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人教历史高二选修一第三单元第1课改革迫在眉睫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据史书记载:北魏孝文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善谈《左》‍《老》,尤精释义。好为文章,诗赋铭颂,任兴而作。”这反映了孝文帝在下列哪一方面很有造‍诣

A. 知识丰富

B. 诗辞文章写作

C. 汉族文化

D. 政治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北魏统一北方之初,实行宗主督护制的主要影响是   

A.使北魏民族矛盾尖锐           B.导致社会矛盾日益激化

C.有利于少数民族封建化         D.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孝文帝改革前夕,北魏面临的社会形势主要有(  )

政治黑暗,经济文化水平相对落后 

官场贪污腐败,农民负担重 

阶级矛盾尖锐,人民不断举行起义 

社会动荡不安,统治阶级内部也是危机四伏,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南朝谢灵运曾说:北境自染逆虏,穷苦倍罹,征调赋敛,靡有止已。所求不获,则致诛殒,身祸家破,阖门比屋。反映的主要问题是(     )

A.汉族对鲜卑族的沉重剥削,导致民族矛盾激

B.鲜卑族对汉族的压迫,导致民族矛盾激化

C.导致了阶级矛盾的激化

D.迫使北魏统治者实行宗主督护制来缓和矛盾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商鞅变法相比,北魏孝文帝改革面临的不同问题是

A.国力落后       B.实现统一        C.地方割据       D.民族关系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北魏前期,实行宗主督护之制。北魏孝文帝改革时,采纳给事中李冲建议,于太和十年(486)建立三长制,以取代宗主督护制。这一措施有利于(    )

A.缓和土地兼并                    B.促成社会分化

C.强化社会控制                    D.发展商品经济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魏晋以来,北方游牧民族入主中原,称汉人为一文汉,意思是汉人只值一文,可以随便杀戮。随着时间推移,游牧民族政权却纷纷采用汉制。这是因为(    )

A.推动经济发展                        B.缓和民族矛盾

C.促进民族融合                        D.巩固政权根基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在中国古代史上,民族融合的主要历史作用是促进了

A. 少数民族的封建化

B. 游牧民族农业化

C. 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D.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和巩固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北魏统一北方后,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其中社会矛盾不包括

A.阶级矛盾    B.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C.民族矛盾 D.鲜卑族内部矛盾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2012年3月1日《洛阳市邙山陵墓保护条例》正式实施,邙山陵墓群中有多个北魏政权皇帝陵,该政权的建立者是

A.苻坚     B.拓跋珪     C.拓跋宏   D.冯太后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每有骑战,驱夏人(汉人)为肉篱北境自染逆虏,穷苦备罹,征调赋敛,靡有止已。所求不获,则致诛殒,身祸家破,阖门比屋。上述材料反映出北魏早期统治者对汉民实行(    )

A.文化灭绝                        B.暴虐统治和残酷掠夺

C.军事镇压                        D.严刑酷罚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下面对孝文帝改革有利条件的表述正确的是(    )

北魏统一后,社会环境较为安定

拓跋珪等统治者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开始了封建化进程

冯太后的积极推动和支持

孝文帝本人深刻意识到本民族及政权的落后性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13. 难度:困难

北魏太武帝与南朝交战,其战书上写道:吾今所遣斗兵,尽非我国(鲜卑)人。城东北是丁零与胡,南是氐、羌。设使丁零死,正可减常山、赵郡贼;胡死,减并州贼;氐、羌死,减关中贼。这不能说明(   )

A.北魏统治者实行民族歧视政策            B.我国北方处于分裂状态

C.北魏统治范围民族种类众多              D.我国处于大分裂状态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下列表述不属于北魏孝文帝改革客观背景的是        (  )

A.北魏崛起并统一黄河流域

B.统一黄河流域以后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

C.冯太后临朝听政并培养孝文帝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D.孝文帝有卓越的胆识和远见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中国历史上的北魏政权,系由           拓跋部建立

A. 匈奴族    B. 鲜卑族

C. 女真族    D. 蒙古族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据史书记载北魏改革前,鲜卑族拓跋部旧无三长,惟立宗主督护,所以民多隐冒,五十、三十家方为一户,谓之荫附。荫附者皆无官役,豪强征敛,倍于公赋矣。拓跋部贵族每有骑战,驱夏人(汉人)为肉篱。反映了当时北魏存在的问题是部落制与宗主制并行  游牧经济与农耕经济并存  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复杂  落后文化与先进文化同在,汉化程度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根据文献记载,拓跋贵族每有骑战,驱夏人(汉人)为肉篱这反映了北魏当时

A. 阶级矛盾尖锐    B. 民族矛盾尖锐

C. 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化    D. 汉族内部矛盾激化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导致魏孝文帝改革前社会矛盾激化的因素有(   

