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人教新课标高二历史选修四第6单元第5课20世纪的科学伟人爱因斯坦同步练习题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20世纪最后一期的《时代》周刊评选出了一位“世纪人物”。《时代》周刊称他为“天才、政治难民、人道主义者、原子和宇宙谜的开启者”,他以其最伟大的思想和无与伦比的形象独占鳌头。这个世纪人物应是

A. Isaac Newton

B. C.R.Darwin  

C. T.A.Edison

D. Albert Einstein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下图是某部门为配合联合国“世界物理年”而制作的宣传画。图中人物曾被选为1945年年度人物,20世纪的世纪人物和1001~2000年的千年人物。图中人物受到如此推崇,主要原因之一是他

A. 制成了世界上第一架天文望远镜

B. 提出了物体运动三定律

C. 发明了互联网技术

D. 提出了相对论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爱因斯坦是历史上继牛顿之后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在1905年发表的五篇论文涉及分子动力论、相对论和量子理论,为日后的诸多技术奠定了基础。关于爱因斯坦孜孜不倦地探索科学的动机,正确的是

①财富

②名声

③好奇心

④科学的美

⑤研制原子弹

⑥创造神话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⑥

D. ②⑤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爱因斯坦在1933年3月28日主动向普鲁士科学院递交了辞呈。辞呈上写道:“鉴于德国目前的状况,我不得不放弃在普鲁士科学院的职务。”“德国目前的状况”主要指

A. 德国纳粹分子迫害犹太人

B. 德国科学研究的气氛不浓

C. 德国四分五裂的政治状况

D. 德国发生经济危机的现实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普朗克曾这样评论爱因斯坦的科学成就:“这个原理在物理世界上所引起的革命,只有哥白尼世界体系的引入才能与之相提并论。”文中的“这个原理”是

A. 相对论

B. 日心说

C. 量子假说

D. 万有引力定律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1921年,爱因斯坦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主要是为了表彰他

A. 深刻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B. 修正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论

C. 证明了空间、时间和质量都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无关

D. 在光电效应方面的突出成就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爱因斯坦超越了牛顿,取得了伟大的物理学研究成绩。这主要体现在他

A. 致力于防止核战争,为人类和平进步而呼吁

B. 对整个自然科学和哲学、文学艺术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C. 首先运用数学方法研究物理,奠定了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方向

D. 认为时空的变化和时空结构同物质的运动和状态密不可分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浩瀚长河中,诞生了许多科学成就,才使人类的物质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从经典力学到相对论的发展表明

①任何科学成就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发现

②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随着时代的前进而不断地发展

③人类开始从宏观世界深入微观世界认识客观规律

④科学发展是无止境的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爱因斯坦创立的相对论与牛顿力学的关系,比较准确的说法是

A. 前者否定了后者

B. 前者概括了后者

C. 前者继承了后者

D. 前者推翻了后者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题文)20世纪初,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的一场变革。它

A. 否定了经典力学体系

B. 打破了绝对时空观

C. 彻底解决了19世纪以来物理学面临的危机

D. 标志着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开始进入微观粒子世界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相对论的提出推动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依据是

①相对论从本质上修正了由狭隘经验建立起来的时空观

②相对论深刻地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③将牛顿力学概括在相对论力学之中

④将人类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开始从宏观世界深入到微观世界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③④

D. ②③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哥白尼、牛顿和爱因斯坦被称为近代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其理论的共同之处是

A. 得到了科学实验的验证

B. 改变了人类对自然世界的认知

C. 推动了技术的重大突破

D. 科学地概括出物质运动的规律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爱因斯坦获得诺贝尔奖来之不易。当时,有不少德国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威胁说,如果给相对论授奖,他们就要退回已获的奖章,结果评选委员会找到了一个办法,让爱因斯坦作为光电效应理论的建立者而得奖,相对论始终没有获得诺贝尔奖。以下对此事理解正确的是

A.人们对新生事物的认识都是一个极其艰难的过程,即使在以尊重真理为最高准则是科学界也不例外

B.说明当时的德国诺贝尔获奖者心胸都很狭窄

C.说明当时的德国诺贝尔获奖者都无法理解相对论

D.说明当时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既不理解相对论,也没有坚持真理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图是香港杜莎夫人蜡像馆展示的爱因斯坦蜡像,背景为他提出的“E=mc²”公式。人们展示他的蜡像主要是由于他:

