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黑龙江省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A卷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战国时期,商鞅把原来田界统统破除,重新设置田界,不许私自移动;并把土地授给农民,允许土地买卖。这种做法实际上

A. 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B. 巩固了奴隶主的权力

C. 进一步推广了井田制

D. 将所有土地公有化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的主要目的是

A. 打击奴隶主贵族    B. 建立地主阶级专政

C. 取得争霸战争中的优势    D. 维护封建地主经济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史记·商君列传》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族多怨望。”这主要是因为

A. 废井田,开阡陌

B. 奖励军功

C. 建立县制

D. 禁止弃农经商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公元前361年,秦孝公继位。那时各诸侯国会盟,拒绝邀请秦国参加。公元前343年,周天子派人送礼给秦孝公,各诸侯国也都派人来称赞。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秦国最先进行了变法改革

B. 秦国的社会风尚为之一新

C. 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强国

D. 各国害怕秦发动兼并战争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商鞅变法的主要历史作用是

A. 加强了秦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B. 废除秦国旧制度,使封建经济得到发展

C. 秦国成为诸侯国中实力最强大的国家

D. 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商君虽死,秦法未亡,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变法满足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

B.变法顺应了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化的历史潮流

C.变法迎合了从诸侯割据走向全国统一的必然趋势

D.变法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

 

二、null
详细信息
7. 难度:困难

《战国策•秦策一》中:“(公元前338年)孝公死,惠王代后……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文中的“人”在客观上代表了当时谁的利益

A. 遭受变法打击的贵族

B. 立功将士

C. 新兴地主

D. 富裕农民

 

三、单选题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陈寅恪先生指出:“从北魏前期崔浩与鲜卑贵族的冲突来看,似乎汉化与鲜卑不能相容。因此,孝文帝推行汉化,目光落到了如何使鲜卑贵族与汉人士族合而为一,不仅使鲜卑贵族有政治地位,而且使鲜卑贵族有社会地位。”材料反映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 维护本民族本阶级的利益

B. 促进民族融合

C. 提高鲜卑族的地位

D. 推动鲜卑族的封建化进程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下图是北魏鲜卑族的“扬场图”和“耕牛图”的墓葬壁画,由此可以得出的历史信息是

①鲜卑族生产方式的农耕化

②鲜卑农民特别注意精耕细作和耕作的实效性

③都市繁华,商业活跃

④各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的加强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北魏冯太后说:立三长,则课(税)有常准,赋有恒分,苞荫之户可出,侥幸之人可止。此制度实施改变了北魏初期的某种社会现象。从材料中可以判断,此社会现象是

A.鲜卑贵族排斥汉族地主参政           B.官吏没有俸禄吏治腐败

C.豪强地主隐匿人口逃避赋役          D.鲜卑贵族拒绝移风易俗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中说:北朝的强盛来自体制的力量……交替的“胡化”和“汉化”……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作者旨在强调

A. 北朝统治政策缺乏稳定性

B. 北魏因改革成为强大帝国

C. 隋唐统治重创了士族势力

D. 孝文帝改革有重大历史进步性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王安石说:“保甲之法成,则寇乱息而威势强矣。”这表明王安石推行保甲法主要是为了

A. 平息农民的反抗斗争

B. 打击朝廷的腐败势力

C. 巩固自己的权势地位

D. 抵御辽和西夏的进攻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商鞅变法与王安石变法的相同点是

A. 都促进社会制度的改变

B. 都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

C. 都以富国强兵为目的

D. 都重农抑商、奖励军功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导致王安石变法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

A. 触动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而遭到反对

B. 用人不当,新法危害百姓

C. 政令不通达,一些地方官不执行新法

D. 保守派司马光当政,坚决反对变法

 

四、null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据史书记载,王安石变法时,“中外府库无不充衍,小邑所积钱米亦不减二十万”。王安石变法有利于上述现象出现的有

A. 保甲法

B. 方田均税法

C. 农田水利法

D. 改革科举制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王安石变法中的市易法规定:由政府拨出巨款设市易务,平价收购不易脱售的货物,等到市场缺货时再卖出。商贩可向市易务交纳抵押品或成批赊购货物,半年出息一分。下列对市易法的看法正确的有

