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天津市、杨村一中、宝坻一中等)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青铜器曾经被视为沟通人与神联系的重要中介物,但到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多转向实用,礼器的比例减少。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A. 生产力发展

B. 青铜技术水平提高

C. “礼崩乐坏”

D. 神学思想影响减弱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明朝嘉靖、万历年间,民间海外贸易兴起,中国海商的足迹几乎遍布东南亚各国。他们用瓷器、丝织品换取南洋的香料、药材和珠宝。在明朝的海外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出超地位。这说明明朝

A. 民间贸易地位远超朝贡贸易

B. 积极参与世界市场贸易

C. 始终坚持闭关锁国政策

D. 海外贸易一度发达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嘉庆四年正月初八日谕:各部院衙门文武大臣,各直省督抚藩臬,凡有奏事之责者,及军营带兵大臣等嗣后陈奏事件,俱应直达朕前,不许另有副封关会军机处。各部院文武大臣:亦不得将所奏之事,预先告知军机大臣。嘉庆发布该上谕的目的是

A. 协调军机处与其它部门的关系

B. 限制军机处的权力

C. 扩大军机处的权力

D. 准备废除军机处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从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这一发展变化反映的是

A. 官吏制度的演变

B. 地方制度的变迁

C. 军事制度的改变

D. 经济制度的改变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朱熹以从众、从俗的原则修改孔子推崇的礼义,不仅在思想领域,而且在行为领域占据了主导地位。这反映了朱熹的理学在当时

A. 开始走向生活化和世俗化

B. 成为统治地位官方哲学

C. 强调与传统儒学划清界线

D. 竭力维护君主专制统治

 

详细信息
6. 难度:困难

“欧洲人还借鉴中国的印刷术,造出了自己的活字印刷机,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这一叙述是

①历史规律

②客体历史

③主体化历史

④历史解释

A. ①③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西方学者伯尔曼说:古希腊罗马“幸存下来的东西”对西方文明的影响“仅仅占一小部分”;“1050年—1150年之前的欧洲与此后的欧洲之间却存在根本的断裂”。伯尔曼意在强调

A. 古希腊罗马文明孕育了西方近代民主政治

B. 1050年—1150年是欧洲历史发展的转型期

C. 近代欧洲文明与古希腊罗马文明没有延续性

D. 古希腊罗马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古罗马法学家说:“每个共同体为自己制定的法是它们自己的法,并且成为市民法。”这里的“市民法”是指罗马的

A. 自然法

B. 公民法

C. 自由法

D. 万民法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国家通过实施重商政策对经济进行全面控制;大力促进海外贸易,成立特许商业公司垄断贸易,制定进出口禁令或保护性关税促进本国制造业的发展;同时逐步清除阻碍国内贸易的种种中世纪羁绊,改变度量衡、币制和税收混乱局面,制定了一系列工业法规来规范生产。这些举措的实施是在

A. 15、16世纪的中国

B. 16、17世纪的英国

C. 18、19世纪的英国

D. 18、19世纪的美国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某些国家在某些历史发展阶段,代议制只是他们粉饰民主的一块幌子而已,他们是打着代议民主的招牌,而行专制独裁之实。”下列可以作为材料中观点的论据的是

A. 17世纪,英国颁布《权利法案》

B. 18世纪,美国制订1787年宪法

C. 19世纪,法国通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D. 19世纪,德国颁布《德意志帝国宪法》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1832年,《工厂法》通过,对工人的劳动安全、卫生、福利作了规定。1832年,重新分配下院名额,工业资本家取得政治权利。1842年,通过《矿业法》,禁止使用妇女和不满10岁的儿童从事井下劳动。1875年,出台第一部《住房法》,重点解决工厂宿舍及工人居住区的住房和环境问题。以上英国历史上的改革最能反映

A. 立足改善民生进行改革

B. 民主化进程大大加快

C. 工业革命推动社会变革

D. 开始推行福利国家政策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美国人民的幸运和政治精英的睿智在于他们总是恰如其分地达到了某种平衡。18世纪美国政治体制构建中直接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 确立资产阶级民主政体

B. 建立联邦制

C. 建立总统制共和政体

D. 保留奴隶制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辛亥革命前,梁启超说:“吾党做劝告开明工夫,未必不为彼党间接发生助力。彼党做预备革命军工夫,亦未必不为吾党间接生助力,此所谓相反而实相成。”它反映了

