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湖南省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孟子发扬孔子开创的儒学,主张涵养“浩然之气”,倡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后世影响极大。孟子这些言论所强调的是

A. 努力完善个人品德

B. 坚持个人独特性格

C. 勇于突破礼制束缚

D. 敢于反抗专制暴政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儒家学说在秦朝遭到沉重打击,在汉代上升为国家正统思想。这种变化同它自身的与时俱进有密切关系。与先秦儒学相比,经过董仲舒改造后的汉代儒学(    )

A. 坚决排斥阴阳五行之说    B. 从批判时政转为维护现实统治

C. 提出“为政以德”的观点    D. 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精华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朱熹从《礼记》中选出《大学》《中庸》两篇单独成书,与《论语》《孟子》合为“四书”,并作《四书章句集注》,该书成为后世科举考试的官方教科书。这主要是因为(    )

A. “四书”皆为孔子所著    B. 此书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

C. “四书”的思想一脉相承    D. 儒家思想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司马光主张女子可以读书,范仲淹曾把守寡的儿媳嫁于学生王陶为妻,程颐也把丧夫之后的外甥女再嫁他人,少女时代的李清照自由地饮酒和旅行。这些事件说明当时(  )

A. 理学思想尚未占据统治地位    B. 封建统治秩序开始崩溃

C. 商品经济发展致使物欲泛滥    D. 理学思想遭到普遍抵制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北宋张载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的人生理想;明清之际的顾炎武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呼吁。二者的相同点是(   )

A. 强调社会责任感    B. 提倡知行合一    C. 构建新儒学体系    D. 重建伦理秩序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苏格拉底说:“我是一只牛虻……这个国家好比一匹硕大的骏马,可是由于太大,行动迂缓不灵,需要一只牛虻叮叮它,使它的精神焕发起来。”这表达的人生价值观是(   )

A. 人格独立,思想自由    B. 民主意识,参政意愿

C.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 批判精神,社会责任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明确提出了“哲学王”的思想:“哲学家应为政治家,政治家应为哲学家,哲学家不是躲在象牙塔里的书呆子,应该学以致用,付诸实践。有哲学头脑的人,要有政权;有政权的人,要有哲学头脑。”柏拉图提出这一思想的背景是(    )

A. 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暴露    B. 雅典民主正处于鼎盛时期

C. 雅典执政官梭伦推行改革    D. 雅典在对外战争中获胜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16世纪后期,文艺复兴逐渐由质朴走向高雅和精致,以优雅流畅的语言、丰富细腻的情感、隽永深刻的哲理,对人文主义思想进行了精彩的诠释。其代表人物及作品是(   )

A. 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    B. 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

C. 薄伽丘的《十日谈》    D. 马丁·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有人说:“《圣经》声称,妇女触犯上帝,遭到惩罚,所以分娩时必遭痛苦。但是,母猪生崽的时候也无一个不痛,不知它们因为何事也得罪了上帝呢?”由此可知,此人(   )

A. 虔诚信仰上帝    B. 认可三权分立    C. 反对盲目信仰    D. 支持妇女解放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有启蒙思想家提倡:“要寻求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够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防御和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由此可知,启蒙思想家相较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时期的主张,进一步要求(   )

A. 人性解放    B. 信仰自由    C. 经济平等    D. 政治革新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在诗人元稹为白居易《长庆集》写的序文中,有人拿白诗的写本和印本在街头叫卖,或换取酒茶。这反映出(    )

A. 唐代的雕版印刷品已成为商品    B. 唐代只有诗文集为雕版印刷品

C. 唐代城市已基本突破坊市界限    D. 依据错误,结论错误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三国演义》中有如下描述:车中原来皆是火药,一齐烧着……只见山上两边乱丢火把,火把到处,地中药线皆着,就地飞起铁炮。满谷中火光乱舞,但逢藤甲,无有不着。有人据此推断三国时火药已应用于战争。这一推断(     )

A. 依据正确,结论正确

B. 依据错误,结论正确

C. 依据正确,结论错误

D. 依据错误,结论错误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梦溪笔谈》中说,以看风水、看病为业的方士最先把磁石磨制成灵敏度更高的磁针。这表明(   )

A. 巫卜人员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利大于蔽    B. 社会需求是科技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

C. 古代科技推动了社会活动领域的开拓    D. 指南针的使用推动了远洋航海事业的发展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乾隆年间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欧罗巴人天文推算之密,工匠制作之巧,实逾前古。其议论夸诈迂怪,亦为异端之尤。国朝节取其技能,而禁传其学术,具存深意。”由此可见,在当时的中国(    )

A. 民族危机加剧    B. 认同西方文化价值并主张向西方学习

C. 主张选择性地学习西方文化    D. 主张渐进式地变革中国文化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苏轼的诗句“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反映了传统文人画的特点。这类作品突出表现了(   )

A. 多彩的生活    B. 真实的景象    C. 个人的情感    D. 繁华地街市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序言中说:哲学的全部任务看来就在于从各种运动现象来研究各种自然之力,而后用这些方法论证其他的现象。据此,牛顿注重

A. 总结前人的理论研究成果

B. 实验和数学运算的有机结合

C. 实验、理论和应用相结合

D. 运用哲学原理解释自然现象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1976年,物理学家维索特和列文向太空发射了一枚载有时钟的火箭。他们观察到,这个时钟与放置在地球上的时钟相比,多获得了1/10微秒。这一实验可以用来验证(   )

A.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B. 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

C. 普朗克的量子理论    D. 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在《物种起源》中,达尔文一开始就指出,在家养和野生的状态下,生物界普遍存在着个体差异现象:“我们在无穷尽的微小的特征中看到不定变异性,这些特征区别了同种的各个个体。”达尔文强调的是(  )