A. 解释了光电效应

B. 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C. 发明了互联网技术

D. 制成了世界上第一架天文望远镜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电影《神话》是国内首部“穿越”题材影视作品,让历史人物蒙毅大将军和公主穿越古今。目前,人类实现“穿越时空”梦想的科学依据主要是

A. 相对论

B. 量子论

C. 牛顿力学

D. 太阳中心论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我们可以得出的正确认识是

A. 光速不是恒定不变的

B. 能量和速度无关

C. 时间不是绝对不变的

D. 空间和速度无关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下列对爱因斯坦的贡献表述有误的是

A. 爱因斯坦因光电效应研究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B. 爱因斯坦创立的相对论是人类认识自然过程中又一次质的飞跃

C. 在20世纪50年代成为了一名坚定的反战战士

D. 创立了“归纳一演绎”的科学研究方法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爱因斯坦说:“人只有献身社会,才能找出那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这句名言表明

①人生价值的实现必须有良好的社会环境

②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③①要实现社会价值必须先实现自我价值

④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是统一的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20世纪初,爱因斯坦从相对论出发,提出了著名的质量能量公式,为核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后来,美国首先研制了原子弹,并于1945年在日本广岛、长崎投放,平民伤亡惨重,爱因斯坦非常痛心。以上史实说明

A. 科学技术应用于战争,促进了人类和平

B. 科学技术推动了军事的发展,以暴制暴换取了和平

C. 科学研究的初衷有时与实际应用效果有较大偏差

D. 科学本身是客观的,不受任何利益集团左右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题文)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我不知道在别人看来,我是什么样的人;但在我自己看来,我不过就像是一个在海滨玩耍的小孩,为不时发现比寻常更为光滑的一块卵石或比寻常更为美丽的一片贝壳而沾沾自喜,而对于展现在我面前的浩瀚的真理的海洋,我还没有发现呢。

——牛顿临终遗言

材料2:有一次,一个美国记者问爱因斯坦关于他成功的秘诀。他回答:“早在1901年,我还是二十二岁的青年时,我已经发现了成功的公式。我可以把这公式的秘密告诉你,那就是A=X+Y+Z!A就是成功,X就是努力工作,Y是懂得休息,Z是少说废话!这公式对我有用,我想对许多人也是一样有用。”

材料3:德国著名的物理学家普朗克年轻时曾向他的老师表示要献身于理论物理学,老师劝他说:“年轻人,物理学是一门已经完成了的科学,不会再有多大的发展了,将一生献给这门学科,太可惜了。”19世纪物理学达到了巅峰状态,但其中也隐含着巨大的危机。海王星的发现显示了牛顿力学无比强大的理论威力,电磁学与力学的统一使物理学显示出一种形式上的完整,并被誉为“一座庄严雄伟的建筑体系和动人心弦的美丽的殿堂”。在人们的心目中,古典物理已经达到了近乎完美的程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2我们知道秘诀“A=X+Y+Z”使爱因斯坦成功,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爱因斯坦的伟大成就。

(2)你怎样理解材料3中普朗克的老师对他的告诫?“近乎完美”的古典物理学存在什么局限性?

(3)通过对以上材料的分析,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三位科学家给你带来了什么启示和动力。

 

二、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21. 难度:困难

(题文)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45年12月10日,在诺贝尔纪念宴会上,爱因斯坦发表了题为《赢得战争不等于赢得和平》的演讲,表达了科学家的道义责任。他说:“今天,参加过研制这种历史上最可怕、最危险的武器的物理学家,不说是犯罪,也是被同样的责任感所烦恼„„我们之所以曾经帮助创造这种新武器,是为了预防人类的敌人比我们先得到它„„但到目前为止,我们既没有和平的保证,也没有《大西洋宪章》所许诺的任何自由的保证。战争是赢得了,但和平却还没有。

材料二鉴于在未来的世界大战核武器肯定会被运用,而这类武器肯定会对人类的生存产生威胁,我们号召世界各国政府体会并公开宣布它们的目的不能发展成世界大战,而我们号召它们,因此在解决它们之间的任何争执时应该用和平手段。

我们将结束人类的生存呢,还是人类将结束战争?

