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江苏省2018年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全真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英语和汉语在亲属的称谓上有很大区别。在英语中祖父、祖母与外祖父、外祖母一般不作区分都统一使用grandpa和grandma姑姑和姨妈在英语中也统一使用aunt。汉语中这种细分的亲属称谓在形成过程中可能受到什么的影响

A. 程朱理学

B. 维护封建等级的礼法观念

C. 三纲五常

D. 区分内外亲疏的宗法意识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研究中国商朝丝织业的发展情况时,下列可以作为第一手史料的是

A. 甲骨文中“蚕”、“桑”、“丝”等文字

B. 电视剧《武王伐纣》中演员的丝绸服饰

C. 小说《封神演义》中关于丝织品的描写

D. 人教版历史必修2记载:“商朝时已有了织机,能织出多种丝织品。”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列出了以下项目,据此推断他研究的朝代应该是

A. 秦朝

B. 汉朝

C. 唐朝

D. 宋朝

 

二、null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有学者评价中国古代某一时期的地方制度:“以中央军事控制为目的,不惜打破自然地理界限,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该制度是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郡国并行制

D. 行省制

 

三、单选题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某思想家曾作诗咏《中秋》:“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山河大地拥情辉,赏心何必中秋节。”该思想家是

A. 董仲舒

B. 朱熹

C. 王阳明

D. 李贽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完全脱离历史事实而胡编乱造的“伪历史剧”“穿越剧”流行,引起了历史学者的批判和担忧。下列情节均摘自时下热门电视剧,其中可能有一定历史依据的是

A. 徽州商人在扬州经商居住在会馆之中

B. 北宋士子章敦在家中温习四书五经

C. 西周商人孟孙纠贩卖铁制农具而发家

D. 元朝大都市民以观看京剧作为时尚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近代某一事件后,日本对华人不再优待尊重,甚至对华人充满了鄙视,也不再把中国视为其近代化的对手,提出要充当东洋的盟主。这一事件使

A. 中国领土主权开始遭到破坏

B. 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

C. 江苏苏州被开辟为通商口岸

D. 清廷完全沦为西方列强工具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莫里森在《泰晤士报》上发表专电:“北京被革命爆发和军队叛乱的消息吓得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清朝危在旦夕,满朝文武,忧心如焚。”莫里森报道的事件

A. 动摇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

B. 成为新旧民主革命的分水岭

C. 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D. 加速了腐朽的清王朝的崩溃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下图中,画家描绘的是男人们开始剪掉自己长长的辫子,改穿起了中山装或西装。妇女身上的封建束缚也逐步解除,缠足和束胸已经逐渐被摒弃,改穿起了以长裤和大衿衫为主的服装。造成这种变化的最根本原因是

A. 西方资本主义侵略的加剧

B. 西式服装的传入和流行

C. 国内政治形势的巨大变化

D.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梁启超曾写道:“时局变迁极可忧,北(洋)军阀末日已到,不成问题了。北京政府命运谁也不敢作半年的保险,但一党专制局面谁也不能往光明上看。”导致“北(洋)军阀末日已到”的“时局变迁”是

A. 五四运动

B. 中共诞生

C. 国民革命

D. 南昌起义

 

四、null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据资料记载,美国大萧条发生后,无锡以出口为主的缫丝工业遭受严重打击,其他行业也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但到民国二十五年,无锡工业资本总额就达3400.9万元,增长74.3%,其中投资缫丝工业的薛氏集团成功登上“丝茧大王”的宝座。该时段无锡工商业的发达主要得益于

A. 清政府放宽对设厂的限制

B. 欧洲发生第一次世界大战

C. 国民政府“经济建设运动”

D. 抗战中英美对华经济援助

 

五、单选题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从1934年10月开始行动。在连续冲破四道封锁线后,从八万六千锐减为三万多人。这种严酷事实,迫使红军中越来越多的人感到再也不能照原来的办法打下去了,必须下决心有一个根本的改变。”后来发生的“根本改变”是

