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三课时训练:第一单元 第3课 同盟国集团的瓦解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杰弗里·帕克在《剑桥战争史》中记载:“1916年……德国试图火速提高军事生产的努力最终却毁灭了它的经济,导致了1918年的崩溃。”在这里作者认为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失败的原因是

A. 军事战略上的失误    B. 国内矛盾的激化

C. 工业实力难以支撑其长期战争    D. 军事实力不如协约国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1920年,梁启超在《欧游心影录》中谈到“科学万能说”时,认为“它当然不能象从前一样的猖獗”。他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

A. 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受到阻碍

B. 科学技术在欧洲的发展水平很高

C. 科学技术不是万能的

D. 科学技术在世界大战中成为战争工具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如果下表中的数据属实,那么“同盟国”阵营在一战期间的死亡总人数为

国家

奥匈帝国

保加利亚

法国

德国

奥斯曼土耳其

死亡总人数(单位:万)

125

10

150

175

30

 

 

A. 310万

B. 300万

C. 330万

D. 340万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读下表,美国对交战双方贸易总额的变化带来的主要影响是1914~1916年美国对交战双方的贸易总额

年份

同协约国贸易(亿美元)

增长指数

同同盟国贸易(亿美元)

增长指数

1914

8.24

100.00

1.69

100.00

1915

19.9

241.0

0.11

7.00

1916

32.14

289.7

0.01

0.68

 

 

A. 美国成为了世界头号强国

B. 使战局朝着利于协约国一方发展

C. 形成了美国对欧洲的控制

D. 导致同盟国集团开始瓦解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下列关于一战中同盟国集团失败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经济实力处于明显劣势

B. 作为非正义一方,失道寡助

C. 战略上出现重大失误

D. 内部矛盾不断尖锐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失败的原因有

①协约国集团在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方面都占有优势

②英、美的海上封锁起了重要作用

③德、奥军队战略上的失误

④战争导致国内阶级矛盾激化,工人、士兵运动兴起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③④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等缺乏原材料的国家,大力发展化学合成技术,从而推动了化工技术的发展。这说明的根本问题是

A. 战争是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

B. 社会需要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根本动力

C. 科学技术是维持战争的根本保证

D. 发展化学工业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美国总统威尔逊在“一战”爆发后的第四天发表讲话,申明美国中立是“显示出极为冷静的判断、高贵的自制和有效的公正的行动”。美国采取这一立场的目的是

A. 希望英德两败俱伤,乘机扩大殖民地

B. 国土远离欧洲战场,抵制列强插足美洲

C. 远离战火,借与双方贸易之机获取最大的利益

D. 保持经济高速增长,避免战争破坏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英国历史学家杰弗里·帕克在其历史著作《剑桥战争史》中有这样一段话:“长远看来,协约国可任意借助美国经济,但德国却遭到封锁,这使它只能使用中欧资源,这种封锁产生了巨大的效果。……似乎为了对拿破仑进行解释,上帝还是站在了较大工业的这边。”在作者分析同盟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失败的原因中,不包括

A. 协约国与美国贸易密切,可以得到巨额的贷款

B. 英国的海上封锁

C. 数年的大战使同盟国经济遭到极大破坏

D. 协约国经济实力总体强于同盟国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某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对下表中协约国在1914-1917年三种战略物资生产出现重大变化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四项结论,其中最有可能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两大军事集团战略物资生产表(单位:百万吨)

A. 美国加入协约国阵营,放弃中立

B. 苏俄和同盟国集团签订《布列斯特和约》

C. 意大利的倒戈

D. 同盟国集团内部普遍发生革命和起义,影响了经济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德意志帝国《装甲兵之歌》:“如果我们为命运女神所抛弃,如果我们从此不能回到故乡,如果子弹结束了我们的生命,如果我们在劫难逃,那至少我们忠实的坦克,会给我们一个金属的坟墓。”歌中所提到的坦克首先出现在下列哪次战役中

A. 凡尔登战役

B. 日德兰战役

C. 索姆河战役

D. 马恩河战役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下列关于一战中同盟国集团失败原因的表述,正确的是

经济实力处于明显劣势   作为非正义一方,失道寡助

战略上出现重大失误     内部矛盾不断尖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1918年3月,与同盟国集团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帝国主义大战的是

A. 沙皇政府

B. 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 苏俄政府

D. 苏联政府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美国总统威尔逊1914年9月呼吁美国人民对待一战要“从思想到行动都应采取不偏不倚的态度”。可是,1917年4月美国却参加对德作战,其主要原因是

A. 德国的无限制的潜艇战

B. 俄国二月革命的爆发

C. 威尔逊当选美国总统

D. 害怕协约国战败,美国国家利益受到巨大损害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1917年,中国北洋政府对德宣战,并派出大批劳工到欧洲战场服役。80多年后,时任法国总统的希拉克曾这样评价说,“任何人都不会忘记这些远道而来的、在一场残酷的战争中与法国共命运的勇士,他们以自己的灵魂和肉体捍卫了法国的领土、理念和自由”。结合上述材料,对中国参战的诸多评价中,你最赞成的是(   )

