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单元检测:第五单元无产阶级革命家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小明在翻看爷爷的皮箱时,发现一本旧版的《共产党宣言》最后几页残缺,请推测一下这几页的内容最有可能是

A. 热情歌颂了巴黎公社的革命首创精神

B. 工人阶级政权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C. 工业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共同反封建

D. 昭示了政党在革命中的核心地位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列宁称马克思、恩格斯是“19世纪人类最先进国家中三种主要思潮的继承人和天才完成者”。这三种主要思潮来源于哪三个国家

A. 英、法、美

B. 英、美、德

C. 英、法、德

D. 法、美、德

 

二、null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1848年,世界上一种新的社会主义理论诞生,被誉为“沐浴全世界工人的阳光”,这种理论诞生的标志是

A. 《人权宣言》的颁布

B.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C. 巴黎公社的建立

D. 十月革命的胜利

 

三、单选题
详细信息
4. 难度:困难

《共产党宣言》一书从出版至今已有160多年。目前这本书在全球范围内已被翻译成200多种文字,出版了300多种版本,起码出版过1000次以上,成为全球公认的“使用最广的社会政治文献”。它被称为能够解决世界麻烦的重要武器,主要依据是它

A. 提出了解决资本主义危机的方法

B. 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C. 开创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模式

D. 指导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1848年德国三月革命爆发后,马克思和恩格斯一起回德国参加革命。在这期间,他们共同创办了“民主派机关报”,它是

A. 《新莱茵报》

B. 《莱茵报》

C. 《泰晤士报》

D. 《新青年》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2012年1月9日,韩国的某报纸发表报道,称在看不到尽头的经济萧条和国际金融危机中,马克思再次在韩国受到关注。这主要是由于马克思

A. 对巴黎公社运动的精心指导

B. 对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指导

C. 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刻剖析

D. 对俄国十月革命的精确预言

 

详细信息
7. 难度:困难

小明是一位集邮爱好者,下面是他收集的两枚邮票,关于两枚邮票所纪念的人物和事件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 二者之间没有任何关系

B. 前者直接领导了该事件

C. 前者的理论直接指导了该事件

D. 事件丰富了前者的理论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下图为油画《恩格斯和马克思在一起》。马、恩的合作被后人称为人类“最伟大的合作”,下列革命理论和实践不属于两人共同完成的是

A. 改造正义者同盟

B. 写作《共产党宣言》

C. 完成《资本论》的全部整理工作

D. 参加1848年欧洲(德国)革命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列宁说:沙皇政府已经腐朽了,一推就倒,我们可以从上面跨越过去的原因中最全面的是

A. 俄国的国内矛盾变得异常尖锐突出

B. 俄国基本上还是一个农业国

C. 半封建的农奴制残余依然存在

D.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缓慢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在《极端的年代》中写道:“这一事件产生的实际后果,远比1789年更为深远……(它们)都建立于众人共享的价值观念及希望,也就是启蒙时代和革命时代的意义。”“这一事件”是指

A. 俄国十月革命

B. 俄国二月革命

C. 巴黎公社

D. 空想社会主义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1919年1月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的《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一文写道:“1917年俄国的革命,不独是俄国人心变动的显兆,实是二十世纪全世界人类普遍心理变动的显兆。”“俄国的革命,不过是使天下惊秋的一片桐叶罢了。”这段材料意在说明

A. 二月革命结束了俄国的沙皇专制时代

B. 十月革命将无产阶级专政变成了现实

C. 十月革命将给中国革命带来新的希望

D. 社会主义革命已成为世界发展的主潮流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1922年在庆祝苏联成立的活动中,一个农民兴高采烈地对身边的伙伴说今年的粮食丰收了,他在交纳了粮食税后还剩下不少的余粮。按照当时规定,这些余粮

A. 全部上缴国家

B. 只能由政府收购

C. 必须限量交易

D. 农民可以自由支配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1964年10月2日晚上,在首都人民大会堂首次隆重上演由三千多人演出的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其中第二场的主题是“星火燎原”,下列评论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 舞蹈《秋收起义》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重心由城市到农村的转换过程

