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安徽省六安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独立战争期间的大陆会议在国会代表权的问题上分歧严重,部分代表提议设置两院制而非简单众议院制,以平衡大州与小州的利害冲突,但这一提议最终被搁置。导致该结果出现的主要因素是美国

A. 大州的力量举足轻重    B. 中央集权的呼声较高

C. 小州决定着战争走向    D. 分权理论还不够成熟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下列三幅关于雅典的图片给我们提供的历史信息有

公民陪审法庭是日常司法机关

当时的雅典是以男性为中心的父权社会和夫权社会

雅典民主不是全社会所有成年人的民主

公民大会是一个具有普遍性的政治机构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近代历史上,面对列强发动的一次次侵华战争,中国军民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顽强抵抗,但是最终均告失败。其根本原因在于

A. 西方列强船坚炮利

B. 战略战术失误

C. 社会制度落后

D. 政府奉行妥协投降政策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给清政府的施政启示是  (   )

A. 采用西洋 方式编练军队

B. 避战求和, 保存实力

C. “我君可欺,而我民不可起”

D. 举借外债,用钱财换和平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1784年,英国下议院以208票对196票延搁了首相小威廉•皮特关于增收补助金的议案,并上书国王要求改组政府。小威廉•皮特宣称:“我信任我的同僚,但我更信任自己。”为此,他采取的措施是

A. 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B. 提交国王作出决策

C. 悍然出兵驱散议会

D. 交给最高法院裁决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下列关于近代中国“历经磨难”与“自强不息”的对应组,不正确的是

A. 鸦片战争——三元里抗英

B. 第二次鸦片战争——反割台斗争

C. 《马关条约》——黄海海战

D. 八国联军侵华——义和团运动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下列措施,属于秦朝首创的是

A. 分封诸侯

B. 设立郡县

C. 设置提点刑狱司

D. 采用“皇帝”称号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毛泽东说:“当资产阶级追随无产阶级的政治领导的时候,革命是如何地前进了;及至无产阶级(由共产党负责)在政治上变成了资产阶级的尾巴的时候,革命又是如何地遭到了失败。”最能说明这一论断的是

A. 国共合作和抗日战争的胜利

B. 国民大革命时期的历史

C. 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提出

D. 反围剿失利和红军长征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从内容上看,《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共同的局限性表现在

①不能对当时的社会矛盾作出正确认识②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性

③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④缺乏坚实的社会基础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1688年,一群英国贵族说,改变晚宴规则的时候到了,坐在桌前的人们被换掉了,但不是通过流血的方式。按照他们的方式,英国    

A.通过了《权利法案》            B.取得光荣革命的胜利

C.建立了责任内阁制              D.下层人民的权利得以保障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明太祖朱元璋鉴于历史上宰相专权乱政,废除了丞相职位,但又导致繁杂事务集于一身的烦    恼。为解决这一烦恼,明成祖设立了什么机构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

A. 殿阁大学士    B. 刺史    C. 参知政事    D. 内阁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公元前431年,伯利克里宣称:“一个公民只要有任何长处,他就会受到提拔,担任公职;这是作为对他优点的奖赏,跟特权是两码事。”材料体现了

A. 公民充分参政

B. 消灭一切贵族特权

C. 全面实现平等

D. 激发公民奉献精神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有人参观了位于南京的太平天国东王府感叹道:“太平天国幸好失败了,不然洪秀全又是一个朱元璋”此人的观点

A. 否认了太平天国的革命性

B. 客观地指出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C. 具有主观臆断性

D. 站在地主阶级立场说话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柏拉图说:“在这种国家里自由到了极点……这里什么东西都充满了自由精神……只要有谁建议稍加约束,他们就会觉得受不了,就要大发雷霆。他们真的不要任何人管了,连法律也不放在心上,不管成文的还是不成文的。”柏拉图意在强调

A. 法律约束了自由

B. 雅典民主制存在弊端

C. 雅典人崇尚自由

D. 雅典人崇尚理性精神

 

