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安徽省滁州市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二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淮南子•本经》记载:“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对上述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

A. 引文中的“书”为甲骨文

B. 材料反映了仓颉造字的史实

C. 材料属于神话传说,毫不可信

D. 引文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汉字发明的影响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有一位思想家说:“大而天地阴阳,细而昆虫草木,皆当理会。一物不理会,这时便缺此一物之理。……须是开阔,方始拓展”。这是(  )

A. 董仲舒在宣扬“天人感应”

B. 朱熹的在讲解“格物致知”

C. 陆九渊在解释“心即理也”

D. 王守仁在阐发“致良知”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人文主义之父彼特拉克说: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住在永恒之中……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于我来说就够了。这正是我所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一切。这说明他(  )

反对信仰基督教  推崇自由、平等、博爱

追求现世的幸福  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利益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在京剧的形成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的有

①北京成为四方艺人的聚集中心

②北京观众的口味和演出市场的需要

③清朝皇室贵族、官员的欣赏爱好

④闭关政策使民族戏曲剧种得到发展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尚书》中最早提到“民主”一词,认为:“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休命于成汤。”含义是说暴君夏桀残民以逞,不配做民之主,推翻夏桀的成汤才是民主。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文中的“民主”,实即做民之主,与君主同义

B. 肯定了成汤革命是推翻暴虐之政的举动

C. 其“民主”内涵与近现代“主权在民”相吻合

D. 儒家“民本”思想绝无现代民主思想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写道:(明清)在这个时期,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文化有了重大进展。……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清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这里的“反动”是指

A. 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丧失

B. 对传统儒学地位的彻底否定

C. 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D. 倡导“自由”“平等”思想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小明在阅读卢梭的文章时,看到一句话:没有一个人富得能够购买他人,没有一个人穷得被迫出卖自己。对此,小明不甚理解。请你帮他分析,上述言论表明了卢梭

A. 强烈反对财产私有制

B. 主张废除资产阶级私有制

C. 向往小农经济社会

D. 反对贫富悬殊而不反对私有制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邓小平……最大的功绩就是提出了新的理论。这是一种全新的世界观,是对中国现实条件的全新理解,是对历史经验的有效借鉴。 这种“新的理论”的内容不包括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一国两制”构想                    D.计划经济模式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东西方先哲的思想,有的倾向哲理思辨,有的倾向实际功利。其中贯穿着讲求实际功利精神的是

①墨家学派的诉求

②王阳明心学的主旨

③智者学派的主张

④百科全书派的共同追求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明清小说《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向往天不收,地不管的生活;《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因不满自己的包办婚姻而弃家出走。它们共同说明明清时期出现了    

A.极度的拜金思想                     B.奋发向上的精神

C.追求民主自由的理想                 D.追求个性自由的思想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在清代,华北农村将儒、释、道统称为大教,而在黑龙江的某些庙宇中塑三教像,如来居中,左老聃,右孔子,而以匠作医卜杂技之祖配,榜曰三教祖师。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古代中国

A. 儒、释、道三教已经高度融合

B. 农民对各种宗教的认识比较混乱

C. 下层民众的信仰具有强烈的功利性

D. 宗教传播深刻影响民众日常生活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下列历史现象中,能够体现人文主义精神的是

A. 宗教画中的圣母表情呆板、冷漠

B. 欧洲流行窄袖,服装突出人体美

C. 中国古代妇女以三寸金莲为美

D. 程颐提倡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

 

二、null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唐代初年的统治者在文化上颁布五经定本和新的五礼来垄断儒家经典话语的解释权,推定三教次序以提升政治权力在思想界的权威。该历史现象主要表明

A. 政治需求影响文化政策

B. 三教合流趋势开始出现

C. 理学主流地位空前强化

D. 儒学思想内部危机重重

 

三、单选题
详细信息
14. 难度:困难

新文化运动时期,有人写文章称:“实业在英文为Industry,而Industry训为勤,不过吾国“民生在勤”之古义……且在今不知利用祖宗所传之宝藏发挥而光大之,而诵习欧文眉飞色舞,语以相当华文之义,顿露鄙夷之态者,随在而有。”该文章

A. 说明中西文化在很多方面有相通之处

B. 作者目的在于减少新文化运动的阻力

C. 批评了时人全盘肯定西方文化的态度

D. 表明传统文化力求保持自身的优越性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有学者指出:对于欧洲的现代化进程而言,真正的文化起点不是富庶的意大利那场华丽而感性的文艺复兴,而是贫穷的北欧那场质朴而深刻的宗教改革。这一认识主要是基于宗教改革

A. 宣传了早期天赋人权思想

B. 突显了资产阶级的革命精神

C. 具有更为广泛的群众基础

D. 摧毁了欧洲传统的宗教信仰

 

详细信息
16. 难度:困难

关于核定地价,孙中山明确提出两个条件:第一,按价征税,税率为百分之一;第二,当国家需要土地时,可随时按地契之价收买地主的土地。孙中山这种设想的考虑是

A. 防止社会革命爆发    B. 消除按面积纳税弊端

C. 防止地主垄断土地    D. 防范地主弄虚作假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立足于时代发展的需要,对传统思想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批判。以下各项最能体现黄宗羲思想特色的是

A. 夫私者,人之心也

B. 夫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

C. 天地之化日新

D. 天下之主在君,君之主在心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外国传教士、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无政府主义者都在积极宣传各种社会主义思潮,包括马克思主义。这种现象的出现表明

