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广东省韶关市2018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尚书》中记载周公曾经告诫康叔说,“元恶大憝(duì,奸恶),矧(shen,况且)惟不孝不友”要“刑兹无赦”。西周时期告诉权中规定“父子不得相诉,父子将狱,是无上下也”。这反映了西周时期

A. 初步确立起儒家伦理道德

B. 道德观念与家族政治结合

C. 社会秩序实现长期稳定

D. 分封制与宗法制相结合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终汉武帝之世,汉初封侯的143人中,只剩5侯;武帝因功封侯的75人中,失侯的68人;推恩封侯的175人中,失侯的113人。据此推知汉武帝

A. 在封侯问题上反复无常

B. 以政治统一促思想统一

C. 从根本上解决割据问题

D. 以此加强专制中央集权

 

详细信息
3. 难度:困难

下表为北宋名臣事迹

 

性格描述

结果

吕端

老成持重,宽厚多恕,识大体,以清简为务,对于各种争议和分歧,很少发表意见。

被太宗称赞为“吕端大事不糊涂”,在宰相位置上退休。

毕士安

张洎、毕士安候选翰林学士,最后毕士安胜出,理由是“但(张)履行(资历)远在下尔”。

官至宰相。病逝时宋真宗亲至其府邸哭吊,异常悲恸。

寇准

书生气浓,对社会现实很敏锐,有胆略,有锐气,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似嫌不足。

三次为相,三度被贬,终雷州司户参军,病逝于雷州。

 

 

材料表明

A. 重文轻武,文官待遇较高

B. 政治相对保守,老成持重者受重视

C. 理学兴起,重视内心反省

D. 科举考试完善,所选人才各有所长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明朝中后期,福建巡抚许孚远在奏疏中说“市通则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而为寇”,主张“开禁”。两年后,明穆宗决定开放月港(今福建海澄)。依材料得出

A. 明政府放弃了海禁政策

B. 民间走私得到有效控制

C. 海商海盗斗争初见成效

D. 明朝开禁促进白银内流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轮船招商局最初由旧式沙船商人出身的朱其昂主持,招股困难重重,而买办唐廷枢、徐润接手以后,短时间内即招足100万股本;上海织布局在郑观应入局之前后,其局面之不同也与之同类。符合史论的是

A. 买办阶层一定程度上代表先进生产力

B. 民族资产阶级兴起于近代官办企业

C. 洋务运动一定程度推动了中国近代化

D. 实业兴国已成为近代民族思想主流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居于五四时代中心位置的胡适,没在日记中留下第一手记录,他曾道:“最可惜的是我在民国六,七,八,九年中未留有日记”、“自从一九二一年四月起,直到今天,十七八年中,差不多每年总有一些日记,有些日记是很详细的。”从日记的缺失推断当时胡适对五四运动的态度

A. 赞成其思想解放

B. 反对其政治运动

C. 默认其传播主义

D. 支持其教育救国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敌机飞临南京》为《拉贝日记》的南京卷,是德国商人约翰·拉贝于1937年9月至1938年2月在南京撰写的日记,同时还附有拉贝保存的80多张现场拍摄的照片及其详实说明。该史料可用于研究

A.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的始末

B. 中国局部抗战的事迹

C. 日本在中国制造屠城事件

D. 国共联合抗战的原因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下图(新华社照片)为1952年山西省平顺县西沟村一生产合作社的妇女识字小组在上课的情形。图片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A. 建国初期农业改造的完成

B. 新中国大众教育成绩显著

C. 新中国对公民人权的重视

D. 新中国义务教育逐渐开展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古代雅典城邦不允许公民只关心自己私人事务,梭伦立法甚至规定:一个人如果在国内出现党派分裂时不参加任何一方,就要被剥夺选举权。可见古代雅典

A. 公民的个人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B. 理性占据主导地位

C. 城邦事物与私人事物同等重要

D. 人文主义思想浓郁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英国史学家托马斯·卡莱尔在《法国大革命》中写道“法国大革命是由启蒙时代带来的愤恨和渴望,以及由此而生的社会和政治因素促成的”。该观点认为,这反映了大革命前法国的中心矛盾是

A. 君权神授与天赋人权

B. 专制迷信与民主科学

C. 专制王权与自由平等

D. 神职特权与宗教自由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1928—1929年,苏联与美国签署了132个技术援助合同,涉及煤炭开采、汽车拖拉机制造、收音机和各种仪器的生产。与此同时,苏联大量聘请外国专家和技工,1932年大约有2万西方技术人员在苏联工作。苏联也派出人员到国外学习先进技术。这说明苏联

