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安徽省宿州市汴北三校联考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自古以来人们称,山东为齐鲁之邦,因为齐、鲁古国是山东政治文明的发源地,这两个发源地最早起源于

A. 西周分封

B. 古代地名

C. 春秋分封

D. 汉初封国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这段话充分反映了

A.两汉时期察举制的弊端           B.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的腐朽

C.隋唐时期科举制的影响           D.明清时期八股取士的危害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秦统一后,设南海等郡,赵佗任南海郡尉,任嚣为龙川县令。赵佗、任嚣应

A. 定期朝觐

B. 将地方财政运送中央

C. 受秦始皇任命

D. 协助皇帝处理中央政务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商王每日必定要占卜,遇到事情也必定要占卜,并以人作为祭品,以敬酬鬼神。这说明商朝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具有浓厚的神权色彩    B.具有极强的残酷性

C.王权来自于鬼神        D.已实行宗法制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比之隋朝和唐朝的统治者,宋朝统治者接受更多的后备人员进入官僚体制,并为那些适合在政府的某个职位上工作的人提供丰厚的薪金。他们甚至安置文职官员来监管军队。这种做法                           

A.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 B.进一步提高了行政效率

C.减少了政府财政支出 D.使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下列改革措施中,不属于梭伦改革内容的是

A. 让债务奴隶重获自由

B. 为担任公职的公民发放津贴

C. 组建陪审法庭

D. 限制第四等级公民的部分政治权利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1889年,粱启超对比古代中国与欧洲的国体,认为中国周代和古希腊的国体相同点最多。中国周代和古希腊政治上的相似之处应是(    )

A.分封诸侯、城邦国家               B.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C.小国寡民、等级森严               D.贵族政治、列国分立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十二铜表法》的颁布被视为是平民的胜利,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

A. 它明确维护贵族的私有财产权

B. 它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滥用特权

C. 它使平民获得平等的婚姻权利

D. 法律内容基本上都是习惯法的汇编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罗马帝国建立者屋大维的顾问叫苦不迭:“麻烦在于人口众多,管理事务繁杂。因为公民包括了种族和能力上完全不同的各色人等。他们的秉性和愿望更是干差万别,统治起来困难至极。”为了对罗马统治下的各种人实行有效的统治,罗马帝国通过一系列司法实践,形成了

A. 《十二铜表法》

B. 公民法

C. 万民法

D. 自然法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罗马帝国瓦解了,但罗马人却把他们的文明留给了欧洲人。这主要是(    )

A. 给予自由民和奴隶以公民权利

B. 揭露和批判了私有制的罪恶

C. 是近现代西方法律的先驱

D. 建立了相对民主的政治制度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西方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曾这样评价某历史事件:顺利地在旧瓶里装进了新酒,还不至于引起旧瓶爆炸——这可以说是一种宪法方面的胜利,这种胜利应该当做一种惊人的技艺。这位史学家评价的是

A.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B.美国总统共和制的确立

C.法国共和制战胜君主制                D.近代德国宪法和议会装饰下的皇帝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正是这个设计……使这个稚嫩的国家在草莽中崛起,迅速成为也许你不喜欢但却不能轻视的超级大国。这样一个精巧的设计,在二百年前由一群蛮荒大陆上的‘乡巴佬’创造出来,实在是令人惊叹不已。”其中精巧的“设计”包括

①分权制衡

②总统由选民选举

③君主统而不治

④内阁对议会负责

A. ①②④

B. ①④

C. ①②

D. ②④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关于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叙述,不准确的是

A.是一种间接的民主形式

B.议会在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

C.议会拥有立法权

D.议会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马克思在《鸦片贸易史》中说:“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幅员广大的帝国,不顾时势,仍然安于现状,由于被强力排斥于世界联系的体系之外而孤立无依,因此竭力以天朝大国尽善尽美的幻想来欺骗自己,这样一个帝国终于要在这样一场殊死的决斗中死去,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原则,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马克思的评论

A. 对陈腐的天朝帝国表达了深切的同情

B. 强烈谴责了现代社会的代表英国政府

C. 指出清朝因被排斥而孤立无依的事实

D. 深刻揭示了鸦片战争爆发的本质原因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协定关税是我们近年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可是当时的人并不这样看,在道光时代的人的眼中,不过是让“夷人管夷人”。“夷人管夷人”应为

A. 五口通商权

B. 领事裁判权

C. 最惠国待遇

D. 内地传教权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红星照耀中国》被誉为是研究中国革命的经典的百科全书,该书真实地记录了作者斯诺自19366月至l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斯诺可能报道了(     )

A. 平型关和台儿庄战役胜利

B.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C. 工农红军在会宁会师

D.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毛泽东说:我刘邓、陈粟、陈谢三路野战大军……纵横驰骋于江淮河汉之间,歼灭大量敌人,使蒋军处于被动地位……起了决定性的战略作用。该军事行动的战略作用是(    