A. 马克思主义适合中国国情

B. 先进知识分子的作用巨大

C. 他们信仰马克思主义理论

D. 中国亟需改造社会的药方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卢梭在《爱弥儿》里写道:你想依赖现时的社会秩序,而不知道这个秩序是不可避免地要遭到革命的。大人物要变成小人物,富人要变成穷人,贵族要变成平民,你以为你能避免命运的打击吗?危机和革命的时代已经到来。这表明卢梭(  )

A. 要求重订社会契约    B. 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国

C. 宣扬人民革命的理论    D. 要求实行均贫富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三孔”是世界文化遗产,“三孔”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历史原因有曲阜的孔府、孔庙、孔林,统称三孔,是中国历代纪念孔子,推崇儒学的表征,以丰厚的文化积淀、悠久历史、宏大规模、丰富文物珍藏,以及科学艺术价值而著称。)(    )

①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备受后代推崇   ②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很大   ③孔子的思想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④儒家思想是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历代封建统治者注重“三孔”的修建和保护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毛泽东从欧洲借来的不是机器或自由制度的蓝本,而是共产主义。他借助于技术和灵活性,对症下药,使一位病入膏肓的病人——中国起死回生。毛泽东领导中国起死回生的关键是

A. 以马克思主义为的指导    B. 走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C. 采取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    D. 团结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全球通史》在论述中国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时说: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要用国家的军事力量予以清除;而人民群众则需被强迫从事生产劳动。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因此不可宽容待之。文中的他们指的是(  )

A. 法家学派    B. 儒家学派

C. 道家学派    D. 墨家学派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英国作家霍尔金的小说《指环王》长期不为中国观众所了解,好莱坞将《指环王》搬上银幕之后,《指环王》小说在各大书店高居畅销书排行榜榜首。这主要说明

A. 小说的影响力不如电影

B. 电影作为大众容易接受的传媒,促进了其他艺术的推广

C. 电影电视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反映了科技的发展

D. 影视艺术的影响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无处不在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从汉至唐,《孟子》一直被列入子部,到南宋时,《孟子》则被列入经部,成为儒家的第十三部经书。元朝时,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地位仅次于孔子。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民本思想深入人心

B.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

C.陆王心学日益兴起

D.孟子在儒家中地位上升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李贽说:“寒能折胶,而不能折朝市之人;势能伏金,而不能伏竞奔之子。何也?富贵利达所以厚吾天生之五官,其势然也。是故圣人顺之,顺之则安之矣。”据此可知李贽

A. 主张人人有自由运用理性的权利

B. 强调顺应天性满足人的私欲

C. 肯定人人有追求生活富足的权利

D. 反对压抑人性不畏世俗权威

 

四、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是中国传统学术的分类方法。“经”是儒家经典,“史”指史籍,“子”是诸子百家和宗教著作,“集”则为文集。四部之关系,可以《春秋》一书予以说明:《春秋》虽为“经”,但孔子作《春秋》,实述旧史,故“史”与“经”通。而“经”“史”皆是文章,则“集”亦与“经”“史”相通。而出于孔子之手,为孔子一家言,则“经”、“史”、“子”、“集”四部之学,在中国实皆相通。

——摘编自钱穆《现代中国学术论衡》

材料二

1861年,冯桂芬提出了中国近代最早的学术分类方案,该方案包括“中学”和“西学”两大门类,“中学”又包括经学、史学、古学(文学)三科,“西学”包括“历算之学”(天文、历算等学科)和“格致之理”(光学、化学等学科)。在中西学术的配置上,他提出的原则是“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1903年张之洞提出“八科分学”的方案,将学术分为八科:经学、政法、文学、医、格致、农、工、商,该方案初步奠定了中国近代学术分科的基础。1913年,教育部公布了文科、理科、法科、商科、医科、农科、工科、这标志着中国传统学术分类“四部之学”在形式上完成了向近代分科性质的“七科之学”的转变。

——摘编自左玉河《从“四部之学”到“七科之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学术分类演进过程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学术分类演进的原因,并简析其意义。

 

详细信息
27. 难度:困难

阅读下列材料,问答问题。

材料一 

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惰。

——《礼记》

材料二 

汉代察举制“四科取士”为:“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

——《后汉书·百官志注》

材料三 

唐人沈既济说:“故太平君子,唯门调户选,征文射策,以取禄位,此行己立身之美者也。父教其子,兄教其弟,无所易业,大者登台阁,小者任郡县,资身奉家,各得其足。是以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是以进士为士林华选,四方观听,希其风采,每岁得第之人,不浃旬而周闻天下,故忠贤隽彦韫才毓行者,咸出于是。”

——转引自韩国磐《隋唐五代论集》

请回答:

(1)材料一表明先秦时期人才选拔的标准是什么?

(2)材料二与材料一的选官制度相比,有何进步性?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科举制的积极影响。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材料二1923年12月17日北京大学成立25周年纪念日民意测验的部分结果:

调查问题

调查结果

1.俄国与美国,谁是中国之友?

俄国497票,美国107票

2.你心目中,世界大人物是哪几位?

列宁227票,威尔逊(美国总统)51票

 

 

材料三俄国“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和中国工农红军井冈山会师图:

(1)材料一的中心内容是什么?它出自哪一部历史文献?

(2)据材料二概述每项调查结果所体现的主流民意分别是什么。其中第二项调查结果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所反映的重大事件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有一定的创新和发展。仅就革命道路而言,俄、中各自走的是什么道路?但是都取得了成功,对此你有什么认识?

(4)十月革命的发生与俄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有何关系?社会主义革命之所以首先发生在俄国,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什么?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