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安徽省淮北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这说明了西周分封制具有浓重的

A. 家族色彩

B. 宗族色彩

C. 神权色彩

D. 皇权色彩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小雅·北山》)。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诸侯绝对服从周王

B.周王实际控制全国土地

C.周王权力高度集中

D.体现周王天下共主地位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朝为田中郎,暮登天子堂”,极大增加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性,一定程度体现了社会的公正性。这种比喻形象的选官制度指的是

A. 以禅让的方式实现权力的交接

B. 军功的获得成为授爵的依据

C. 以九品官人法为基础选拔官吏

D. 以严格的科举考试作为选官方式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西汉贾谊认为:“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这一思想后来发展为汉武帝时期的

A. 郡国并行制

B. 郡县制

C. 刺史制度

D. 推恩令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钱穆在其书中写到:“唐中宗,不经两省而径自封拜官职。但中宗自己觉得难为情,故他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当时称为‘斜封墨敕’。此即表示此项命令未经中书门下两省,而要请下行机关马虎承认之意。”材料主要说明

A. 唐朝皇权受到中书门下两省的制约,已经不具备专制的特征

B. 民主的意识深入到唐朝各层级政府

C. 唐朝的皇帝专制是一种比较合理的开明专制

D. 中国的皇权专制直到清朝才真正实现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我国古代历来都重视对县官政绩的考核。秦汉时期通过上计制度考察县官一年来的任职情况,并以此作为对县官奖惩的依据;唐代对县官的考缋制度日趋完善,包含德、勤、能、绩四个方面;明代制定更加严密的考绩制度,分为考满和考察,两者相辅进行。这一变化实质上反映了我国古代

A. 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B. 君主专制日益强化

C. 监察制度不断完善

D.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公元前449年,罗马公布《十二铜表法》。关于该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是平民对贵族斗争的结果            标志古代罗马成文法出现

协调了罗马公民间的利益            限制了贵族随意解释法律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英国史学家约翰·索利说:“如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这里的“她”是指

A. 罗马共和国

B. 罗马帝国

C. 古代中国

D. 雅典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2000年美国总统大选,共和党候选人布什和民主党候选人戈尔在决定命运的几百张选票上发生争议,最后把官司打到了联邦最高法院。后者一锤定音,解决了长达36天的总统难产危机。这段材料

A. 表明司法权实际上高于行政权

B. 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C. 显示最高法院掌握立法权

D. 说明总统人选与选民意愿无关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马克思认为,德意志帝国实质上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其中“粉饰门面”是指

A. 由皇帝任命帝国宰相

B. 皇帝权力至高无上

C. 军国主义色彩浓厚

D. 在形式上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清帝逊位诏书》中说:“前因军民起事,各省响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材料中的“军民起事”应指

A. 北伐战争

B. 武昌起义

C. 南昌起义

D. 秋收起义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史学家陈旭麓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下走入近代化的最初一步。这场战争是指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胡适说:“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对这段材料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树墩”是指封建正统思想

B. “可以萌发”指民主共和观念的滋长

C. “树断了”是指推翻了封建制度

D. “树墩”是指资本主义经济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1938年,蒋廷黻先生在所著《中国近代史》中指出:“当时的人对于这些条款(指《南京条约》内容)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来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可是当时的人并不这样看。”对《南京条约》内容中关于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的轻看说明清朝统治者

A. 重在防范西方对华经济侵略

B. 对西方各国给予同等待遇

C. 近代国家主权意识淡薄

D. 执行传统的抚夷外交政策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刚一成立,中共中央就提出了与国民党总决战的任务,“争取一省或数省首先胜利”,并强调“任何放弃现有根据地的企图应受到严厉的打击”。这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

