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8年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试卷: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成为大国的原因,或许是无法穷尽的一个话题。……只有那些根据自己的国情和时代的需要做出了战略判断的国家,才能获得历史的青睐。”罗斯福新政获得历史的青睐主要在于

A. 捍卫了自由放任主义经济政策

B. 借鉴了苏联计划经济模式

C. 顺应了资本主义工业社会要求

D. 扩大了政府行政干预权力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20世纪80年代,西欧国家纷纷采取措施以解决科技落后于美、日的问题。法国制定的“研究开发基本法”以信息技术为首要开发领域,西德实施为期5年的信息技术研究开发计划,英国则开始了高级信息技术发展计划。上述现象表明

A. 欧共体的合作貌合神离

B. 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

C. 政府干预思想影响深远

D. 两极格局即将被瓦解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1934年底,罗斯福指出:我们以往建立起来的惯常社会秩序,不能应付我们现今不得不面对的危机与问题。又一次仅仅为了生存下去,要求我们创建新秩序。为此,罗斯福政府(

A.帮助银行恢复信用              B.开始实施直接救济

C.给农场主低息贷款              D.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详细信息
4. 难度:困难

罗斯福政府提高了遗产税,征收赠予税,对数额巨大的个人净收入征收累进税。同时“关怀那些陷入逆境以至不靠别人帮助就连起码的生存资料也无法获得的公民”,大力兴建公共工程。这些举措

A. 表明国家全面干预经济

B. 加剧了美国中下层社会的矛盾

C. 促进了民主政治的完善

D. 具有抑制与救济相结合的特点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20世纪30年代,西方不少国家出现了妇女回到家庭去”“妇女的天职在教养子女等口号。这主要是由于

A. 西方国家重视教育

B. 经济危机增大就业压力

C. 西方国家完善了社会保障制度

D. 科技发展提高了生产力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罗斯福新政是指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所实行的一系列经济政策,也被称为“三R新政”。其新政取得成功的原因包括

①雄厚的经济实力

②浓厚的民主传统

③借鉴国内外的经验

④德日法西斯主义的肆虐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1979年撒切尔夫人上台后,撤销了前工党政府的3000多个项目,使公共部门的借贷削减大半。为了鼓励民众工作的积极性,1979年个人所得税基本税率从33%降到30%。1981-1987年,英国政府将1/3的国有企业转为私有。撒切尔夫人政府的这些举措

A. 促使“混合经济”得到发展

B. 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C. 开创了“新经济”发展模式

D. 造成了经济“滞胀”局面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弗里德曼说:“正如没有一个社会能够完全以命令原则来经营,一个社会也不可能完全靠自愿的协同合作来推动。相反地,以自愿交易为主的经济制度,却有足够的潜力同时促进繁荣与人类自由。”结合时代背景可知这一经济理论主张

A. 国家放松干预经济

B. 强化国家干预经济

C. 完全的自由放任

D. 积极仿效计划经济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美国新政期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在给罗斯福的一封信中写道:“您已经使您自己成为各国有志于在现行制度的框框内进行合理的实验以改正我们所面临的弊端的委托人。……如果您成功的话,新的和更大胆的方法将在各处试行。”材料中“新的和更大胆的方法”是

A. 实行自由主义,允许商业竞争

B. 推行福利政策,扩大社会救济

C. 以工代赈,举办“公共工程”

D. 国家干预调控,推行反危机措施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1935年,罗斯福签署了《社会保障法》,为失业者和老年人提供了救济金和养老金。同年,美国国会又通过《财产税法》,规定对盈利超过15%的公司征收超额利润税;对5万美元以上收入者征收超额累进税,使社会财富的再分配稍显公平。下列各项对上述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

A. 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

B. 体现了资本家的意愿

C. 事实上扩大了社会购买力

D. 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西方文明史》中写道,二战结束后,“在人类积极向上的精神鼓舞下,在良好的经济发展趋势影响下,欧洲产生了一种轻快的、充满生机的和富有创造性的文明,在1945年,即使是一位最乐观的预言家,也无法想象这种文明所具有的广泛程度和它的特征”。下列各项与材料观点无关的是

