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江苏省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四第五单元 无产阶级革命家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马克思完成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伟大转变,是在

A. 波恩大学和柏林大学学习期间

B. 法国巴黎主编《德法年鉴》期间

C. 1848年欧洲革命期间

D. 伦敦定居期间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恩格斯说:“一方面由于无产阶级不满情绪的增长,另一方面由于他们力量的壮大,产业革命便孕育着一个无产阶级来进行的社会革命。”这表明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最基本前提是

A. 工业革命的深入使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同时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端也日益暴露

B. 以三大工人运动为标志,无产阶级已作为一支独立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C.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继承了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

D. 马克思、恩格斯参加革命实践,同工人保持密切联系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图中的情景可能出现的时间是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新莱茵报》编辑部工作的情景

A. 19世纪20年代

B. 19世纪30年代

C. 19世纪40年代

D. 19世纪50年代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马克思之所以被称为第一国际的灵魂,原因不包括

A. 马克思领导了协会的行动

B. 马克思为第一国际起草了《成立宣言》

C. 马克思始终是第一国际的领袖

D. 马克思给“国际工人协会”命名为第一国际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列宁说:欧洲无产阶级可以说,它的科学是由两位学者和战士创造的,他们的关系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下列著作中属于马克思和恩格斯“伟大合作”的成果有

①《社会契约论》

②《共产党宣言》

③《论法的精神》

④《资本论》

A. 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资本论》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它对马克思主义的最大意义在于

A. 《资本论》是政治经济学的一次革命

B. 《资本论》从经济学角度充分论证了社会主义学说的科学性

C. 《资本论》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

D. 作为马克思的最后著作,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英国宪章运动期间,在英国纺织中心深入研究英国社会状况的是

A. 马克思

B. 恩格斯

C. 欧文

D. 傅立叶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在革命工作中,恩格斯给予马克思无私的支持。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提供经济援助以保证马克思有充足的时间和财力从事革命理论研究

B. 替马克思为报刊撰稿,从不署自己的名字

C. 为便于照顾马克思,将马克思一家从巴黎接到伦敦

D. 给马克思提供自己研究的第一手资料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能够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主要是由于

A. 进行了长期的革命实践和理论研究

B. 继承了人类优秀文化成果

C. 具有广博的知识

D. 深入研究了资本主义社会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独自担负起国际工人运动任务的表现不包括

A. 与各国工人政党领导者通信、面谈,在思想上启迪帮助新成长起来的革命领袖

B. 随着资本主义发展,适时指导各国的工人运动

C. 创立第二国际并要求各国工人政党成为第二国际的支部

D. 在理论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题文)列宁为在俄国建立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思想上和组织上做的准备是(  )

A. 发表《四月提纲》

B. 创办《火星报》

C. 著述《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

D. 著述《国家与革命》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转化为统治阶级,争得民生。”第一次成功实践了这一观点的是

A. 第一国际

B. 巴黎公社

C. 俄国十月革命

D. 新中国建立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下列各项最符合十月革命后俄国人民首要愿望的是

A. 退出一战

B. 反击外来武装干涉

C. 将首都迁到莫斯科

D. 镇压国内叛乱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列宁在领导俄国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其表现之一是

A. 探索出了一条在落后国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

B. 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

C. 指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的推动作用

D. 提出了完整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列宁是影响整个20世纪世界历史的人物,他的英名和事业为人民永远铭记。在他的事业中,最突出的是

A. 创立了俄国的无产阶级政党

B. 缔造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C. 开创了俄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D. 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毛泽东去安源》是著名的红色经典油画(如图)。毛泽东当年去安源主要是为了

A. 创建党的早期组织

B. 发动工人运动

C. 培养农民骨干

D. 开展土地革命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针对党内“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毛泽东撰写《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等著述,作出了肯定的回答。毛泽东所说的红色政权,最先建立的是

A. 中央革命根据地

B.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 川陕革命根据地

D. 川陕甘革命根据地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遵义会议后,红军攻克娄山关,毛泽东填写了《忆秦娥·娄山关》一词: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对这一词句的理解,最贴近其历史寓意的是

A. 遵义会议后,红军长征从此一路坦途

B. 遵义会议,中国革命经历了生死攸关的转折

C. 中国革命在此前彻底失败,必须从头再来

D. 革命道路漫长而艰巨,前途不容乐观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古曰:“诗言志”。作为20世纪巨人的毛泽东,他所创作的绝大多数诗篇都与他的政治理想和抱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1966年6月毛泽东在七律《有所思》中写道:凭阑静听潇潇雨,故国人民有所思。诗文中的“有所思”主要是指

A. 如何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

B.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怎样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 如何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

