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人教版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选修四第六单元 第3课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课时训练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根据李四光的“构造体系”理论,新中国

A. 发现了中国第四纪冰川痕迹

B. 相继勘探到大庆、大港等油田

C. 组织了全国的地质普查工作

D. 攻克了地震预报的技术难题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李四光为现代化建设作出的最大贡献是

A. 为地质力学奠基

B. 创立蜓科化石鉴定的10条标准

C. 据地质学理论找到了一系列大油田

D. 对地震的生成和预测作了大量研究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下列不属于李四光为新中国的现代化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的是

A. 寻找铀矿资源,为发展国家核能事业作出了贡献

B. 利用爱因斯坦的理论为中国研制成功原子弹

C. 相继找到大庆油田等大油田,震惊世界,使中国摘掉了贫油国的帽子

D. 对地震的生成和预测作了大量研究,有效地加强了各种地质灾害的预测和预防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李四光是中国一位非常杰出的科学家,他很好地把地质学和力学相结合从而产生了一门新的学科,这一新兴学科具有很重要的应用价值,以下各项能反映这一学科应用价值的是

A. 为成昆铁路选线

B. 为攀枝花钢厂选址

C. 寻找铀矿资源

D. 发表《地质力学概论》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1948年,在第18届国际地质学会上,李四光就其地质力学作了学术报告,从而使地质力学这一新学科正式载入史册。他报告的题目是

A. 《地质力学的基础与方法》

B. 《地球表面形象变迁的主因》

C. 《地质力学概论》

D. 《新华夏海的起源》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要造船,就得有钢铁;要钢铁,就得靠采矿。我已经学了一年的采矿,但我现在认为,光会采矿是不行的。中国虽然地大物博,但是科学落后。如果我们自己不能找矿,将来就是给洋人当采矿工。”李四光发表这番谈话时,他正在

A. 日本留学

B. 英国留学

C. 国内任教

D. 英国讲学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1964年周恩来总理在第三届人大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第二个五年计划建设起来的大庆油田,是根据我国地质学家独创地质理论进行勘探而发现的。”这一“独创地质理论”还对以下哪一方面有重大贡献

A. 科化石鉴定

B. 冰川学

C. 地震的预测和预防

D. 古生物学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孙中山勉励学生时代的李四光要“努力学习,蔚为国用”。下列各项中,最能表明李四光践行了这句话的是

A. 以最优等成绩被清政府赐以“工科进士”

B. 编撰世界医药学宝典之一的《本草纲目》

C. 成功建造19世纪末中国最长的铁路大桥

D. 1950年春毅然归国服务于祖国的现代化建设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李四光以其独创的理论,不仅推翻了外国人的错误结论,还为中国的经济建设提供了能源保障。该理论是

A. 古生物学理论

B. 地质力学理论

C. 冰川学理论

D. 大陆漂移理论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李四光留学归来后,被清政府赐予“工科进士”,是由于他

A. 留学期间学习成绩优异

B. 留学期间获得了自然科学学士学位

C. 学习的是工程技术学科

D. 在“游学毕业生考试”中成绩优等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它的一条腿站在地质学方面,另一条腿站在力学方面。”这是对哪一学科领域特点的概括

A. 地质学

B. 微体生物学

C. 第四纪冰川学

D. 地质力学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2011年日本大地震引发海啸造成巨大损失再次引起人们对地震预报工作的重视。新中国成立后,李四光曾经对地震的生成和预测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他所依据的理论是

A. 板块构造理论

B. 地质力学理论

C. 地壳运动理论

D. 大陆漂移理论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李四光之所以被称为中国科技界的一面旗帜,是因为他

①三次留学都选择回国

②敢于挑战权威

③注重实践,用事实说话

④是地质力学的奠基人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孙中山勉励学生时代的李四光要“努力学习,蔚为国用”。下列各项中,最能表明李四光践行了这句话的是

A. 以最优等成绩被清政府赐以“工科进士”

B. 编撰世界医药学宝典之一的《本草纲目》

C. 成功建造19世纪末中国最长的铁路大桥

D. 1950年春毅然归国服务于祖国的现代化建设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李四光以其独创的理论,不仅推翻了外国人的错误结论,还为中国的经济建设提供了能源保障。该理论是