宗主督护制             地方官吏与地主勾结

民族关系的合理调整     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碰撞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促使拓跋部由游牧转向农耕定居生活的因素有

①解散部落组织,实行编户

②计口授田,劝课农桑

③宗主督护制

④兴办太学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③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促成孝文帝实施均田制的根本原因是

A. 先进的经济形态    B. 民族融合的趋势

C. 南北方对峙的形势    D. 汉族地主阶级的要求

 

二、简答题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拓跋宏从小受到的是汉文化的熏陶与教育,围绕在他身边的大臣是一批具有极高文化修养的汉族士大夫。《魏书·高祖纪》说他“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冯太后还亲自将儒家的忠孝、仁爱、礼义等道德思想传授给拓跋宏。

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概括指出这一现象对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三、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战争时,往往驱使汉族和其他各族的人充当步兵,在阵前冲锋,鲜卑骑兵则在后督阵,并任意纵马践踏,汉族及其他民族不堪其苦。

……孝文帝对汉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对汉族文化传统、习俗及其深邃丰富的内涵,十分敬佩和仰慕。通过对汉文化和汉族发展史的了解及与本民族现状的比较,孝文帝深刻意识到本民族及政权的落后性,坚定了他改变鲜卑旧俗、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的信念……就在孝文帝要求本族改穿汉服的同时,胡服却在汉人中流传开采。以致汉族年轻女子“褰裙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

材料二

“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陈寅恪《李唐氏族推测之后记》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原因。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魏书·李冲传》曰:“旧无三长,惟立宗主督护,所以民多隐冒,五十、三十家方为一户。”官吏们畏于权势,多与地主勾结,“纵富督贫,避强侵弱”。

材料二:北魏统治者热衷于发动战争。对各族人民的统治,除租税繁多、徭役沉重外,他们还强迫其他族人民充当步兵,在打仗时冲锋在前,稍有迟缓,就会被后面督阵的鲜卑族的骑兵践踏致死。太武帝在一次攻城时,曾写信给守城主将,约他出兵决战。信中大意是说:我今所遣战士,尽非鲜卑人。你杀了他们等于替我清除内部隐患,对我们有利无害。

材料三:据史书记载,北魏孝文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受,探其精奥。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善谈《左》《老》,尤精释义。才藻富赡,好为文章,诗赋铭颂,任兴而作。有大文笔,马上口授,及其成也,不改一字”。

——《魏书·高祖纪》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说明北魏统一北方以后,哪些问题导致了北魏统治的深刻危机?

(2)依据材料三,文献反映了孝文帝哪方面的造诣?这对以后他推行改革有什么影响?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公元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结束了北方四分五裂的局面,为各民族间交流和融合创造了条件。为巩固统治,北魏参照汉族封建政权的一些统治方式,实行按人口分配土地,推行鼓励发展农业的经济政策。这样拓跋部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渐转向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重用崔浩等汉族儒生,完备国家机构,还兴办太学,越来越多地吸收汉族先进文化。但是由于各种制度的建设不够完善和欠缺,使得北魏政权面临许多突出的问题,如宗主督护制的存在加重了“纵富督贫,避强侵弱”。

材料二根据文献记载,拓跋贵族“每有骑战,驱夏人(汉人)为肉篱”。对于其他被统治民族也是如此。魏太武帝与南朝交战,其战书写道:“吾今昕遣斗兵,尽非我国人(鲜卑人)。城东北是丁零与胡,南是氐、羌。设使丁零死,正可减常山、赵郡贼;胡死,减并州贼;氐、羌死,减关中贼。”对于拓跋贵族残酷的经济掠夺,时人谢灵运曾这样介绍说:“北境自染逆虏,穷苦备罹,征调赋敛,靡有止已。所求不获,辄致诛殒,身祸家破,阖门比屋。”拓跋贵族的残暴统治,激起各族人民不断爆发起义。

请回答:

(1)结合上述材料,北魏这次改革的背景是什么?

(2)不改革会造成什么后果?

(3)你若生活在那一时代,处在孝文帝的位置,怎样做才能保证改革的成功?

 

四、简答题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魏统治者面临着这样一个严峻的问题:曾经一度统一北方的前秦在淝水一战失败后迅速崩溃,北魏应如何巩固统治,而不至于重蹈覆辙,从道武帝到太武帝,都在为此而努力,矛盾的焦点集中在改革鲜卑旧俗和加速汉化上。在这方面做出重大贡献的是文明太后冯氏和孝文帝拓跋宏。

——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二清代史学家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说:“盖帝优于文学,恶本俗之陋,欲以华风变之,故不惮为此举也。然国势之衰,实始于此。”而当代著名史学家黄仁宇却认为,孝文帝改革“不期然地做了中国再统一的工具”。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2)请从材料二中任选一位史学家的观点以史实加以说明。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