D. 如何防止资本主义复辟和维护中国共产党的纯洁性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毛泽东思想中为后来的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奠定基础的有:

①在人民日常政治生活中,实行“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

②在经济生活中,实行“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

③在与民主党派关系上,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④在文化上,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④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20世纪30年代,邓小平的政治生涯遇到第一次磨难,受到中共临时中央的“最后严重警告”,主要是由于他

A. 执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

B. 反对“左”倾教条主义者对毛泽东的排挤

C. 反对放弃根据地,实行战略转移

D. 赞成取消“左”倾错误领导人的军事指挥权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下图是一张粟裕、邓小平、刘伯承、陈毅、谭震林五人的合影,这张照片最有可能摄于

A. 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时期

B. 抗日战争反攻时期

C.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时期

D. 解放军发动淮海战役时期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成为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在思想路线方面的突出贡献是

A. 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方针

B. 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

C. 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 结束了“文化大革命”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1985年邓小平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其本质含义是(  

A、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B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C、改变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

D、改革不适应经济发展的管理体制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不断探索,执政能力不断提高。这体现在(    )    

七届二中全会解决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  北戴河会议通过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的决议  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  中国十三大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      D. ③④

 

二、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香港《明报》1999年10月2日报道:19世纪唯物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家马克思,以凌厉后劲压倒科学家爱因斯坦,在英国广播公司(BBC)的千禧年最伟大思想家选举中胜出。

材料二在上个世纪末所举行的一次关于俄罗斯“世纪风云人物”的民意调查中,列宁名列榜首,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风云人物。

材料三1980年8月,邓小平在回答意大利记者奥琳爱娜·法拉奇提问时,对毛泽东作了这样的评价:毛泽东一生中大部分时间是做了非常好的事情的,他多次从危机中把党和国家挽救出来。没有毛泽东,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毛泽东最伟大的功绩是把马列主义的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结合起来,指出了中国夺取革命胜利的道路。

请回答:

(1)马克思跃居英国广播公司评出的千禧年最伟大思想家排名的榜首,主要是因为他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哪些贡献?

(2)请你说说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后至列宁主义诞生之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蓬勃开展的概况。

(3)请列出列宁成为20世纪最重要人物的原因。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邓小平这段话的史实根据。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

——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

材料三凡是毛主席做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1977年2月7日《人民日报》社论

材料四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邓小平

请回答:

(1)材料一的图一的创立者是谁?它的发表有何意义?

(2)材料一的图二是什么事件?其指导理论是什么?

(3)结合材料二分析材料三中“两个凡是”思想的错误本质。

(4)材料二和材料四思想的共同点是什么?以邓小平、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又是如何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填写下表:

 

人物

理论贡献

革命实践成果

 

 

 

(1)

领导国际工人运动

 

 

 

(2)

 

(3)

 

 

毛泽东思想

 

(4)

 

 

 

(5)

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伴随着工业文明的扩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得到丰富,它促使社会主义从理想变成了现实,从一国走向了多国。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指出马克思在1848年和1867年的主要理论建树(著作)。

(2)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先后推行了哪些经济政策?分别说明当时推行这些政策的必要性。

(3)邓小平被称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1978年他在为统一人们思想和理论探索方面做出了哪些贡献?为什么说邓小平1992年的南方谈话是改革开放的第二次宣言?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历史证明我们以及那些与我们抱有同样想法的人都是错误的。历史指出:在那个时候,欧洲大陆的经济形态,还没有成熟到可以废弃资本主义的生产,经济革命证明了这一点。自1848年以来,经济革命席卷了欧洲大陆……大工业第一次真正确立起来……这个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在1848年,还是很有发展能力的。

——恩格斯《法兰西阶级斗争》序言

材料二(20年代的党纲指出)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中国共产党彻底断绝同资产阶级黄色知识分子阶层及其他类似党派的一切联系。(中共七大指出)新中国不可能也不应该是旧式的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但也不可能直接成为社会主义国家。新中国应该是一个在工人阶级领导下、以全国绝大多数人民为基础的统一战线的各革命阶级民主联盟的国家,即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制度

——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材料三革命导师……并不认为自己提出的理论是已经完成的绝对真理或“顶峰”,可以不接受实践检验……他们处处时时用实践检验自己的理论、论断、指示,他们从不允许别人把他们的言论当作“圣经”来崇拜

——邓小平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恩格斯所说的“错误的想法”指什么?为什么说这种想法在当时是“错误的”?

(2)据材料二分析,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依靠的力量和革命目标的认识上发生了哪些变化?

(3)材料三中邓小平的话是针对什么说的?其基本含义是什么?

(4)恩格斯、毛泽东、邓小平建立革命理论的依据是什么?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