A. 冰川学理论

B. 古生物学理论

C. 石油地质理论

D. 大陆漂移理论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武昌起义后,李四光当选为实业部部长,袁世凯上台后,他辞官前往英国求学;新中国成立时,正在欧洲讲学考察的李四光辗转回到祖国,后出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部长。从这些经历可以看出李四光

①在研究学问的同时也关注政治

②始终把实现政治抱负放在首位

③怀有满腔的报国热忱

④发挥所学开拓新中国的地质事业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我国勘探部门能找到大庆油田、胜利油田等大油田,主要的依据是李四光的

A. 活化石研究成果

B. 地质力学理论

C. 第四纪冰川研究

D. 二项式定理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李四光是中国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科学家,他。

①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批进士

②留学过日本和英国

③提出中国存在第四纪冰川

④打破了“洋神话”,称中国不是“贫油国”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下列关于李四光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

②在1945年的《地质力学的基础和方法》一书中,正式提出“地质力学”这个名词

③发表了《地质力学概论》

④确定了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存在和科化石鉴定的10条标准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1948年李四光出席第18届国际地质学会,后留在英国讲学。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李四光十分高兴,他克服重重困难,于1950年春携夫人回到了祖国。李四光前后举动的巨大差异的原因是

A. 新中国的成立让他看到了科学发展和国家复兴的希望

B. 对自己政治地位的不满

C. 科学研究的需要

D. 英国政府的阻挠

 

二、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题文)材料一早在1922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布莱克威尔德在《中国和西伯利亚的石油资源》一文中,就提出了“中国贫油论”。多少年来,在国际上“权威”们的论断认为:“世界已知油田,大都在海相地层中,而中国大部分是陆相地层,因此,不可能储藏有工业开采价值的石油。”

材料二1954年,李四光应邀到石油管理总局作了题为“从大陆构造看我国石油勘探的远景”的报告,明确指出:“可以这样考虑:从东北平原起,通过渤海湾,到华北平原,再往南到两湖地区,可以做工作,先从新华夏系的旁边摸起,同时在覆盖地区着手摸底,物探、钻探都可以用上,看来是有意义的。”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对中国有没有石油的观点有何不同?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李四光对我国石油探测的贡献。

(3)综合以上材料,你得到什么认识?

 

三、单选题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题文)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为了寻找石油,美国的美孚石油公司曾耗资几百万美元在中国西北地区打了7口探井,后因收获甚微而离去。20世纪20年代初,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位教授在中国作了一番地质调查以后,发表文章,断言:“中国贫油。”

材料二1953年底,毛泽东和周恩来把李四光请到中南海,询问中国天然石油的前景如何,李四光分析了我国的地质条件,认为中国的陆地一定有石油,并指出“美国的失败,并不能证明中国没有石油可采”。

请回答:

(1)材料二中,毛泽东和周恩来把李四光请到中南海询问中国天然石油前景的背景是什么?

(2)李四光认为中国的陆地一定有石油的理论依据是什么?结合史实说明李四光观点的正确性。

(3)结合材料一、联系材料二,概括在李四光身上体现了一种怎样的精神?

 

四、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1913年,美国美孚石油公司组织调查团到中国的山东、河南、东北等地进行石油勘查,一无所获。据此,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埃蒙斯教授断言:“所有的产油层几乎毫无例外地都是海相地层或与海相地层密切相关的淡水地层。”随后,美国斯坦福大学地质学教授勃拉克韦尔德再次强调,中国没有新生代海相沉积,所以中国是贫油国。

材料2……李四光根据数十年来对地质力学的研究,从他建立的构造体系、特别是新华夏构造体系的特点,分析了我国的地质条件,说明中国的陆地一定有石油……根据他的建议,在松辽平原、华北平原开始了大规模的石油普查。从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勘探部门相继找到了大庆油田、大港油田、胜利油田、华北油田等大油田,在国家建设急需能源的时候,使滚滚石油冒了出来。

——张文杰《李四光推翻洋人的断言》

材料32009年10月26日,是中国科协的创始人之一、著名科学家李四光同志诞辰120周年。10月23日下午,纪念李四光诞辰120周年暨第十一次李四光地质科学奖颁奖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纪念他为新中国科技事业作出的开创性贡献。

——中国科协新闻网讯

请完成:

(1)材料1中美国教授断言中国“贫油”的依据是什么?结合材料2、3指出此错误论断是如何被推翻的。

(2)据材料3以及所学知识,指出李四光创立并应用了哪些新理论。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3)李四光身上具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秀品质?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