A. 对德宣战导致不少中国劳工丧生

B. 对德宣战是段祺瑞政府的错误决策

C. 对德宣战客观上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D. 对德宣战不利于一战的尽快结束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1918年下半年,德国境内抢劫成风。下列相关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 战争造成了民众生活的困难

B. 战争导致了社会秩序的混乱

C. 战争提高了军人的社会地位

D. 战争扰乱了社会的正常发展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1916年2月德国实施“无限制的潜艇战”旨在

A. 打击美国商船

B. 袭击协约国船只,以改变海上劣势

C. 对美宣战

D. 为日德兰海战作准备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1918年9月底10月初,协约国向德国发起全线攻击,这次军事行动的直接后果是

A. 促使同盟国集团瓦解

B. 促使德国皇帝退位

C. 把战线推进到马恩河一带

D. 突破了德军的“兴登堡防线”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1918年11月,德国柏林发生了工人起义。这次起义

A. 引发了基尔军港的水兵暴动

B. 推翻了德皇威廉二世的统治

C. 是在协约国的领导下进行的

D. 直接导致了德国前线的溃败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美国参战使战争局势朝着有利于协约国的方向发展,下列各项不是美国参战带来的有利因素的是

A.先后派遣了200万士兵开赴欧洲战场    

B.参加了索姆河战役

C.协助英国海军开展对德反潜艇战        

D.增加了对协约国的军火和物资供应

 

二、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德意志共和国)继承的是战败的苦果,从一开始就蒙上了耻辱的阴影,在左右两派的心目中都是一个畸形儿。这个先天不足的畸形儿经受不住经济危机的打击。饱受失业和破产的中下层群众对现实极端不满,渴望出现‘救星’。”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材料二大多数德国人自愿追随希特勒,根本不在乎反对派的遭遇和对犹太人同胞的种族隔离现实。对他们来说,德国在重新前进,而这是最重要的。由于建立了战争工业,又进行了修筑高速公路等大工程,失业现象很快就消失了。国家号召所有的德国人都买一辆“大众牌”轿车。巧妙的宣传使人人感到生活在伟大的时代。

——德尼兹·加亚尔、贝尔纳代特·德尚等:《欧洲史》

材料三新帝国必须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为德国人民取得每天的面包。

—希特勒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如何理解德国“继承的是战败的苦果”?试举相关史实加以说明。这些苦果对德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分析“大多数德国人自愿追随希特勒”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试举例说明希特勒在20世纪30年代是怎样“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的”。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战争中的数据能从一个侧面反映战争的进程和交战双方的力量对比情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协约国和中立国损失和建造的船只:

 

 

时期

损失的船只

建造的船只

1915年

1744657

1202000

1916年

2799772

1688000

1917年

6623623

2937786

1918年第一季度

1146920

870371

1918年第二季度

963370

1243274

1918年第三季度

892546

1384110

 

 

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交战国军需品的日生产量(单位:百万吨):

 

 

1914年8月1日

1914年9月15日

1917年某日

协约国

同盟国

协约国

同盟国

协约国

同盟国

生铁

22

22

16

25

50

15

19

21

16

25

58

16

394

331

346

355

851

340

 

 

(1)英美著名的海军专家一致认为,德国只要稍多几艘潜艇便能赢得这场战争。材料一中哪个时期的数据最能说明这一点?

(2)从材料二中军需品的日生产量看,一战初期的形势有利于同盟国和协约国中的哪一方?为什么?

(3)从材料二中1917年的数据与1914年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你能从这一变化中分析出一战进程中的哪些史实?(一个或多个均可)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4年,欧战全面爆发,而威尔逊被誉为“坚定的中立主义者”。导致美国陷入战争并加入协约国一方的原因并不是单一的事件。……美英之间存在着非常紧密的经济联系,如果德国获胜,美国在经济上将蒙受巨大的损失。1917年初,美国给协约国的贷款达20亿美元,而相当多的美国工厂以向协约国销售武器为生。1917年1月,德国宣布恢复无限制潜艇战,重新开始攻击商船和客船。2月3日,一艘美国轮船被击沉,威尔逊立即停止了与德国的外交关系。

——摘编自《美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材料二2月初我们将实施无限制潜艇战。尽管如此,我们仍希望美国保持中立。如果这个计划不成功,我们将在下列基础上与墨西哥结成同盟:我们将一起发动战争并一起走向和平……相信墨西哥一直想收复在新墨西哥州、得克萨斯州、亚利桑那州的领土……绝不容情的潜艇战将迫使英国在几个月内投降。

——1917年1月,德国外交大臣齐默曼给德国驻墨西哥大使的密令

材料三在和平被践踏、自由被专制政府控制的情况下,中立政策不再是适宜和可行的了……世界必须走向和平与民主。和平必须建立在政治自由的基础上。我们并非出于自私的目的,我们不想征服,也不想占领……把这一大批爱好和平的人卷入灾难性的战争中是一件可怕的事情。文明岌岌可危。

——1917年威尔逊总统在国会的演讲词

(1)据材料一、二,如何理解材料一中“导致美国陷入战争并加入协约国一方的原因并不是单一的事件”这句话?

(2)你如何评价材料三中威尔逊的“我们并非出于自私的目的……文明岌岌可危”这一言论?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