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江苏省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清蒋炯《踏车曲》描述了某劳动工具,“左足才过右足续,踏水浑如在平陆。高田低田足灌沃。不惜车劳人力尽,但愿秋成获嘉谷。”该工具是

 

A.

B.

C.

D.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齐民要术》载:“武帝以赵过为搜粟都尉,教民耕殖。其法三犁共一牛,一人将之,下种,挽耧,皆取备焉。日种一顷。至今三辅犹赖其利。”材料所指农具

A. 用于开沟播种

B. 方便除草培土

C. 便于深耕碎土

D. 可以防旱排涝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一头牛,一方田,老婆孩子热炕头”,是中国古代农民向往的理想生活。这突出反映了小农经济怎样的特点?

A. 封闭保守

B. 精耕细作

C. 耕织结合

D. 艰难脆弱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古书说:“国之大事,在祀在戎。”从下面几件青铜器图片中可以看出,当时我国的青铜器主要是

A. 农具和酒器

B. 礼器和兵器

C. 礼器和酒器

D. 兵器和农具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西汉贡禹上书称:“方今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钜万……三工官官费五千万,东西织室亦然。”材料反映汉代官营手工业

A. 规模庞大,不计成本

B. 高效运行,管理严格

C. 分工细致,技艺精湛

D. 产品精美,面向市场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织锦是宋代丝织生产中一项主要的品种,其中由成都生产的“臣僚袄子锦”是宋朝皇帝在每年的端午节和十月初一赏赐百官所用。这里的“臣僚袄子锦”最可能产自

A. 官营手工业    B. 家庭手工业    C. 民营手工业    D. 工场手工业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沈括《梦溪笔谈》钱世间锻铁所谓钢铁者,用柔铁屈盘之,乃以生铁陷其间,泥封炼之,锻令相人,谓之闭钢。”这项技术最早出现于

A. 春秋时期

B. 西汉

C. 南北朝

D. 北宋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乾隆时期《吴县志》记载:“吴(今苏州)为东南一大都会,当四达之冲,燕齐楚秦晋百货之所聚……阊门内外,居货山积,行人水流,列肆招牌,灿若云锦。”该材料说明当时

A. 苏州商业发展繁盛

B. 徽州商帮逐渐兴起

C. 政府停止抑商政策

D.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二、null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明朝商人黄汴对苏州市场有这样一段记载:“苏州聚货缎匹外,难以尽述,凡人一身诸行日用物品,从其所欲皆有。”这主要反映了当时

A. 市突破时间空间限制

B. 城市商业发展繁荣

C. 地域性商帮开始出现

D. 区域长途贩运兴盛

 

三、单选题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盖都人公私营干,夜深方归也”,这一记载,反映了北宋的商业

A. 江南经济的繁荣

B. 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视

C. 打破了坊市界限

D. 市的启闭突破了官方规定的时间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诗经•大田》写道“有渰萋萋,兴雨祁祁。雨我公田,遂及我私。”从这些充满现实主义古典文学气息的文字中,我们能探究到的古代经济信息是

A. 精耕细作技术成熟

B. 土地兼并严重

C. 小农经济发展完善

D. 井田制趋于瓦解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下图为《清俗纪闻》描绘的乾隆六十年(1795年)官府颁发的执照,反映了浙江地方政府对日贸易中商船管理的一般情况。图中省略的部分文云:“如敢私行顶替,及夹带违禁(物)……将该船户舵水一并拏送,以凭严究,解宪治罪,毋违。”图文信息可以佐证乾隆年间

A. 严格防范倭寇侵扰沿海

B. 只开广州一处对外通商

C. 限制外国商人来华贸易

D. 禁止国人私自出海贸易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最早开辟新航路的迪亚士曾说过,他航行的目的是“为上帝和陛下服务,给处于黑暗中的人们带去光明,并象所有人渴望的那样去发财致富”。其中“给处于黑暗中的人们带去光明”是指

A. 给土著人带去了人文思想

B. 给土著人带去了黄金

C. 给土著人带去皇帝的恩典

D. 使土著人皈依天主教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葡萄牙人从东方所进口的香料从1501年的4万镑上升到1503年至1506年平均每年230万镑。导致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 迪亚士发现非洲南端好望角    B. 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

