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新疆兵团第二师华山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学前考试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庭乱。这表明西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的目的是

A. 确立嫡长子的最高地位

B. 防止内部纷争,强化中央集权制度

C. 解决权位和财产的继承与分配,稳定统治秩序

D. 保证贵族血统的纯正

 

详细信息
2. 难度:困难

下列三种手工业形态按产品商品化程度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

B. 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官营手工业

C. 家庭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官营手工也

D. 民营手工业官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秦朝中央官职设三公九卿。其中九卿有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卫尉,掌宫门警卫;太仪,掌御用车马;廷尉,掌刑法…….少府,掌山海池泽之税及皇帝的生活供应。由此可见,秦朝中央官制的特点

A. 分工明确,彼此牵制

B. 为皇帝私家服务,同治

C. 垂直管理、分层管理

D. 官僚政治取代血缘政治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大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分析大量的史实,然后得出科学的结论。下列对郡县制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

A. 郡县制分郡县两级地方行政机构    B. 郡县制是中央对地方政权进行有效控制的制度

C. 郡县制开中国单一制国家组织结构先河    D. 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中国古代的官衔机构、官职名号各有渊源。“行省”以“行中书省”得名,巡抚则以“巡行天下,抚军安民”而名,刺史有“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之意。从名称寓意来看,刺史应是

A. 地方的封疆大吏

B. 中央朝廷的重臣

C. 皇帝的内侍人员

D. 具有监察地方的职能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科举时代流传着“家贫、亲老,不能不望科举”的说法,到明代更是出现了考取功名者“强半寒素之家”的现象。由此可见科举制

A. 禁锢了人们思想

B. 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C. 强化了君主专制

D. 重视由下而上推荐人才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秦朝实行郡县制、汉武帝颁布推恩令、隋唐开创科举制度,在历史上发挥的共同作用是

A. 加强中央集权

B. 巩固国家统一

C. 强化贵族特权

D. 加强君主专制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

A. 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B.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C. 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D. 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美国汉学家白彬菊指出:军机处实现了从“君主专政”向“大臣行政”、从“直接的帝国个人专制”向“君臣联合行政”的转变,这种变化令清政权在“中年”时走向昌盛,并最终延长了其寿命。作者旨在说明军机处的设立

A. 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B. 对皇帝权力有所约束

C. 有利于建立高效政府

D. 借鉴了西方民主制度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十二条:“如果在夜里行窃的人被人当场杀死,则这种杀人的行为被认为是合法的。”以上规定反映了该法的实质是

A. 很残酷但按律量刑

B. 极力保护私有财产

C. 保护了罗马人民利益

D. 重视良好道德的培养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古雅典城邦的克里斯提尼执政期间,极力发展梭伦构想的政策,为了促进雅典政治制度进一步民主化,减少政治混乱,以民主的方法反对民主的敌人,特意制定了

A. 五百人议事会

B. 民众法庭

C. 平民保民官

D. 陶片放逐法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美国开国元勋约翰·亚当斯指出:“梭伦的平衡被破坏,优势被赋予大众……此时雅典人变得越来越民主”;“人民”迫使其“最睿智的人”和“最能干的将军”违背他们自己的判断,进行了许多“愚蠢的战争”,国家由此最终遭到毁灭。为此他主张美国应实行

A. 直接民主

B. 人民民主

C. 法律至上

D. 分权制衡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提出“从经济方面来说,宋朝面临着中国有史以来最明显的进步”。下列属于其“进步”表现的是

A. 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B. 出现了区域性的商人群体

C. 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D. 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根据记载,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作坊多配有专门“技工学校”,工匠要根据不同的工种接受期限不同的技术训练和学习。秦代《均工律》中就规定“工师善教工,故工一岁而成,新工二岁而成”。由此可知,古代官营手工业

A. 注重新技术的研究与传承

B. 强化了对技术市场的垄断

C. 注重保证官营产品的质量

D. 具有严密的产品制作工序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1919年,尚未成为职业革命家的毛泽东在《民众的大联合》中指出,“辛亥革命……与我们民众的大多数毫无关系……然而我们却有一层觉悟,知道圣文神武的皇帝,也是可以倒去的,大逆不道的民主,也是可以建设的。”毛泽东认为辛亥革命

