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第五单元第2课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练习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图引发了

A. 新航路的开辟

B. 文艺复兴

C. 宗教改革

D. 农民战争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16世纪初,罗马教廷每年从德国榨取30万古尔登的财富,这个数目比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年均收入高出好几倍,等于1497年德皇所征税额的21倍。这种现象从本质上表明

A. 德意志为教皇贡献了许多财富

B.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社会地位较低

C. 德意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D. 罗马教廷对德意志进行疯狂的掠夺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材料集中体现了马丁路德的哪一主张()

A教权高于王权

B.教士是由教徒选举出来的公仆

C.世俗统治者的权力应当高于教权

D.国家权力为神所授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1521年有教皇代表与马丁·路德辩论说:信仰无法安稳地奠基于《圣经》,因为“《圣经》就像软蜡一样,可以让每一个人随兴所至地扭或拉”。他们的主要分歧在于

A. 教会是否腐败

B. 信仰是否必要

C. 信徒能否仅仅依靠信仰得救

D. 《圣经》能否作为信仰的基础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面对教皇的责难,马丁·路德曾慷慨陈词我的良心是出于上帝的命令,我不能也不愿意撤回任何意见。 马丁·路德的主要意见是:

A.脱离罗马教皇统一德意志地区                 B.教徒宗教信仰自由不必禁欲苦行

C.教徒需摆脱宗教束缚争取自由                 D.通过圣经信仰宗教无需通过教皇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2013年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496周年,当年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论述了基督教徒有权阅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思想的社会效果是

A. 把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

B. 使基督教徒在上帝面前实现了人人平等

C. 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

D. 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下图是16世纪的著名画作《路德焚烧教皇令》。这一历史现象所反映的重要信息是

A. 路德主张“因信称义”说

B. 人文主义的思想开始萌芽

C. 宗教改革旨在推翻天主教

D. 路德反对天主教思想禁锢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下列哪些事件是在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下发生的

①“九十五条论纲”

②德意志农民战争

③新、旧教诸侯战争

④《圣经》德文手稿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②③

D. ②④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马丁·路德提出的因信称义学说,其实质意义在于(    )

A. 否定了天主教会及其神学的绝对权威    B. 确立了依靠信仰才能得救的新教义

C. 维护了德国各阶层的利益    D. 为德国宗教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因此,一个传教士在基督教世界中只是一个职位的充任者而已。当他担任某种职位时,他享有较高的地位;当他被免职之后,他仍是一个农民或一个市民,和其余的人并无分别。……所谓教士们,无论是传教士、神父,或是教皇,和其他基督教徒并无不同之处,并非自成团体,或是高于其他教徒之上的。只有在关于《圣经》或礼拜的工作上,他们是高出于众人的,因为这是他们的职务。至于用来保护弱者,惩治坏人的宝剑和鞭子,那是掌握在世俗权力的手中的。每一个人都有他自己的职务,或是缝鞋,或是打铁,或是耕田。一个献身于宗教事业的人也是如此。

——《马丁·路德致德意志贵族书》

材料二上面所说的,虽然只就新兴的中等阶级必然要同现存的教会发生冲突这方面提到了两点,但已经足以证明:第一,在反对罗马教会权利的斗争中,最有直接利害关系的阶级是资产阶级;第二,当时反对封建制度的每一种斗争,都必然要披上宗教的外衣,必然首先把矛头指向教会。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英文版导言》

(1)依据材料一回答,马丁·路德的思想主张是什么,有何意义?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恩格斯的观点。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十五和十六世纪,教会十分关注异端邪说。异教人士及女巫被拘捕和受审。这时是个科学冒起,但同时人们普遍相信魔法和巫术的时代,在这段时期,民众搜捕女巫,有时虽然只有少量证据,仍会判女巫有罪,并对其施以火刑处死。在这时期,教会也会开庭审讯包括科学家的异见者,其中一次著名的审判,就是哥白尼理论的一位支持者布鲁诺,他在1600年被施以火刑处死。

材料二一般的更正教(指新教)传统认为,宗教改革是使“基督教信仰回复它原来的单纯与直接的状态,将人与上帝之间由宗教所造成的一切隔阂除去”。

——梁家麟《基督教会史略:改变教会的十人十事》

(1)15-16世纪期间被视为“真理”的标准是什么?根据材料一说明你的理由。

(2)试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观点的理解。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