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课时同步君》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2-第06课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美洲历史上出现了新西班牙、新英格兰、新法兰西等地名。出现上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美洲社会的进步    B. 欧洲的殖民扩张

C. 工业革命的扩展    D. 美洲国家的独立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1570—1780年,欧洲国家商船的运载能力发生巨大变化。阅读下图(单位:吨)判断甲乙两国分别是

年份国家

1570

1670

1780

232000

568000

450000

51000

260000

1000000

 

 

A. 英国、西班牙

B. 荷兰、葡萄牙

C. 英国、荷兰

D. 荷兰、英国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全球通史》指出,“控制奴隶贸易16世纪时是葡萄牙,17世纪的大部分时间中是荷兰,18世纪时则是英国”。这反映了欧洲殖民活动

A. 以综合国力作为基础    B. 与工业革命发展同步

C. 拥有稳定的殖民秩序    D. 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战略目标的冲突和长期海上对抗决定了这场战争的形式——与近四世纪英国所参加的战争相比,它是完完全全的贸易战争。交战的任何一方几乎都没有入侵对方领土的意图,英国所要求的是至高无上的贸易统治地位,……是为了求得海上生存而极力抗争。”这场战争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A.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B. 西欧国家工业化进程加快

C. 荷兰的殖民霸权逐渐丧失

D. 英国建立起“日不落帝国”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15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被西方史学家称为“探索的时代”、“发现的时代”、“扩张的时代”。以下史实不属于这一时期的是

A. 黑奴贸易十分盛行    B. 麦哲伦船队完成全球航行

C. 荷兰成为贸易强国    D. 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17世纪中期,清政府多次颁布禁海令;同一时期的英国政府则颁布《航海条例》,积极保护海外贸易。出现该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两国

A. 经济结构的差异

B. 中央集权的强弱

C. 思想解放的程度

D. 海军实力的高低

 

详细信息
7. 难度:困难

下图为番茄从美洲部分外传到中国的示意图。与传播路线相关的是

A. 欧洲渴求黄金

B. 工业原料需求

C. 国际分工深化

D. 殖民贸易活动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如图为三角贸易示意图。它兴起于16世纪,在17~18世纪成为最重要的洲际贸易,涉及欧洲、非洲和美洲,形成三角形的主要商路。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 是对美洲土著人的野蛮经济掠夺

B. 为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

C. 为西欧资本输出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D. 客观上促进世界市场的进一步拓展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17世纪初,应荷兰东印度公司的邀请,格劳休斯发表了《论海上自由》,主张海洋应该为人类共同所有、自由利用,“每个国家均可自由地(通过海洋)穿行到另外一个国家,并可自由地与之进行贸易活动”。下列评述正确的是

A. 为荷兰海外殖民扩张活动辩护

B. 直接导致第三次英荷战争爆发

C. 标志着资本主义自由政策的开始

D. 对英国的殖民霸权提出了挑战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非洲西海岸有一些反映历史的名称,科特迪瓦的“象牙海岸”,加纳的黄金海岸,利比里亚的胡椒海岸,贝宁的奴隶海岸。这些名称反映

A. 非洲物资极其丰富

B. 早期殖民掠夺的残酷性

C. 三角贸易所经路线

D. 非洲主动融入世界市场

 

二、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1600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正式成立,参加者有商人、贵族和市议员等。英王特许其经营自好望角至麦哲伦海峡间广大地区的贸易,其他英国商人未经批准不得在此地区贸易,违者受罚。作为贸易股份公司的东印度公司,建立了股东大会和董事会,在18世纪,其贸易规模远远超过任何别的国家的公司。到1762年英国政府通过特许状授于公司许多权利;制訂法律来约束公司职员,对违犯者可处以罚款、监禁以至死刑;建立市政府和法院,有权任命官员;可建立军队;铸造印度货币,在印度使用;对非基督教民族的宣战媾和权利;处理战争所得领土的权利,包括交还、占有及其它处置。

——林承节《英国东印度公司怎样从商人组织转变为XXXX》

材料二1757年后行商制度只在一口通商的广州继续实行,承充行商的必须是“身家殷实之人”,经地方官核准后发给“行贴”。行商的主要职能:一是为外商垫付海关税银,然后在外商购置货物时一并扣清;二是为外商代购代销进出口商货,所有大宗商品都由行商垄断经营;三是行商代表官方办理外商的各种事宜,外商的要求和书信由行商向官府传递;四是负有监督外商之责,史载“行商防止商馆的洋人在居住及外出时不遵守《管理夷商办法》,监视洋人游览时遵守八项规章中所列有关事项。”由于清廷对外实行低税制、减税和免税等优惠,以及管理的不断松弛和软弱无力,为外商在华贸易大开了方便之门。

——吴慧主编《中国商业通史》第4卷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概括英国东印度公司和清朝行商制度的异同。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历史背景,简评英国东印度公司和清朝行商制度的不同影响。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金融学专家陈志武教授曾提出一个命题:“掠夺对西方的崛起贡献有多大?”他指出:当前中学和大学的历史教育中认为:“西方的兴起靠的是掠夺,然后才有金融的发达,科技的进步,才有今天的现代化,即掠夺在先,发展在后。”然而陈志武教授坚决予以否定并论证两点:一是在16世纪西班牙从美洲掠夺金银之前,西欧商业银行的发达程度已经非常高,足以解决跨国贸易支付问题。二是如果西方的兴起或者崛起靠的是掠夺,为什么成吉思汗的蒙古掠夺没有留下任何东西?为什么最早征服美洲大陆并从拉美掠夺了大量金银的西班牙从17世纪就开始没落?为什么藏在地下的石油资源没有让当今的中东国家成为世界强国?如果掠夺在先,发展在后的观点成立的话,那显然忽视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在商业、金融、文化、科技及相关制度方面的发展,也没有认识到古希腊罗马留在西方的民主法治思想,这些发展给西欧以超前的制度和崛起的实力。

——摘自《历史教学》2012年第2期

评材料中关于“掠夺”与“西方崛起”关系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观点展开讨论;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