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第五单元第3课 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 练习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一个人所以发家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恩赐。……财富本身决不像某些蠢人所想的应予以谴责。这样做就是亵读神明。材料所体现的是    

A.彻底否定了天主教的作用

B.加尔文宗教对许多国家产生了重大影响

C.加尔文的先定论思想

D.符合教俗封建主的利益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欧洲的宗教改革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原因有:

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在欧洲的神权统治

天主教会被剥夺的财产很大一部分落到新兴资产阶级手中

否定罗马教会的权威

加强了封建统治者的权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1534年,英国国会通过《至尊法》,宣布英国国王是英国教会和教士的保卫者和唯一的最高元首。一切臣民在需要时都得作效忠至尊的宣誓,承认亨利而否定教皇的宗教领袖地位。英国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建立本民族的教会

B.加强世俗统治的权力

C.摆脱罗马教皇控制

D.维护民族国家的利益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英国宗教改革后不久,就出现了倾向于卡尔文教更加激进的思潮,即清教运动。英国掀起的清教运动目标是(     )

改革英国国教    建立廉俭教会    反对专制王权    加强日益强大的王权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加尔文宗教改革和英国宗教改革的相同点是

①从原因上看,都深受文艺复兴和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

②都反对罗马教皇权威

③改革的领导者都是国王(或君主)

④改革保留天主教基本教义和仪式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②③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英国的清教主张“纯洁”英国国教,清除其中的天主教残余,提倡节俭和勤奋,反对奢侈浪费,实质上反映了                           

A国教与清教矛盾尖锐

B天主教成为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最大障碍

C启蒙思想已广泛传播

D新兴资产阶级追求利润和积累资本的愿望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关于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使人们摆脱了宗教的束缚

B.沉重打击了天主教在欧洲的神权统治,促进了欧洲民族意识的高涨和民族国家的发展

C.改革建立了新教,它们不再听命于罗马教廷

D.这是一场反封建的政治运动,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加尔文曾说:“有两种力量管理着人,其一主管他的灵魂和永生,其二主管他的肉体和人生。同样世上有两种权力机构:国家与教会。二者不应混同……因为是上帝自己把二者分开的。”为此,加尔文主张

A. 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

B. 没收教会的财产

C. 反对基督教的权威

D. 确定公民的等级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下列与加尔文宗教改革内容不符的是

A.加尔文在日内瓦建立了新的教会组织

B.加尔文成为日内瓦政教合一政权的最高领袖

C.加尔文能够宽容地对待其他信仰的教派与个人

D.实行共和制的长老制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下图反映的最主要信息是

A. 教会内部分裂,出现附属于王权的新教会

B. 新教否定上帝的存在

C. 蔑视教皇和天主教会,《圣经》权威至高无上

D. 新教主张简化宗教仪式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加尔文的先定论在宗教改革时期具有积极作用,它

A.为西欧各国加强王权作理论辩护

B.号召欧洲各国人民为摆脱罗马天主教会的精神控制而斗争

C.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作理论辩护

D.为使天主教焕发新的生机而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创造舆论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导火线是                                     

A.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天主教会对英国的政治控制和经济掠夺

C.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   D.亨利八世离婚案

 

二、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阅读下列材料:

加尔文的信条正适合当时资产阶级中最果敢大胆的分子的要求。……加尔文的教会的组织是完全民主的和共和的;而在上帝的王国已经共和化了的地方,人间的王国还能够仍然从属于君王、主教和领主吗?……加尔文教却在荷兰创立了共和国。

——恩格斯

请完成:

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思考:为什么说加尔文的宗教改革运动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在阶级社会中,宗教一般为统治阶级利用,成为维护其统治的精神工具;另一方面,由于宗教广泛的社会影响,被统治阶级也利用宗教进行反对旧的统治秩序的斗争。

(1)西欧资产阶级初期进行的反封建斗争的显著特点是什么?为什么?

(2)分析指出西欧宗教改革的性质和意义。

 

详细信息
15. 难度:困难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6世纪,英国王权得到加强,国王为打击天主教会势力,自上而下地推行宗教改革。规定英国国王为英国教会的最高首脑,拥有任免教职和决定教义的大权;教会不再从属于罗马教皇,但天主教的教义、制度和仪式仍然不变;未经国王同意,教会无权召开宗教会议,更不许任意修改和制定教规。

材料二17世纪初,斯图亚特王朝开始统治英国。国王詹姆士一世和他的继承者查理一世都宣扬“君权神授”,鼓吹“除上帝以外,国王不对任何人负责”。

他们厉行君主专制,经常触犯资产阶级的利益;又实行宗教专制,迫害非国教徒,要求“纯洁”国教教会的“清教徒”受到的迫害更加严重。这些政策遭到了资产阶级的强烈反对,政治局面日趋紧张,终于在1640年导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著名的清教徒克伦威尔领导英国议会军打败了国王军队。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英国宗教改革后,英国教会的名称是什么?为什么称它为新教?

(2)根据材料二,简要说明英国为什么会出现清教徒?清教徒的出现有何意义?

(3)由以上两则材料,说明英国宗教改革有什么特点?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