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六单元第19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测试)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进入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其主要原因是

A. 社会福利政策的实施

B.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C. 战争的良性刺激作用

D. 低失业率与低通货膨胀率并存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奉行凯恩斯主义。凯恩斯主义的核心内容是

A. 主张国家干预经济    B. 反对消费

C. 主张经济自由放任    D. 反对全球化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阅读下图,艾德礼战胜丘吉尔当选英国首相的原因是

A. 促进经济发展

B. 维护世界和平

C. 实行社会保障

D. 维护大国地位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20世纪70年代,欧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进入“滞胀”状态。对“滞胀”的含义,理解准确的是

A. 生产停滞与生产发展迅速交替

B. 经济发展滞缓,社会革命一触即发

C. 经济发展滞缓,与通货膨胀并存

D. 经济危机发生,范围广,持续时间长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对下面漫画中西方“福利国家”制度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福利国家培养懒汉

A. 缓和了社会矛盾

B. 减少了国家财政赤字

C. 扩大了社会消费

D. 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二战后的新科技革命导致了社会从业人员结构的变化。其中,从业人员比例不断下降的是

A.职业经理人员                    B.国家公职人员

C.第二产业从业人员                D.第三产业从业人员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20 世纪 50 年代,美国政府用于采购商品和支付劳务费用的总金额超过了国民生产总值的 l5,并鼓励资本家按照政府的计划进行投资。这表明美国

A.加强了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

B.开始走上计划经济的道路

C.黄金储备减少,美元贬值加剧

D.经济进入滞胀阶段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1981年1月,年已70的罗纳德·威尔逊·里根就任美国第40任总统,他没有学过经济专业,却在最危难的时候带领美国走出“滞胀”泥潭,“里根经济学”成为世界经济史上一个响当当的学说。下列经济措施最有可能属于“里根经济学”的是

A. 增加福利投入

B. 发展“混合经济”

C. 加大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D. 奉行自由主义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20世纪80年代,当时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曾说:“(我们的)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可见西方国家推行社会福利制度的主要目的是

A. 防止社会两极分化明显而造成社会动乱

B. 维护人民利益,显示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C. 通过实行民主社会主义,缓和阶级矛盾

D. 提高人们的劳动积极性,刺激经济持续发展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下表为美国三大产业占GDP比例统计表。表中内容反映出

年份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950

7.0%

38.0%

55.0%

1980

2.5%

33.4%

64.1%

2006

1.0%

20.0%

79.0%

 

 

A. 美国产业结构日益优化的趋势

B. 美国制造业的逐渐衰落

C. 经济危机阻碍了美国产业结构的调整

D. 美国经济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二、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第三产业经历了一个兴起、发展和兴盛的历史过程,也是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美国三大产业发展情况(所占比重)统计

 

 

 

年份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859

17.0%

52.6%

30.4%

1889

17.9%

44.1%

38.0%

1929

5.9%

48.4%

45.7%

1953

5.5%

46.3%

48.2%

1963

4.3%

45.3%

50.4%

2005

1.3%

29.1%

69.6%

 

 

根据材料,提取两项关于美国三大产业发展情况的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