A. 召开遵义会议,纠正“左”倾错误

B. 红军一往无前,克服艰难险阻

C.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壮大革命力量

D. 抓住主要矛盾,建立统一战线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下图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一副漫画。该漫画表明

A. 抗日战争开始进入相持阶段

B. 中国抗战牵制了日军主要兵力

C. 日本通过战争不断壮大自己

D. 日本企图从中国大陆战场撤离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邓小平在解放战争某时期说:“我们好似一根扁担,挑着陕北和山东两个战场。我们要责无旁贷地打出去,把陕北和山东的敌人拖出来。我们打出去挑的担子愈重,对全局愈有利。”材料中的“打出去”

A. 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

B. 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

C. 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D. 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认为:“中国人寻找适合中国的政治制度,寻找了两三代,但终究没有寻找到。直到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选择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这些“政治制度”中最根本的制度是

A. 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村民民主自治制度    D.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1953年底,美国情报部门的一封电报中写道:“中国外交政策的目标是在其周边地区(指新兴民族独立国家)促进和建立可以作为缓冲的友好国家。”当时中国政府

A. 参加日内瓦会议

B. 确立“一边倒”外交方针

C. 提出“求同存异”

D. 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1965年6月,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高二适写文章反驳郭沫若关于《兰亭序》是赝品的观点,但无处发表。为此,毛泽东给郭沫若写信表示“笔墨官司,有比无好”。毛泽东的意见体现了

A. “百花齐放”的主张

B. “百家争鸣”的方针

C. “拨乱反正”的观点

D. “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1949年新中国诞生,解放了全国人民;1979年以后的改革开放则是中国人民另一种意义上的解放。两种解放分别侧重于

A. 政治上解放、生产力解放

B. 思想解放、生产关系解放

C. 上层建筑解放、社会制度解放

D. 民主政治解放、对外关系开放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学者郑永年提出:“南方谈话直接造成了史无前例的变化,不仅产生了强大的改革新动力,而且为改革和发展指出了新的方向。”“新的方向”主要是指

A. 开发和开放浦东新区    B. 积极构建新型区域合作组织

C. 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    D.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详细信息
20. 难度:困难

经济统计数据是史学研究的重要资料。观察下面柱状图,推动这一时期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单位:亿元)持续增长的因素有

①实行社会主义改造

②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③融入区域经济集团

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顾准在《希腊城邦制度》中指出:“梭伦政制……按照希腊的政治概念,这是一种金权政治(Timocracy),而不是民主政治。”他的评价针对的是梭伦改革中的

A. 废除债务奴隶制度    B. 实行财产等级制度

C. 建立四百人议事会    D. 设立公民陪审法庭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他承认人为万物尺度,同时认为是理性而非感觉才是人最重要的品质。反对真理的相对性,他认为人们能够发现独立于人类欲望之正确和公平的恒久原则。”“他”指的是

A. 普罗塔戈拉    B. 苏格拉底

C. 莎士比亚    D. 康德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他们将自己视为大无畏的文化先锋,并且有义务引导世界走出充满着传统教义、非理性、盲目信念以及专制为目的的‘黑暗时期’,他们应用理性之光驱散现实的黑暗,把人们引向光明。”“他们”发起的运动

A. 复兴了古代希腊人文精神

B. 打破了天主教会精神垄断

C. 冲击了欧洲封建专制统治

D. 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产生

 

六、null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2016年9月28日,美国国会参众两院先后以971和34877压倒性的投票结果推翻了总统奥巴马此前做出的否决,强行通过允许“9·11”恐怖袭击事件幸存者和遇难者亲属起诉沙特阿拉伯政府的法案。这表明美国政治体制中

A. 总统没有实权

B. 立法权与行政权相互制约

C. 出现权力混乱现象

D. 国会立法权独断专行

 

七、单选题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工厂制和垄断组织的出现是近代生产组织形式的重大变革,这两大生产组织形式都

A. 推动了跨国贸易和资本输出

B. 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C. 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

D. 杜绝单个资本家生产的无计划性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建筑是凝固的艺术。下图是位于捷克首都布拉格的一幢建筑,被称为“跳舞的房子”。与这一建筑艺术风格最为接近的美术作品是

A. 《拾穗者》

B. 《格尔尼卡》

C. 《日出·印象》

D. 《自由引导人民》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四月提纲》发表不久,列宁在《两个政权》中强调:“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不弄清这个问题,便谈不上自觉地参加革命,更不用说领导革命。”这表明列宁

A. 赞成两个政权并存

B. 主张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C. 肯定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D. 提出与临时政府合作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政府的经济政策往往影响到国家经济的走势。依据1917年到1928年苏俄(苏联)经济政策分析,其经济成长走势示意图最可能是

A.

