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人教版2017-2018学年高一必修二第六单元第17课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测试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有历史学家把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称为疯狂的20年代。其依据应该是当时美国

A. 两党派斗争激烈    B. 经济危机、社会动荡

C. 经济社会盲目发展    D. 政府强化对经济的干预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美国国内经济的不平衡与国际经济的不平衡一样严重,其根本原因在于工资落后于不断上升的生产率,从1920年到1929年,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2%,而其生产率却猛增了55%。”该段材料显示,1929年经济危机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是

A社会生产率持续增长

B.社会生产相对过剩严重

C.工人工资水平下降

D.企业内部劳资矛盾尖锐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斯塔夫里阿诺斯所著《全球通史》中写道:“欧洲……令人欣慰的景象却被大洋彼岸突然传来的大萧条(始于1929年)给彻底破坏了……”这里的“大萧条”首先爆发于

A. 日本

B. 英国

C. 法国

D. 美国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下表是1929—1933年美、德、英、法等国的工业生产下降情况的统计表:

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日本

46.2%

40.6%

28.4%

16.5%

8.4%

 

 

表格说明的问题有

①经济危机期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加强了对国际市场的争夺

②各国对经济危机的干预不断减弱

③美国经济对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和世界市场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④美国和德国受到的破坏程度最大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

D. ③④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1929年经济危机很快演变成世界性经济危机。这说明

A. 世界存在共同的基本矛盾

B. 美国是世界头号大国

C. 世界各国都在进行工业化

D. 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更加密切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一时之间,计划成为政界最时髦的名词。英国政府最受尊重的元老此时也出书鼓吹计划一事的重要性,书名为《复苏》,他在书中主张,社会必须经过妥善筹划,方能避开大萧条性质的恶性循环。材料表明

A. 苏联计划经济模式被广泛接受    B. 西方大萧条反衬了经济计划的优点

C. 实行计划经济才能摆脱经济危机    D. 英国放弃自由放任的 经济政策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根据下图,关于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表述正确的是

A. 1929年10月纽约华尔街股市崩溃,引发了经济危机

B. 1929年10月经济危机引发了纽约华尔街股市崩溃

C. 有股市一定有经济危机

D. 经济危机和股市是密不可分的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牛奶白白被倒掉,玉米当作木柴烧。富人发疯去上吊,穷人饿得嗷嗷叫。”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源是

A. 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B. 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矛盾

C. 生产和销售之间的矛盾

D. 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期间,有人哀叹:“世界末日已经来临。”这是因为

①危机的规模空前扩大

②危机持续的时间相当长

③危机的破坏性特别大

④危机使社会动荡不安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②③④

D. ②③④

 

详细信息
10. 难度:困难

经济危机爆发后,美国国会于1930年通过《斯姆特——霍利关税法》,该法案将2000多种进口商品的关税提升到历史最高水平。在该法案通过之后,许多国家对美国采取了报复性关税措施。这一法案

A. 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

B. 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新模式

C. 是全球化加快的结果

D. 标志美国主导世界经济

 

二、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税制的调整深刻影响国家经济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在1913、1926、1931、1952年,英国平均进口关税税率分别为0.4%、17%、17%。

同期,美国平均进口关税税率则为33%、20%、53%、9%。其中,在1930—1939年,美国平均关税税率为43.6%。

美国政府财政收入中主要税种所占的比例

 

 

年份

个人所

得税/%

企业所

得税/%

消费税/%

1929

38

43

19

1933

22

25

53

1935

21

23

55

 

 

(注:“消费税”是指对本国生产的商品所征的税。它是一种使用税,指向的是人们使用的日常商品,包括生活必需品)

依据材料,简述20世纪20—30年代美国税制的变化。有学者认为,这一时期美国税制调整未能帮助反而延缓了美国走出危机。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请从税制调整对市场影响的角度简要说明你的理由。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