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河北省滁州分校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二历史期末检测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明清时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传统的社会生产关系发生了变化。黄宗羲的思想反映了这种变化,下列观点出自黄宗羲的是

A.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 “宇宙便是吾心”

C. “工商皆民生之本”

D.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从孔子到孟子到荀子,始终贯穿的一条思想主线是

A. 人不分贫富贵贱都有受教育的资格

B. 从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建设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

C. 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

D. 通过学习和实施法治,可以使小人变为君子,普通人成为圣人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鲁迅在回忆20世纪初年的情形时说:有人说G.Byron(拜伦)的诗多为青年所爱读,我觉得这话很有几分真。就自己而论,也还记得怎样读了他的诗而心神俱旺。当时爱国青年喜读拜伦作品,主要是因为它

A. 与文学革命运动的方向一致

B. 继承了欧洲古典文学的传统

C. 具有批判现实主义的精神特质

D. 充满追求自由和解放的浪漫主义精神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下列近代中国社会思潮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得以下逮”

②“中华(民国)立国,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人道之大经。政体虽更,民彝无改”

③“吾人对于俄罗斯今日之事变,惟有翘首以迎其世界的新文明之曙光”

④“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A. ①②③④

B. ①④②③

C. ①②④③

D. ①③②④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历史学家陈旭麓先生指出,中国人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开始,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与材料所说相关的历史人物有  魏源     洪仁玕    李鸿章    孙中山    陈独秀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学者熊月之在《近代上海形象的历史变迁》一文中指出:自上海开埠以后,人们时常会说到上海在传递西学、文明输入方面的作用,称上海为新文明之出张所”“陶冶人才之文明渊薮。下列史实,能够说明近代上海这一独特地位的有

李鸿章主持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丁日昌主持架设中国第一条电报线

梁启超主笔《时务报》,宣传变法图强   

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倡导民主和科学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文革期间,一大批有强烈爱国心和责任感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如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等在恶劣环境下,努力工作,使我国科技成果取得了重大突破。这些成果包括(   )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③④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下列关于唐朝绘画艺术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政治统一,经济繁荣是基础

②凸显个性的文人画开始出现

③吴道子是盛唐画风的代表人物

④手法创新,题材多样,画派众多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王夫之认为,天理即在人欲之中,人欲之大公,即天理之至正。王夫之的思想主要体现了

A长期闭关锁国引发的不满

B.商品经济发展下人性的萌动

C.外来宗教文化的深刻影响

D.明清时面临外来侵略的危险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自朱熹评注的儒家经典成为文职人员考试的根据以后,理学成为直到19世纪末叶以前帝国官方的正统观念,其结果是为了不断增长的社会僵化提供了其所以存在的一个学术性理由。材料强调

A程朱理学有力的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

B理学成为正统观念,儒家退出历史舞台

C科举制导致社会僵化不断增长

D朱熹评注的儒家经典成为科举考试内容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在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在一些重要的古代文明中心,如希腊、中国,人类的精神开始了觉醒,提出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的大问题,并进行研究和回答。下列主张能证明此观点的有

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②人是万物的尺度

③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

④未受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互相学习、充实、传承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必然规律,阿拉伯文化在整个中世纪是一个强势文化,对东西方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特别是阿拉伯人点燃了文明之火,照亮了欧洲黑暗的走廊。材料表明

A阿拉伯人是东西方文化传播使者

B.阿拉伯文化对文艺复兴有推动作用

C.文化传播实现于国家统治范围内

D.欧洲文明源自阿拉伯及东方国家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孙膑兵法》中说:“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商君书》也说:“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可见兵家和法家都主张重视战争,赢得战争……出现这种思想的社会根源是

A. 社会矛盾尖锐,人民生活困苦

B. 社会动荡不安,诸侯争霸频繁

C. 思想学术自由,出现“百家争鸣”

D. 统治者的大力提倡和重视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在进行20世纪三大理论成果的复习时,老师给同学们呈现了下列知识结构图表,某同学作了如下整理,请指出与史实不符之处

A. 新三民主义

B. 社会主义革命

C. 论十大关系和两类矛盾学说

D.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史记》《汉书》均为私家撰著。魏晋以后,朝廷任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

A. 记载的真实性

B. 评价历史的公正性

C. 修撰的政治性

D. 解释历史的客观性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下图是某一历史人物的百度百科名片。这一人物是

A. 但丁    B. 薄伽丘    C. 彼特拉克    D. 莎士比亚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皇帝和大臣讨论如何选拔人才,大臣主张:应该只问他们个人能力的高低,不要计较他们的家世背景。皇帝反对大臣的说法,强调历时长久的世家才是培养人才的沃土,所以是选拔人才的重要标准,这件事最有可能发生在

A. 秦汉

B. 南北朝

C. 宋元

D. 明清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故曰:‘世异则事异’。”这段话反映了

A. 孟子的“仁政”学说

B. 墨子的“兼爱”思想

C. 韩非的变法革新主张

D. 庄子的“齐物”观点

 

