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安徽省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二历史开学测考试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诸子百家的思想中,在统治人民的方法上区别最大的是(  )

①孟子        ②墨子        ③庄子           ④韩非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我只在世上匆匆一游,把一切欢快都紧抓在手,心所不满的就把它扔掉,从我溜开的就让它溜走。 我只是追求、实现、再追求,我一生用猛力奔腾驰骤,……愚人才目光向彼岸闪烁,想象着有同类住在天国;……何须去到永恒中漫步!认识到了的就径直抓住。前进中会有苦乐悲欢,任何时候都不满足。歌德(1749—1832年)的这段诗句(   )

标志着人文主义的兴起          引领了自由平等的思潮

体现了现代主义的特征          反映了求真务实的风貌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主其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结果是‘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零零碎碎的。是零买的,不是批发的。”材料可能是

A.维新派批判洋务运动                 B.革命派批判维新变法

C.义和团批判维新                     D.新文化运动批判辛亥革命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1935年8月,中华民国教育部发布《第一批简体字表》,同时公布《推行简体字办法》,但未能推行;1956年1月,新中国通过了《关于公布汉字简化方案的决议》。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 前者促进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B. 后者标志着新民主主义教育的建立

C. 二者都迎合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

D. 二者都是为了扫除文盲,提升国民素质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他承认人为万物尺度,同时认为是理性而非感觉才是人最重要的品质。反对真理的相对性,他认为人们能够发现独立于人类欲望之正确和公平的恒久原则。在教育方法上,他反对死记硬背,而是不断地提出问题让人们去思考。”下列选项属于材料中“他”主张的是

A. 人的感觉是万物尺度

B. 教育使人认识美德

C. 人非达到目的工具

D. 法律是理性的体现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有学者认为,明清之际的中国思想界,“以复古开新的模式完成了集古代思想之大成。”所谓“复古开新”,主要体现在

①先秦民本观念复兴

②工商皆本思想提出

③君主专制受到批判

④经世致用思潮形成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曾任侍读学士的恽毓鼎在1917年2月8日的日记中记述:“况宣统之季,构乱之奸徒,煽乱之报馆,议和逊位之奸谋,皆聚于此。清室之亡,实亡于上海。”这表明

A. 上海成为民主革命的发源地    B. 新闻出版自由得到充分保障

C. 社会舆论推动了民主化进程    D. 辛亥革命后中国政局不稳定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京帅同文馆开办之际,前门大街贴出了对联:诡计本多端,使小朝廷设同文馆:军机无远略,诱佳弟子拜异类为师。这说明同文馆的设置

A不适合时中国国情,误人子

B.适应侵略者需要,引起众反对

C.破坏中国传统文化伦理道德

D.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举步维艰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下面是1850~2000年全球能源消费历史趋势图,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固体燃料的消费开始于1850年

B.2000年液体燃料完全取代固体燃料

C.科技进步带动燃料的发展更新

D.蒸汽时代人类使用液体、气体燃料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今天人们常以蒸汽时代电气时代来命名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和演进的历史阶段,这是因为蒸汽和电气技术的应用

A. 改变了当时工人的经济地位

B. 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C. 解放了人类的体力劳动

D. 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政治民主化是近代化的重要内容。下列言论主张通过改良的方式实现中国政治近代化的是

A. “伏乞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行宪法”

B. “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C. “立国之道,尚礼仪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

D. “今日之民智,不必恃它事以开之,而但恃革命以开之”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15世纪欧洲学者曼内蒂认为:“人来到世界,并非是为了经受苦难,而是为了享受快乐,世界是上帝创造的,但是,世界形成之后的一切,则是人类自己努力的结果”。这句话集中包含的思想是

A. 民主主义    B. 人文主义    C. 理性主义    D. 浪漫主义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把中国的戏曲艺术称为“梨园”,把学习戏曲的人称为“梨园弟子”,这一称谓的起源应该追溯到

A. 春秋战国    B. 唐代    C. 宋代    D. 元代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很多重要领导人如汪精卫、孙科、宋子文、毛泽东、董必武、吴玉章、何香凝、唐生智等均在这个政府工作过。他们在这里共作出200多项重要决议,内容涉及整顿交通、金融,处理劳资纠纷,惩治土豪劣绅等。这个政府是指