详细信息
15. 难度:困难

下表是对同一事件的不同来源的历史叙述。据此判断最可信的历史事实是

记述

出处

邓管带英勇指挥,炮击日舰吉野,向它冲去,不料船尾中了敌舰所放的鱼雷。邓管带见致远行将沉没,愤然投入海中。

谷玉霖,来远舰炮手,

1946年5月18日口述

“致远”驶出队列追击已经快要沉没的“赤诚”,被日舰包围攻击了10分钟,水密舱进水导致倾覆。

《芝罘快邮》(外商报刊),1894年10月1日报道

敌忽以鱼雷快船直攻“定远”,尚未驶到,“致远”开足机轮即将来船攻沉。倭船以鱼雷轰击“致远”,旋亦沉没。

《大东沟战况析》,李鸿章1894年10月7日报告

 

 

A. 致远舰与敌舰吉野同归于尽

B. 致远舰因中敌舰鱼雷而沉没

C. 致远舰冲向敌舰,最后沉没

D. 邓世昌自乱阵型,被围攻而沉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柏拉图曾这样描述雅典:“这样的社会里,五花八门,不管人和人有没有区别,每个人都得到同等对待,社会显然处于无政府状态。”柏拉图意在表明

A. 雅典民主追求人人平等

B. 雅典民主存在明显缺陷

C. 雅典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

D. 雅典民主导致了社会动荡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七七事变后,蒋介石召集专门会议,讨论发表宣言的问题。蒋介石认为,其权在倭王,若我宣言能感动倭王,或可转危为安,是较平时权在下级与前哨者当易为力乎?材料说明(   )

A. 国民政府表达了坚决抗日的信心    B. 全民族抗战局面由此开始

C. 蒋介石未认识到日本侵华的野心    D. 正面战场遭受了较大挫折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有学者指出,太平天国解除了种种传统束缚(如废除封建性的把持垄断.采取简明的低税制等)后,城乡资本主义因素曾经十分活跃,贸易繁荣,商业兴盛。该学者认为太平天国

A. 注重调动农民革命的积极性

B. 彻底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C. 改变了运动初期的政治要求

D. 发展工商业的设想取得一定成效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一位法学家说:无论我们多么轻视,多么痛惜这种接受,有一点是清楚的,那就是,如果欧洲主要国家没有在不同时期、不同程度上接受罗马法,那么政治理论和制度,工业和商业组织,公法和私法的规则……都不会像今天这样。以上评价论证了(   )

A.罗马法是维护罗马统治的有力支柱

B.罗马法律制度渗透到国家各个角落

C.西方国家的司法原则起源于罗马法

D.罗马法系统完备,影响广泛而深远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解决台湾问题上,只有和平与战争两种选择。中国政府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是因为:              (  )

以陈水扁为代表的台湾一小股分裂势力搞台湾独立

某些外国势力干涉中国内政

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采取和平方式符合我们民族和国家的最高利益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元人程钜夫《论行省》中说:“(行省)名称太过,威权太重。凡去行省者,皆以宰相自负,骄倨纵横,无敢谁何。”另据《元文类》记载,仕于(元)仁宗至文宗朝的曹元用说:“方伯(地方长官的统称)不敢专决大政,咨中书而后行。”这两段材料

A. 反映了元朝君主专制得到强化

B. 证明了行省容易形成地方割据

C. 揭示了行省权力结构的双重性

D. 相互矛盾但并不符合历史事实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明太祖曾作诗一首描述自己的辛劳:“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出现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

A. 南书房没有设立

B. 皇权的加强

C. 机构的减少

D. 内阁尚未设立

 

详细信息
23. 难度:困难

公元前74年,昭帝病死,因其无后,群臣推举武帝唯一尚在世的儿子广陵王刘胥继位, 有人提出广陵王刘胥失德,不可以承继宗庙,内朝大司马霍光遂以皇太后的名义下诏令昌邑王刘贺继位,不久霍光等大臣又以失德的罪名废了刘贺,将刘询从民间迎入宫中,于同年7月继位。这反映了

