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第四单元第2课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练习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列变法改革中涉及学校教育、人才选拔方面的是

A.吴起变法      B.孝文帝改革

C.王安石变法    D.商鞅变法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以政府借贷方式收取一定的利息的有

A. 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

B. 青苗法、市易法

C. 方田均税法、青苗法

D. 市易法、募役法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王安石变法中,意图“举天下之役人人用募,释天下之农归于畎亩”的是   

A.青苗法         B.农田水利法

C.方田均税法      D.募役法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王安石说:保甲之法成,则寇乱息而威势强矣。这表明王安石推行保甲法的主要目的在于(   )

A、抵御西夏与辽的军事进攻

B、平息农民阶级的反抗斗争

C、加强禁军对地方的控制

D、增强同大地主、大官僚斗争的力量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王安石对科举取士制度的改革措施包括

①废除明经诸科

②不考诗赋

③考经义和时务策

④推荐成绩优异者直接为官

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王安石认为国家积贫积弱的根本在于生产少,生产少而民不富,民不富则国不强。为根本上解决问题他颁行了

A.募役法和保甲法           B.青苗法和农田水利法

C.将兵法 和均输法           D.方田均税法和科举新法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王安石认为“公私常以困穷为患者,殆以理财未得其道”,下列变法措施中,与解决这一问题有关的是

①青苗法

②募役法

③将兵法

④市易法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王安石上书宋神宗:陛下即位五年,更张改造者散千百事……其议论最多者,五事也:一曰和戎,二曰青苗,三日免役(也称募役),四曰保甲,五曰市易免役之法成,则____空白处应填写的语句是

A.农时不夺,而民力均矣               B.寇乱息,而戚势强矣

C.贷贿通流,而国用饶矣               D.贫者举息于豪民者少矣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宋史·王安石传》:安石曰:“变风俗,立法度,最方今之所急也。”上以为然......以东、西、南、北各千步,当四十一顷六十六亩一百六十步为一方。岁以九月,令,佐分地计量,验地色好,分为五等。以地之等,均定税数。上引材料涉及王安石变法的法令是

A. 青苗法

B. 募役法

C. 市易法

D. 方田均税法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王安石说:今以少壮时正当讲求天下正理,乃闭门学作诗赋,及其入官,世事皆所不习,此乃科法败坏人才,致不如古。为此,王安石在改革过程中 

A.废科举以培养变革人才     B.增加进士科和武举

C.以经义策论取士          D.倡导八股以统一思想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王安石说:国以任贤使能而兴,弃贤专己而衰……何治安之世存之而能兴,昏乱之世虽有之亦不兴?盖用之与不用之谓也。下列各项评述,符合引文内容与史实的是(   )

A.他认为任用贤才是国兴关键,他注重任人唯德

B.他认为社会治安是国兴关键,他加强保甲制度

C.他认为任用贤才是国兴关键,但变法用人不当  

D.他认为社会治安是国兴关键,但变法只重经济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王安石变法解决“积贫”的指导思想是“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为此他制定的新法是

①青苗法

②免役法

③保甲法

④方田均税法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美国Williamson牧师在评价王安石的某一措施时说:不但把农民从沉重的乘人之危的高利贷负担中解脱出来,而且在他们偶遇资金短缺时,不必中断农作。他评价的是

A.青苗法        B.均输法          C.保马法           D.募役法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王安石变法的核心内容是

A.增加税收           B.整顿军队        C.富国强兵           D.科举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王安石变法中的市易法

这是利用封建国家权力干预经济     他限制封建大商人操控市场

它能稳定物价和调节市场           政府能增加国库收入

A.①②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王安石在《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中说:当时的社会危机在于“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自古治世,未尝以不足为天下之公患也,患在治财无其道耳”。以下观点与王安石此论无关的是

A. 提出改革国家经济制度的思想

B. 主张国家财政同社会生产紧密联系

C. 认为财政困难的原因是治财无道

D. 认为增加财政收入是拯救危机的关键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精神,对官僚和大地主特权加以限制的改革是

A.汉武帝改革                         B. 宋代王安石变法

C.唐代杨炎两税法改革             D. 北魏孝文帝改革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美国20世纪30年代的新政中的农业政策曾经受到中国古代王安石变法的影响,当时的农业部长华莱士以中国古典经济学为样板开始初步的常平仓实验,国家成立了联邦剩余商品救济公司和商品信贷公司,前者出于保护消费者利益,收购过剩农产品分发给城市贫民,后者是对农场主投放信贷。据此可看出美国的农业新政主要是受王安石变法中哪些法令的影响:

方田均税法   青苗法  募役法  农田水利法   市易法   保甲法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①②③④    C. ①③④⑥    D. ②⑤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王安石变法时设立的市易务,其主要职责是

A.负责征收赋税                    B.清查耕地面积

C.管理对外贸易                    D.调节市场物价和商品流通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王安石变法的目的是富国强兵。为此,他制定的富国之法有

设明法科    方田均税法

置军器监    农田水利法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二、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王安石变法取得了不少成就,但也有为人诟病之处。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凡商旅所有必卖于市易,或非市肆所无必买于市易”,真正达到了“尽收天下之货自作经营”的目的。其时,市易司甚至连果实之类都自作经营。

——摘编自程念棋《中国历代变法类型及其成败》

材料二“用限制商人获利、控制市场流通的手段,使税收物资的调拨与运输体现最大的经济效益—就近与低价,这叫似徙贵就贱,用近求远”。

——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材料三(苏)辙曰:“以钱货民,使出息二分,本以救民,非为利也。然出纳之际,吏缘为奸,法不能禁。钱入民手,……及其纳钱,虽富民不免逾限,恐鞭捶必用,州县之事不胜烦矣。”

——《续资治通鉴》

请回答:

(1)材料一、材料二反映了王安石变法中的哪两项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成效。

(2)材料三中,苏辙抨击的是王安石的哪一项变法措施?抨击的理由是什么?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天命陛下(宋神宗)为神明主,殴天下士民使守封疆,卫社稷,士民以死徇陛下不敢辞者,何也?以陛下能为之主,以政令均有无,使富不得侵,强不得凌弱故也。今富者兼并百姓,乃至过于王公,贫者或不免转死沟壑。陛下无乃于人主职事有所阙,何以报天下士民为陛下致死?”

——《续通鉴长编》卷二百四十

材料二“诚能御轻重(指关于调节商品、货币流通和控制物价的理论)敛散(指古代国家对粮食物资的买进和卖出)之权,而禁因缘(指勾结)之奸,则何患乎经入(指常规赋税收)之不足。”

——《王安石文集》卷四九

(1)据材料一,概括北宋存在的社会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

(2)材料二反映了王安石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什么?他在变法中是如何实现“御轻重敛散”的?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