A. 南京临时政府

B. 武汉国民政府

C. 中华民国南京国民政府

D. 中华民国陕甘宁边区政府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近代某画家的油画中这样描绘:画面中央矗立着天主教堂,它的塔尖直指天空;画面下方是一群卑微的人,正在河边工作;右边是幽静的小镇和高高的拱桥:天上的云彩和落日似乎在保佑着教堂和小镇。这一切让人显得格外渺小。有学者认为,该画充满浪漫美,富有宗教神秘感。下列与此画风格相近的是(    )

A. 自由引导人民    B.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C. 唐吉老伯    D. 格尔尼卡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齐民要术》的内容不包括

A. 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要不断进行改革

B. 农、林、牧、副、渔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法

C. 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要抓紧农时,因时耕作

D. 介绍了我国山川河流的走向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伏尔泰在《哲学通信》中说:“像牛顿先生这样一个10个世纪以来的杰出的人,才真正是伟大的人物。...我们应当尊敬的是凭真理的力量统治人心的人,而不是依靠暴力来奴役人的人;是认识字宙的人而不是歪曲宇宙的人。”基于这一认识,伏尔泰

A. 提倡个性自由阐释人性之美

B. 否定外在权威推崇理性思考

C. 提出三权分立学说防止暴政

D. 倡导人民主权反对君主制度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强调人的价值,追求个性解放,反对神学迷信,主要是因为(  )

A. “天圆地方”说被打破    B.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C. 天主教会的地位动摇了    D. “太阳中心说”的创立

 

详细信息
19. 难度:困难

《独立宣言》声明:“政府从被统治者的同意获得公正的权力”,“任何政府一旦破坏这些目的,人民即有权变革或废除它,并且建立新的政府,并以最大限度地保证人民的安全和幸福的方式组织它的权力”。以下是关于这段表述的评论,其中恰当的是(    )

①体现社会契约论的思想

②承认国家主权属于人民

③这是北美人民赢得独立斗争的标志

④表明北美人民深受启蒙运动的影响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近年在汉堡发现了1691年出版的《论语》英译本。该书译自法译本,法译本译自拉丁译本。书的前言中说这位哲学家的道德是无限辉煌的。对以上的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

A. 当时明清政府重视对欧洲宣扬中华文化

B. 孔子的思想在欧洲曾经得到推崇

C. 该译本出现反映了当时西方的中国文化热

D. 《论语》曾在欧洲以多种语言流传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他们否定一切外在权威,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提倡科学、自由和平等。”“他们”是指(  )

A.古希腊时期的智者学派 B15世纪后期的人文主义者

C19世纪中叶的马克思主义者      D18世纪中叶的启蒙思想家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20世纪初期,某杂志刊发文章:自从严复“介绍了一册《天演论》以后,我们时常在报章杂志上,看见一大堆什么‘物竞天择’‘优胜劣败’底(的)话。这个十九世纪后半叶新起的学说……(现在)已经有了左右思想底(的)能力,无论什么哲学、伦理、教育,以及社会之组织……没有一种不受他(它)的影响”。这反映了

A. 共和思想逐渐深入人心    B. 进化论促进了民生思想的普及

C. 寻求变革成为近代思想解放的潮流    D. 报刊舆论推动维新思想走向成熟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法国作家乔治·桑曾对某一文学流派做如此评价:“不是对于现实世界的研究,而是对于理想的真实的追求。”以下名著属于这一流派的是(     )

A.

B.

C.

D.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上世纪80年代,有线电话行业的既得利益者曾妄图限制蜂窝技术公司的竞争能力,但里根总统并没有理睬他们,而是大力鼓励无线通讯技术的发展,因此才造就了苹果和高通等美国企业在无线通信行业的领袖地位,据此可知:(    )

A. 政府政策推动了美国技术创新

B. 政府完全放弃了凯恩斯主义理论

C. 政府政策加剧了企业恶性竞争

D. 政府极大的维护传统产业的利益

 

二、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25. 难度:困难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造纸术经阿拉伯人引入葡萄牙,在13世纪到达西方,廉价耐用的纸张很快取代了欧洲中世纪长期使用的书写材料羊皮纸和小牛皮纸。1450年前后德意志人古登堡等,用铅、锡、锑的合金铸成活字。从此,《圣经》不再是天主教神职人员独有的工具。正如马克思所说“……印刷术却变成了新教的工具,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了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世界近现代史》上册