A. 汉代帝位的传承中淡化嫡庶观念    B. 中朝制度无法有效维护专制皇权

C. 西汉时期宗法制度已经荡然无存    D. 当时帝位传承中有民主评议机制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观察下表,相比于《邦联条例》,1787年宪法的变化主要体现了

比较项

《邦联条例》

1787年宪法

国会机构

一院制国会

由参议院、众议院构成国会

国会议员人数

每邦为2~7人

参议院每州2名,众议院按各州人口比例确立

国会议员产生方式

各邦议会按年度指派代表

参议员由州议会选举产生,众议员由选民选举产生

 

 

A. 联邦制度的原则    B. 三权分立原则

C. 妥协与平衡机制    D. 议会至上原则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国语周语上》记载:先王之有天下也,规方千里以为甸服畿内之地。其余以均分公、侯、伯、子、男,使各有宁宇。”“公、侯、伯、子、男五等爵是诸侯、卿大夫中普遍存在的爵位等级表现形式之一。五等爵

A其制度源头是原始社会末期的禅让制

B.体现出分封制和宗法制下的政治秩序

C.反映了封建政治等级制度的典型特征

D.决定了诸侯之间在行政上的隶属关系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1975年12月,在湖北云梦县睡虎地出土的竹简《语书》中,凡是“正”字都写成“端”字(如以矫端民心;毋公端之心),这一现象与我国封建社会的避讳制度有关。据此判断,这批竹简应属于下列哪一朝代

A西周      B明朝        C西汉      D秦朝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文中的“这场战争”是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在宁波天一阁展出的一件清代麻布坎肩,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科举考试中以四书五经为题的科举范文4万余字。据考证,这是当年一个考生在科举考试时用来抄袭的作弊工具,这件坎肩作弊衣是复制品。材料表明:

A. 明清时期科举制度走向衰落    B. 科举考试不能选拔真正优秀人才

C. 考四书五经易产生作弊    D. 科举制并不是完全公平公正的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民法大全》规定:“……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这反映了古罗马民法

A. 重视证据

B. 主张重罪轻罚

C. 纵容犯罪

D. 维护贵族利益

 

详细信息
30. 难度:简单

下列关于“推恩令”的理解与说明,最为确切的是

A. 将皇恩推广于天下,让老百姓不同程度地得到好处

B. 将皇恩施于诸侯王及其子弟,以使之顺从皇帝,从而维护中央对地方的统治

C. 准许诸侯王将封地再分给子弟以建立侯国,从而削弱王国的直属领地

D. 推恩只是一种欺骗,是封建皇帝愚弄臣下和人民的手段,根本不能实现

 

二、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近代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有力保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漫画

材料二见下图:

材料三宪法第15条:“由皇帝任命帝国宰相”;第18条:(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第12条:“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漫画反映了英国确立了什么政体?其法律依据是什么?

(2)材料三反映了哪个国家的代议制形式?指出材料二和材料三的两国国家元首的产生方式的不同。

(3)从君主和议会的关系方面谈谈材料一和材料三反映的政治体制有何不同点?联系两国实际分析其原因是什么?

 

详细信息
32. 难度:简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四子争位

周王的妾为他生了两个儿子(大哥、二哥),后来妻又为他生了两个儿子(三哥、四哥)。周王临终时,围绕谁继承王位,四子发生了争执……

材料二  2015年2月《文化共识网》:“西周时期的“列土封建’是采取宗族殖民的方式,由王室子弟垄断政治权力的家天下,周王与诸侯之间存在。‘授权’与‘尽忠’的关系”。

(1) 材料一中,你认为谁能继承王位? 理由是什么?

(2) 材料一反映的是何种最高权力的传承制度? 如何评价?

(3)“列土封建”指何种制度? 其中“授权”与“尽忠”有何具体体现? 有何积极作用?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