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河北省保定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第二次月考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明人吴讷说:元世祖初克江南,畸人逸士浮沉里闾间,多以诗酒玩世。元贞、大德以后稍出。另有诗云:宇宙喜一统,于今三十年。江南诸将相,北上扬其鞭。书生亦觅官,裹粮趋幽燕。上述现象反映出(   )

A.江南文人政见因时局而改观        B.元代社会矛盾日趋尖锐

C.元代城市生活日益多样化            D.科举取士制度趋于完善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某学校组织了一次主题为“和睦大家庭”的民族关系图片展,展览内容按20世纪的不同年代分为若干板块,在60年代板块中可能展出的图片是

A. 《共同纲领》封面

B.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C. 西藏自治区成立大会

D.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30周年庆典

 

详细信息
3. 难度:困难

唐初进士只考时务策一门,高宗时增加贴经和杂文(文字写作)对策,开元、天宝年间又增加“诗赋取士”。安史之乱后,要看文章内容如何运用儒家理论,提出对现实问题的解决方案。这些变化说明科举制

A. 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养

B. 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

C. 促进了政治的发展历程

D. 扩大了统治阶级的基础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1947年4月23日5月3日,内蒙古人民代表会议在乌兰浩特召开。会议通过了《内蒙古自治政府施政纲领》、《内蒙古自治政府暂行组织大纲》等重要文件。内蒙古自治政府是

A.中国国民党领导的少数民族自治政府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少数民族自治政府

C.蒙古民族完全独立自主的自治政府

D.蒙古民族与众多少数民族联合的自治政府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当代学者赵汀阳说:对于任何统治来说,智力精英都是最危险的潜在反叛力量……科举制利用人性弱点而成功地摆平了智力精英集团。由此可见,科举制度

A. 抑制了门阀士族的特权    B. 消除了地方割据反叛力量

C. 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    D. 实现了人才选拔社会公平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标志着19世纪末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狂潮开端的是

A. 《中法新约》的签订

B. 《马关条约》的签订

C. 三国干涉还辽

D. 德国强占胶州湾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下列有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说法,符合史实的是(  )。

组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背景是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

1936年12月12日的西安事变,揭开国共两党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

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了国共合作宣言,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共同抗日的战线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据《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庆历二年,临川(今江西抚州)人王安石以进士第四名及第。后世流传:主考官翰林学上聂冠卿等人原定王安石为进士第一名,却因王安石在答卷中引用“孺子其朋”(《尚书周书洛诰》中周公告诫成王的话)一词而被宋仁宗“削去魁首,斥为第四”。后世流传的王安石科举经历从本质上反映出

A. 北宋科举制度尚不够完善

B. 皇权凌驾于官僚机构之上

C. 北宋时期皇权进一步强化

D. 科举制度走向了僵化腐败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梁启超曾说:“我想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只有三回:第一回是周朝的革命,打破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第二回是汉朝的革命……;第三回就是我们今天所纪念的辛亥革命了”,所谓“周朝的革命”主要是指

A. 分封制    B. 宗法制    C. 世袭制    D. 世官制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我国经济特区与我国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

A. 主权归属不同    B. 经济政策不同    C. 外交方针不同    D. 社会制度不同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在二十世纪中国,西方因其帝国主义侵略行径而受到仇视,又因其掌握聚集财富和增强国力的秘密而受到推崇,这样一来,同时攻击西方侵略行径及其近代化秘密的义和团,有时大受称赞,有时则遭到痛斥。对义和团的不同评价说明(  )

A. 义和团的行为自相矛盾    B. 历史评价没有客观标准

C. 史学研究难以获取真相    D. 观察角度影响研究结论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毛泽东说:“大家不应只看到一个广东,湖南也是很重要的。湖南民众组织比广东还要广大,所缺的是武装,现已适值暴动时期,更需要武装。”他强调湖南暴动“纵然失败,也不用去广东,而应上山。”这段话表明