A. 实行新经济政策多错并举建设社会主义

B. 抓住世界缓和局势与西方贸易互通有无

C. 运用国家资本主义快速建成工业化强国

D. 利用大危机借助西方科技实施一五计划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丘吉尔在二战后初期提出对英国有着深刻影响的“三环外交”,即按重要性由高到低,依次为英联邦环、英美环、英欧环。英国曾经“三顾茅庐”最终于1973年如愿加入欧共体,后又多次公投脱欧。英国与欧共体(欧盟)的关系,揭示了

A. 多极化趋势在加强

B. 美国霸权主义影响

C. 英国恪守孤立主义

D. 英国奉行大国思维

 

二、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启蒙运动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17、18世纪西欧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强大,握有雄厚的经济力量,但是垂死的封建专制制度是他们进一步发展的巨大障碍。18世纪早期,对植物学感兴趣成为一时的风气,人们热衷于采集矿石、昆虫、化石等,并且加以分类编目。新大陆的发现及异邦物种的出现,也刺激了人们在这方面的兴趣。

——吴于廑《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二由辛亥革命所唤起的中国社会的希望,同民国初年中国社会的黑暗之间形成一种巨大的落差,巨大的落差产生了巨大的波澜,于是而有新文化运动。五四新文化运动想用启蒙手段达到救亡目的。然而20世纪前半叶的中国充满战乱苦难,国家利益与人民痛苦压倒了知识分子对自由、平等、民主的追求。为了群体的救亡,个人权利、自由与尊严都显得不切实际,启蒙工作因而受到了牵连。

——据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17、18世纪欧洲社会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启蒙运动如何推动欧美的政治民主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中国启蒙工作“受到牵连”的原因,分析中国启蒙思想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影响。

 

详细信息
14. 难度:困难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关于中国近现代社会思潮激进与保守的争论。取得的主要成绩有:一是认识到激进主义与保守主义二者之间是一种互相补充、互相依存的关系。呼吁从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模式中走出来,使得激进主义、保守主义、自由主义在现实语境中达到某种均衡性。二是在认同本国传统可以创造性转化的同时,意识到:从整个历史的发展来看,中国或许更需要激进思想的激励,以唤起整个社会的开拓进取意识。从现代性的坐标来看,中国近现代社会思潮处在保守主义的笼罩之下。

——摘编自郑大华贾小叶《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近代史上的激进与保守研究述评》

围绕“激进与保守”,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知识就所拟论题展开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阐述清晰,史论结合)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7世纪的欧洲上空,弥漫着战争乌云。各交战国疯狂屠杀平民,抢掠财产。对此,荷兰学者格劳秀斯提出了国际法的设想:国际法是支配国与国交往的法律,其目的在于保障国际社会的集体安全,限制掠夺战争的发生,减轻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国际法应通过召开国际会议,由与会各国共同确定,一经确定,各国不论强弱大小,都必须服从国际法的约束,不得以国内法为借口违反国际法的规定;国际法的前提是国家主权,任何国家的主权不受别国的意志或法律的支配。格劳秀斯还拟定了国际法的一些具体条文,如:交战双方均不得杀害平民、儿童等非作战人员;也不准抢掠他们的财产;不准杀害、虐待停止抵抗的战俘;保护交战双方外交人员的人身安全及财产等。格劳秀斯被西方各国奉为近代国际法的奠基人,他提出的国际法主张成为国际法体系的基础。

——摘引自《国际法的渊源》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格劳秀斯提出国际法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概括格劳秀斯国际法主张体现的先进理念。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材料:60多年来,德国政府虽然几经更迭,但在对待战争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上却始终如一:敢于直面历史,勇于承担罪责。1949年奥多尔豪斯(时任联邦德国总统)说:“这段历史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全体德国人的耻辱”;1970年勃兰特总理出访波兰,在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惊人一跪”;1985年,魏茨泽克总统将5月8日(原为“战败日”)改为“解放日”,得到80%德国人的认可……与此同时,德国也不断为赔偿立法,积极对犹太人等战争受害者进行赔偿。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德国对战争反思的特点。

(2)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德国开始“反思”的历史背景及反思产生的影响。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中,邓小平指出,当前最迫切的是扩大厂矿企业和生产队的自主权,使每一个工厂和生产队能够千方百计地发挥主动创造精神。为国家创造财富多,个人的收入就应该多一些,集体福利就应该搞得好一些。不讲多劳多得,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

材料二1980年8月,邓小平在会见了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时说“将更多的承认个人利益,满足个人的需要……我们提出按劳分配,承认物质利益,是要为全体人民的物质利益而奋斗。每个人都应该有他一定的物质利益,但这绝不是提倡个人抛开国家、集体和别人,专门为自己的物质利益而奋斗。”

(1)依据材料,概括邓小平的义利观。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邓小平义利观的影响。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