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留下上述祖训的皇帝是 A.唐太宗 B.宋太祖 C.明太祖 D.清世宗
|
2. 难度:简单 | |
王国维说:“盖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材料反映的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特点是 A. 封建等级秩序森严 B. 中央集权尚未形成 C. 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D. 政治与血缘相结合
|
3. 难度:简单 | |
“它创立了一种以中央集权为主,辅以部分地方分权的新体制;它具有双重性,长期代表中央分驭地方,主要为中央收权兼替地方分留部分权力,所握权力大而不专。”“它”应该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行省制 D.内阁制
|
4. 难度:简单 | |
《明史》记载,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又仿宋制置殿阁大学士”,“成祖简翰林官直文渊阁,参预机务”,至仁宗而后,诸大学士“品位尊崇,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这表明,内阁 A. 在太祖时期正式建立 B. 在成祖时期开始参与国事 C. 成为朝廷的法定中央机构 D. 六部百司为大学士属官
|
5. 难度:简单 | |
赢政统一全国后说:“寡人以眇眇之身……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故制定了一系列的专有称谓,号称“皇帝”,自称“朕”,命令称“制”或“诏”,印称“玺”以上材料说明: ( ) A.皇权至高无上 B.赢政功绩极大 C.赢政决心效法先王 D.实行礼制
|
6. 难度:简单 | |
鉴于殷商孤立而亡的教训,周武王克商封国,把所灭国及空隙地带作为封地,授予同姓兄弟或姻姓亲信,让他们建立诸侯国。这些诸侯国不同于商代的帮国,开始成为该地域的次级“统治中心”。据此可知,分封制 A. 扩大了地方权力 B. 加强了中央集权 C. 巩固了西周统治 D. 瓦解了贵族政治体系
|
7. 难度:中等 | |
元朝在秦朝以来郡县制的基础上,实行行省制。关于这一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②是古代中央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 ③加强了中央集权 ④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③④
|
8. 难度:简单 | |
朱元璋在洪武十三年(1380年)精心设置了一套四辅官制度,以春夏秋冬四季分命其官,春官在春季任事,夏官在夏季任事。同时每季官又设立两到三人分别在上旬、中旬和下旬视事,以此类推。四辅官制度出现的背景最有可能是 A. 撤销中书省,永废丞相职任 B. 胡惟庸“内外诸司封事人奏,惟庸先视之” C. 票拟制度化 D. 司礼太监成为事实上的宰相
|
9. 难度:简单 | |
梁启超认为:“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之一的周朝革命,打破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周朝打破了“部落政治”的举措是 A.实行分封制 B.实行宗法制 C.实行禅让制 D.实行郡县制
|
10. 难度:简单 | |
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盖隐然执政之府也。材料中的“府”指的是( ) A.军机处 B.内阁 C.唐中书省 D.宋提点刑狱司
|
11. 难度:简单 | |
“东周时期,王朝软弱无力,封建主相互混战不绝。”这种现象之所以出现,主要是因为( ) A. 封建主的彼此猜疑 B. 分封制的固有弊端 C. 周天子的穷兵黩武 D. 东周时期的文化凋落
|
12. 难度:简单 | |
《史记·殷本纪》记载:“自仲丁以来,废适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比九世乱,于是诸侯莫朝。”材料表明,这一时期的商朝( ) A.外患不断,以致商王多次迁都 B.实行分封制,诸侯割据混战 C.王室内部为争夺王位,内乱不止 D.实行宗法制,有利于维护政治稳定
|
13. 难度:简单 | |
有学者认为隋唐时“三省长官都是丞相,互不隶属,共同对皇帝负责,从而有效地牵制了丞相的权力。”材料反映了 A.集体决策机制形成 B.三省之间相互牵制 C.早期民主思想产生 D.专制皇权有所削弱
|
14. 难度:简单 | |
下图是西安秦砖汉瓦博物馆收藏的一块砖,此砖正面以凸线划分为12个方格,每格内有一阳文秦篆,被推测为秦代遗物。砖文“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这一遗物印证了秦朝( ) A. 是大一统的王朝 B. 没有自然灾害 C. 人民的生活富裕 D. 社会安定团结
|
15. 难度:简单 | |
某历史著作中有如下的描述,其中被遮盖的应是 A. 兵部 B.枢密院 C.内阁 D.军机处
|
16. 难度:简单 | |
北京大学出台自主招生政策,拒招不孝敬长辈的学生。这不禁让人们想到了古代的“孝廉”。以孝廉为标准选拔人才的制度,始于汉代,在东汉成为求仕者的必由之途。这种制度是( ) A. 世官制 B. 察举制 C. 科举制 D. 八股取士
|
17. 难度:简单 | |
从图一到图二的变化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 大禹治水有功,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 B. 禹建立夏朝,成为中国历史上的首位帝王 C. 大禹功绩卓著,在历史上享有崇高威望 D. 原始社会被奴隶制王朝所取代
|
18. 难度:简单 | |
汉代颁行“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可分割王国的一部分土地成为列侯,由郡守统辖。其目的是 A. 壮大皇族力量 B. 保证列侯利益 C. 加强中央集权 D. 笼络王侯人心
|
19. 难度:简单 | |
历史学家钱穆认为:“秦汉以来的郡县制,到今天民国时代还存在。中国之永为一统一国,此项政治制度实贡献过其甚大之绩效。”郡县制能发挥这一作用,是因为 A. 能够消除地方割据 B. 提高了地方的行政效率 C. 郡县官吏由中央任免 D. 保证了官僚队伍的廉洁
|
20. 难度:中等 | |
中国古代地方管理制度在更替与演变中不断的进步,对中国政治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北宋王朝建立以后,吸取汉唐的历史经验,为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防止地方割据,采取了一系列以分权和制衡为中心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改革措施。 ——屈超立《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1)根据图一、图二,概括指出秦朝、汉初采取了哪些措施来管理地方?汉初实行的措施产生了什么后果,如何解决的? (2)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北宋在“以分权和制衡为中心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中采取的改革措施,并加以评价。 (3)结合所学知识,秦、汉、宋三代在地方管理上共同的趋向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