①这是利用封建权力干预经济

②它限制大商人控制操纵市场

③它能稳定物价和调节市场

④政府能增加国库收入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五、单选题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王安石认为宋神宗对改革的态度是:天下事如煮羹,下一把火,又随下一勺水,即羹何由有熟也?由此,可以断定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宋神宗(  )

A. 急功近利    B. 动摇不定    C. 反对变法    D. 软弱无能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在俄国著名作家、评论家别林斯基的剧本《德米特里·卡列宁》里,有如下一段台词:“是谁给这可怕的权力,让一些人奴役另一些与他同样生活的人的意志,剥夺了他们的自由?……主人为了排解愁闷,随意将他当作一头牛卖出,换进来一匹马,或者一条狗,而他却从此再也见不到自己的爹娘、兄弟姐妹……”从中我们可以获取到的历史信息有

①这段材料的批判锋芒直指沙皇专制和农奴制

②别林斯基对农奴制深恶痛绝的原因是后者剥夺了农奴的人身自由

③别林斯基认为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④别林斯基要求社会变革和思想解放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亚历山大二世在农奴制改革中遇到了极大的阻力,他之所以能不顾部分保守贵族廷臣的反对,宣布废除农奴制度,是因为他认识到“若不弃小利,则大利难保”。这里的“大利”指

A. 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B. 迅速发展资本主义

C. 维护沙皇的专制统治

D. 增强实力,对外扩张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1861年2月1日,亚历山大二世在主持国务会议开幕式时宣布:“诸位请相信,凡是为了保障地主的利益能够做到的一切,都已经做到了。”其含义是

A. 改革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农奴制的基础

B. 废除农奴制以维护地主利益为前提

C. 俄国农奴制改革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D. 农奴仍然没有在政治上获得人身自由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签署“解放”法令,废除农奴制,其主要作用有

①造成资本的集中②扩大了国内市场

③提供了自由劳动力

④强化了中央集权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六、null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克里木战争对俄国历史发展的最大影响是

A. 丧失了在土耳其以至巴尔干的殖民势力

B. 使俄国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

C. 促使统治者加强军事力量

D. 激化了社会矛盾,推动了俄国农奴制改革

 

七、单选题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①顺应了欧洲工业文明发展的潮流

②推动了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

③主观目的在于发展资本主义

④彻底废除了农奴制

A. ①②③④

B. ②③

C. ①②

D. ③④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关于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表述错误的是

A. 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俄国完成了工业革命

B. 引起了上层建筑的变革,推动俄国向资产阶级君主专制体制转变

C. 加快了军队近代化,满足对外侵略扩张的需要

D. 逐步消除了贵族和地主阶级的势力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武士们衣饰讲究,酒食丰厚,居住华丽,手中的财产就愈来愈少。尤其是身心因而衰弱,忠诚也日益减退。一些武士染上了商人习气,不知仁义廉耻为何物。”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商品经济的发展

B. 身份制度的废除

C. 文明开化的推行

D. 土地所有制的变革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日本的福泽谕吉强调说:“一国之独立,基于一身之独立;一身之独立,乃学问为急务。”在此思想指导下,日本明治政府推行了

A. “殖产兴业”政策

B. 废除了旧体制

C. “文明开化”政策

D. 进行军事改革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19世纪80年代初,日本明治政府认识到“好事贪功,反而挫折人民自主独立之气势,养成百事依赖政府之风习”,“其弊害大不可测”,进而采取的措施是

A. 废除了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

B. 整顿财政金融以改善私人投资环境

C. 建立模范工厂供私人企业效仿

D. 将大量的国营企业转让给私人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日本明治维新后,某社会思潮恶性膨胀并给亚洲各国带来深重灾难的是

①专制统治

②极端民族主义

③军国主义

④愚民政策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详细信息
29. 难度:简单

明治维新使日本走向了脱亚入欧的道路,在经济方面既吸收了西方文明成果,又兼日本特色。与同一时期的西方经济相比,日本经济的特色是(  )

A.政府干预经济,大力扶植私人企业  

B.采用近代先进技术,积极发展工商业

C.发展对外贸易,拓展国际市场    

D.发展近代教育,培养建设人才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