结合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的辉煌成就,说明这主要得益于 A. 农民生产自主权的扩大 B. 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革命性的改变 C. 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 D. 国家取消对农副产品的统销政策
|
23. 难度:中等 | |
据熊向晖(周恩来的助理)回忆,在基辛格秘密访华前,毛泽东曾专门指示,“不同美方谈贸易问题”。尽管“美方多次要求开展中美贸易,我方均表示不感兴趣”。这是因为 A. 中国担心此举会引发苏联的不满 B. 中国仍推行相对封闭的经济战略 C. 经济体制不同阻碍中美贸易发展 D. 美国试图用经济手段控制中国
|
24. 难度:中等 | |
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在为中央工作会议闭幕讲话所准备的手写提纲中提到“自主权与国家计划的矛盾,主要从价值法则、供求关系来调节”。这说明当时的邓小平( ) A. 已开始酝酿市场经济的发展思路 B. 努力向国人揭示市场经济的本质 C. 正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作與论准备 D. 已形成发展市场经济的完整构想
|
25. 难度:困难 | |
20世纪80年代,中国电影由宏大叙事逐渐向个体表达回归,往往讲述“大时代的小故事”,展现生活的低吟浅唱和个人的沉浮起落,使人感同身受并寄寓对真善美的的美好渴望。这一变化 A. 反映了消费市场快速成长 B. 体现了传统道德的回归 C. 得益于新技术手段段的运用 D. 顺应了社会发展的趋势
|
26. 难度:困难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法律制度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夏朝法律被称为“禹刑”,西周周公制礼,礼刑互补。春秋时孔子认为“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赞成“刑期于无刑”的息讼无讼理想。战国的各国变法结束了过去“设法以待刑,临事而议罪”的局面,商鞅主张法自君出,“垂法而治”。秦朝将定《秦律》,刑罚名目细密苛严,“轻罪重刑”。汉武帝以后,儒法渐趋合流,刑罚与教化结合。唐朝颁行《唐律疏议》,全部律条围绕着“罪”与“刑”分别加以解释,还规定了严惩十恶: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标志中国古代法的成熟,成为宋元明清的法典蓝本。 ——摘编自叶孝信《中国法制史》 材料二 中国近代思想家梁启超在批判继承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基础上,吸收借鉴西方资产阶级法治思想,以“宪法为依据,国会为基础,司法独立为根本”构筑成其理想中的“法治大厦”。梁启超指出,要实行法治,首先必须制定一部完善的宪法以为法治前提,否则法治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末。……梁启超认为,民权是立宪的基础,立宪又可以保障民权。唯有兴民权,才能建成真正意义上的法治国家。梁启超不仅是司法独立思想的积极倡导者,而且是司法独立原则的积极实践者。他认为,司法独立是立宪国的第一条件。 ——据范忠信《认识法学家梁启超》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法律制度的特点,并简析其形成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梁启超法治思想的进步之处,并分析其法治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
27.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变化
——摘编自孙应帅《中国共产党党员数量与结构变化度发展趋势》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围绕“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变化”自行拟定一个主题,并进行论证。(要求:主题明确,观点正确,史论结合)
|
28. 难度:中等 |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尼克松就任时,通货膨胀上升到极为令人不安的程度,国际竞争局面的加剧化和轻易获取第三世界原材料机会的丧失等都在对美国经济造成重大打击。 尼克松当选后,积极寻求与北越等国谈判实现“荣誉的和平”;在外交上,推动对华、对苏外交新战略。提出“尼克松主义”即美国希望“朋友国”要承担其未来发展的“基本职责”,特别是在财政经费、贸易等经济方面。尼克松进行改革,虽然取得一定效果,但出现了新问题,如支持第三世界建立独裁政权以实现对抗民众反抗与国际市场的独占,导致地区动荡;“盟国”离心迹象更为明显。 ——摘编自布林克利《美国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尼克松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尼克松改革的作用。
|
29. 难度:中等 |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杨度(1874~1931年),早年师从大儒王闿运学习“帝王之学”(辅佐“非常之人”,成“帝”成“王”,建非常之功勋)。甲午战争后,杨度的思想逐渐趋于维新,两度留学日本,逐渐确立了君主立宪思想,1907年回国,开设宪法讲座,为王公大臣讲授法律常识,参与制定了《钦定宪法大纲》。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当选民国大总统,1915年,杨度呈送《君宪救国论》,提出“中国如不废共和,立君主,则强国无望,富国无望,终归于亡国而已……故以专制之权,行立宪之业”,深得袁世凯赞许,与严复等在北京发起筹安会,推动帝制。1916年,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杨度君主立宪的政治理想破灭,心灰意冷,一心向佛。晚年逐渐倾向革命,先是追随孙中山,为广州革命政府提供秘密情报,后积极营救李大钊,并于1929年秋,在白色恐怖最严重时期成为中共特别党员,除了提供情报,还以卖字画等方式筹集资金,捐助革命事业。 ——摘编自黄昊《杨度研究述评》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杨度富有传奇彩色的主要人生经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杨度一生的主要政治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