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上海市嘉定区2018届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二模)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列各项中,可作为研究商朝历史直接证据的是

A. 姜寨遗址

B. 甲骨文

C. 《史记》

D. 二里头遗存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史学家钱穆先生将战国到秦定义为“历史之大变”,此种定义的主要视角是

A. 思想文化

B. 社会政治

C. 民族关系

D. 生活方式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严格说来,张骞开通丝绸之路属‘无心之举’,因为他最初的目的仅是为了联合盟友共同抗击匈奴”。这段对张骞通西域的历史解释采用的分析方法是

A. 动机与后果

B. 目的与手段

C. 背景与条件

D. 联系与区别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下图为某同学对10-14世纪中国主要民族政权时空关系整理示意图,?处对应的是

A.

B. 西夏

C.

D.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完全取代门阀政治,形成“文官体制”是在

A. 商周时期

B. 秦汉时期

C. 隋唐时期

D. 两宋时期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乾隆年间,诗人魏来朋在《鬻子行》中写道:“潍北(山东潍坊)邑当丁丑年,沿海村落少炊烟。无麦无禾空赤地,家家真乃如磬悬。”造成这一历史现象的直接措施可能是

A. 文字狱

B. 闭关锁国

C. 收复台湾

D. 朝贡贸易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上述诗作中采用的纪年方式是

A. 天干地支

B. 年号

C. 庙号

D. 谥号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奠基的事件是

A. 光荣革命

B. 十月革命

C. 五四运动

D. 中共一大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咸丰帝朱批“览奏曷胜愤怒”,此地成为“国耻的图腾”。与此关联的历史事件是

A.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B. 八国联军攻占北京

C. 甲午战败割让台湾岛

D.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布新而不除旧”,与此种评价吻合的历史事件是

A. 洋务运动

B. 维新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某同学设计中国近代史年代尺,该设计适用于表达的主题是

A. 探索现代化道路

B. 中国近代思想变迁

C. 不平等条约体系

D. 从专制到民主共和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发生在中国的美国革命”“如果中国成功按美国政府的模式建立起一个联邦共和国,……日本将不再是东方最西化的国家”。以上评价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A. 太平天国运动

B. 戊戌变法

C. 清末新政

D. 辛亥革命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图片为1978年《纽约时报》头版刊登的头条新闻。这条新闻报道的历史事件是

A. 尼克松访华

B. 中美建交

C. 中日建交

D. 重返联合国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做出这一重要决定的会议是

A. 中共七大

B. 十一届三中全会

C. 中共十二大

D. 中共十三大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15-16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工业社会的来临”“19世纪中期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资本的全球扩张”。以上内容可以归结到下列主题中的

A. 分散的世界走向整体的世界

B.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C. 乡村生活到城市生活的转变

D. 现代社会两大阶级的产生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现代化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历史过程,最早发端的国家是

A. 意大利

B. 英国

C. 美国

D. 法国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17-19世纪欧美各国革命,在思想、政治、军事上直接给欧洲封建统治以沉重打击的是

A. 英国

B. 法国

C. 德国

D. 俄国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从“手工劳动”到“机器生产”,从“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从中感知到的是

A. 生产力的巨大进步

B. 生产关系急剧变革

C. 经济基础质的飞跃

D. 上层建筑自我调整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资本主义经济政策从“放任自由”到实施“国家干预”的历史契机是

A. 工业革命

B. 世界大战

C. 经济危机

D. 冷战对峙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题文)下图是对下列哪一组织联合基础的分析?

A. 国际联盟

B. 联合国

C. 欧共体

D. WTO

 

二、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问题:

(1)示意图中“王国时代”A、B、C对应的朝代分别是?

(2)以C为例,“王国时代”为控制天下而采取的统治手段有哪些?此时期君主政治建立的基础是什么?

(3)“帝国时代”政治特征是什么?秦汉帝国君主政治建立的基础是什么?

(4)以西汉为例,简要说明君主控制天下采取的主要手段。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请仔细观察反映“二战”前后历史的漫画与图片,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注:墙上的帽子分别写着波兰、挪威、丹麦、比利时、法国……最后一个是英国。

注:受伤的德军将领古德里安、博克等抬着棺木。棺木上文字为: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问题:

(1)将图片中反映的历史事件按一定的时序进行排列。(将对应的字母填在时间轴上空白处,

(2)按一定的时空结构和历史逻辑,概述图片内容的历史进程。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材料一:“有文字为智国,无文字为愚国;识字为智民,不识字为愚民:地球万国之所同也。独吾中国有文字而不得为智国,民识字而不得为智民,何哉?裘廷梁曰:此文言之为害矣。”

——裘廷梁1898《论白话为维新之本》

材料二:“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陈独秀《敬告青年》,原载《青年杂志》1915年9月15日第1卷第1号

材料三:“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原载《新青年》1919年1月15日第6卷第1号

材料四:“国语运动”……牵涉了几千年来的文化和社会生活,要以人力办到,政府的力量和社会的潮流必须合拍……欧战结束了,全世界发生一种新潮流,激荡着中国的社会,于是这个“国语运动”才算水到渠成,政府和社会互助而合作,三五年工夫,居然办到寻常三五十年所办不到的成绩。

——程巍《谁领导了1916—1920年的中国文学革命?》,载《中国图书评论》2010年第3期

问题:

(1)材料一中裘廷梁认为“智国”“智民”的标准是什么?在他看来,导致中国不属于“智国”的原因什么?

(2)材料二、材料三在观点与形式上有何异同?为什么出现这种变化?

(3)你如何看待材料四中作者对“文白之争”结果的评价?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