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安徽省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二历史开学调研考试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提出于   

A.20世纪50年代           B.20世纪60年代

C.20世纪70年代           D.“文革”后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西晋太康年间,文学家左思作《三都赋》,在京城洛阳广为流传,书商们竞相刻板印刷,一时间,洛阳纸贵。”这段表述有悖史实的是

A. 西晋都城是洛阳

B. 造纸术已经发明

C. 雕版印刷术已经发明

D. 赋这种文学体裁已经出现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康德说:“通过一场革命或许很可以实现推翻个人专制以及贪婪心和权势欲的压迫,但却绝不能实现思想方式的真正改革;而新的偏见也正如旧的一样,将会成为驾驭缺少思想的广大人群的圈套。然而,这一启蒙运动除了自由而外并不需要任何别的东西。”这说明康德认为启蒙运动的本质就是寻求

A. 人身自由

B. 推翻专制

C. 思想自由

D. 主权在民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杜甫的这句诗描述了当时一位书法家的创作情景,这位书法家是(  

A. 张旭    B. 王羲之    C. 颜真卿    D. 柳公权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产生的影响有(  

①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形成 ②使儒家思想在战国时期成为主流思想

③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④“学在民间”取代了“学在官府”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著名学者林语堂先生称明清之际的小说家李渔为享乐主义大师,说他的小说写出了心中之言,如此评价反映李渔作品代表了

A、商品经济推动下通俗文学得到蓬勃发展     B、鼓励市民享乐

C、文学日益平民化                         D、小说是明清文学的主流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 X X教授,19491月生,1966年高中毕业,1969年作为知识青年至苏北上山下乡。19783月考进南京大学经济学系;19822月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江苏省统计局工作,1985年进入现在名为南京财经大学的学校任教……1988年考入南京大学商学院攻读国际金融博士学位;1996年至1997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亚太研究中心做高级访问学者……”该段个人履历反映了    (    )

A. “文化大革命对他的成才起了积极的作用

B. 1977年恢复统一高考招生制度为他人生的转折提供了机遇

C. 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对他成为教授至关重要

D. 《义务教育法》保障了他少年时期的受教育权利,为后来的深造打下了基础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1978年年底,邓小平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1992年年初,邓小平发表了《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这两次讲话都

A. 推动了经济特区的发展

B. 深化了体制改革

C. 加速了对外开放的进程

D. 冲破了思想藩篱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西游记》一书记载了孙悟空等人学习道家的法术甚至医术,后来却皈依佛教“明心见性”的故事。而他们取经的目的又是为了让唐太宗这个儒家明君更好地治世。这表明

A. 唐朝实现了三教合归儒

B. 文学创作应该尊重史实

C. 唐朝道家地位开始衰弱

D. 三教合流符合政治需要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明主之所导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材料对“刑德”的释读说明

A. 儒家重视德治

B. 法家主张刑德并用

C. 道家主张无为而治

D. 墨家反对君主专制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指南针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指向仪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战国时期人们在海上航行用司南辨别方向

B.哥伦布在风雨冥晦时用指南针进行航行

C.《武经总要》记载了用磁石摩擦制成指南针的技术

D.明代航海家郑和用支撑式指北罗盘远航西非

 

详细信息
12. 难度:困难

“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这句话强调的是

A. 爱的层次差别和内在的联系

B. 君子能成为圣君的必备条件

C. 君子与百姓都应有仁爱之心

D. 实施仁政的前提是仁民爱物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中国的山水画家在创作上讲求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物我合一,这表明他们   

A.主张绘画要进行必要的内心修行

B.主张绘画要专心致志

C.绘画要建立在对大自然细心观察的基础之上

D.追求用画面传达出主观情致与神韵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春秋繁露》中写道:正朔、服色之改,受命应天制礼作乐之异,人心之动也,二者离而复合,所为一也。该主张的主要目的是(   )