B. 歌曲《星星之火》标志着毛泽东思想成熟并成为我党的指导思想

C. 舞蹈《井冈山会师》的发生地点是中国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D. 歌舞《打土豪分田地》反映出中国共产党领导武装革命的力量源泉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毛泽东著名的词句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抒发了博大的胸襟和远大的抱负。这首《沁园春雪》写于1936年。此时,中国工农红军(    )

A.开创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粉碎国民党的三次军事围剿

C.开赴抗日战争的前线

D.胜利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历史学家眼里的毛泽东》中记载:红一方面军将士的浴血奋战,中央高层的开明、务实,与各部队首长强烈要求改变被动行军等意见,以及实现了不流血式地改组中央和军事指挥机构,是会议成功的诸要素。以下对该会议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提出了中共民主革命纲领

B.确立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C.标志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

D.为新中国成立奠定了组织基础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1963年,毛泽东在一首词中表达了这样一种思想: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下列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

A.这反映了毛泽东同志急于求成的倾思想

B.受此影响,中共中央立即决定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

C.受此影响,中共中央提出了倾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D.受此影响,中共中央发起了大跃进运动,力争赶英超美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这幅《双猫图》是著名画家陈莲涛专为邓小平所画,曾长期挂在邓小平的办公室内。一只猫毛色雪白、茸毛轻柔,另一只猫毛色乌黑、黑里透亮。画的上方,是几行遒劲苍老的题词:“不管白猫黑猫,会捉老鼠就是好猫。”它生动形象地反映了邓小平怎样的思想精髓

A.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 “一国两制”、祖国统一

D.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1977年邓小平重新恢复工作后,在科教文化领域进行大力整顿,其主要内容包括

①提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②恢复全国高等学校统一考试招生制度

③1978年初召开全国科学大会

④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认为:“小农的经济行为,绝非西方社会一般人心目中那样懒惰、愚昧,或没有理性。事实上,他是一个在传统农业的范畴内,有进取精神并对资源能作最适度运用的人。”按照其观点,可能对下列哪一历史事件评价相对较高

A. 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

B. 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

C. 苏联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

D. 中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始终有你》主题曲,感情真挚,脍炙人口,一经问世便迅速响彻华夏大地。歌中唱道:“明艳紫荆风中争胜,找对了路径,花瓣开的繁荣。”其中“找对了路径”意指

A. 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光复

B. 上海世博会喜迎八方宾朋

C. “一国两制”下喜庆香港回归

D. 澳门回归宣告西方殖民统治结束

 

四、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21. 难度:困难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由于最近二十五年来大工业已有很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实际经验,而后来尤其是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特别是公社已经证明:“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其次,很明显,对于社会主义文献所做的批判在今天看来是不完全的,因为这一批判只包括到1847年为止……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

材料二“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传统社会主义思想,列宁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坚持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到1921年,列宁经过反思,认识到在一个小农占优势的国家里,不能直接过渡,而只能迂回过渡。……如果一个国家大工业占优势,或者即使不占优势,但是十分发达,而且农业中的大生产也很发达,那么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是可能的。否则,就不可能。如果硬要过渡,只能碰得头破血流。”

——《列宁晚年社会主义思想的三重涵义》

材料三“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两者都是经济手段。”

——邓小平“南方谈话”

(1)材料一中的“纲领”发表于什么时间?作者认为导致“纲领有些地方过时”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材料二中的“迂回过渡”指的是什么政策?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列宁为什么放弃“直接过渡”而转向“迂回过渡”?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邓小平讲话的基本思想并指出其重大意义。在发展经济的问题上,列宁和邓小平对马、恩的主张有何类似的发展与突破?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人物对社会现象的分析、认识体现了怎样的共同精神品质?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哲人们认为,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和图片,回答问题:

材料一孙中山手书

材料二全国都堆满了干柴,很快就会燃烧成烈火。……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即的一种空的东西。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正是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之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材料三

(1)材料一中的图1孙中山所写的“世界潮流”指的是什么?依据材料一中的图2指出,20世纪初,孙中山提出了什么重要思想?这一思想的提出和发展对中国革命运动的发展有何历史作用?

(2)材料二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在井冈山时期、延安时期他先后提出了哪两大理论?

(3)在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了什么重要理论?十年后,他“南方谈话”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4)综合三则材料,概括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理论成果的共同特点。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