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福建省龙岩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查(2月)历史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西周有“同姓不婚”的传统。周王室常与异姓贵族联姻,称异姓诸侯为伯舅、叔舅。周王室此举在于

A. 加强对诸侯国控制

B. 保证周王室血统纯正性

C. 维护嫡长子继承制

D. 确立长幼有序等级观念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唐律疏议》是我国封建法典的集大成者,“德本刑用”、以礼为纲是其立法指导思想。由此可见唐朝

A. 完成专制向法治转型

B. 推崇仁政而排斥法治

C. 重视法治与教化相济

D. 主张法本而以礼辅之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宋代商税和田税截然分离,出现了完整意义上的商税制度。地方政府定期公布商税则例及其变动情况。各地州、县、墟镇广置税务机构。这反映了宋代

A. 商人缴纳税收有所减轻

B. 商品经济空前发展

C. 产业结构发生深刻变革

D. 近代商税制度确立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乾隆元年诏:“国家以经义取土,将以觇(chan,看)士子学力之浅深,器识之淳薄……当明示以准的,使士子晓然知所别择。"这反映了当时的科场

A. 应试文章普遍浮华

B. 所选人才的来源十分复杂

C. 参试土子无所适从

D. 选拔人才的标准需要统一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下表是“1843-1850年广州、上海生丝出口统计表”,单位(包)。据此推知

A. 江南地区仍然是中国丝织业的中心

B. 中国完全卷入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 中国生丝在国际市场取得竞争优势

D. 太平天国运动抑制了广州生丝出口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新青年》自问世到终刊,所发表的“民主、科学”专题文章不过数篇。但到1919年陈独秀却指出,“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在陈独秀看来

A. “民主、科学”并不是新文化运动的旗帜

B. “民主、科学”的社会进步意义已经显现

C. 新文化运动已改变了其性质和方向

D. “民主、科学”的观念已为人们普遍接受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20世纪30年代,以“民族复兴”为宗旨的刊物相继创刊,相关书籍相继出版,知识界就“中华民族复兴”问题也纷纷发表文章,各抒己见。这反映当时

A. 国统区政治輿论氛围宽松

B. 增强民族意识已成时代共识

C. 知识界是救亡运动主力军

D. 国共合作是国人的普遍愿望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1958年中国颁布人口管理条例,对人口自由流动实行严格限制和政府管制,将城乡居民区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两种不同户籍。该规定

A. 强化了城乡二元结构

B. 导致了农业经济发展迟滞

C. 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

D. 推动了人民公社体制建立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雅典公民在公民大会上的发言顺序存在一个基本定式,最先发言者一般是职位高、有权威的,然后是年龄较高、有威信的长者,最后才是一般百姓,且百姓发言很难得到多数人的响应。此定式

A. 能够保证国家决策的正确性

B. 说明民主决策程序规范成熟

C. 导致平民参政热情受到影响

D. 体现了公民政治权利的平等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1791年法国玛丽·戈兹发表《妇女和女性公民权宣言》,呼吁将1789年《人权宣言》中授予男性公民的权利同样给予女性,遭到革命领导者们的拒绝。可见当时的法国

A. 妇女在社会生活中异常活跃

B. 男女平等的主张获得广泛的支持

C. 公民人身权利缺乏法律保障

D. 天赋人权理念未能得到真正实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1824年英国《加利尼亚尼信使报》报道了旨在为伦敦人供应新鲜空气的联合股份公司成立的消息,并称新鲜空气来自英国及欧洲大陆。这说明当时

A. 政府注重培育新型的商品市场

B. 媒体加强对环境污染的监督

C. 工业化严重破坏伦敦人居环境

D. 工业革命推动私企迅速发展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下图是1952年刊登在前苏联某报刊上的一幅漫画。该漫画反映出苏联

A. 对美国全球扩张态势充满警惕

B. 维护世界和平安全的决心

C. 对美国推动北约东扩进行谴责

D. 反对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

 