A. 正确分析了当时的革命形势

B. 认识到了国民党势力的强大

C. 存有“左”倾激进主义错误

D. 坚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以下为国际工人运动整体发展的示意图,数字处填入内容对应的分别是    

A.空想到科学、理论到实践、一国到多国

B.理论到实践、一国到多国、空想到科学

C.理论到实践、空想到科学、一国到多国

D.空想到科学、一国到多国、理论到实践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苏俄革命早期领导人加米涅夫说:我认为列宁同志是不对的,他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结束,我认为它还没有结束……说资产阶级民主制已丧失了实行民主的一切可能性还为时过早。这表明(  )

A、临时政府深得民心             B、二月革命尚未成功

C、《四月提纲》脱离实际         D、革命阵营存在分歧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马克思曾说过:“俄国人民苦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又苦于资本主义的不发展。”马克思这句话的本意是

A. 俄国是一个不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B. 俄国人民受封建专制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双重压迫

C. 封建农奴制残余和资本主义的矛盾是俄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D. 俄国工人阶级肩负反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双重任务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毛泽东曾强调:“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就是要学会把马列主义的理论运用到中国的今天环境……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中国共产党活用“马列主义”体现在

①发动南昌起义

②建立工农武装割据,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的政权

③运用“一国两制”理论,解决祖国统一大业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②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1986年,吉林省梨树县北老壕村进行村委会换届,乡政府一改以往的做法,不定框子,不定调子,不提候选人,由村民直接提名确定候选人,这种选举方式被当地群众称之为海选。这种选举办法完善了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 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D.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换了人间》中,毛泽东在致宋庆龄的亲笔信中写道:“重庆违教,忽近四年。……兹全国革命胜利在即,建设大计,函待商筹,特派邓颖超同志趋前致候,专诚欢迎先生北上。敬希命驾在平,以便就近请教,至祈勿却为盼!”据此推断毛泽东“专诚欢迎先生北上”是要她

A. 参加七届二中全会

B. 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

C. 参加中共八大会议

D. 参加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人大和国务院是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管理机关,如果把人民政协也搞成国家权力机关,就成为二元论了,这样就重复了、分散了,民主集中制就讲不通了.”与毛泽东这段话直接相关的是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B.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C. 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D.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相比,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新特点是

A. 规定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

B. 规定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C. 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

D. 规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详细信息
24. 难度:困难

1954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规定政协协助国家机关,推动社会力量,实现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建设计划;密切联系群众,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由此可以看出(  )

A. 政协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B. 政治协商制度已经初步建立起来

C. 政协成为各党派的联合执政机构    D. 政治协商会议的职能发生了改变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之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以下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部)三部法律的表述,错误的是

A. 分别颁布于1912、1949年、1954年

B. 分别由南京临时参议院、新政协、全国人大制定

C. 分别体现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新中国临时宪法、社会主义类型宪法性质

D. 分别标志着近代民主革命高潮、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过渡时期政治建设成就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1979年1月29日,邓小平在访问美国时宣布:“我们不再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这一主张

A. 是对几次《告台湾同胞书》的发展

B. 放弃以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政策

C. 明确了“九二共识”的前提和立场

D. 使“一国两制”的方针正式形成

 

详细信息
27. 难度:困难

1949年国民党当局在台湾地区实施戒严法,规定出入境的船只、车辆、航空机及其他通信交通工具必须检查,必要时得停止其交通,以此限制人民的行动自由。这种局面被打破始于

A. 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停止炮击金门

B. 海协会、海基会达成“九二共识”

C. 允许台湾同胞赴大陆探亲

D. 两岸实现直接双向“大三通”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1952420日,周恩来在一次我国驻外使节会议上讲话时指出:历史上,有在革命胜利后把旧的外交关系继承下来的,如辛亥革命后,当时的政府希望很快地得到外国承认而承袭了旧的关系。我们不这样做。这里的不这样做是指新中国外交政策的特点是

A一边倒

B另起炉灶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D反对霸权主义

 

详细信息
29. 难度:简单

从1950年到1951年,新中国不仅同印度、印度尼西亚、缅甸和巴基斯坦建立了外交关系,而且同瑞典、丹麦、瑞士、芬兰四个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促成上述外交成就的外交政策和方针是