A. 梁启超实际上是辛亥革命的重要领导人

B. 革命派与立宪派的相互合作推动了辛亥革命

C. 革命派与立宪派斗争方式不同而目标相同

D. 梁启超认识到了国共两党合作的实效性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通过一场革命或许很可以实现推翻个人专制以及贪婪心和权势欲的压迫,但却决不能实现思维方式的真正改革。而新的偏见也正如镜子一样,将会成为驾驭缺少思想的广大人群的圈套。”对这一说法有经历体验,并为此而努力实践变革的历史人物是

A. 康德

B. 康有为

C. 孙中山

D. 陈独秀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据一个日本学者统计,从1912年到1936年,中国进口轻工业产品下降的幅度约有3/4,从占进口总额的一半多,下降到只有14%。这说明该时期

A. 日本轻工业生产与产品质量下降

B. 中国轻工业生产发展迅速

C.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持续快速发展

D. 日本与欧美国家在争夺中国市场中失利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新制度结构运作的实际效果取决于其运行其中的社会环境,良好的制度如果没有现实的社会支持率,是不可能变成现实的制度的。能够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A. 商鞅变法后,秦国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B. 光荣革命后,英国逐渐形成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

C. 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D. 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确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我们的国家现在是空前统一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迅速地改变了旧中国的面貌。祖国的更加美好的将来,正摆在我们的面前。”文中所述“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的标志是

A. 抗日战争的胜利

B. 新中国的成立

C. 三大改造的完成

D. 1954年宪法的颁布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1957年,毛泽东说“从外交政策和国与国的关系方面来讲,应该建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这是正确的。但是,……还有一个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问题。所以,不能把和平共处作为一个党的对外关系总路线。”材料中的外交思想所强调的是

A. 要区分党的外交政策与国家的外交政策

B. 加强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友好交往

C. 对外关系应该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对外政策应该依据时代变化而调整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①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②基辛格秘密访华,宣布美国总统即将访问中国。

③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④1971年,与中国建交国家达14个。

⑤1972年,与中国建交国家达17个。综合材料中的五个历史事件,你得出的结论是

A. 对美和解,促进了中国外交关系的发展

B. 中国国际地位提高,促进了中美关系的发展

C. 放弃意识形态分歧,推动了两大阵营的和解

D. 无私援助,推动了中国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友好发展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为争取把生产促上去,早日改变中美之间力量对比悬殊的状况,使中国在迈向强国的路上走得更快一点,让美国人再也不敢无视中国。1958年,毛泽东在南宁会议上对与会代表说“我就不信,搞建设比打仗还难。”为此,毛泽东发动了

A. 社会主义改造运动

B. 大生产运动

C. “大跃进”运动

D. “人民公社化”运动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从机耕退到人耕,确实感到可笑,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却高涨起来了。他们不惜出力出汗,也要把地种好。该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 进行生产互助合作运动

B. 开展三大改造运动

C. 推行家庭承包责任制

D. 实行农业集体化运动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1917年9月,列宁宣布“粮食垄断、面包配给制和普遍义务劳动制,在无产阶级国家手中是一种实行计算和监督的强有力的手段”。1918年夏,苏俄进入艰难困苦的国内战争时期。1919年初,苏维埃政权颁布了有关余粮收集制的法令。由此可知,列宁心中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

A. 为了战胜国内外敌人而采取的措施

B. 无产阶级管理国家的重要手段

C. 向资本主义暂时退却的过渡政策

D. 战争年代的特殊政策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1928—1929年,苏联与美国共签署了132个技术援助合同,涉及煤炭开采、汽车拖拉机制造、收音机和各种仪器的生产。“一五”计划期间,苏联建成的3个大型钢铁厂,都是美国和德国帮助建造的,其中一个是美国厂的翻版,工程浩大的第聂伯水电站,主要设备购自美国两家公司。这反映了

A. 苏联与美国等西方国家建立了全面合作友好关系

B. 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成功实现和平共处

C.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为苏联经济发展带来良好契机

D. 美国等西方国家为反法西斯对苏联实行经济援助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1934年,美国政府发行年息3.25厘的5亿国债,认购总数竟超额五倍。它主要说明了

A. 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困难

B. 广大民众对新政充满信心

C. 美国国债利息高收益丰厚

D. 人民共渡难关的爱国表现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1946年《布雷顿森林协定》正式生效,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对此,英国的态度是