A. 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B. 结束了中国的封建专制统治

C. 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理念

D. 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主要体现在

A. 彻底的反帝反封建

B. 以民主和科学思想为指导

C. 工人阶级成为运动的主力

D. 第一次拒绝由列强制订的和约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东汉学者班固在《两都赋》中描绘长安街衢洞达,闾阎且千。九市开场,货别隧分。这里的九市是指

A. 政府严格管理的正规市场    B. 物流通畅的草市

C. 多个繁华的商业市镇    D. 工官监管的夜市

 

二、null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辛丑条约》的第七款为订定东交民巷使馆区境界,规定使馆区由外交团管理,界内不准中国人居住,各国有权常留兵保护使馆。这一规定对中国的危害为

①严重损坏中国的行政权力

②使馆区成为列强侵华的大本营

③使中国税收受到列强控制

④培植执行卖国政策的职业官僚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三、单选题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为完成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国民革命任务,国共两党合作发动了

A. 辛亥革命     B. 五四运动     C. 北伐战争     D. 南昌起义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杨奎松在《实事求是地总结抗战史的经验与教训》中说:“抗战之伟大,原本在于近百年来一盘散沙、四分五裂,倍受列强欺凌侵略的中华民族,终于有了举国一致奋起抵抗的一天……”这实质上反映了:

A. 中国获得了真正的民族独立

B.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作用

C. 中国一直处于分裂状态

D. 抗战期间各派别彻底放弃前嫌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

A. 石器锄耕    B. 刀耕火种

C. 铁犁牛耕    D. 机械化耕种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全球通史》中写道:“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得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越得人心。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这里所说的“第二次革命”的直接目的是

A. 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B. 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C. 继续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D. 巩固苏维埃政权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进行经济活动的根本法律依据是

A.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我国能恢复对香港、澳门主权的各种因素中,最主要的是

A. 新中国已经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    B. 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

C. 改革开放使中国的综合国力大增    D. “一国两制”构想为有关各方接受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中美建交以来两国关系多次出现波折,但双方经过努力,再次争执后又会出现峰回路转、风和日丽的局面,使关系得以恢复和发展,导致这种现象出现主要原因是

A. 中美双方存在广泛的共同利益    B. 中美矛盾已经彻底解决

C. 中美虽有分歧但无根本利益冲突    D. 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别正逐渐消失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美苏冷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包括

不同利益的国家结成军事同盟,第二次世界大战最终爆发

有利于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美苏之间未发生大规模的直接武装冲突,避免了世界大战

使世界分裂为两大阵营,互不信任,给世界带来动荡不安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下列农作物的原产地在中国的是

①玉米

②水稻

③小麦

④粟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在中国古代的纺织、制瓷等行业中,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是在

A. 商朝    B. 唐朝    C. 明朝    D. 宋朝

 

详细信息
29. 难度:简单

明清统治者推行海禁闭关锁国政策,其影响有(     )

保护了民族工业发展          失去了开拓海外市场的契机

避免了西方殖民侵略         妨碍中国与世界的正常往来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四、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法自君出,皇帝“钦定”法律,皇权置于法律之上。这遗风流传至今即权大于法,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徇情枉法。    

——史仲文《中国人走出死胡同》

材料二“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人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四     中国人民把政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而人民又确确实实有了一个集中行使立法权和行政权的最高权力机关。这是理论与实际一致的一种制度。

——张澜在政协上的讲话

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所述及的法律分别有何特点?试分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重要历史意义。

(2)据材料三,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哪两大原则?

(3)从材料一到材料四,反映了立法思想上有哪些进步?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美俄(苏)是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大国,两国关系的变化对世界有着深远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冷战”虽已离我们远去,但我们无法否认它在国际关系史中的重要地位。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

材料二   反映的是20世纪末横亘在东西德之间的柏林墙被拆毁的情形。

材料三   解体之后,美国作为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认为由美国领导的国际关系体系的“单极阶段”终于到来了,于是依靠美国的权势和价值观来建立“世界新秩序”的主张频频出现在美国领导人的讲话中,但是,继承了原苏联主要遗产的俄罗斯仍然是惟一拥有能够与美国相抗衡的核武器的国家,作为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俄罗斯在世界事务中的作用仍然不可低估。与此同时,欧共体向欧盟的成功发展有力地表明了西欧是国际政治中的一极重要力量。以中国、韩国和东盟成员国为代表的亚洲的崛起,同样显示出该地区除了日本以外的其他国家正在确立和发挥它们在世界事务中的重要作用。占有联合国多数席位的第三世界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对国际事务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因此,两极格局彻底终结,多极化趋势却是不断加强。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的有关史实。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柏林墙被拆毁反映了什么历史问题?据材料三指出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的原因。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