A. 巩固儒学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

B. 为三纲五常学说提供理论基础

C. 借助天意来宣扬大一统和加强君权

D. 将哲理引入儒学促使其思辨化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神舟十一号飞船于北京时间2016年10月19日凌晨与天宫二号成功实施自动交会对接。合体后,景海鹏和陈冬两名航天员将进驻天宫二号,开展为期30天的空间科学实验。这说明

A中国已经是世界上的超级大国

B.中国航天技术在世界上已经遥遥领先

C.当代科技发展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展示

D.航天技术决定一个国家的兴衰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董仲舒主张限民名田,以澹(赡)不足塞兼并之路。这表明董仲舒

A.继承了儒家的民本思想        B.反对土地私有制      

C.初步提出了社会保障思想     D.主张建立平均主义社会

 

详细信息
17. 难度:困难

梁启超曾说:“我想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只有三回:第一回是周朝的革命,打破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第二回是汉朝的革命,打破三代以来贵族政治的局面;第三回就是我们今天所纪念的辛亥革命了”,所谓“汉朝的革命”主要是指

A. “公天下”到“家天下”的转变    B. 血缘国家到地域国家的转变

C. 世官制到察举制的转变    D. 分裂割据到中央集权的转变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在以文学艺术的表现形式反映时代精神的新思想的同时,又特别重视继承和利用在中世纪遭到摧残的古希腊罗马的“世俗文化”,并以此作为反对封建神学的思想武器。这反映出

A. 人文主义者反封建的软弱性

B. 文艺复兴歌颂自然与人性

C. 古希腊罗马文化有反专制色彩

D. 文艺复兴摧毁了神学世界观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毛泽东“从欧洲借来的不是机器、宗教或自由制度的蓝本,而是共产主义。他借助于技术和灵活性,对症下药,使一位病入膏肓的病人——中国起死回生。” 毛泽东“领导中国起死回生”的关键是 (  )

A. 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B. 制定了灵活的方针政策

C. 找到了适合国情的革命道路    D. 建立了工农革命武装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1774,路易十六上台时,杜尔阁应邀参加内阁,并被任命为内阁大臣.为他进行经济改革取得了实验场所,他提出并采取的改革计划包括取消徭役制、取消手工业行会,开放谷物国内自由贸易以及改革不合理的粮食税法、粮食运输规定、动物油专卖制等。杜尔阁的主张

A. 体现了启蒙思想家的思想

B. 代表了重商主义学派

C. 体现了凯恩斯主义思想

D. 代表了封建地主的利益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马丁·路德说:“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下列哪一主张与该观点不相符合?(  

A. 国家权力是唯一合法权力

B. 教会以《圣经》为最高旨意

C. 取消教廷的最高宗教司法权

D. 封建君主权力可以支配教权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古希腊一些学者认为,城邦起源于人的“自保的要求”,正义、美德应该属于所有的人,法律和道德只有对人有好处时才能存在,才是真理。他们还认为,法律不是自然存在的,是人为产生的,是由僭主制定的,法律的强制性违背了人的自然天性。这些学者

A. 肯定了人的重要性

B. 重在论述法律制定应符合人的天性

C. 阐述了社会契约论

D. 正确分析了城邦制起源的历史原因

 

详细信息
23. 难度:困难

阅读下列根据《中国古代职官》编制的表格,

时期

两宋

明清

项目

50%以上的进士

43%的进士

任官前出身

平民

贫寒家庭

 

 

这一表格反映了科举制度

A. 实行地主阶级的选官制度

B. 促使部分社会阶层的变动

C. 扭转了传统等级和门第的观念

D. 完全实现了官员选拔的公平、公正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19世纪90年代传播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代表人物,不包括

A. 曾国藩

B. 康有为

C. 严复

D. 梁启超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新文化运动前期,文学家钱玄同主张废除汉字,走文字字母化的道路,这一主张

A. 是西方科学思想的直接反映

B. 是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继续

C. 代表了中国文字发展的方向

D. 表现了绝对主义的认识倾向

 