A. 无奈参加

B. 积极支持

C. 拒绝加入

D. 强烈反对

 

二、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同年(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落入袁世凯手里。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历史必修1•

材料二:窃取大总统职位的袁世凯却梦想恢复帝制。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历史必修3•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

(1)材料一和材料二关于袁世凯获取临时大总统途径的叙述有何差别?你认为出现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革命党人同意让出政权,袁世凯则答应逼清帝退位并赞同实行“共和”。……袁世凯在得到南方革命党人同意让权的确切保证后,立即对清帝实行逼宫。授意段祺瑞等北洋将领联名通电,要求实行共和,否则,将率军进攻北京。(1912年)2月12日,清帝宣布接受优待条件,正式退位。……次日,袁世凯声明赞成“共和”,孙中山辞职。2月15日,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齐涛主编《中国通史教程•近代史卷》

(2)材料三与材料一、二的叙史角度有何不同?请以材料三为依据,评价袁世凯获取临时大总统的途径?

(3)综上,结合相关理论知识,你认为应该如何分析认定“袁世凯获取临时大总统的途径”这一问题?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88年,仅光绪皇帝的婚礼就耗资500万两白银,从1888年开始,慈禧又花费巨款、甚至挪用海军经费大规模整修颐和园。与此同时,慈禧太后还下令进行“三海”工程。颐和园工程和“三海”工程耗资巨大,大大加重了清政府的财政负担,从而给海军的建设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中国近代海军史》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如果慈禧太后不挪用海军军费,清政府能打赢甲午中日战争吗?说明理由。

材料二:甲午前夕英国的阿摩士庄厂……(将)世界最快、时速二十三海里的四千吨巡洋舰,奉献给这位中国“宰相”。英人知道李鸿章是内行,非买不可;鸿章也自知非买不可……举朝只有一个行家,余子碌碌,众口铄金,他就买不成了。结果这条船被日本买去,就变成后来日本的“吉野”号。

——《晚清七十年》

材料三:日本天皇为筹集资金购买“吉野”,甚至宣布自己从此到击败大清国,一日只吃一餐,皇太后捐出了自己的首饰,由于天皇的举动激起民众的民族自尊,使得民众踊跃捐献购买“吉野”,日本商人和民间发起了“‘吉野号’募捐会”,后来募集到的银两可以买三艘“吉野号”。半年后,日本政府把吉野开回了自己的港口。

——360百科·吉野号

(2)对比分析材料二、三,归纳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战败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四:除了“镇远”舰的护理管带杨用霖选择了比较军人化的“吞枪自杀”的自杀方式之外,包括北洋海军的最高指挥官——海军提督丁汝昌、“定远”舰管带刘步蟾、“镇远”舰管带林泰曾等一些海军主要将领,最后都是选择了“吞食鸦片”的自杀方式。这样的一种在全世界军人中都应该算做颇为罕见的自杀方式,令这些北洋海军主要将官的死亡,多少染上了一丝异样的色彩。

——《大历史的小切面——中国近代史的另类观察》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3)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你如何看待北洋海军高级将领的自杀行为?又如何认识其自杀的方式?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到18世纪中叶,世界上的几个地区——西欧的英国、中国的长江三角洲、日本——都出现了经济的繁荣发展,它们在许多方面体现了相同的特征。这些地区高产的农业带来了人口的显著增加,而人口的增加反过来刺激了生产的专门化,并使很多人可以脱离农业从事其他的手工劳动。

——《新全球史》

(1)材料一“相同特征”是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相同特征”对中英两国经济发展走向的影响。

材料二:从前习惯于做农活的工人们很快明白季节、日出日落和气候波动不再决定劳动日程了。相反,钟表、机器和车间创造了新的劳动节奏。……他们还要面对时时刻刻的严格监督,打个盹或是和同伴说句话都不行。车间经理催促男人、女人和孩子加紧生产,没有完成定额就要受到惩罚。

——《新全球史》

(2)材料二反映了当时生产劳动中出现了什么新现象?分析其出现的根本原因。

材料三:1800年,欧洲人口达10万的大城市仅有20座,西半球一座也没有。到1900年,欧洲和北美的大城市超过150座,有650万人口的伦敦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城市,接下来是420万人口的纽约,330万人口的巴黎和270万人口的柏林。

——《新全球史》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你能得出什么认识?

(4)请你为本小题拟一个主题。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