A. 物种的起源    B. 物种的变异    C. 物种的遗传    D. 自然的选择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20世纪20年代,梁启超指出:“《海国图志》之论,实支配百年来之人心,直至今日犹未脱离净尽。”这表明《海国图志》(    )

A. 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B. 极大地震撼了当时的思想界

C. 是近代最重要的一部著作    D. 为维新变法奠定了理论基础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在这样的办学方针和原则下,由蔡元培组织的北大教员中,包括了不同政治倾向和不同学派的成员。既有提倡新文化运动的进步人物,又有政治上保守但学术上有造诣的学者。材料中的“办学方针和原则”(   )

A. 以打破袁世凯尊孔复古为目的    B. 体现为“学术自由”“鼓励竞争”

C. 以鼓励新文化运动发展为实质    D. 提倡民主、科学和白话文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学者伍启元认为,“自欧战之后,西洋文化已渐渐显出破绽,科学的人生态度被人怀疑,同时西洋思想界也渐渐从个人主义转到社会本位主义……”这对中国思想界的影响是(   )

A. 民主科学思想濒于破产    B. 促使孙中山创立了三民主义

C. 传统思想文化得到复兴    D. 马克思主义开始兴起和传播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孙中山说:如果我们从中华民国存在之日起就不去考虑如何防止资本主义在最近将来的孽生崛起,那么等待我们的就是比清朝专制暴政还要酷烈百倍的新专制暴政。这句话的本质含义是   

A.通过民族革命,推翻清朝政府,确立中华民国

B.通过政治革命,确立共和政体,防止帝制复辟

C.通过社会革命,追求经济平等,防止富人专制

D.坚持三民主义,发展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某次会议上悬挂的标语为:“在毛泽东的旗帜下胜利前进”。这表明在当时毛泽东思想(  )

A. 指导了中国人民取得抗战的最后胜利    B. 开始将马列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

C. 已经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D. 使中国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作家王蒙曾说:“1956年‘双百’方针刚刚提出时便立见成效,很快就出现了新的各种各样的作品和新的艺术探索。”这表明“双百”方针

A. 开创了文艺创作新途径

B. 树立了新艺术创作方式

C. 鼓舞了人们的创新精神

D. 体现了新民主主义宗旨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一位画家说:“我们正在寻求一种建立在根本法则之上的艺术,一种将治好时代的疯狂症的艺术。我们需要一种新的秩序来恢复天堂和地狱之间的平衡。”据此可知当时

A. 民众对理性王国的失望

B. 西方社会面临精神危机

C. 艺术注重表现社会现实

D. 世界两极格局濒临瓦解

 

二、简答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启蒙运动发生在十七、十八世纪的欧洲,最初产生在英国,而后发展到法国、德国与俄国,荷兰、比利时等国也有波及。启蒙运动的影响巨大。

材料一  这种氛围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十八世纪占支配地位的观念:科学方法是研究社会活动和自然现象的惟一可行的方法。由于具有自然属性的世界正在被人认识,因此启蒙思想家认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很快也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这已成为一种共识。

——摘编自(美)罗伯特·E.勒纳《西方文明史》

材料二  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1)根据材料一,分析启蒙运动的起因,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人们的思想有何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中国与欧洲产生此种差异的原因。

 

三、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27. 难度:困难

关于人性与道德的论述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孟子·公孙丑上》

材料二  董仲舒从天人相副说出发,提出了“性三品”说。……他把人性分为上、中、下三等,即“圣人之性”“中民之性”“斗筲之性”,“圣人之性”者与“斗筲之性”者,一为天生的善,一为天生的恶,无可改变,唯“中民之性”者可经教化而为善。

——摘编自张世英《儒家与道德——在基本人权平等前提下宿州差等之爱》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孟子关于人性论和道德观的基本观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董仲舒对人性论的看法与孟子有何差别。董仲舒提出这一思想的理论依据和根本目的分别是什么?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世纪中期以来“西学东渐”简表

阶段

时期

“西学东渐”简况

第一阶段

1840-1860年

一批爱国者从战争中惊醒,他们提倡“师夷”,是对当时人们普遍存在的天朝大国心理的大胆挑战,但却是空谷足音,长久不为清廷所重视。

第二阶段

1860-1895年

夷人的“长技”被提升为“西学”,并借助“体用”等中国传统哲学范畴,将中西学纳入统一体内,它进一步冲破了“夷夏大防”的藩篱,为人们大胆接受西学开辟了道路。以培养外语、军事、科技人才为目标的新式学堂增多,西式学堂逐渐被人们所接受。

第三阶段

1895-1900年

维新派不仅将人们对西学的认识由“西艺”推进到了“西政”,而且第一次打破“隆中抑西”的传统文化价值观,为西学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在思想上进一步开辟了道路。到1897年底,各地已建立以变法自强为宗旨的学会33个,新式学堂17所,出版报刊19种。到1898年,学会、学堂和报馆达300多个。

 

——据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等整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人对待西方文化的态度和认识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邓小平从世界经济多极化的格局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实际出发,提出 了我国对外开放的梯度推进战略,即根据各区域的不同情况,分别实行不同程度的开放政策和对外资的优惠政策,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多层次的梯度推进,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

——摘编自陈钺、汤秀莲《邓小平的对外开放理论:富民强国之路》

材料二  从1978年算起,我国曾有过三次思想大解放。其中:1978年,一篇署名文章打破“两个凡是”神话,拉开了第一次思想大解放的序幕;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触动姓“社”姓“资”,引发第二次思想大解放的潮流。

——摘编自光明网《我国三次思想大解放的历史回望》

(1)根据材料一概括邓小平对外开放的思路,并指出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两次思想大解放的不同作用。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