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岳麓版2018届高中历史必修二全套备课课时练习:第9课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有学者认为,“工业革命”这个词就常常用来描述从18世纪初至19世纪下半叶这段时期的发展。这是一场旷日持久的运动,但同时期的物质进步和社会动荡相结合又产生了激动人心的深刻变化。这些深刻变化包括

①西方国家阶级分化加剧

②城市化的进程明显加快

③垄断组织的产生和发展

④“福利国家”日渐完备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我们习惯上称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所开辟的时代分别为蒸汽时代电气时代。这样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机械特色不同

B建筑材料不同

C主要动力不同

D交通工具不同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资本主义时代的经济革命和政治革命都是由英国来担任领跑者,而且都是从英国扩展到欧洲大陆和美国,后来再扩展到世界其他地区。这一发展历程的实质是

A. 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

B.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推动下的社会革命

C. 世界由和平走向战争再由战争走向和平的过程

D. 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的斗争扩展的过程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史学家在查阅19世纪中期的一些文献,发现热气、臭气、烟气、毒气等字眼都是描写城市环境最为常见的词汇。该城市最有可能是

A.伦敦  B.北京  C.莫斯科  D.东京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2010420日,英国石油公司所属墨西哥湾钻井平台深水地平线的爆炸引发了数十年来最广为人知的一次石油泄漏事故。此类石油泄漏事件在历史上也曾多次出现,最早可能出现于    (     )

A.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B.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C. 二战后初期    D. 20世纪70年代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先生指出:先行工业化国家在19世纪后期就已经转入现代增长模式。这里的现代增长模式包括

依靠资本原始积累发展  依靠科技发展

依靠殖民扩张          依靠调整生产组织形式

A①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②④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19世纪90年代起,德国出现了建立巨型企业的趋势。到20世纪初,占全国企业总数0. 9%3万多家大型企业占有3 / 4以上的蒸汽动力和电力,其中586家巨型企业几乎占有蒸汽动力和电力总数的1/3。上述现象说明

A. 军国主义政策推动生产走向集中    B. 能源革新成为生产集中的主要动力

C. 生产集中有利于新兴工业的发展    D. 生产集中根本改变了轻重工业比例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被誉为近代经济学之父的亚当斯密在其出版于1759年的《道德情操论》中指出: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风险的。作者当时担心的主要问题是

A. 工人捣毁机器,进行罢工斗争

B. 贫富悬殊扩大,威胁社会稳定

C. 经济危机发生,经济进入滞涨状态

D. 垄断组织出现,中小企业破产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指出:“尽管有这些(关税)保护措施,大工业仍然竞争普遍化了,大工业创造了交通工具……把所有的资本都变成为工业资本,从而使流通加速,资本集中”;“它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对此最恰当的理解是

A. 关税保护阻碍不了资本主义竞争

B. 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C. 交通工具扩大了工业文明的影响

D. 自由竞争增强了工业资本的流通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有国外学者说,如果世界结束于1820年,一部此前300年全球经济史的主体就会是东亚;只有结尾的简短一章可能提到遥远的大西洋沿岸。大西洋沿岸可能被提及的主要原因是

A. 新航路开辟扩大了世界贸易

B. 西方早期殖民扩张扩大了资本原始积累

C. 工业革命使欧洲迅速崛起

D. 第二次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下图为19世纪晚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该时期 

A.英国开始确立海上霸主地位         B.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C.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D.世界贸易走向体系化、制度化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19世纪下半叶,西欧的工人享有普遍的繁荣和不断提高的生活水平,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在1850—1913年间,英国和法国的实际工资几乎增加了1倍。出现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是(   )

A.福利国家制度建立和完善   

B.生产力极大提高,社会矛盾得到解决

C.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开始分裂为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   

D.海外投资带来巨额利润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据《欧洲家庭史》记载,在19世纪的西欧,父母——子女组合,看起来已是主要的家庭组群。但是当各自走出家外谋生后,所有孩子就离开父母的家。同时,曾是普遍现象的生产性家庭单位现今成为例外了没有生产职能的家庭便成为一种众多的现象。这反映了(    )

工业革命引起家庭职能的变化              雇佣劳动制促进人口流动

封建经济解体,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增多      年轻人独立意识增强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下表是1843年,创办和主编医学杂志《柳叶刀》的医疗改革者托马斯·维克利对这一年不同地区不同人员死亡的平均年龄的统计结果

对上面表格解读正确的是

A. 农业地区的国家福利制度、措施比工业地区完善

B. 农业地区的医疗水平比工业地区先进

C. 有助于全面了解工业革命的影响

D. 以农业经济为主的环境更适合人类的生产、生活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某报纸曾刊登了这样一则消息:“那时,六大公司统治着德国化学工业市场,它们组成两大集团……此后不久,它又吞并了两大独立的公司。”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来看,这段材料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 化学工业发展迅速

B. 工业生产竞争日趋激烈

C. 垄断组织形成并不断扩大

D. 工厂的规模不断扩大

 

详细信息
16. 难度:困难

19世纪英国“棉都”曼彻斯特“是做赚钱生意的地方……从这肮脏的下水道流出人类勤奋的洪流,肥沃着整个的世界,从这油腻的阴沟中流出纯质的金子。人性在这里发展的最完备,也最粗野;文明在这里创造奇迹,文明人几乎退回去变成野蛮。”对此材料理解最为全面的是

