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五单元 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 课时练习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故都杂咏》中写道:“喷啧沿街卖报声,成天奔走送新闻;秀才不出门前去,一样全球消息灵。”材料表明近代报纸

A. 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

B. 丰富了大众的娱乐生活

C. 宣传民主革命政治主张

D. 加速了社会新闻的传播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社交网站脸谱网(Facebook)总裁扎克伯格说:“接受网络自由之利,就要接受其弊。下列现象能够印证扎克伯格观点的是

A. 家庭电脑有朝一日会像电视一样普及

B. 美国政府为维护反盗版法关闭文件分享网站

C. “@”只是一个小发明,但对整个世界来讲,则无疑是伟大的

D. 信息和知识正在取代资本和能源成为创造财富的主要资产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1987年9月,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正式建成我国第一个Intemet电子邮箱节点,连通了Intemet的电子邮件系统,并向德国成功发送了第一封电子邮件,内容是越过长城,走向世界。这一事件

A.揭开了中国人使用互联网的序幕       B.标志着新中国进入到信息时代

C.为新中国研制巨型计算机奠定基础     D.说明中国信息技术开始赶上世界水平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在无线电和电视时代,工人阶级的物质生活提高到中产阶级的水准。与此同时,人们的闲暇大多花在嬉戏逗趣的活动上,这就是所谓的中产阶级精神生活的无产阶级化。这反映了

A.无线电和电视技术在人们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

B.现代科技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社会进步的毒瘤

C.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没能避免人们精神的空虚

D.工人阶级作为无产者的阶级属性暂时难以改变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举行,大会的主题是互联互通、共享共治,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关于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发展,下列法不正确的是  

A计算机网络大大缩小了全球空间距离

B1946年,美国研制出第一台电子计

C1990年中国第一条互联网专线正式开通

D中国农村网民规模增速远远超过城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1909年初,《大公报》上的一篇文章称:“第一是开眼界,可以当做游历,看看欧美各国的风土人情……真如同身临其境,亲眼得见一样……时常看看,岂不比听戏强的多?”材料中使人们“开眼界”指的是

A. 报纸

B. 广播

C. 电影

D. 电视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面是20世纪30年代《北洋画报》上刊登的一则女鞋广告,其文字写道:各界仕女们注意——在这极热的暑天——步履不可少透气的凉鞋——轻松凉爽,有宜卫生。此广告反映了

A.穿着西式鞋服已成为社会主流时尚 

B.民国初年推行新服饰效果显著

C.中国传统服装与西方服饰并行不悖

D.广告宣传注重迎合民众需求兴趣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192412,北京电车公司成立,但开业当天出现数千名人力车夫阻止电车通行的现象。《申报》对此进行报道,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最后电车公司交3万元救济贫民平息了事端。此事说明

A. 近代化受传统观念的重重阻挠

B. 大众传媒能在近代化中发挥重要作用

C. 近代化不可避免地会激化矛盾

D. 化解社会矛盾是大众传媒的职责所在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1905年,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可见当时《民报》是

A.艺术性报刊        B.娱乐性报刊         

C.通俗性报刊       D.政论性报刊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神马都是浮云”“hold”“伤不起等网络热词作为一种醒目的文化存在,普遍流行于虚拟世界和现实生活中,真实地折射出大众的社会心理,同时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表达方式。这表明(   )

A. 人们面临着文化消费的多重选择

B. 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C. 大众传媒的商业性影响越来越大

D. 大众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消极影响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演义白话报》创刊于1897年。该报创刊以前曾在《申报》上刊出广告,声称本报当用白话,务使人人易晓。约会时事、新闻两门。梁启超也曾在《时务报》上热情介绍该报。该报第十三册刊出了一则新闻《孙逸仙》,说孙中山犯了谋叛大罪。下列说法与上述材料不符的是

A. 该报使用白话文    B. 该报新闻导向受政府主导

C. 维新派曾关注此报    D. 该报同情革命受民众欢迎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1947年上海总计有报纸96种。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领取申请登记表希望继续出版和想要办报纸者虽有43家,最后只批准了14家,其中属于公众性报纸的只有10种,到7月时发行超过两万份的只有6种。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 新闻消息来源单一

B. 舆论宣传渠道收紧

C. 人口结构发生变化

D. 百废待兴纸张短缺

 

二、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申报》的办报过程,是中国报业近代化的典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申报》由英国人美查于1872年创办,其办报目的只为盈利,因而十分重视办报质量。美查认为中国编辑最了解中国读者,因此将编辑大权交给蒋芷湘、钱昕伯等中国文人,使《申报》成为第一家由中国人主笔的外报。《申报》创办初期,新闻业务不断发展,不仅是整个中国办的最为成功、最具特色的商业性报纸,还确立了中国商业性报纸的基本模式,成为居主导地位的新闻传播媒介。

1912年秋,三十二岁的史量才得到张謇等实业家的支持,买下了当时已有四十年历史的《申报》,提出“经济独立”、“无偏无党”的企业化方针,抵制袁世凯等政治人物或政治集团对报纸的影响。到1922年创刊50周年时,已发展成为平均日销5万份的、全国最大的报纸之一。主要措施有:一,开展广告业务,设广告推广科;二、强化报纸发行;三、注重基础建设,更新技术设备。……为避免在战争迭起的动荡政局中受到牵连而危及营业利润,《申报》实行不偏不倚、轻言论重新闻的编辑方针。《申报》总主笔陈景韩把新闻采访写作要求归纳为3条,一曰确,二曰速,三曰博。此新闻“三字经”成为当时《申报》记者的守则,一时为报界记者所效仿。“九一八”事变后,《申报》一改保守的政治立场,积极宣传抗日,揭露日寇侵略暴行,反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当局以“战时附逆”为由,对《申报》实行党化政策,由此,《申报》及其附属事业被国民党接管,改变了纯民营性质。

——摘编自沈惠敏《史量才与<申报>的发展》

(1)根据材料,概述《申报》发展历程。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中国报业近代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