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江西省上饶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剪纸是我国的民间艺术,观察下列剪纸,其内容形象地反映了

A. 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B. 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

C. 领先世界的手工技术

D. 古代社会的和谐融洽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毛泽东曾经说过:“我看中国就是靠精耕细作吃饭。”下列哪些做法符合中国农业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

①刀耕火种

②江南地区稻麦兼种

③使用翻车灌溉

④使用曲辕犁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小农经济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 铁农具和农耕的推广

B. 奴隶集体劳动效率低下

C. 阶级矛盾的激化

D. 地主阶级的大力推动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元代著名的文学家张养浩在《山坡羊》中写道:“一头犁牛半块田,收也凭天,荒也凭天。粗茶淡饭饱三餐,早也香甜,晚也香甜。布衣得暖胜丝绵,长也可穿,短也可穿。草屋茅舍有几间,行也安然,睡也安然。雨过天晴驾小船,鱼在一边,酒在一边。日上三竿犹在眠,不是神仙,胜是神仙。”对这首词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 反映了古代农耕经济的落后性和保守性

B. 反映了小农经济状态下农民生活的富足和惬意

C. 反映了古代自然经济状态下农民不思进取的心态

D. 反映了中国古代传统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唐初政府鼓励年轻寡妇再嫁,鼓励早婚多育,届时不婚,官府强令出嫁,禁止妻妾逃亡和休妻,官府出钱赎回饥民卖掉的子女,将人口的增减作为考核地方官吏的重要指标。这些措施

A. 颠覆了传统的纲常伦理    B. 反映了唐初徭役赋税繁重

C. 改变了官吏选拔的标准    D. 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详细信息
6. 难度:困难

在一座古墓中发现了黑亮如漆的黑陶,洁白如雪的白瓷,闻名中外的粉彩瓷和珐琅彩。这座墓葬的形成时间应不早于:

A. 魏晋

B. 隋唐

C. 宋代

D. 清代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东汉南阳太守杜诗“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水排”主要应用于

A. 灌溉

B. 制瓷

C. 耕种

D. 冶铁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最稀少和最美的东西,往往会被皇家垄断。宫廷收藏的手工艺品主要来自

A. 民间私营手工业

B. 官营手工业

C. 家庭手工业

D. 外国贡品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黄婆婆,黄婆婆,教我纱,教我布,两只筒子,两匹布。这是自元代流传下来的一首民谣,它表达了人们对黄道婆的感念之情。黄道婆的杰出贡献在于(    

A.发明缂丝技术                 B.推动棉纺织业发展

C.开始养蚕缫丝                 D.改变官营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清代御窑厂烧制的“美人醉”失传多年。长期以来,世界上不知有多少专家学者一直在探索这种釉的烧制方法,但始终无法获得技术上的突破,从经营者的角度看其失传原因可能是

A. 官营手工业技术的封闭性    B. 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C. 制造材料现在已很难获取    D. 传统工艺品市场需求不足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展现了一代晋商乔致庸的传奇一生。晋商等区域性大商帮活跃的时期是

A. 秦汉

B. 隋唐

C. 宋元

D. 明清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唐律疏议》规定:其坊正市令,非时开闭坊门者,处徙刑两年。这表明唐朝 时期   

A.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B.严格维护坊市制

C.城市商品经济繁荣                    D.允许郡县开设市场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宋代商业发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B. 乡村可设市进行交易

C. 市分散在城中

D. 交易活动受政府的直接监管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某中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小论文中频繁出现“厚来薄往”“市舶使”“十三行”等词,此小论文的研究对象应该是

A. 自古频繁的中外交流

B. 古代繁荣的大城市

C. 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D. 古代发达的造船业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明清时期,漕运是国家重要经济命脉。明初规定岁以湖广、江、浙等八省本色漕粮运抵京畿充裕国课。明中叶后,逐步改行漕粮折银。这一变化有助于

A. 维护小农经济稳定    B. 减轻百姓赋税负担

C. 促进货币经济发展    D. 强化对地方的控制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2008年北京奥运会礼仪小姐的青花瓷礼服惊艳世界,在古代瓷器是中国在西方的名片。关于我国古代瓷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唐朝形成了“南青北白”两大系列    B. 宋朝出现了五大名窑

C. 清朝“闭关锁国”瓷器没有出口    D. 明宣德年间的青花瓷被人们奉为精品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宋代起,租佃经营已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农民乐于接受这一经营方式       B.农民的生产自主性大为加强

C.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         D.土地兼并造成大量无地农民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古代民谚:“千生意,万买卖,不如翻地块。”这句民谚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的