A. 公共设施尚不完善    B. 人民素质有待提高

C. 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D. 工业革命带来双重影响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在1763-1871年的一个多世纪里,英国不仅在西方而且在整个世界的善事与恶行中都扮演了主角。从文明史观的角度看,材料中的善事主要指 (  )

A.进一步加强世界联系      B.传播工业文明的成果

C.推动近代工业的兴起      D.为世界各地提供商品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被誉为近代经济学之父的亚当斯密在其出版于1759年的《道德情操论》中指出: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风险的。作者当时担心的主要问题是

A. 工人捣毁机器,进行罢工斗争

B. 贫富悬殊扩大,威胁社会稳定

C. 经济危机发生,经济进入滞涨状态

D. 垄断组织出现,中小企业破产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商业革命在几个方面有助于工业革命的开展,材料中的几个方面在欧洲直接体现为

广阔的市场  必备的资金  充足的劳动力

A. ①②③      B. ①②      C. ①③      D. ②③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王觉非主编的《英国近代史》载:从西至东,从北至南……机械装置遍及四方,世界获得了一种新的动力,一个时代的风气如新世界的大河汹涌奔腾,不可阻挡。材料描述的现象与下列哪一历史人物的贡献密切相关

A. 牛顿    B. 爱迪生    C. 哈格里夫斯    D. 瓦特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观察右边的示意图。引起1760年以后图示棉花输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棉纺织业中手工工场大量建立

B. 棉纺织业逐步采用大机器生产

C. 轮船、火车等交通工具的采用

D. 海外市场的不断扩大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根据对英国南哈姆斯18个教区手工业者情况的调查,那里在1850年由鞋匠、木匠、石匠、铁匠、水轮工、茅屋工共计238人,到1910年降至118人。出现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 机械化和工厂化的冲击    B. 人口流动的频繁

C. 圈地运动和农业革命    D.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19世纪欧洲男子着装发生了很大变化,宫廷贵族装饰过于奢靡繁琐的服装被舍弃,便于工作和运动的舒适、简便的男装流行起来,还出现了以大众为销售对象的成衣,时装不再是上流社会的专利。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不包括

A.机器生产需要简便的工作服装     B.资产阶级革命打击了封建贵族

C.工业化造成服装的大批量生产     D.工业革命导致了社会的贫困化

 

二、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24. 难度:困难

在史学研究中,人们对同一历史事件由于不同的史观,如革命史观、唯物史观、全球史观、欧洲中心史观等等,就会产生不同的认识,关于工业革命起因的研究即为一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欧洲不是靠自身的经济力量而兴起的,当然也不能归因于欧洲的理性、制度、创新精神、技术、地理——简言之,种族的特殊性。我们将会看到,欧洲兴起的工业革命……是分沾了亚洲的生产、市场和贸易的好处——简言之,从亚洲在世界经济中的支配地位中谋取好处。欧洲从亚洲的悲伤往上爬,然后暂时站在了亚洲的肩膀上。

——弗兰克《白银资本》

材料二“生态缓解”这一概念,在波梅兰茨的用法中,指的是英国从新大陆获得大量土地密集的产品(如糖和棉花),从而缓解了英国自身的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因为食品、燃料、纤维和建筑材料这四项必需品均要占用土地来生产,当纺织机械的革命新增加了对于棉花纤维的需求后,必然相应减少了食品、燃料和建筑材料所能占用的土地,从而提高了食品和燃料的价格。当食品和燃料的价格高于工资后,纺织业的技术革新也无法使工业革命持续下去,因为此时更多的土地和人力必须投入到四项必需品的生产中去,可见,孤立的技术革新无法形成持续的工业革命。美洲新大陆提供的“生态缓解”是英国工业革命的关键因素。

——崔之元《生态缓解、奴隶制与英国工业革命》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欧洲经济力量兴起的因素,“欧洲从亚洲的悲伤往上爬”又是通过什么途径?

(2)概括材料二中美洲大陆的“生态缓解”为英国工业革命提供的有利条件。

(3)材料一、二主要体现了哪种史观?这种史观在认识工业革命的起因上有何特点?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第二次工业革命促成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70年前后,所有的工业都受到科学的影响。……大量生产的两种主要方法是在美国发展起来的,第一种方法是制造标准的、可互换的零件,然后以少量的手工劳动把这些零件装配成完整的单位……第二种方法出现于20世纪初,是设计出装配线……在美国,农业机械的发明也得到了促进……与这些新机械同样重要的是高粮仓、罐头食品制造厂、冷藏车、船和迅速的运输工具,它们导致一个不仅提供工业成品、也提供农业成品的世界市场。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材料二资本主义国家将资本输出作为金融资本对外扩张的重要手段,从而加速了资本的跨国流动,发展起国际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形成世界性的金融资本体系。

——刘金源等《全球化进程中的反全球化运动》

材料三在金字塔顶端的是少数几个欧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其底端是处于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广大亚非拉美落后国家。这时,世界上形成了两大类国家:一类是几个欧美资本主义工业制成品生产国,另一类是以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主的农矿业生产国。

——千枝松《科技革命与国际分工》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说明19世纪晚期,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及流通方面有怎样的进步?

(2)依据材料二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在促进世界市场发展方面有什么新进展?

(3)依据材料三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了怎样的国际分工?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积极意义和消极影响?请据此为我国当前合理参与全球化竞争提两条有益的建议。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