A.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

D. “一边倒”意识形态外交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20世纪以来,中华民族经历了三个伟大的三十年的探索与实践。在1919—1979年的60年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在1919、1949、1979年三个时间节点上,谱写了历史乐章的主题是

A. 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崛起

B. 民族觉醒、民族振兴、民族独立

C. 民族独立、民族振兴、民族觉醒

D. 民族振兴、民族独立、民族崛起

 

二、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31. 难度:简单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恩格斯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过程,指出唯物辩证法使马克思作出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这两大发现,而两大发现又使社会主义学说从空想变成了科学。文中指出:“这种历史情况也决定了社会主义创始人的观点。不成熟的理论是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

——《反杜林论》

材料二:在列宁登上历史舞台之前,俄国曾经出现过许多共产主义小组。其中,一个名叫维拉·扎苏里奇的女共产主义者给马克思写了一封信,在信中她问道,马克思提出的与大工业、工人阶级紧密联系的社会主义,是否可以在俄罗斯实现?马克思回答说,应该首先在欧洲发达国家实现。

——《大国崛起·风云新途》

材料三:根据列宁的观点,社会主义革命不仅能够在具有阶级觉悟的无产阶级的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爆发,它也可以在一个不很发达国家开始,然后再影响其他国家,最终在全世界得以传播。

——(美)曼弗雷德·马伊《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

材料四:中国革命在斗争方式与发展形式方面,有极可注意的特点,如“革命不可能有夺取‘首都’一击而中的发展形势”,而是“各省农民此起彼落的武装暴动”。

——瞿秋白(1927年12月)

(1)材料一中“不成熟的理论”指什么?根据上述结论简述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

(2)根据材料二、三,分析列宁和马克思的主张的不同之处;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列宁革命主张的主要依据。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俄两国分别选择了什么样的革命道路?简要说明两国存在这种差异的原因。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材料,并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不久爆发了朝鲜战争,美国海军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空军第十三航空队进驻台湾,致使台湾问题没能及时解……我们党进一步确立了争取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的思想,并且提到同国民党实行第三次合作。在党的台湾问题新方针指导下,对台工作曾取得一定进展,后来发生了“文化大革命”,使对台工作受到严重干扰……30年来,我们党的三代领导人为追求祖国和平统一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在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方面先后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政策论述。……2005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高票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经过海峡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实现了历史性第一次“汪辜会谈”。因李登辉和陈水扁“台独”立场干扰破坏,“海协会”和“海基会”中断联至系多年……两岸政党高层领导的频繁接触,充分证明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良好势头。

——纪念全国人大常委会《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

材料二:……1950年6月27日,杜鲁门又发表声明,宣称:“共产党占领台湾直接威胁美国在太平洋的安全”。他还公开否定了美国在《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中的立场,声称:“台湾未来地位的决定,必须等待太平洋安全的恢复,对日和约的签订,或经联合国考虑。”

材料三:2008年12月17日报道美国政府15日对台海两岸正式启动空运直航、海运直航以及直接通邮表示欢迎。另外,“美国在台协会”新闻組长暨发言人何志也在昨天就两岸实现“大三通”表示,美国欢迎两岸“大三通”的建立,因为这对于区域和平有帮助。何志说:“美国认为两岸互动的增温,包括台海两岸‘大三通’的实施,对于区域的和平稳定与繁荣有相当程度的帮助。

——东方日报

材料四:“我写的是一部抗争与泣血的回归史。‘两岸统一’不是人为的遐想,也不是标语式的口号,而是被生生割裂的海峡两岸发自生命本身的呐喊,是历史与现实的必然。”

——阎延文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台湾问题由来及阻碍台湾问题解决的因素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海峡两岸为了解决台湾问题所作出的努力。

(3)阅读材料一、二、三,指出美国对台湾问题态度发生怎样转变?简要分析其原因。

(4)材料四为什么说两岸统一“是历史与现实的必然”?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