——《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请回答:

(1)爱因斯坦最突出的物理学成就是什么?

(2)材料一中的“新武器”是指什么武器?爱因斯坦为什么说“参加过研制这个历史上最可怕、最危险的武器的物理学家,不说是犯罪,也是被同样的责任感所烦恼”?

(3)材料二中的宣言是在什么背景下发表的?说明了什么?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位太太从维特来,走得比光还要快;她有一天出门早,沿着相反的方向跑,却在头天晚上回来了。

——《一个时代的神话——爱因斯坦的一生》

材料二在1931年的一次采访中,爱因斯坦说:“我首先承认我的政治信念:国家是为人而设立的,不是人为国家而存在。这对科学也适用。有一些多年前的表述是由这样一些人作出的,在这些人看来人本身才具有最高的人类价值。……我相信国家的最重要使命就是要保护个人并使他有可能发展成一个创造性的人。”

——《一个时代的神话——爱因斯坦的一生》

材料三我从不追求舒适和奢侈的生活,说起来我还有点蔑视它。我对社会正义的激情常常使我开罪于人,而且我同样坚决反对任何不必要的束缚和人身依附。……我向来重视作为个体的人,我极端仇视暴力和党同伐异。综上所述,我是一个充满热情的和平主义者和军国主义反对者,拒绝任何种族主义,尽管它总是把它打扮成爱国主义。……我坚信社会地位和财物带来的特权不公平且败坏道德,过分夸张个人崇拜同样如此……我认同民主的理想,虽然我深知民主国家的痼疾……国家这个共同体的重要目标就是社会正义和对个人经济的保护。

——爱因斯坦《我的信仰声明》

(1)材料一用风趣的小诗形式揭示了爱因斯坦的哪一项科学成就?这一成就有什么重大影响?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爱因斯坦的主要观点,并简要评价爱因斯坦。

 

详细信息
23. 难度:困难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3年,爱因斯坦在为英国一刊物撰稿时写到“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如何使用它,它是给人赐福还是给人降祸,取决于人本身,而不是取决于工具。刀子对人生活是有用的,但是它能够用来杀人。……我们的惟一希望在于,拒绝任何有助于战争准备或战争意图的行为”。

材料二……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早在一百多年以前,马克思就说过:机器生产的发展要求自觉地应用自然科学。并且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学与生产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

现代科学技术正在经历着一场伟大的革命。近三十年来现代科学技术不只是在个别的科学理论上、个别的生产技术上获得了发展,也不只是有了一般意义上的进步和改革,而是几乎各门抖学技术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新的飞跃,产生了并且正在继续产生一系列新兴科学技术。……特别是由于电子计算机、控制论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正在迅速提高生产自动化的程度。同样数量的劳动力,在同样的劳动时间里,可以生产出比过去多几十倍几百倍的产品。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

——《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邓小平)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爱因斯坦对科学发展的重大贡献。

(2)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爱因斯坦和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的主要观点。

(3)爱因斯坦和邓小平在论述科学作用时的侧重点分别是什么?简要分析其成因。

(4)爱因斯坦作为伟大的科学家,邓小平作为伟大的政治家.两人在论述科学作用时的共同价值取向是什么?

 

详细信息
24. 难度:困难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皇家学会会长汤姆逊曾说:“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也许就是最伟大的成就。它不是发现一个孤岛。而是发现了新的科学思想的新大陆,”……1921年,爱因斯坦获得了诺贝尔奖,这奖来得相当不易。当时,有不少德国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威胁说,如果给相对论授奖,他们就要退回已经获得的奖章,结果评选委员会找到了一个办法,让爱因斯坦作为光电效应理论的建立者而得奖。

——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材料二一般公众,甚至许多当权的人都没有意识到使用核弹的战争究竟会引起怎样的后果。一般公众仍然用城市的毁灭来想像,据了解,新的核弹比旧的核弹有更大的威力,一颗原子弹能毁灭广岛,而一颗氢弹能毁灭像伦敦、纽约和莫斯科那样的大城市……我们向自己提出的问题应当是:采取怎样的措施来制止一场其结局对一切方面都必然是灾难的军事竞赛…。

——《罗素一一爱因斯坦宣言》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爱因斯坦获奖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爱因斯坦。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