详细信息
19. 难度:困难

“天”在甲骨文中是指商人的部落神,但后人将其转化成为一个普世性、有意志的天,提出“天命靡常,唯德是辅”,即天不再只是毫无条件地庇佑本族,而是眷顾有德行的人,强调“敬德”“保民”。这反映出

A. 民主思想的出现

B. 天命观念的成熟

C. 人文精神的跃动

D. 王道学说的风行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有学者说,战国时期,既是血腥、残酷的时代,又是宽容的时代。“宽容”主要是指

A. 百家争鸣    B. 学在民间    C. 私商出现    D. 士的兴起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把文艺复兴和地理大发现称为近代“黎明之曙光”,而把宗教改革称为“黎明之曙光以后继起的光照万物的太阳”。黑格尔之所以这样评价宗教改革是因为这场改革

A. 创造了许多新的宗教派别

B. 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

C. 提出了许多新的宗教观点

D. 促进了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传播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1902年梁启超在《新民说》里谈到:“国家如一公司,朝廷则公司之事务所……朝廷由正式成立者,则朝廷为国家之代表,爱朝廷即所以爱国家也。朝廷不以正式而成立者,则朝廷为国家之蟊贼(máozéi原意为吃禾苗的两种害虫,比喻危害人民或国家的人),正朝廷乃所以爱国家也。”这段话

A. 提出了救亡图存的要求

B. 宣传了“实业救国”的思想

C. 反映了社会契约的精神

D. 体现了“家国一体”的理念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下面这幅作品被誉为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作品,主要是因为它们都(  )

A. 揭露了教会的虚伪和腐化    B. 赞美了人体的美丽和人性的伟大

C. 充满了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D. 反对宗教束缚和封建等级观念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刘新利“欧洲文艺复兴史·宗教卷》在评论马丁·路德发表的《九十五条论纲》时说:“原本只是那个时代教会改革呼声中的一声……就像一个在黑暗森林中行走的小孩,他划着一支火柴本来是为了看清脚下的路,却点燃了整片森林。”这说明德意志宗教改革是

A. 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

B. 偶然性与必然性的分离

C. 革命性与妥协性的冲突

D. 革命性与妥协性的平衡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老子是我国春秋时期杰出的思想家,下列有关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他最早把道家思想发展为道教

B. 其政治主张是“无为而治”,是汉初黄老之学的源泉

C. 他提出“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倡导法治

D. 他提出“天人感应”,主张顺其自然

 

二、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一些学者认为,中国古代曾出现过一些社会相对安定,政治比较清明的历史时期,这就是中国古代“和谐社会”的典型代表。

(1)古代社会对构建和谐社会有哪些具体的主张?

(2)试举一例古代“和谐社会”的典型代表,并分析这一相对和谐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

(3)上述分析中,你认为建立和谐社会必须具备哪些因素?

 

详细信息
27. 难度:困难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诸子百家是在传统礼乐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各家对待传统礼乐的态度和改造主张也不尽相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周代的礼乐主要流行于士及士以上的贵族阶层中,……其主要功能是明确贵族间的尊卑关系,规范贵族的行为,对于下层人民来说,礼乐是不适用的。……维系宗族政治的礼乐制度,在战国时代已丧失殆尽。经过变法运动,法律制度普遍建立起来,法律取代了礼乐,成为维护新的政治秩序的主要工具。

——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先秦卷》

材料二单有礼乐,没有道德作根本,还不够适合政治上的需要。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就是说,没有仁作为思想基础,礼乐是空虚的。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

材料三墨子确实对当时统治阶层礼乐实践中所表现的过度奢侈的生活风格大加抨击。……就礼乐传统而言,墨子大致是宁取早先之简朴而舍其后来之繁缛的。……(早期道家)相信文明制度(指礼乐制度)不但不是自然状态的改进,而是对自然状态的污染和毁灭,而人类只有在自然状态中才能找到完全彻底的幸福与自由。

——余英时《论天人之际:中国古代思想起源试探》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周代礼乐的主要作用,并指出法家对待传统礼乐的态度。

(2)据材料二,指出孔子更新传统礼乐的核心主张。

(3)据材料三,指出墨家认为传统礼乐在实践中存在的主要弊端及其改造主张,并概括早期道家突破传统礼乐的核心主张

(4)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说明诸子百家与传统礼乐之间的关系。

 

详细信息
28. 难度:困难

阅读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尽天地之间,无不是气,即无不是理也。气者,理之依也。

——王夫之

材料二方动即静,方静旋动。静即含动,动不舍静。

——王夫之

(1)王夫之的思想主张及其影响是什么?

(2)综合本课所学知识,小组合作探究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是如何促进儒家思想发展的?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是以赏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法莫如一而固,使民知之。故主施赏不迁,行诛无赦,誉辅其赏,毁随其罚,则贤不肖俱尽其力矣。

——《韩非子》

材料二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无)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1)三位思想家各处于什么时代?

(2)材料一、二反映的政治观点有何不同?材料三的政治主张产生了什么影响?

(3)材料二、材料三对待封建君主专制的态度各是什么?并分别指出出现这种态度的原因。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