A. 西欧国家因联系日益密切而走上联合道路

B. 影视艺术因科技的发展而日新月异

C. 福利制度在西方主要国家得到发展和完善

D. 在文艺领域中,现代主义流派盛行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在上世纪70年代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滞胀现象,各国立即进行调整,出现了以里根革命等为代表的新保守主义。在这次调整的措施中应包括

A. 取消国有制经济    B. 削减公共开支

C. 加强政府干预    D. 发展新经济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188651日美国爆发了全国性工人罢工;1894年爆发的铁路工人大罢工中,联邦政府调动军队占领了芝加哥;19世纪90年代小农场主进行了声势浩大的平民党运动;新闻界出现了许多被称为清洁工的揭发内幕、暴露丑恶的记者。这些事件的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 马克思主义在美国日益广泛地传播

B. 美国的垄断膨胀导致社会问题繁多

C. 美国成为托拉斯帝国主义国家

D. 美国经济发展缓慢导致阶级矛盾尖锐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1932年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罗斯福在竞选演讲中提出新政,以此结束经济大萧条,结果以压倒多数当选新一任美国总统。可见,当时美国

A. 放弃了自由贸易政策    B. 国家干预优势凸显

C. 急需走出危机的困境    D. 总统选举程序混乱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1950年初,日本经济阴云密布、使人窒息,谁也看不出有什么光明前景。但到1950年6月至1951年底,日本外贸增长达2.8倍,1951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也达到战前的水平。推动日本经济恢复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 马歇尔计划的援助

B. 朝鲜战争“特需订货”的推动

C. 民主化改革的促进

D. 日本政府对第三产业的扶植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列宁有言:“所有一切压迫阶级,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都需要一种牧师的职能。牧师的使命是安慰被压迫者,给他们描绘一幅在保存阶级统治的条件下减少痛苦和牺牲的前景。”下列罗斯福新政措施中最能佐证“牧师”职能的是

A. 调整工业产销,防止恶性竞争

B. 实施美元贬值,扩大外销

C. 制定工资工时,维护劳工权益

D. 整饬财政金融,重建公信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20世纪60年代,美国制定了《旅游发展法》,规定对开办旅馆者给予20%的补助。以下有关这一做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为国家剩余劳动力开辟就业渠道

B. 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C. 有力地推动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

D. 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具体表现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英国在撒切尔夫人执政时期,将政府具有供给责任的公共服务、政府机构自身的后勤性服务与行政工作相关的技术服务,承包给具有条件资质的市场主体或社会组织。政府部门主要承担购买者的角色,对服务生产质量和过程进行界定、监督、控制和评估。这反映出英国

A加强对经济的控制

B.调整了政府经济职能

C.放弃政府干预经济

D.有计划性的发展经济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在纽约有一个贸易机构,登广告招募6000名熟练技工,报名应聘的竟达10万人之多,其中有管子工、化学家、教员、牙科医生等。出现这一现象的背景是

A. 新经济政策促进了劳动力的流动

B. 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C. 美苏间敌对关系得以根本性改变

D. 苏联工业化建设逐步展开

 

详细信息
20. 难度:困难

20世纪80年代初期,英国政府公布了一个为期4年的“中期金融战略”,宣布要降低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削减政府公共开支,严格控制财政赤字。据此可知,当时英国政府最有可能采取的措施是

A. 强化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B. 加强中央统制经济

C. 减少国家对福利的投资

D. 大力发展私有经济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凯恩斯认为经济危机是与预期收益规律 的心理作用分不开的,即资本家害怕投资越多,利润率越低,导致国民收入水平和对原料、消费品的需求下降。基于此种分析,要消除经济危机应该(     )