A.迫使国民党停止全面进攻            B.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

C.拉开对国民党战略决战的序幕        D.基本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20世纪初,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突出表现在

A. 严禁中国人民反帝

B. 中国内地全部开放

C. 同意拆毁大沽炮台

D. 惩办反帝爱国官吏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下列有关英国责任内阁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首相和内阁必须从议会下院多数党中产生

B. 责任内阁制产生在“光荣革命”之前

C. 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

D. 内阁全体成员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有人说,“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口口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这里的“口口战争”是指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天无雨,地焦旱,全是教堂止住天。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这样的标语出现于

A. 禁烟运动

B. 太平天国运动

C. 义和团运动

D. 辛亥革命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山东亡,是中国亡矣”“我同胞有不忍于奴隶牛之痛苦,亟欲奔救之者乎!则开国民大会、露天演、通电坚持,为今日之要著。以上述宣言开始的是(   

A. 义和团运动      B. 辛亥革命

C. 五四运动       D. 国民革命运动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了多次会战。其中打破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计划的是(   

A. 淞沪会战    B. 太原会战  C. 徐州会战    D. 武汉会战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下图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实践的示意图。空白处应为(    )

A. 法国革命爆发    B. 德意志统一

C. 巴黎公社成立    D. 新中国成立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它是一个松散的国际组织,成立于冷战时期的1961年9月……包括了近三分之二的联合国成员国,绝大部分是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社会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中国于1992年9月成为其观察员国。”与上述评论相符的国际组织是

A. 欧洲共同体

B.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 不结盟运动

D. 亚太经济与合作组织

 

二、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困难

近代以来,中俄关系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俄北京条约》共15条,主要内容有:1.中俄东段边界以黑龙江、乌苏里江为界,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划归俄国。原住这一地区的中国人,仍准留住。2.中俄两国未经划定之西部疆界,今后应顺山岭的走向、大河的流向以及中国现有常驻卡伦路线而行。3.俄国在伊犁、塔尔巴哈台、喀什噶尔设领事官,“遇有大小案件,领事官与地方官各办各国之人,不可彼此妄拿、存留、查治”。4.东北新定边界地区准许两国之人随便贸易,并不纳税。

——百度百科《中俄北京条约》词条

材料二1937年8月中苏签订《中苏互不侵犯条约》,主要内容如下:1.两方约定不得单独或联合其他一国或多数国家,对于彼此为任何侵略。2.倘两缔约国一方,受一个或数个第三国侵略时,彼缔约国约定在冲突全部期间内,对于该第三国,不得直接或间接予以任何协助,并不得为任何行动,或签订任何协定,致该侵略国得以施行不利于受侵略之缔约国。

——梁琪《中苏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

材料三1950年2月中苏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主要内容如下:1.军事方面,“缔约国双方均不缔结反对对方的任何同盟,并不参加反对对方的任何集团及任何行动或者措施。”2.政治方面,“双方根据巩固和平和普遍安全的利益,对有关中苏两国共同利益的一切重大国际问题,均将进行彼此协商”。3.经济文化方面,双方保证以友好合作的精神,并遵守平等、互利互相尊重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及不干涉对方内政的原则,发展和巩固中苏两国之间的经济和文化关系,彼此给予一切可能的经济援助,并进行必要的经济合作。

——潘正祥《从同盟到对抗—20世纪50、60年代的中苏关系》

材料四2001年7月,中俄两国元首共同签署了为期20年的《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规定缔约双方将根据公认的国际法原则和准则以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长期全面地发展两国睦邻、友好、合作和平等信任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将两国和两国人民“世代友好、永不为敌”的和平思想用法律形式确定下来。

——马辉《中苏、中俄关系对国家关系的启示作用》

(1)根据材料一,指出沙俄破坏了我国哪些权益?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中苏签订互不侵犯条约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国际环境、经济发展、外交政策、社会制度方面,说明中国愿与苏联结盟的背景。

(4)综合上述材料,简述影响国与国关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民主是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反映了梭伦改革的哪一项措施?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措施对雅典民主政治发展的作用?

材料二南京临时政府的《政府组织大纲》原规定的是总统制,待临时大总统由孙中山让给袁世凯之后,《临时约法》即改为内阁制,以便架空袁世凯,通过国民党在议会中的多数,保证权力掌握在自己手里。……民初的国会,虽然热热闹闹,但无论是国民党还是进步党,关心的重点不是协商妥协,为民国制定一个新宪法和新制度,而是忙于党争,打击对方的势力,扩充自己的权力。

——摘自《辛亥后民初的制度转型败因探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辛亥革命后内阁制形成的主要原因及国会存在的问题。

材料三新中国60年民主政治的发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延续过程。改革开放后30年我们在民主政治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在前30年民主建设成就的基础上和前30年奠定的民主制度框架内取得的。没有前30年的民主存量,就不可能有后30年的民主增量。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国实现“民主增量”的主要表现。由此,谈谈对民主政治发展的认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