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人教版必修二 第一单元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同步作业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其制两柄上弯,高可三尺------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仍旁加两猿,可容一牛,用一人牵,旁一人执耧,,且行且摇,,种乃自下。”这段话描述的农具是

A.

B.

C.

D.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唐人写淮北多有稻垄泻泉声之类的诗句,北宋仍有水阔人间熟稻天的描写。但1678年,河道总督的奏疏已是田地皆成沙土,止产粟米,两年后就有人感叹是沟洫之制,水陆失宜。淮北农耕变化表明古代农业    

A.注重作物品种选择                     B.需要政府合理作为

C.重视农田生态保护                     D.全凭兴修水利工程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历史发展既有传承又有创新。下表所列信息,按朝代(唐、宋、元、明)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通政司、复社、都察院、风力水车

政事堂、北门学士、内作使绫匠、高转筒车

枢密院、土司、木活字、监察御史

中书门下、三司使、《武经总要》、草市

 

 

A. ②③④①

B. ②④③①

C. ③②①④

D. ④②①③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A. 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B. 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C. 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D. 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史载:明代江南昆山县的农家,麻缕机织之事,则男子素习焉,妇人或不如也,但乡村妇女凡耕耘、刈获、桔槔之事,与男子共其劳。这则材料反映了当时

A. 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B. 资本主义的萌芽

C. 男尊女卑的社会秩序    D. 官营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动力之一是

A. 坊市制度瓦解

B. 土地集中加剧

C. 农业技术进步

D. 海外贸易拓展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下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表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


 


 


 


 


 

河南
 

15
 

16
 

2
 

1
 

江苏
 

7
 

8
 

17
 

49
 

 

 

A. 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B. 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

C. 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

D. 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井田之变,豪人货殖,馆舍布于州郡,田亩连于方国”描述的是

A. 西周诸侯封地的情况

B. 秦朝实行郡县制后的情况

C. 汉武帝时代的盛况

D. 东汉豪强势力膨胀的情况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西汉初年,皇帝找不到颜色相同的四匹马来驾车,将相大臣甚至只能乘坐牛车;到汉武帝初,普通百姓也拥有马匹,“阡陌之间成群”。马匹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A. 社会稳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B. 西域良马引进与马种改良

C. 游牧民族大规模地移居中原

D. 长期和平使战马消耗减少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齐民要术》自序:“盖神农为耒耜,以利天下。尧命四子,敬授民时。舜命后稷,食为政首。……殷周之盛。《诗》《书》所述,要在安民,富而教之。”这段话主要强调

A. 儒家对农业的重视

B. 改进生产工具的意义

C. 历法与农业的关系

D. 农业技术的重要性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