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福建省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练习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是一个会意字。在甲骨文中,宗字作“”,“象宫室屋宇之形,“”可能表示

A. 青铜兵器    B. 铁制农具    C. 祖先牌位    D. 皇帝宝座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从秦至清的两千多年中,许多皇帝或由于年幼庸弱,或由于当时形势和力量对比的变化,因而受制于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导致权力的萎缩或丧失。这种现象实质上是

A. 君主专制被颠覆

B. 中央集权体制遭到破坏

C. 君权至上的后果

D. 君主权力受到制约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1

皇帝纪年

公元纪年

郡级政区

汉高帝十二年

195

15

汉文帝十六年

164

24

汉景帝中六年

144

68郡、国

汉武帝元封五年

106

108郡、国

 

1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

A. 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B. 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 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D. 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   )

A. 皇权渐趋衰弱    B. 君主集权加强    C. 内阁取代六部    D. 首辅权力失控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以下图表反映了五口通商各口岸的关税收入变化,其中口岸甲是  (  )

A. 宁波    B. 广州    C. 上海    D. 福州

 

二、null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1877年,清政府采纳驻英公使郭嵩焘的建议,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此后,又在美国旧金山,日本横滨、神户、大阪及南洋华侨聚居的商埠设立了领事馆。这反映了清政府

A. 力图摆脱不平等条约的约束

B. 外交上开始出现制度性变化

C. 逐步向近代外交转变

D. 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三、单选题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1942年,中共中央规定:“一切尚未实行减租的地区,其租额照抗战前租额减低百分之二十五”“在游击区及敌占点线附近,可比二五减租还少一点,只减二成、一成五或一成。”这一规定旨在

A. 打击封建地主经济    B. 加强各阶层的抗日大联台

C. 削弱国民党在敌后的势力    D. 纠正王明“左”倾路线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题文)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唐中期,北方城市中,“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据此可知,唐中期

A. 国家统一使南茶开始北运

B. 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

C. 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

D. 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文献与考古表明,唐代中后期,波斯锦”“胡锦”“番锦通过丝绸之路,不断输入中国,内地也生产胡式锦。这表明

A.外来文化改变了唐代的社会生活

B.唐代中后期手工业趋于衰落

C.外来的丝织技术超过了唐朝

D.中外文化交流互动日益深入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黄崇德是16世纪一位典型徽商。最初他只是经营棉布、粮食等,后获得政府许可,转而从事利润更大的食盐贸易,积累了巨额财富,用于购田置地。这说明当时

①农产品大量进入商品流通领域

②农本思想依然占主导地位

③政府放弃对食盐贸易的控制

④商人社会地位显著提高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中国文化不仅惠及近邻,而且泽被远西。下图关于“中国古代文化外传”的时间轴,“?”处应填入

A. 火器随蒙古西征传入欧洲

B. 中国丝绸受到古罗马上层人士喜爱

C. 唐三彩随遣唐使流入日本

D. 瓷杯瓷盘随海禁的开放传到菲律宾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唐太宗对南朝后期竞相模仿萧子云书法的风气表示不屑,认为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只有王羲之的书法才“尽善尽美”,于是连西州(今吐鲁番)幼童习字的范本都是王羲之书帖。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地位的确立,是因为

A. 皇帝好恶决定社会对艺术的批判

B. 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

C. 艺术水平与时代选择的共同作用

D. 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从甲骨的刻符、青铜器的铭文,到笔画详备的楷书,缀连成一幅生动的文字史画卷。观察下图片,可以得出的准确认识是

A. 楷体汉字形态直接演化于甲骨文

B. 楷体汉字飞舞飘逸便于抒情达意

C. 甲骨文字是不可识读的刻画符号

D. 甲骨文具有现今文字的某些特征

 

四、null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红楼梦》中,贾宝玉的父亲让仆人转告贾府私塾老师说:什么《诗经》、古文,一概不用虚应故事,只是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据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

A. 理学居于统治地位,四书更受重视

B. 孔子权威地位动摇,《诗经》遭到轻视

C. 科举制度弊端暴露,富家子弟弃儒从商

D. 《红楼梦》取材于现实,反映宋代生活

 

五、单选题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清代有学者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这表明