二、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人文主义是世界思想文化领域的瑰宝,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希腊神话用神的形象体现人的智慧和力量,体现出古典人本主义。……人类对于自然相对独立,对于自身社会具有一定的自主权……人不是社会与国家的消极附属品,而是宇宙中万物的尺度。

﹣﹣杨师群《中西方上古宇宙观及相关文化之比较》

材料二

材料三  文艺复兴中人们重视人的价值、重视现世的生活以及反对“权威”的精神,都在当时人中间唤起了对于天主教会及其神学的怀疑及反感。……文艺复兴运动培养了大批人才。这些人中有的被称为基督教人文主义者、人文主义泰斗,有的被誉为宗教改革的先驱,他们在各自不同的领域对宗教改革运动的发生和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林涛《浅议文艺复兴对宗教改革的影响》

材料四(启蒙运动)在宗教方面,主要口号是“砸烂可耻的东西”,即消灭宗教的狂热和不容异说。……在政治方面,哲人们也有一个关键性的用语﹣ “社会契约”,……“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古希腊哪一学派的主张?分析其产生的社会根源。

(2)据材料二,指出拉斐尔的圣母像与中世纪相比,在立意上有何变化?列举两例文艺复兴在文学领域取得的成就。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天主教会及其神学遭到怀疑及反感的原因。

(4)据材料四,概括启蒙运动的思想主张。与材料三相比,人文主义有何新的发展?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桀纣之失天下,失其民也;失其民,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也。

——《孟子》

材料二

厚敛于民以养禽兽,而使民饥以死,则无异于驱兽以食人矣……盖侈用则伤财,伤财必至于害民。故爱民必先于节用。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材料三

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是故桀纣之亡,乃所以为治也,秦政、蒙古之兴,乃所以为乱也……为臣者轻视斯民之水火,即能辅君而兴,从君而亡,其于臣道固未尝不背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1)材料一认为天下得失的关键因素是什么?为此,孟子提出了怎样的政治主张?

(2)材料二中朱熹认为爱民的关键是什么?这一时期儒学的地位如何?

(3)据材料三,指出黄宗羲评价天下治乱的标准,为此他提出了什么主张?明末清初以黄宗羲为代表的进步思想家对儒学发展有何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不同阶段的儒学家治国理念的共同之处。从儒学家的努力与儒学地位的变化中,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魏源《海国图志》

材料二“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李鸿章《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函》

材料三“泰西(西方)近政论,皆言三权:有议政之官,有行政之官,有司法之官,三权立,然后事体备。以我朝论之,皇上则为元首,百体所从,军机号曰政府,出纳王命……”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请回答:

(1)材料一阐述了怎样的思想?指出该思想的含义。

(2)指出材料二、材料三分别代表的政治派别这两派为了实现各自的思想主张进行了怎样的实践?

(3)材料三与材料二相比,其思想主张有何明显的进步?

 

详细信息
29. 难度:简单

早在19世纪中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就对未来社会提出构想。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则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只有按照一个统一的大的计划协调地配置自己的生产力的社会,才能使工业在全国分布得最适合于它自身的发展和其他生产要素的保持和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材料二经济发展是当时的时代要求。没有人会说当时的毛泽东是一个乌托邦的幻想主义者。因为当时毛泽东……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根本前提的这一基本观点

——莫里斯·迈斯纳《毛泽东的中国及后毛泽东的中国》

材料三我国的经济管理体制权利过分集中,应该有计划地大胆下放。……

我们实现四个现代化,离开了国际的合作是不可能的。……

不要以为,一说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一说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不是那么回事,两者都是手段

——《邓小平文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构建的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如何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的构想付诸实践?

(3)根据材料三,概括邓小平是如何发展与完善社会主义道路的?

(4)综合上述材料,请就经典理论与科学实践之间的关系谈谈你的认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