A.降低银行利率,刺激消费    

B.降低融资成本,提高收益

C. 实行赤字预算,增加需求 

D.膨胀通货,增加国民收入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富兰克林·罗斯福在首次总统就职演说中表示,如果他提出的议案不能迅速获得得通过。届时我将请求国会采取应对危机的唯一手段——赋予我紧急状态下迅速发动战争的权力,这种权力等同于国家遭遇入侵时国民授予我的权力。该材料表明,罗斯福正在敦促国会(   )

A. 废除中立法案

B. 发动战争转嫁危机

C. 立即对日本宣战

D. 迅速通过新政提案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1931年,英国退出金本位制。1932年2月,一向奉行“自由贸易“原则的英国宣布实行“紧急关税法”,1932年7月,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英联邦国家在渥太华召开帝国经济会议,制定了帝国特惠制。材料实质反映了英国

A. 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

B. 推动世界贸易的发展

C. 加强英联邦的凝聚力

D. 促进世界经济的恢复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罗斯福新政的谎言》的作者福尔索姆指出,他(罗斯福)的道德品质很成问题,他对企业界精英充满仇恨,他的政策具有缺乏计划性、浪费性支出严重和为获取政治利益而投机的特点。这一评价

A. 完全不符合罗斯福新政的史实

B. 是对罗斯福新政的辩证认识

C. 折射出罗斯福新政的某些缺憾

D. 说明作者坚持计划经济模式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近五百年来,荷兰、英国和美国对市场经济进行了接力棒式的创新和发展。英国对市场经济的创新发展主要表现在

A. 国家推行重商主义、奖励对外贸易的经济政策

B. 创立现代金融制度确立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C. 推行自由贸易,逐步确立自由市场经济模式

D. 加强政府干预,开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

 

二、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有学者在研究中产阶级时提出了以下论点。

论点一:在中国古代的农民和皇权官宦之间,长期存在一个起缓冲作用的乡村士绅阶层(准中产阶级)。

论点二:现代意义上的中国中产阶级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其成员主要有:近代工业中的管理者和文职雇员……政府官员……文学教授、律师、作家和艺术家等自由职业者。

论点三:二战后,专业技术人员、经理阶层、学校教师、办公室工作人员等“新中产阶级”在西方日益增多,逐渐取代小企业主、小农场主等“老式中产阶级”而居主导地位,这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经济,科学的日益科层化……密切相关。

请回答:

(1)指出中国古代“乡村士绅阶层”长期存在的经济、政治背景。

(2)结合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国相关史实,分析中产阶级对近代化的积极影响。

(3)有学者认为,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己不存在中产阶级。你是否同意此观点并说明理由。

(4)根据论点三,指出西方新、旧中产阶级的划分标准有何不同?并分析二战后新中产阶级“居主导地位”的原因。

 

详细信息
27. 难度:困难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社会救济是中国古代历朝实施“仁政”的重要内容,主要依赖于政府财政。明初设养济院收孤苦无靠者,按月发口粮。明律规定:“凡鳏寡孤独及笃废之人,贫穷无亲属依倚,不能自存,所在官司应收养而不收养者,杖六十。”这是正律中首次纳入社会救济保障条款。清代的法律也有关于社会救济的规定,主要有灾荒救济,高龄老人养赡,设栖流所以收养流浪贫民,孝子节妇贫苦者救济,贫穷读书人救济等。

——摘编自邓云特《中国救荒史》等

材料二英国圈地运动开始后,偷盗者、乞讨者等日益增多,社会不安定因素急剧增加。1601年,英国颁布济贫法。救济办法因类而异,凡年老及丧失劳动力者,在家接受救济;贫穷儿童则在指定的人家寄养,长到一定年龄时送去做学徒;流浪者被关进监狱或送入教养院。1834年,新济贫法规定,有劳动能力的失业者必须进“贫民习艺所”,才能得到救济,而那里的条件比最低工资收入的自由劳动者还要恶劣得多。

——摘编自陈晓律《英国福利制度的由来与发展》

(1)根据材料一二,比较中国明清时期救济制度和英国近代济贫制度实施的共同目的,并指出其救济方式的相同之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英国近代济贫制度相比,西方现代福利制度有哪些发展?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