A. 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

B. 小说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

C. 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

D. 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1913年,《申报》登载的“艾罗补脑汁”广告称:“欲图一国之进步,当先使一国之人民精神日旺,思想日新,舍补脑之外另无精神思想也。故善国者必先得卫生,善谋卫生者必先得谋补脑。”由于广告成功,产品一上市就十分畅销。这反映出当时

A.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日益广泛

B. 追求新思想成为社会时尚

C. 改良社会风俗成为国民共识

D. 广告成为推动文明的工具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1893年,驻外公使薛福成在《出使日记》中写道:“总理衙门大臣萃毕生之全力以经理交涉事务者,殆鲜其人。或以官高挂名,或以浅尝自喜;或骤出骤入,听其自然。一闻《海国图志》《瀛寰志略》两书之名,尚有色然以惊者。”这主要反映了

A. 中外交涉事务的减少

B. 顽固派对洋务的抵制

C. 立宪思想传播的困境

D. 洋务专业人才的匮乏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一位学者评价说:“当时知识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例如,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这一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

A. 反对旧道德崇尚现代文化

B. 混淆了先进与落后的界限

C. 充分肯定了文言文的价值

D. 存在对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1919年7月,进步报刊《每周评论》提出:“真正的解放,不是央求人家网开一面……是要靠自己的努力,把他打破,从黑暗的牢狱中,打出一道光明来。”同时期的《南开日刊》宣称:“只要有干涉政治的决心,不怕政府不顺从民意。”这表明当时

A. 知识阶层具有参与政府管理的意识

B. 广大民众开始拥有决定国家政策的权力

C. 进步知识分子对社会变革方式有了新认识

D.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深入的传播

 

详细信息
20. 难度:困难

同盟会成立初期,孙中山指出:“现代文明国家最难解决者,即为社会问题,实较种族政治两大问题同一重要。我国虽因工商业尚未发达,而社会纠纷不多,但为未雨绸缪计,不可不杜渐防微,以谋人民全体之福利。欲解决社会问题,则平均地权之方法,乃实行之第一步。”由此可见

A. 中国工商业不发达难以实现民生主义

B. 民族民主革命比实现民生主义更重要

C. 民生主义的目标是为人民全体谋福利

D. 实现民生主义先要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革命,革命,剪掉辫子反朝廷;独立,独立,中国岂是鞑子的!这首歌谣反映了当时

A. 革命的主要目的是移风易俗

B. 民族主义思想已影响到民众

C. 民族区域自治思想深入人心

D. 反对帝国主义成为思想主流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说:“俄国在十月革命胜利以后,还有一个时期让资本主义作为部分经济而存在,而且还是很大的一部分……我们的同志在这方面是太急了”。毛泽东旨在

A. 强调应坚持新民主主义路线

B. 批评新经济政策不合时宜

C. 重申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D. 说明社会主义改造的迫切性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1969511日,《人民日报》向全世界报道了一则我国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消息。此后我国形成了不向国内外借债的财政政策,直到197912月,我国政府同意接受外国政府提供的第一批贷款,这一政策才被打破。这表明我国(    )

A. 由单边外交转向多边外交    B. 由自力更生转向依赖外援

C. 由思想禁锢转向对外开放    D. 由民间融资转向政府借贷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1952年我国高校进行院系调整,调整后天津大学下设土木建筑、电信、机械等7个工程系,20个专业和13个专修科,从综合型大学转变为多科性工业大学。这种调整主要是为了

A. 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

B. 培养经济建设专门人才

C. 提升国民的科技素养

D. 推动天津经济建设发展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科学革命引发了观念形态的革命:宗教神秘主义的面纱和覆盖真相的无知之幕被理性之手撩开一角,传统的权威受到撼动,人类第一次从对自然恐惧的阴影下走出来,重新审视自身的价值和能力。”此处“科学革命”的代表人物是

A. 牛顿

B. 达尔文

C. 爱因斯坦

D. 普朗克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1925年,美国田纳西州的中学教师斯科普斯因在课堂上讲授达尔文进化论而被判有罪。该州还立法禁止教师传授任何有违背圣经上帝造人教导的学说。此法在该州一直适用到1967年。据此可知

A. 1967年后美国开始接受进化论

B. 斯科普斯言论违背美国的宗教信仰自由

C. 进化论冲击了美国的基督教信仰

D. 田纳西州的立法行为违反了美国宪法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1899年初,中国进口了几部马可尼无线电报机,安装在两广总督督署、威远等要塞以及南洋舰队舰艇上,用于军事指挥。要知道,在同一年,马可尼才刚刚说服英国邮政部建立了一个无线电报站,英国无线电通讯业务方才起步。这反映了

