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安徽省滁州市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一历史期末检测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据《左传》记载,公元前506年,周王在封鲁公至鲁时,除分给他殷民六族,还分之土田陪敦,祝、宗、卜、史,备物典策,官司彝器;封康叔于卫时,不但确定封疆的四至界限,而且授土,陶叔授民,命以康诰,并教导他启以商政,疆以周索。可见分封制在当时(    )

A.传播了周文化                        B.妥善安置了殷商遗民

C.拓展了疆土封界                      D.稳定了诸侯王的统治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商鞅一人多姓。据史料载:“秦有卫鞅,受封于商,子孙氏焉。”其中“商”姓来源于(   )

A. 所任官职名    B. 所在地方的地名

C. 母亲的族姓    D. 因功得到的封地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易中天的《帝国的终结》写道:由邦国制度发展而来的帝国制度,曾使我们民族龙腾虎跃,在世界上独步一时;由城邦制度留下的政治遗产,则在千年之后大放光辉,并成为当今世界不同可阻挡之制度。文中所言帝国制度”“城邦制度的主要特点分别是

A. 君主专制法制至上

B. 中央集权代议民主

C. 宗法血缘直接民主

D. 中央集权人民主权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秦朝统一后确立专制集权制度。关于下面的“秦朝统治机制示意图”,表述不正确的是

A. 秦始皇开始建立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度

B. 秦律的颁行,说明秦朝是一个法制国家

C. 中央机构职责明确,并设置监察部门

D. 秦朝开始在全国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从左图到右图的变化体现了(  )

A. 从分裂逐步走向统一    B. 皇权不断得到强化

C. 中央集权得到了加强    D. 郡县制到行省制的演变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罗马法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既是罗马繁荣的基础,也是罗马衰落的根源

B.欧洲历史上最早的一套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

C.构成了现代欧洲大陆法系的基础

D.维系和巩固了罗马帝国的统治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有位史学家在评论古希腊城邦的成就说“不应看它没能做到什么,而应看它做到了什么。”从这一观点出发,你对雅典民主的认识应是

①雅典民主重视公民的民主权利和责任感,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就

②雅典民主创造了法治基础上的议会制、选举制等民主形式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经验

③实现了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的设想,与同期其他文明的专制制度相比是巨大进步

④雅典民主是公民政治,激发了公民的主人翁精神,但外邦人、奴隶等被排除在外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说:“美国的联邦宪法,好像能工巧匠创造的一件只能使发明人成名发财,而落到他人之手就变成一无用处的美丽艺术品。”这句话着重强调美国联邦宪法

A. 不具有普遍性

B. 创造了新的宪法体制

C. 具有借鉴意义

D. 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据美联社报道:围绕解决财政悬崖危机的问题,美国国会众议院议长博纳于20121218日提出一套代替方案(“B计划”),计划延长年收入百万美元以下家庭的所有现行税率。但这套备选方案提出不到24小时,白宫方面就于19日发表声明说,这套“B计划即便获得国会通过,奥巴马也会否决它。上述材料表明美国(  )

A. 总统在国家立法方面起决定作用

B. 属于总统制国家,总统拥有立法权

C. 参众两院掌握立法权,是国家权力的中心

D. 联邦政府实行分权制衡,总统与国会相互制约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第三共和国宪法是法国宪法史上绝无仅有的最简短、最经验主义的一部宪法,它的含糊不清、残缺不全可谓达到了令人吃惊的地步。它既无序言,又无理论说明,所有法律都仅限于分别阐述各个机构的选举、组成、职权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一现象