C. 达伽马开辟了到印度的航线    D. 麦哲伦实现环球航行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1487年,探险取得了惊人的进展,因为这一年……大风连续将他的船队向南刮去……当风变小时,他们早已不知不觉地经过了海角。他在印度洋的莫塞尔贝登陆……”。文中的“他”是

A. 迪亚士

B. 达·伽马

C. 哥伦布

D. 麦哲伦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下表是16世纪~17世纪外来植物传入中国简况表。这些物种的传入是

品种

传入中国时期

玉蜀黍(玉米)

16世纪传入中国,清代向全国推广

落花生(花生)

16世纪(明中期)传入中国

番薯(红薯)

16世纪传入中国南方,清初传至北方

 

 

A. 列强对原料需求的反映

B. 明清积极对外开放的结果

C. 新航路开辟的积极影响

D. 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表现

 

详细信息
17. 难度:困难

某同学在搜集有关“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的材料时,在网络上找到一些有关“世界市场对西欧社会产生的重要影响”的观点。其中表述最准确的是

A. 为西欧的商人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B. 给西欧各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C. 为西欧资本主义提供大量劳动力

D. 为西欧提供资本积累和海外市场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下图反映了西欧部分国家商船队运载量变化情况,图中曲线①所代表的国家应是

A. 西班牙

B. 荷兰

C. 英国

D. 法国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现代家庭中许多家用电器的功率计算单位是“瓦特”,这是为了纪念为人类做出杰出贡献的英国机械师瓦特。他的成就是

A. 发明“珍妮机”

B. 改进蒸汽机

C. 发明蒸汽机车

D. 设计内燃机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从1760年到1850年间,英国棉纺厂使用的原棉数量由200万磅增加到3.66亿磅,增长了180多倍。这主要是因为英国进行了

A. 殖民扩张

B. 工业革命

C. 科技结合

D. 光荣革命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有人这样描述1851年的世界博览会:“展览厅一进门,迎面一块巨大的重24吨的整体煤块,象征着工业的巨大力量,庞大的气锤、运行的机车……”该博览会

A. 标志着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B. 体现了工业革命的伟大成果

C. 是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的产物

D. 主要的科技发明集中在美国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根据对英国某镇18个教区手工业者情况的调查,发现那里在1850年有鞋匠、木匠、石匠、铁匠、水轮工、茅屋工共328人,到1910年已降至118人。出现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 圈地运动影响

B. 城市化进程加快

C. 人口流动频繁

D. 工厂机械化冲击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纪录片《公司的力量》讲道:“从1872年2月17日到3月28日,短短39天,洛克菲勒一口气吞并了22个竞争对手,他还曾在48小时内,连续买下了6家炼油厂。……1898年时,它(洛克菲勒美孚石油公司)……控制了近90%的石油运输。”由此可知

A.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B.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C. 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

D.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局部调整

 

详细信息
24. 难度:困难

“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互动的整体化趋势,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为论证该观点,你将选择的论据是

①第二次工业革命加强了国际交流,推动世界性市场的最终形成

②电力推动下的交通运输革命,密切了世界各地经济的联系

③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的殖民扩张加速了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

④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互联网产业的创新加速了商业信息的交流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四、判断题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黄梅戏《天仙配》中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体现了古代中国小农经济的主要特征。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古代官营手工业的产品面向市场、质量精美,代表了当时手工业的最高技术水平。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18世纪中期,英国在与法国的殖民争夺战争中获胜,标志着英国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如图为“19世纪后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此时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英国成为世界贸易中心。

 

五、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中国古代经济思想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其发展也折射出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面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殴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汉•贾谊《论积贮疏》

材料二吾乡(徽州)左(轻视)儒右(崇尚)贾,喜厚利而薄名高,纤啬之夫,挟一缗而起巨万……要之,良贾何负于闳儒?

——明•汪道昆《太函集》

士大夫家多以纺绩求利。其俗勤啬好殖,以故富庶。……如华亭相(徐阶)在位,多蓄织妇,岁计所积,与市为贾。

——明•于慎行《谷山笔麈》

材料三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请回答:

(1)材料一的主张反映了古代中国的什么经济思想?该思想首先于何时由何人提出?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思想追求的根本目的。

(2)指出材料二中当时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的变化,据材料说明其变化的主要原因。

(3)材料三体现了什么经济思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产生的根本原因和其影响的局限。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