①中国应用无线电报基本与西方同步

②中国在科技上处于领先地位

③中国仍处于学习器物阶段

④世界市场的发展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③④

 

六、null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方某文学流派“以艺术的方式描摹了这一特定时代人的激荡、亢奋而敏感、纤弱的心灵世界,展现了有着强烈个性扩张欲望的自我”。其创作风格是

A. 浪漫主义

B. 现实主义

C. 古典主义

D. 理性主义

 

七、单选题
详细信息
29. 难度:简单

反对用具体形象反映现实,而主张用抽象的语言——颜色和几何图形来表现艺术家主观心灵,体现该主张的美术流派属于

A. 新古典主义    B. 浪漫主义    C. 现实主义    D. 现代主义

 

详细信息
30. 难度:简单

1521年有教皇代表与马丁·路德辩论说:信仰无法安稳地奠基于《圣经》,因为“《圣经》就像软蜡一样,可以让每一个人随兴所至地扭或拉”。他们的主要分歧在于

A. 教会是否腐败

B. 信仰是否必要

C. 信徒能否仅仅依靠信仰得救

D. 《圣经》能否作为信仰的基础

 

八、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

“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明法者强,慢法者弱。”

(1)概括材料一中的三种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主张出现的政治经济背景。

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

——《汉书·董仲舒传》

(2)依据材料二中董仲舒的论述,指出其思想特征。结合所学知识,阐述董仲舒的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材料三 唐代儒学较多地吸取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而盛行于唐代的佛教。既有本土发展起来的禅宗,也有从天竺引进的法相宗,还有中印合璧的天台宗等。唐代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是印度的乾达婆、希腊天使和道教羽人等多元文化因素的混合物。唐代大型歌舞剧《羽衣霓裳舞曲》,则源于印度的婆罗门曲,并含有胡旋舞等中亚歌舞元素。

——张国刚《唐代开放与兴盛的当代思考》等

(3)依据材料三,概括唐代思想文化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4)综上,谈谈你对思想文化发展进程的认识。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文化教育领域发生了重大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表1为1902~1904年译书统计简表。

表1

国别

译书类别

其他

总计

百分比

哲学宗教

10

2

23

2

37

7.0

文学艺术

8

3

4

11

26

4.9

史地

8

10

90

20

128

24.0

社会科学

13

3

83

37

136

25.5

自然科学

10

9

73

20

112

21.0

应用科学

3

3

24

26

56

10.5

杂录

5

2

24

7

38

7.1

总计

57

32

321

123

533

百分比

10.7

6.0

60.2

23.1

100.0

 

                           ——据左玉河《从四部之学到七科之学》

材料二  表2为京师大学堂专业设置简表。

表2

科目

专业

备注

经学科

周易、论语、春秋、理学等

各科预科阶段均须

开设的课程:

经学大义

人伦道德

中国文学

外国语

体操

政法科

政治、法律

文学科

中外史学、地理、文学等

商 科

银行及保险、关税等

格致科

算学、化学、物理等

农 科

农学、林学等

工 科

机器、造船、电气等

医 科

医学、药学

 

——1904年《奏定大学堂章程》

(1)据表1,说明这一阶段译书活动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据表2,说明京师大学堂的专业与课程设置如何体现了“中体西用”的办学思想。试从经济和政治两个方面,分析其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

(3)基于以上分析,概括指出文化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详细信息
33. 难度:困难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古代

烽火传军情;驿站送信;“飞鸽传书”;“击鼓通信”。

近代早期

大量灯塔建造,保障海上行船安全。

1850年前后

随着电报、电话的发明,电磁波的发现,人类通信领域产生了根本性的巨大变革,实现了利用金属导线来传递信息,甚至通过电磁波来进行无线通信。

20世纪初

环球海底通信电缆建成,创造了一个世界更加密切联系的新时代。

20世纪中叶以来

微波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数字通信、移动通信迅速发展,取代电缆,成为长距离、大容量传输的主要手段。

21世纪初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即时通讯普及,改变了人们的沟通方式和交友方式。2017年8月,中国的“墨子号”量子卫星成功实现“千公里级”星地双向量子通信。

 

从材料中提取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