A. 说明法国人宪政思想和法治理念还不如英国和美国

B. 是共和派与君主派之间相互斗争又相互妥协的产物

C. 说明浪漫主义情怀影响法国人对立法和法律的态度

D. 反映出法国国内、国际战争频繁影响了宪法的制定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甲午战争后,俄国纠合德、法两国迫使日本把辽东半岛归还中国,表明

A. 俄、德、法三国敢于坚持正义

B. 日本的大肆掠夺使俄、德、法三国为中国不平

C. 日本的做法妨碍了俄、德、法三国的在华利益

D. 外国列强在侵略中国的问题上矛盾重重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从太平天国的反封建反侵略到义和团的扶清灭洋,反映出 (  )

A.农民阶级的反封建革命性渐趋衰弱

B.小农经济决定农民阶级易受到封建统治者蒙蔽

C.中华民族与外国资本主义的矛盾演变为最主要矛盾

D.农民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最具反抗性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辛亥革命“使军阀统治不可能形成像清政府那样集权的全国一体化的严密政治统治,中国出现了近代以来少有的相对自由宽松的政治环境”。这一观点的主要依据是,辛亥革命

A. 推翻了清朝统治

B. 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

C. 建立了中华民国

D. 结束了封建专制制度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下图为甲午中日战争期间中、日舰队的隶属关系表。

材料说明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之一是

A. 军队贪污腐败盛行

B. 洋务派任人唯亲

C. 舰队数量的过多

D. 军队指挥体系落后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1917年,布尔什维克彼得格勒委员会向全体工人发出了人人都起来斗争,人人都上街去彻底推翻沙皇专制政府的口号。在这一号召下,俄国(   )

A.又掀起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列宁发表了《四月提纲》的演说

C.爆发了七月流血事件

D.爆发了社会主义革命

 

详细信息
16. 难度:困难

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刘少奇在6月至8月秘密访问苏联期间,在致斯大林的书面报告中对人民民主专政作了说明:“工人阶级要向资产阶级进行必要的和适当的斗争,才能保护工人阶级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利益。但同时,还要和民族资产阶级实行必要的和适当的妥协与联合。”刘少奇这一说明

A. 旨在争取苏联对中国经济建设的支持

B. 形成中共未来数十年的经济发展思路

C. 促成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

D. 体现了无产阶级专政下政策的灵活性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1969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和巴基斯坦总统叶海亚汗会谈时说:“尽管有不少人反对我的观点,我还是认为,要是像中国这样一个大国继续处于(被)孤立状态,亚洲就不能前进。”这表明美国

A. 希望改善中美关系    B. 支持亚洲国家的发展

C. 不再谋求世界霸权    D. 放弃敌视中国的政策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某班学生在一节探究课上,老师给出一份文字投影,当年它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

 

•互相尊重领土主权

•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

•……

 

A. 打破帝国主义的外交孤立

B. 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C. 外交政策的成熟

D. 外交的重大突破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下面邮票所纪念事件反映了

A.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B. 新中国“一边倒”政策

C. 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D. 华约建立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读《支持中国票数增长示意图》。图中反映的历史信息有

①第三世界的力量迅速崛起支持票

②苏联的国际地位日益衰落

③西方大国放弃了敌视中国的政策

④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是大势所趋

A. ③④

B. ①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共同纲领》规定:“对于国民政府与外国所订立的各项条款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这一规定体现的外交政策是

A. “一边倒”

B. “另起炉灶”

C. 和平共处

D.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有学者指出,这是座历史性城市,它见证了一个超级大国的崩溃,两极格局的瓦解,国际格局由此进入新时代。该学者所指的这座“城市”是

A. 莫斯科

B. 华盛顿

C. 阿拉木图

D. 布鲁塞尔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某个区域合作组织提供了一种大小国家共同倡导、安全先行、互利协作为特征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该组织是

A. 华沙条约组织

B. 亚太经合组织

C.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 上海合作组织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看似随心所欲的漫画,通常可以用戏谑的笔法和语言生动形象地表现重大历史题材。下图是一幅关于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漫画——《来吧,小鱼!》,山姆大叔召唤小鱼过来的目的有

A. 援助欧洲发展    B. 扶持资本主义

C. 遏制苏联势力    D. 建立北约组织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1974年,出任欧洲共同体执行主席的联邦德国外交部长谢尔说道:“在‘九国’商谈有关政治行动组织机构和自己前途的每一张谈判桌上,我们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这段话说明 

