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I卷调研卷高三文综(二)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学者们认为春秋时期存在下列因素:群雄割据,战争频繁;国家掌控的商业奴隶极易逃亡;工商业内部分工越来越细。这些因素的存在

A. 导致了“工商食官”的瓦解    B. 削弱了各诸侯国的战斗力

C. 预示着社会面临严重灾难    D. 加速了重农抑商政策出台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唐朝科举考试中,尚书省的考试通称“省试”或“礼部试”,其考生有两个来源,即生徒和乡贡。“生徒”是由京师及州县学馆(官办学校)送往尚书省的应试者,“乡贡”是不由学馆而先经州县考试,及第后再送尚书省的应试者。由此可知,唐朝的科举考试

A. 注重考试资格的公平性

B. 承认私立教育的合法性

C. 排除恩荫入仕的可能性

D. 堵塞了门阀入仕的途径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宋高宗时,四川立限令典卖田宅者纳税印契,一次就征收到契税四百万贯,此时四川地价每亩为近四贯,官府卖田定价为八贯到十贯(一般情况下税率10%计,土地价格取较高者每亩十贯)。这从侧面反映了

A. 四川的小农经济开始瓦解    B. 北宋租佃关系盛行

C. 土地税成为政府主要收入    D. 宋代政府不抑兼并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黄宗羲在《留书·封建》篇指出,自秦以来中国政治“有乱无治”弊病的根源在于秦“废封建之罪”,进而以“托古改制”的方式主张效法古代“封邦建国”的诸候自治制度,退而求其次,则应效仿唐初设置“方镇”以屏藩中央的制度。这实际上

A. 属于主张倒退复古思想    B. 是受西方思想影响的产物

C. 暗含着分权制衡的思想    D. 完全迥异于孔孟原始儒学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下表为1843 年前后中国进口关税税率的变动,这一现象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 天朝体制的动摇和瓦解    B. 手工棉纺织业逐渐破产

C. 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    D. 当时民众生活日益西化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2月12日,清帝退位。这四个月中,没有发生特别重大的战役,清廷就退出了历史舞台。这一状况说明

A. 地方实力派全部背离清政府    B. 列强在辛亥革命时期严守中立

C. 清政府的统治根基早已松散    D. 资产阶级革命派力量十分强大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政府指示银行对经济公社、合作社及手工业作坊,发放生产和经营贷款。同时利用贷款鼓励小商贩通过各种渠道购进食盐、布匹、药品等急需物资和工业品。所得利润20%归商贩,80%归经济公社。这一做法

A. 有利于打破国民党反动派的经济封锁    B. 体现了政府在三大改造中的重要作用

C. 说明社会主义建设应调动各方积极性    D. 为国民经济的调整和恢复指明了方向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著名作家张贤亮说:“勇气,这是1980年代最可贵的东西。”他本人更是凭着勇气在这个被他形容为“不断突破禁区”的时代爆发。他是中国1980年代作家群中第一个写饥饿、第一个写中学生早恋、第一个写城市改革的作家。材料反映的是

A. 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的流行    B. 改革开放让社会焕发出活力

C.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影响文学    D. “左”倾错误的影响已经消失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雅典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民主制政体的根本原因是得益于雅典国力的强盛,但这一因果关系不能颠倒。材料旨在说明古代雅典民主政治

A. 以强盛的国力为基础    B. 具有不容忽视的弊端

C. 遵从了辩证唯物主义    D. 推动了雅典走向强盛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下表为1750~1900年世界部分国家及区域工业生产发展占世界份额表,对该表所反映的问

题最为合理的解释是

A. 欧美的崛起得益于两次工业革命    B. 闭关锁国使工业发展丧失外驱力

C. 半殖民地经济结构比例大多失衡    D. 科学技术的创新推动生产力发展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勃列日涅夫执政初期,苏共中央第一书记勃列日涅夫与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和最高苏维埃主席波德戈尔内三人,形成了被称为“三驾马车”的集体领导架构。苏共中央还通过决议,规定苏共中央第一书记和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职务“永远分离,不得兼任”。这表明苏联

A. 有意摆脱高度集权的模式    B. 改革实现法治化发展

C. 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领域    D. 共产党威信有所下降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下表为不同学者关于冷战起源的不同认识。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 国家利益的冲突是冷战发生的主要原因    B. 美苏冷战的发动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过程

C. 美英等国应该对冷战发动承扣主要责任    D. 极端意识形态不利于构建国际和平秩序

 

二、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开篇言:“元年春王正月。”这本是记录时间的一句话,指鲁隐公即位第一年春天周历一月,却被公羊学家进行了充分发挥,由此提出了“大一统”的价值观。《公羊传》的作者解释为:“元年者何? 君之始年。春者何? 岁之始也。王者孰谓? 谓文王也。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 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 大一统也。”此种解释明显地具有尊王和肯定天下一统的认识。汉代公羊学派代表人物董仲舒系统地对这种价值观进行了论证,认为“《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董仲舒的“大一统”王权政治理论体系是建立在“天”、天子、百官和百姓这四个等级严密的关系基础上的,鲜明地彰显了“大一统”王权秩序下的等级观念。这个以王权为核心的等级秩序越牢固,统治秩序也就越稳定。董仲舒言:“传曰: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君命顺,则民有顺命;君命逆,则民有逆命。故曰:‘一人有庆,兆民赖之。’”