A. 分散性

B. 自给自足

C. 相对稳定性

D. 精耕细作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有学者认为,18世纪中后期的西方选择了海洋,中国选择了陆地选择了陆地是指中国(   )

A. 重视塞防忽视海防    B. 积极培育国内市场

C. 奉行闭关锁国政策    D. 加强发展陆路交通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明清时期统治者实行抑商海禁的根本目的是 (   )

A. 维护封建统治    B. 限制工商业发展

C. 保护农耕经济    D. 防范外夷入侵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16世纪初,西班牙的一位家庭主妇抱怨说:“过去一个月的生活费就五个银币,现在十个银币还不够。”这反映西班牙出现了

A. 商业危机

B. 价格革命

C. 商业革命

D. 经济危机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新航路开辟后,人类历史发生了重大转折,从全球史观的角度看,这一转折主要是指

A.欧洲贸易中心转到大西洋沿岸      B.世界开始从分散走向整体

C.农业文明已经转向工业文明        D.欧洲经济发展开始超过亚洲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贸易的中心转移到    

A.地中海沿岸               B.亚洲太平洋地区

C.大西洋沿岸              D.北美地区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哥伦布曾说过:黄金是一个令人惊叹的东西!谁有了它,谁就能支配他所想要的一切。有了黄金,要灵魂进入天堂,也是可以做到的。欧洲人对黄金这种贪婪的追求,从本质上反映了

A掠夺黄金是为了满足欧洲人的生活需要

B.掠夺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

C.加速资本原始积累的迫切要求

D.西欧人对黄金的渴求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股份公司、证券交易所等商业经营方式最早产生于

A. 手工工场兴起时期    B. 新航路开辟后

C.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    D.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白种人主要分布在欧洲,但是到了近代,在北美洲、大洋洲、白种人成了当地的主要居民。造成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

A. 欧洲的殖民扩张    B. 土著居民的减少

C. 种族之间通婚    D. 战争难民涌入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在争夺殖民霸主的过程中,英国打败了下列哪三个国家,最终确立世界殖民霸权

A. 西班牙、法国、葡萄牙    B. 荷兰、德国、法国

C. 西班牙、荷兰、美国    D. 西班牙、荷兰、法国

 

详细信息
28. 难度:困难

马克思说:“美洲金银产地的出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获取黑人地场所,这一切都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地曙光”。这充分说明了

A. 殖民扩张与掠夺成为资本原始积累地的重要来源

B. 黑奴贸易促进了资本主义地发展

C. 美洲殖民地的开发为发展资本主义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

D. 殖民扩张传播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对于16世纪的西班牙,某学者这样形容:犹如一张巨人之口,吞进并咀嚼食物,除了经过的气味和偶尔粘在牙齿上的碎屑之外,没有留下任何东西,而仅仅是为了把它送进器官。上述没有留下任何东西主要是指

A. 还没有发生资产阶级革命

B. 资本主义工商业没有发展起来

C. 没有发生商业革命

D. 失去其世界殖民霸主地位

 

二、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南都繁会图》生动地描绘了明永乐年间南京秦淮河西岸的盛况。画卷中街市纵横,店铺林立,车马行人摩肩接踵,标牌广告林林总总……茶庄、金银店、药店、浴室,乃至鸡鸭行、猪行、羊行、粮油谷行,应有尽有。河中运粮船、龙舟、渔船往来穿梭,还有从内秦淮河拐出的唱戏的小船。

材料二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兴起了一大批商业市镇,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

等地……丝织巨镇盛泽镇,“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因“丝绸之利日扩”,到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四方大贾辇金至者无虚日,每日中为市,舟楫塞港……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

——以上材料均选自《中国古代城市商业发展史》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要归纳明朝南京城市商业经济的发展状况。

(2)据材料二简要分析,明清时期商业市镇的主要特点及其兴起原因。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一大工业……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以往自然形成的各国的孤立状态。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

材料二为什么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回答是,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各种族集团实际上以完全与世隔绝的方式散居各地。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从那时起,它们才终于联系在一起,无论是南非的布须曼人、有教养的中国官吏,还是原始的巴塔哥尼亚人。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1)材料一、二关于“世界历史”的开创(开始)提出了怎样不同的看法?

材料三新航路开辟后,原有的商品如粮食,白糖,香料都有大的增加;同时一些新商品也出现在欧洲市场上,例如:美洲的烟草,可可,非洲的咖啡,中国的茶叶。一方面是许多商业金融机构的建立,有信贷机构,殖民贸易股份公司,交易所等。买空卖空,形同赌博,经商者突然暴富,顷刻破产的事例司空见惯。……中世纪兴旺发达的地中海贸易成为昨日黄花,威尼斯,热那亚等城市的商业地位一落千丈……而里斯本,伦敦,安特卫普和阿姆斯特丹成为重要的国际商业都市……。

(2)材料三反映了欧洲出现了什么现象,结合材料归纳其具体表现?

(3)“价格革命”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你如何理解这一观点?

材料四“(清末)回工业之衰落日甚一日。今试经入一人家,观其日常所赋用者,无论为必要品为奢侈品,其来自他国者恒十而八九。”

(4)材料四中的“旧工业”指什么?简要说明其衰落与工业革命的历史关联。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