①西欧在经济上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    ②西欧在政治上力图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③美国的霸权地位受到严重的削弱      ④西欧国家政治经济实力已经超过了美国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在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上,社会政治制度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地区,社会政治制度呈现多元化的特点。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朝时三省分工明确: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掌审议,负责  审核政令;尚书省“事无不总”,负责执行政令。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

(1)有人认为,材料一说明了唐朝时期的中国已经实行了“三权分立”的民主政治体制,你同意这一观点吗?说明你的理由。

材料二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第四条: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第十八条:参议员每行省、内蒙古、外蒙古、西藏各选派五人,青海选派一人;其选派方法,由各地方自定之。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三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人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联系材料二、三,说明两部宪法有哪些本质区别?材料二、三反映在立法思想上有哪些进步?

材料四

(3)材料四反映了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进步。透过图片可以获取哪些历史信息?你认为“依法治国”方针有怎样的现实意义?

(4)从中国政治体制的变化中,我们能得到什么认识?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

——《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

材料二: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自交战以来,……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逆料。……此朕所以饬令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日本天皇停战诏书》

(1)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政治、军事两个方面论证材料一的观点。

(2)依据材料一、二,分析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武帝以雄才大略独揽事权,于是重用内朝尚书,夺宰相权。晚年又用中书。(曹)魏世,中书监始参大政。东晋则侍中始优。下逮(南朝时)宋、齐,尚书、中书、侍中三者皆为辅臣。唐代中央最高机关,依然是魏、晋以来的尚书、中书、门下三省。但他们现在已是正式的宰相,而非帝王之私属。其职权分配,则中书掌定旨出命,门下给事中掌封驳,尚书受而行之;古代的宰相权,现在是析而为三。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二在斯图亚特王朝前期(1603~1688年),依托于枢密院而设立的“外交委员会”,是一个完全依附于君主、辅佐君主处理外交事务及其他重要国务的秘密机构。由于会议地点在王宫密室之中,而所议国务又颇为隐秘,故“外交委员会”又被时人称为“密室会议”“内阁会议”或“内阁”。到斯图亚特王朝后期,即1689~1714年间的威廉三世与安妮女王统治时代,内阁已成为一个公开的、合法的政治机构,并事实上承担着中央政府的职能,这标志着内阁制在英国的形成。

——摘编自刘金源《论近代英国内阁制的形成》

材料三清代部分中央机构的变动表

时间

机构变动及其主要职责

1638年

改“蒙古衙门”为理藩院,管理少数民族及部分与外国通商及外事关系事务。

1729年

设“军需房”,后改名为“军机处”。

1859年

设“总税务司署”,并任命英国人李泰国为总税务司,是管理全国海关关税及海关行政事务的机构。

1861年

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主管外交事务,兼管通商、海防等洋务事务。

1901年

改“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

1906年

撤销了旧有的六部机构,改设陆军部、民政部、度支部、农工商部、邮传部、法部等。

1911年

正式取消军机处和旧内阁等机构,成立新的责任内阁作为君主立宪政体的最高行政管理机关。

 

——摘编自王云坚《中国历代官制大辞典》

(1)据材料一,概括汉、魏晋、唐三个时期中枢机构的演变,归纳中国古代封建皇帝“独揽事权”的方式。

(2)据材料二,指出斯图亚特王朝时期英国内阁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分析其变化的政治原因。

(3)据材料三,指出清代前期、后期中央机构两类不同性质的改革,评价晚清时期(1840~1912年)中央机构的变化。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影响中央机构演变的主要因素。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

材料一英国《权利法案》规定: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材料二

阅读材料,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据材料一概括《权利法案》的主要内容。该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确立了什么样的政体?

(2)材料二“美国联邦政府结构示意图”体现了什么原则?体现这一原则的美国宪法是什么?

(3)当今英国的国家元首是国王,美国的国家元首是总统,两者在产生方式上有何区别?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