——摘编自路高学《董仲舒与大一统》

材料二  1899年,梁启超在日本创办《清议报》。第33期上,他发表了《中国魂安在乎》一文。他在文中写道:“日本人之恒言,有所谓日本魂者,有所谓武士道者,又曰日本魂者何,武士道是也。日本之所以能立国维新,果以是也。吾因之以求我所谓中国魂者,皇皇然大索之于四百余州,而杳不可得。吁嗟乎伤哉! 天下岂有无魂之国哉! 吾为此惧……今日所最要者,则制造中国魂是也。中国魂者何? 兵魂是也。有有魂之兵,斯为有魂之国。夫所谓爱国心与自爱心者,则兵之魂也。而将欲制造之,则不可无其药料与其机器。人民以国家为已之国家,则制造国魂之药料也,使国家成为人民之国家,则制造国魂之机器也。”

——摘编自梁启超《中国魂安在乎》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董仲舒“大一统”价值观形成的特征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梁启超发文的背景,并结合上述两则材料谈谈你对主流价值观的认识。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美国第二十八任总统威尔逊,在总结8年的总统生涯时,深有感触地说:“三权分立的这种制约和平衡恰恰是功过参半。由于权力分散,所以没有力量。由于权力太多,所以行动不够敏捷。由于程序复杂,所以运转不灵,效率不高。”日本学者清宫四郎在《权力分立制研究》一书中说:“三权分立不是积极增进效率的原理,而是消极地防止滥用权力的理论。”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社会分工愈来愈细,政府管理越来越重的背景下,如何在民主与效率之间寻找平衡,是当代西方民主面临的一大难题。

——摘编自凌胜银《西方民主政治的问题与扬弃》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史相关史实,围绕“西方民主与效率”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 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题文)(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906年9月1日,清政府宣布“预备仿行宪政”,先从改官制入手。同年11月6日,清政府宣布中央官制改革方案,其中涉及司法的部分是将刑部改为法部,专任司法行政;大理寺改为大理院,专掌审判。大理院正卿为正二品,由当时主持修订法律的著名法学家沈家本出任。

1907年7月6日,清政府公布地方官制改革方案,规定各省按察司改名为提法司,改按察使为提法使,专管司法行政,并监督各级审判;省会增设巡警道一员,专管全省警政事务;同时分设审判各厅以为司法独立之基础。但同时又规定,总督、巡抚“总辖该管地方外交军政,统辖该管地方文武官吏”;还明确规定各省布政使、提学使、提法使应“受本管督抚节制”,而提法使正是地方司法改革的直接组织者。官制改革方案的最后一条规定:“各省应就地方情形,分期设立高等审判厅、地方审判厅、初级审判厅。分别受理各项诉讼及上控事件。其细则另以法院编制法定之。”慈禧太后命由东三省先行试办;此外直隶、江苏两省因新政较有基础,又是较为开化的地区,也择地先为试办;其余各省,限十五年办好。                        

——摘编自迟云飞《晚清预备立宪与司法“独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司法“独立”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政府司法“独立”的特征及影响。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中国对日本宣战,并通知美、苏、英三国。盟军有感于中国战场对于抵抗与牵制日军的巨大作用,决定成立中国战区,统一指挥在中国、越南与泰国的同盟国军队。蒋介石担任中国战区最高统帅,是为近代中国领导人首次出任国际战场统帅。1942年1月,中国与美、英、苏领衔签署26国《联合国家宣言》,宣布各国将利用全部资源共同对敌。在中国与反法西斯同盟国并肩作战过程中,美国、英国有感于中国的作用,决定废除以前与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另订新约。1943年1月,中美、中英签订新约,英美放弃了租界、领事裁判权、驻军权等在华特权。1943年11月,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丘吉尔邀约蒋介石共同出席开罗会议,会议宣言:中国可于抗战胜利后收回台湾、澎湖、东北以及日本所占的其他中国领土。中国人长期的梦想,得到国际间的保证,并在抗战胜利后顺利光复东北地区,被日本殖民统治长达50年的台湾同胞也重新回到祖国怀抱。

——摘编自陈红民《抗日战争提升中国国际地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的方式。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的原因。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王进喜,1923年10月8日出生于甘肃省玉门市赤金堡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1950年春,王进喜通过考试成为新中国第一代钻井工人。从1950年春招工到1953年秋,王进喜一直在老君庙钻探大队当钻工,他勤快、能吃苦,各种杂活抢着干。他说,党把我们当主人,主人不能像长工那样磨磨蹭蹭、被动地干活。1960年2月,东北松辽石油大会战打响,王进喜带领1205钻井队参加会战,没有吊车和拖拉机,汽车也不足。王进喜带领全队工人用撬杠撬、滚杠滚、大绳拉的办法,“人拉肩扛”,仅用4天时间,把40米高的井架竖立在茫茫荒原上,他率领1205钻井队艰苦创业,打出了大庆第一口油井,并创造了年进尺10万米的世界钻井纪录。由于地层压力太大,第二口井打到700米时发生了井喷。危急关头,王进喜不顾腿伤,扔掉拐杖,带头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最终制服了井喷。房东赵大娘看到王进喜整天领着工人没有白天黑夜地干,饭做好了也不回来吃,感慨地说:“你们的王队长可真是个铁人哪!”余秋里得知后,连声称赞大娘叫得好。他留下的“铁人精神”“大庆精神”,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宝贵财富。

——摘编自《这些年我们一起崇拜过的劳模》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以王进喜为首的1205钻井队打出大庆第一口油井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铁人精神”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