B.

C.

D.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棋手’……以自己的力量,自己的声音,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这说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是

A. 全球化    B. 多极化    C. 一体化    D. 集团化

 

八、null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下面是某同学在学习“经济全球化”时遇到的一个问题,其中前后对应正确的是

A

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开始建立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

B

成立欧共体

关税、货币、市场、司法统一

C

成立亚太经合组织

自觉自愿、道义责任,会员制,没有法律义务

D

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

标志着北美地区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

 

 

A. A

B. B

C. C

D. D

 

九、判断题
详细信息
31. 难度:简单

吕思勉先生把古代中国划分为“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这三个先后相继的时代。其中与西周时期相对应的是“封建时代”。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康有为借用孔子的权威来宣传维新变法,新文化运动则喊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由于阶级利益不同,二者在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上针锋相对。

 

详细信息
33. 难度:中等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第二十条规定:“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此规定表明帝国议会不具备民主政治的特征。

 

详细信息
34. 难度:中等

到1832年,英国大约有16%的成年男子得到选举权,新兴工业城市得到65个席位。导致这一情况出现的根源是工业革命的发展。

 

详细信息
35. 难度:中等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国继续开放了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

 

十、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36. 难度:中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传承了中国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又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孟子《孟子.尽心章句下》

材料二欧美强矣,其民实困,观大同盟罢工与无政府党、社会党日炽,社会革命其将不远……若能将平均地权做到,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则社会革命已成七八分了。

——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

材料三最近几个月,中央政治局听了中央工业、农业、运输业、商业、财政等三十四个部门的工作汇报,从中看到一些有关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的问题。综合起来,一共有十个问题,也就是十大关系。

提出这十个问题,都是围绕着一个基本方针,就是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

——毛泽东《                     

请回答:

(1)材料一孟子提出了什么民本思想?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孙中山提出了哪些具体的民生主张?

(3)材料三出自毛泽东的哪部著作?根据材料回答这些问题提出的背景。

(4)以上材料和分析可以给我们什么启示?

 

详细信息
37. 难度:中等

二战后,国际格局从结构到组成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的地缘格局、战略关系和政治关系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3年《星期六晚邮报》发表《罗斯福的世界蓝图》一文,透露了罗斯福在战后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政治和经济世界秩序安排的设想。具体措施有二:一是组建一个美国在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普遍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二是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经济体系。1945年,杜鲁门总统在致国会的咨文中郑重宣布:“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

材料二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的那种挑战。”

材料三1991年,克里姆林宫的红旗悄然落下,红色的年轮在大国兴起的舞台上刻写了74圈。

材料四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两极格局解体,世界向多极化发展。中国不但经受住严峻的考验,而且始终抓住发展经济、社会进步的根本不动摇,中国已成为在世界事务中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大国。

——《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复兴》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美国战后的什么战略意图?对二战后国际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

(2)美国的挑战主要指的是哪些力量的崛起?对国际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大国实力出现了怎样的变化?对国际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

(4)结合史实说明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中国是怎样成为“世界事务中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大国”的。

 

十一、简答题
详细信息
38. 难度:中等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回顾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工作时说,过去五年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开创新局面。……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重大标志是什么?这一时期,我国建立了哪些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

(2)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党的哪次会议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此后,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

(3)全面深化改革的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20世纪90年代,党的“十四大”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十五大”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又是什么?

(4)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每一次成功的改革,无不让国家走向繁荣。写出一例这一时期我国在科技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