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河北省石家庄市2017-2018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易中天教授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的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

A.在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           B.在地方确立郡县制

C.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       D.官僚政治代替贵族政治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上(宋太祖)因谓(赵)普曰:‘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宋太祖据此思想所采取的措施是

A. 削减节度使的实权

B. 实行更戍法

C. 设置转运使

D. 派遣文官担任知州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左转》为左丘明解释《春秋》而作。书中记载欲绮夺夷阳五田欲隹与长鱼矫争田”“晋欲至与周争堠田这些历史现象反映的实质是

A贵族间的争权夺利

B.土地日渐私有化

C.地主土地兼并严重

D.少数民族对中原的冲击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西周时诸侯国的国君相对于周王来说应是(    )

A.大宗        B.小宗        C.关系是相对的      D.不确定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其侍从顾问;康熙帝设南书房,挑选翰林院学士任职,参与机务。从中可以看出

A. 明清饱学之士享有政治特权

B. 明太祖和康熙帝面临统治危机

C. 明清皇帝推行重视文人政策

D. 二者都是强化专制皇权的产物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虽无相名,实有相职。既有相职,却无相权。既无相权,却有相责。”这种制度应该是

A. 秦代的三公九卿制

B. 唐代的三省六部制

C. 元代的中书省制度

D. 明代的内阁制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中国开始实行行省制度的朝代是   

A 西汉         B 东汉         C 宋朝         D 元朝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徐天麟在《西汉会要》中说:“汉祖龙兴,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其亦有意于矫前世之弊矣。”以下制度的实行印证了这一观点的是

A. 宗法制

B. 三公九卿制

C. 皇帝制

D. 郡国并行制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下列关于秦朝郡县制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郡县官员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            

②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③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④结果出现王国问题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清代学者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指出:“两汉以外戚辅政,国家则受其祸。”两汉时期频频出现外戚干政,在本质上反映了

A. 外戚与皇家的特殊关系

B. 分封制度的残余影响

C. 中央集权制度不够完善

D. 专制政治的权力异化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下列属于古代中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设置的地方行政机构是

A. 秦朝的“道”

B. 汉代的州部

C. 唐代的“道”

D. 元朝宣政院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朱子语类》云,“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对唐朝这一制度表述正确的是

A. 中书省负责封驳审议职能    B. 三省宰相拥有最终决定权

C. 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    D. 分割相权,加强了中央集权

 

详细信息
13. 难度:困难

下列表述中,时间与具体历史实事相符合的是

A. 秦朝丞相可以要求御史大夫向其汇报工作

B.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局面,是由于家世门第日益成为选官的标准

C. 唐代“安史之乱”的根源在于唐玄宗的腐败无能

D. 明太祖要求阁臣对奏章进行“票拟”,最后由他进行“批红”

 

详细信息
14. 难度:困难

分封制与内外服联盟相比

①各封国与王室的关系比商朝的方国密切,臣属关系更明确

②各封国必须承认周王的权威,承担各种义务

③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④各封国基本保持了原有的社会结构,有很大的自主权

A. 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按照古代宗法制的基本原则,诸候爵位的继承人是(      )

A.天子          B.士           C.嫡长子           D.卿大夫

 

详细信息
16. 难度:困难

唐朝时大理寺是全国最高审判机关,但关乎死刑判决等重大问题时需由御史中丞(中央监察机关负责人)与刑部侍郎、大理寺卿一起,组成“三司推事”,类似近代的特别法庭,并把会审的结果,最后报皇帝审批。这说明唐朝

A. 司法与监察有机结合    B. 大理寺权力已经旁落

C. 监察机构丧失独立性    D. 司法制度己经近代化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下列各项中,分割宰相军权的官职是

A. 秦朝的御史大夫

B. 明朝的内阁

C. 唐朝的中书省

D. 宋朝的枢密使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秦王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                             (     )

A. 皇权至上    B. 三公九卿制    C. 皇位世袭制    D. 权力高度集中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史载“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与此相符的措施是

A. 建立中朝

B. 设三省六部

C. 设三司使

D. 设立军机处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西周时期某诸侯国君有四个儿子,依年龄从大到小分别是甲、乙、丙、丁,其中甲、丁是庶子,乙、丙是嫡子,那么继承王位的应该是

A.甲            B.乙             C.丙              D.丁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皇帝制度形成后,其居处称行在所,所居称禁中,服食之物称,所用车马称乘舆,皇帝生病称不豫,皇帝去世称驾崩”,……这些专属称谓意在

A. 以中央集权取代地方分权    B. 突出皇权的神秘色彩

C. 以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D. 突出皇权的至高无上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王国维先生曾提出过商代没有宗法制的论断,谓“商人无嫡庶之制,故不能有宗法”。理解上述论断的关键在于

A. “封邦建国”制度肇始于西周

B. 宗法制存废关乎政治的稳定

C. 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的核心

D. 商代各个宗族都是政治实体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以下四种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郡县制分封制行省制郡国并行制

B. 分封制郡国并行制郡县制行省制

C. 分封制郡县制郡国并行制行省制

D. 行省制郡县制郡国并行制分封制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汉武帝推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根本目的是(   )

A. 实现思想的统一

B. 便于与民休息,社会稳定

C. 巩固与加强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

D. 尊重学术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有:

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发展 一定程度上为抵御外国侵略提供了保障

文化专制,以确保思想的一统 在很长时间内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困难

政治制度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表现。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历史。

材料一: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但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有变动的,只是迫于时代,迫于外面一切形势,改头换面,添注涂改地在变。纵说它有变动,却不能说它有建立。

——摘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摘自《陈寅恪·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

材料三:自古……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

——《明会典》卷二《皇明祖训》

材料四: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不差的。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结合史实,说明材料一中秦汉和唐朝政治制度“大变动”分别指什么?

(2)结合材料一、二,简要概括钱穆和陈寅恪对赵宋王朝的评价,请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种观点加以论证。

(3)材料三、四,明太祖是如何看待丞相制度的?明清又是如何实现“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请各举一例说明。

(4)综上材料,简单谈谈你对古代中国政治发展趋势的看法?

 

详细信息
27. 难度:困难

改革、变法会带来社会生活的变化。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商鞅法令)行之二岁,秦俗日败。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借父耰锄(指农具),虑有德色(指脸上显出给父亲恩德的表情);母取箕帚,立而谇语(指恶语相加)。……其慈子耆利(指爱自己的孩子、贪求财利),不同禽兽者亡几耳。                   

 ——汉·贾谊《治安策》

材料二 拓跋宏,这位非常类似二十世纪凯末尔的君王,以无与伦比的魄力,把鲜卑文化抛弃,对于汉文化,以充满敬慕的心情,毫发不遗地全部接受。                                      

——柏杨《资治通鉴》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商鞅变法导致社会风气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与商鞅推行的哪些改革措施有关?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孝文帝“全部接受”汉文化的实质是什么?

(3)据上述材料,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都不同程度上进行了“移风易俗”,分别指出这两次“移风易俗”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

(4)综合上述材料,请谈谈你对“移风易俗”的认识。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在中外历史演进过程中,曾涌现出许多重要历史人物。他们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并以其各自的个性和活动,对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结合下列图片与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1)简述图一和图二人物分别对理想中的统治者提出了什么要求?

(2)图三人物在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方式上有何特点?

(3)为维护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图四人物对外采取了哪些措施?

(4)你在学习上述历史人物的奋斗历程中,感悟到哪些积极的人生态度?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