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第五单元第1课 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练习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恩格斯说:要想把每个国家的世俗的封建制度成功的各个击败,就必须先摧毁它的这个神圣的中心组织——罗马天主教会。恩格斯说这段话理由包括:

罗马天主教会是欧洲最大的封建主

天主教会的教义教规全面影响着欧洲的社会生活

天主教会是欧洲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天主教会阻碍了欧洲社会的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观察下图,你可以得到的最准确的信息是

A. 天主教会与封建王权争夺权力

B. 教会向信众榨取“什一税”

C. 教皇惩处持“异端”思想者

D. 封建王权屈从于教权

 

详细信息
3. 难度:困难

教皇英诺森三世说:“教皇权力好比太阳,国王权力犹如月亮,它的光是向太阳借来的。”这反映了

A. 封建君主的权力是从教皇的权力中分化出来的

B. 天主教迫使各国统治者听命于教皇,取得政治上的神权统治

C. 罗马教会在思想上统治一切,影响世俗社会的每一个方面

D. 人们既是国家的臣民,也是教会的子民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在欧洲宗教改革前,由于王权软弱,社会矛盾已经严重激化,下列哪些力量要求加强中央集权,建立民族国家(    )

新兴资产阶级    新贵族   封建君主    天主教会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11世纪时德皇亨利四世在同教皇的斗争中失利,被教皇开除教籍,国内诸侯乘机反叛。1075年1月,亨利四世冒着风雪严寒,前往意大利北部的卡诺莎城堡向教皇“忏悔罪过”。亨利四世身着罪衣,立在城堡门口三昼夜,才获得教皇的赦免。这就是“卡诺莎之辱”,又称“卡诺莎晋见”。这件事集中说明当时

①封建王权屈从于教权

②宗教改革运动引起了欧洲的封建国王反对教会统治的斗争

③封建王权与超越王权的教会争权夺利

④德意志并没有实现高度的中央集权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下列关于中世纪基督教的演变表述正确的是

最初的基督教是下层人民反抗压迫的宗教团体  ②4世纪初期,基督教逐渐演变为罗马帝国的国教    十一世纪基督教分裂为东西两部分   天主教会以征服异教徒为借口组织多次十字军东征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16世纪,西欧大陆宗教改革运动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

A.文艺复兴使人文主义深入人心

B.罗马教廷与西欧各国王权的矛盾激化

C.世俗封建主要剥夺天主教的经济特权

D.资产阶级要求冲破封建神学思想的束缚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15世纪,天主教会之所以阻碍社会的发展,主要原因在于  

A、它是欧洲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B、它占有欧洲各国土地的三分之一

C、它在欧洲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D、具有等级森严的教阶制度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下列有关中世纪天主教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B. 受王权的严格控制

C. 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

D. 建立了等级森严的教阶制度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伽利略是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时期著名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是近代实验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热情地宣传和捍卫日心说,触犯了《圣经》和教皇,被判处终身监禁。1983年,罗马教廷正式承认,350年前宗教裁判所对伽利略的审判是错误的。对文中“宗教裁判所”的认识最准确的是

A. 宗教裁判所主要是反对科学创新的一个机构

B. 宗教裁判所用野蛮的方式维护自己在人们心目中的权威,巩固在宗教生活中至高无上的地位

C. 宗教裁判所能够及时地顺应历史潮流,做出正确决策

D. 宗教裁判所反对日心说,因为太阳也不是宇宙的中心

 

二、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封建制度的巨大中心是罗马天主教会。它把整个封建的西欧联合为一个巨大的政治体系,……它给封建制度绕上了一圈神圣的灵光。它按照封建的方式建立了教阶制。最后,它本身就是最有势力的封建领主,拥有天主教世界的地产的整整三分之一。要在每个国家内从各个方面成功地进攻世俗的封建制度,就必须先摧毁它的这个神圣的中心组织。

——摘编自人教版《历史·选修1》

材料二16世纪伟大的宗教改革使得互不了解的各国人民突然接近起来,并且通过新的共同信仰,紧密联合在一起。维登堡大学教授马丁·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系统阐发了宗教改革的主张,得到大多数师生的支持。该大学的自由教育吸引了布鲁诺前往。加尔文在巴黎大学受过严格的思想训练,他的《基督教原理》被认为是16世纪最有学术价值和最严谨的宗教著作。他创办了日内瓦学院,毕业的传教士被派往荷兰、英国等地;他领导的宗教改革使荷兰摆脱了西班牙和德意志帝国的统治,并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第二幕提供了意识形态的外衣。加尔文教是当时资产阶级经济利益的真正的宗教外衣。

——摘编自人教版《历史·选修1》和《大革命与旧制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的必要性。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欧洲大学对推动宗教改革发挥的作用。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世纪的欧洲,封建割据严重,王权衰微,天主教势力空前强大,罗马教皇终于确立了在西欧的大一统神权统治。14—16世纪,在西欧随着商品生产与交换的繁荣,封建生产方式开始瓦解,资本主义萌芽开始产生和发展,同时资产阶级开始兴起,他们反对教会和贵族的特权,强烈要求分享政治权利。文艺复兴的思想家们批判了中世纪教会的蒙昧、禁欲说教与封建的等级特权制度,宣传了个人自由、平等与欲望,提倡竟争进取精神与科学的求知的理念。西欧资本主义进入原始积累时期以后,无论是国内发展还是海外掠夺,都需要有强大的国家作支撑。英国、法国等逐渐形成统一的民族国家,天主教会成为西欧各国强化王权道路上的一大障碍。

材料二我日夜思索这句话,(神的裁判表现在神身,正如所写的:“义人等信仰生活”)神终于怜悯我,让我明白:神的裁判就是义人蒙受神恩所经历的裁判,就是信仰,而那段话的意思就是:“《福音书》表现了神的裁判,慈悲为怀的神通过它让信仰使我们成为义人。”

——马丁·路德

“人的得救与否,不是靠斋戒、忏悔、赎罪,而是完全由上帝预订,人的意志无法改变。人在现世的成功与失败,就是得救与否的标志,就是“选民”与“弃民”的标志。

——加尔文

材料三:1529年,都铎王朝的亨利八世开始与罗马教廷走向决裂;1533年,亨利八世宣布禁止英国教会向罗马教廷缴纳贡金;1534年,英国国会通过了《至尊法案》,宣布英国国王是“英国教会在地上之惟一最高首脑”,从此,英国完全脱离了罗马教廷的控制,成为一个新教国家。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归纳欧洲宗教改革运动出现的主要因素。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读图:

请回答:

(1)史学界有句俗语:“中世纪的欧洲是黑暗的欧洲”,请结合材料一中图片提供的信息加以说明。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