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七单元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测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我们把“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称为非常时期的非常政策,“非常时期”主要是指苏俄

A. 退出帝国主义战争

B. 生产力水平落后

C. 国内外的敌对势力武装干涉

D. 遭遇旱灾,粮食匮乏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列宁说:“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照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按照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产品”是指

A. 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

B. 1918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 1921年实行的新经济政策

D. 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详细信息
3. 难度:困难

1921年苏俄的新经济政策代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从根本上说是由

A. 苏俄的社会性质所致

B. 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所致

C. 苏俄生产力水平所致

D. 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满所致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商业正是我们无产阶级国家政权、我们居于领导地位的共产党必须全力抓住的环节,否则就建不成社会主义的社会经济关系的基础。’”,据此苏维埃俄国决定

A. 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余粮收集制

B. 推行新经济政策,允许市场发挥客观作用

C. 推行集体农庄制度,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D. 全力发展重工业,抵制法西斯德国侵略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1927年前后,俄罗斯联邦集体农庄与个体农庄每100俄亩(约109公顷)的装备对比如下表:

类型

播种机/台

收割机/台

役畜/头

集体农庄

2.2

2.07

13.78

个体农庄

0.356

0.689

17

 

 

这说明与个体农庄相比,俄罗斯联邦的集体农庄

A. 顺应了所有制的改革要求

B. 为工业化奠基了基础

C. 符合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

D. 基本完成农业机械化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斯大林时期确立了新的经济体制,这一体制与新经济政策的不同点是

①用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②实行单一的公有制

③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④改变了工农联盟政权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列宁说:“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除了余粮收集制之外,当时我们没有别的办法……”列宁评价的这一政策

A. 是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唯一正确途径

B. 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和得到苏俄人民热烈拥护的

C. 在特定环境下对苏维埃政权巩固发挥了重要作用

D. 使苏俄的国民经济和工业生产迅速恢复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新经济政策在农业上实行固定的粮食税,工业建设上采用非国有化措施,商业上允许恢复自由贸易,这些措施的实施均有利于苏联(俄)

A. 加快工业化进程

B. 商品经济的发展

C. 改变所有制结构

D. 建立牢固的工农联盟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20世纪30年代,苏联农场比美国农场多出50%的土地和10倍的人力,但其生产量仅相当于美国农场的四分之三;私人土地虽然只占总耕地面积的3%5%,却生产了苏联农产品的25%30%。造成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因素是(  )

A. 苏联政府对发展工业更感兴趣

B. 激进的集体化政策压制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C. 苏联农业机械化水平还很落后

D. 国内的政治斗争破坏了农业生产环境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大国崛起》中说道:“在世界历史上,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如此全面而细致地规划过自己的发展进程,这是苏联人的一个创造。在那个时代,所有的生产、运输、销售都由国家计划安排。……对于苏联而言,它未来几十年的兴衰都和这种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联系在了一起。”其评价的是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新经济政策

C. 苏联的工业化

D. 斯大林模式

 

二、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由于时代和国情的不同,各国走上了不同的经济发展道路,创造了不同的发展模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苏联史研究专家闻一在他的著作《凯歌悲壮》里,把苏俄(联)的历史分为五个时期:凯歌年代、退却年代、剥夺年代、战争年代和战后年代。他认为1921—1927年是苏俄(联)历史上的“退却年代”,20世纪30年代是苏联历史上的“剥夺年代”。

1934年,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到苏联访问之后写下了《莫斯科日记》,书中写到:“目前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这是不可避免的。我丝毫不怀疑,世界更美好的未来是与苏联的胜利连在一起的。”

材料二他是一个精明的统治者,在驾驭政府与时代方面有无与伦比的胆略和才能,又由于他在内政方面的巨大建树和在与法西斯斗争中的不朽功绩,而被世人公认为同华盛顿、林肯相比肩的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是他,把美国人民从苦难和经济大萧条中拯救出来,扩大了中央政府的权力,首创干预经济生活的先例。

材料三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中国领导层看来,中国1977年全年的农业成就是不能满足本国需要的,其失误……在于农民缺乏努力工作和发挥积极性的动力。毛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尽管在类型上二者十分不同——来提高农业生产率。

——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材料一中的“退却年代”是指什么?你如何理解罗曼·罗兰所说苏联30年代“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

(2)材料二中的“他”对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突出贡献是什么?请用全球史观评价“他”的贡献。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三中前一种“组织方式”弊端的主要表现。以后一种“组织方式”为开端,我国的经济体制做出了怎样的政策调整?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