材料二   人文主义歌颂世俗蔑视天堂,肯定“人”是现世生活的创造者和享受者,提倡科学文化,反对蒙昧主义,要求文学艺术表现人的思想感情,科学为人谋福利,教育要发展人的个性,要求把人的思想感情和智慧从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十六、十七世纪科学、技术和哲学史》

材料三   在牛顿描述的世界中,处处充满着井然有序的规律和法则……于是更多的人开始建立这样一种世界观:既然物质世界有着如此的自然规律,那么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也应该有类似的规律存在,只要能将牛顿破解自然之谜的科学方法,运用于人类社会,那么社会发展的规律也能被掌握。

——《大国崛起》

材料四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杂志罪案之答辩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分析造纸术和印刷术的传播对欧洲思想解放运动的巨大影响。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人文主义对近代自然科学兴起的作用。

(3)概括材料三的核心观点。据图分析当时的艺术家们把牛顿描绘成神一样形象的目的。

(4)材料四中陈独秀强调“赛先生”的目的是什么?

(5)结合以上材料指出科学进步与思想解放的关系。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武帝和他的近臣将所谓“儒术”扩展之后又延长,以至包括了有利于中央集权官僚政治所必须的种种理论与实践的步骤。孔子所提倡的自身之约束,待人之宽厚,人本主义之精神,家人亲族的团结和礼仪之周到等等全部构成官僚集团行动上的规范,孟子所倡导的人民生计与国本攸关也毫无疑问的被尊重。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二

从18世纪后期起,伏尔泰开始接触中国文化,他特别推崇中国的儒家思想,对孔子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房间里常年挂着一幅孔子画像。他反对君主专制,希望有一位开明君主,因此儒家的“民为贵,君为轻”被他当作武器来攻击封建君主专制。伏尔泰推崇孔子的另一方面,是他认为孔子是用道德的说服力而不是刚宗教的狂热和个人崇拜来影响别人。……伏尔泰是从中国古老文化中为法国启蒙精神汲取营养。

——《儒家思想与法国人革命》

材料三

儒教中包含的这种共同体意识在韩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当国家的现代化成为主要目标时,全体国民能够形成集团协力组织,大规模地开展经济建设。……儒教主张人必须与天奋斗,与人奋斗,提倡力争。……正是这种刚健有为的性格,自强不息的精神,韩国才能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处变不惊,从容府对,经济稳步复兴。

——王淑臣《韩国民族精神中的儒教精蕴》

(1)根据材料一,分析儒家思想对于封建统治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说明伏尔泰推崇儒家思想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指出儒学对韩国的影响。

 

详细信息
27. 难度:困难

家训宗规伦理以儒家思想为主体,通过家国意识同构,旨在实现社会和谐,体现了民族传统道德思想与规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有子(孔子弟子)曰:“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论语·学而》

材料二、约之二:吾族务要恪遵祖训,以伦理为纪纲,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和顺;一家雍睦(和睦),端由于此。即同宗相处,须要安分守己,尊莫凌卑,强莫欺弱;卑幼者不许冒犯长上,富贵者宜怜穷困。循规蹈矩,宗族称孝,乡党称弟(悌)。

——何兹全《中国文化六讲·训约十四条》

材料三、宣圣谕。圣谕曰:“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此六事乃太祖高皇帝(朱元璋)曲尽做人的道理,件件当遵守。能遵守的便是好人。有一件不曾遵守便是恶人。愿我一族长幼会集祠(堂)中,敬听宣读,悉心向善,皆作好人,有过即改,共为盛世良民,贻子孙无穷福泽。

——明《虎墩崔氏族谱·族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仁的根本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有关仁的政治主张。

(2)历代许多家训体现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伦理。据材料二,归纳儒家伦理的主要内容。

(3)儒家的伦理思想深刻影响中国社会。据材料三,指出明代统治者与民众对儒家伦理所持的态度及其各自的做法。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儒家伦理在中国历史上所起的积极作用。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公举,议会以国民公奉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材料二在《遗嘱》中,孙中山总结数十年的革命经验:“必须唤起民众,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他指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的是三民主义的哪一内容?在三民主义的指导下制定的宪法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回答,孙中山晚年的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简述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历史影响。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