A. 救国救民道路新思想萌发

B. 武装对于革命的重要性

C. 城市中心革命论已无市场

D. 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形成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1937年德国《共和报》载文称:上海乃世界最富庶城市之一,在日本垂涎已久,在中国必以死力抵御,原属意料中事。观于战况之烈,足见日本获胜之望尚属渺茫。此处所言战事(  )

A. 大大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B. 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酌狂妄计划

C. 切断了日本与南洋的海上交通线

D. 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秦统一后确立的中央集权的措施不包括是

A. 三公九卿制度

B. 设刺史

C. 制定严苛、细密的秦法

D. 推行郡县制度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明朝初年,在中央机构的设置问题上曾经进行了自秦汉以来的一次颠覆性的改革,那就是废除了丞相一职。当时的办事机构“六部”的运行方式是

A. 直接向皇帝负责

B. 受命于殿阁大学士

C. 隶属于军机大臣

D. 六部长官拥有相权

 

详细信息
16. 难度:困难

有人说:“太平天国运动揭开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其主要是因为太平天国运动

A. 定都天京,建立了政权

B. 提出《资政新篇》,大力发展资本主义

C. 担负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任务

D. 是中国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最高峰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君主专制制度在封建社会后期(明清时期)消极因素逐渐增大,主要在于

A. 激化了阶级矛盾

B. 出现了宦官专权的局面

C. 统治阶级集团内部争夺激烈

D. 严重阻碍了新的生产关系的发展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陆游《老学庵笔记》写道:“吏勋封考,笔头不倒;户度金仓,日夜穷忙;礼祠主膳,不识判砚;兵职驾库,典了祓裤;刑都比门,总是冤魂;工屯虞水,白日见鬼”。这主要反映了

A. 六部官员工作繁忙,勤劳思政

B. 六部人浮于事,敷衍塞责

C. 六部权力及利益分配很不平衡

D. 冗官问题严重,吏治腐败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19377月中旬,周恩来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送交蒋介石。宣言宣布: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9,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这表明

A共产党承认土地革命的失败

B国共合作抗战的局面已经正式形成

C民族矛盾已经成为主要矛盾

D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元代加强了对疆域的有限管理,其中管辖西藏的机构是

A.江浙行省      B.中书省

C. 宣政院       D.澎湖巡检司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在世界近代史上,有个国家曾被称为各种政体的实验场启蒙思想的实验田。19世纪晚期该国政体的特点是

A.立法权与行政权合一

B.议会有不独立的立法权,不能组织和监督政府

C.实行责任内阁制,国家元首没有实权

D.内阁对议会没有形成权力制衡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2008年8月14日,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偕夫人来到祖籍地福建省永定县下洋镇思贤村,举行祭祖仪式并祭扫祖墓。2000年11月,吴伯雄借赴龙岩参加世界客属恳亲大会之机首次返乡祭祖,时隔8年,他再次踏上了家乡的土地。这种尊宗敬祖的习俗源自于中国古代的

A. 分封制

B. 宗法制

C. 世袭制

D. 禅让制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唐朝初年,“道”仅是一种监察区划,唐睿宗时把节度使制度引入“道”,将军事建制变成正式的地方行政建制,到玄宗时“道”发展为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区划。唐代“道"的职能变化

A. 使中央集权渐被削弱

B. 完善了地方行政机构

C. 增强了中央军事力量

D. 密切了各地经济交往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汉承秦制”,却不断创新。属于汉朝创新的监察制度是

A. 丞相制度

B. 内阁制度

C. 刺史制度

D. 察举制度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明中叶以后,朝廷中以内阁为首的文官集团经常与皇帝争辩,甚至出现官员以因批评皇帝受到惩处为荣的现象。这主要表明当时

A. 君权受到一定程度约束

B. 内阁职权凌驾于六部之上

C. 君主专制的进一步削弱

D. 文官集团以批评皇帝为乐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著名史学家何忠礼先生曾指出:“在唐朝选官制度中,除科举制外,公卿大臣也有权公荐举人,考试成绩好坏,并不能成为做官的唯一标准。”据此可推知