二、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602年,为了开拓对外贸易,荷兰政府成立了以资本联合为基础、具有独立法人的商业(股份)公司—一荷兰东印度公司。该国议会授权公司在东起非洲南端好望角,西至南美洲南端麦哲伦海峡,为期21年的船运貿易垄断权。该公司的决策形式是公司董事会的评议、协商;其公司管理范围也不仅是贸易一项,还要管理公司所辖地区的民众、维持同亚洲各邦国的关系、建立军事组织以及自卫、进攻等军事活动等。到1669年,东印度公司在非洲和亚洲沿海许多地区建立起殖民贸易据点,并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公司。“闽人以海为田”,但遭遇明政府的海禁。明末,福建海商郑芝龙在1628年建立了一支拥有千艘海船的武装走私力量。自郑芝龙开始到郑成功的经营,郑氏家族慢慢形成了一个依靠血缘、地绰和服从个人指令的军事组织。郑芝龙降清后,郑成功另建立起强大的军事力量并举起反清复明大旗,同时还保证了与欧洲各国貿易往来的平等性,甚至掌捏了商品的定价权。郑氏集团的贸易船队以台湾为中转站,贸易版图北至日本九州,南至印尼巴达维亚,貿易对象包括日本人、西班牙人、荷兰人和南洋各国商人。1684年,在台湾的郑氏后人接受清政府劝降郑氏集团瓦解,台湾归属中央政府管辖。

摘编自赵雅丹《17世纪中荷海商集团组织差异及原因分析》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7世纪荷兰东印度公司、中国郑氏集团的不同性质、组织的特征,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荷兰东印度公司和郑氏集团其商业经营活动的相似之处,简要评述其不同的命运结局。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自18世纪中叶的工业革命起始,伴随着技术的革命性进步以及资本的全球性扩张,世界便开始了主动或被迫的一体化进程。在此背景下,中国面临前所未有的危局,也催生了波澜壮闻的变革。

摘编自李喜所《中国近代史》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围绕“全球视野下近代中国的危局与变革”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选择中国近代史清时期(1840-1912)某一特定的历史时段所发生的史事,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迷须有史实依据】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980年以来实行的地方财政包干制,一方面增大了留归地方的收入,另一方面却使中央财政受到了极大的削弱。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央政府面临财政危机,一场具有深远影响的分税制改革在中国拉开了序幕。分税制改革从提出到最后出台,历经八载。1987年中共十三大报告简要地提到,要“在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财政收支范围的前提下实行分税制”。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提出“要逐步实行税利分流和分税制”。同年中央选择天津等九个地区进行分税制试点。1993年分税制改革被写进《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1994年1月1日,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正式实行。分税制改革的原则和主要内容是:按照中央与地方政府的事权划分,将税种统一划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地方共享税,分设中央与地方两套税务机构分别征管。在分税制实施的最初10年间,也即1994年-2003年,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7.2%,其中中央收入增长17.0%6,地方收入增长174%,2003年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为54.6%,比1993年提高了32.4个百分点。

摘编自赵云旗《中国分税制财政体制研究》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90年代分税制改革进程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90年代分税制改革的意义。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颜真卿

字清臣,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是北朝著名学者颜之推的后代。

颜真卿少年勤学,知识广博,善写文章,尤擅长书法。开元年间中进士后,曾一度官至殿中侍御史,因受权臣杨国忠排斥,被贬为平原太守。安禄山起兵范阳时(安史之乱),河北各郡皆降服,唯有颜真卿固守平原城,为义军盟主,后奉旨前往叛将李希烈处劝降,不幸遇害。

颜真卿善写正书、行书,“自篆、籀、分、隶而下,同为一律,号书之大雅"。其书法艺术吸取了前代和同时著名书法家的长处,陆羽称他的字体得王羲之之筋骨心肺。他的笔法还师承了唐代书法家张想,并请教过僧人怀素。欧阳修称颜真卿“忠义之节明若日月,而坚若金毛,自可以先后传世无穷,不待其书,然后不朽。然公所至必有遗迹,故令处处有之,唐人笔迹见于今者,惟公为最多。”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颜真卿书法风格及其形成原因。

(2)欧阳修是如何评价颜真卿的?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