A. 科举制没有改变平民的等级观念    B. 士族门第的特权有增无减

C. 科举制初立时考虑协调政治矛盾    D. 科举取士不能满足人才需求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近年来,史学界有学者认为南昌起义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你认为最有可能的理由是

A. 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B. 无产阶级政党诞生

C. 中国共产党掌握了革命领导权

D. 新型人民军队的创建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奠定了中央集权官僚体制运作的理论与方法。”下列属于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

①平定“七国之乱”

②颁布“推恩令”

③形成“中朝”“外朝”体制

④建立对地方高官的监察制度

A. ①②③④

B. 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详细信息
29. 难度:简单

夏商时期的最高统治者为了把自己的统治神秘化,把国家大事都通过占卜的方式来决定,并把占卜的内容都刻在兽骨上,形成了今天所谓的甲骨文。由此可以看出:

A.王权完全按照神权来行事是奴隶社会的主要特征

B.文明社会早期的文化是贵族的特权

C.甲骨文是商代特有的文化现象

D.解读甲骨文能完全了解商代下层人民的艰苦生活

 

详细信息
30. 难度:简单

《资治通鉴》第191卷记载:“建成、元吉至临湖殿,觉变,即跋马东归宫府。世民从而呼之,元吉张弓射世民,再三不彀,世民射建成,杀之。”史称“玄武门之变”。 高祖李渊被逼退位,李世民登上皇位,他的做法违反了

孔子倡导的“礼”             董仲舒的“三纲五常” 

西周确立的宗法制            唐朝的选官制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31. 难度:简单

政治民主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近代以来,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第四条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第十六条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第三十条  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 

第四十八条 法院以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分别任命之法官组织之。…… 

                          ――《中国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二: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实现了从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的政治、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失败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

——《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2005年10月)

(1)据材料一,《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所规定的政治体制体现了什么原则?这部约法的颁布有何历史意义?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主要表现。

(3)综合上述材料,近代中国民主政治的探索对你有何启示?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抗日战争是百年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

——胡锦涛在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国抗战的特点。分别举出国共两党军队抗击日军取得重大胜利的一个战例。

材料二中国军民在八年艰苦的抗战战争中始终牵制和打击了日本的大量兵力……正是在这场空前的战争中,中国取得了世界大国的地位,成为新国际组织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常任理事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大辉煌事件。

——王建朗、曾景繁忠著《中国近代通史·抗日战争》

材料三从1937年到1941年,中国独力抗战,抗击了在中国本土的50万到70万敌军——大约是日本总军力的一半——此外还有20万到70万的驻东北关东军。在1945年战争结束时,230万日本的海外派遣军中有120万被钉在了中国。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四据不完全统计,抗战期间,中国向苏联提供了4.5亿美元的矿石,向美国提供了价值7.48亿美元的桐油和锡、钨等矿产品,向英国提供了价值1.48亿英镑的农、矿产品,有力地支援了盟国的反法西斯战争。

——步平、荣维木主编《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全史》

(2)据材料二、三、四和所学知识,概括抗日战争胜利的影响?

材料五1937年7月8日,中国工农红军将领毛泽东、朱德为日寇进攻华北致电蒋介石,要求实行“全国总动员,保卫平津,保卫华北,收复失地”……“八·一三”事变后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中国为日本无止境之侵略所逼迫,兹已不得不实行自卫,抵抗暴力。”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由于中国的战争,苏联直接免除了来自日本的压力……三次向中国提供了总额达到2.5亿美元的低息贷款……在昆明参战的以陈纳德将军为司令的美国“志愿者”飞行员——飞虎队也并入了美国第十四航空队参战,同时,美国的援助大幅度增加……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3)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